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天气与气候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 )
A. 狂风暴雨 B. 万里无云 C. 阴雨连绵 D. 四季分明
2.2022年1月3日我市的天气预报:“今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15℃,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明天晴转多云,最低气温5℃……”对于这则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多云转晴说明是低气压控制 B. 当日最高气温可能出现在正午
C. 西北风是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D. 相对湿度越小降水概率就越低
3.2021年10月 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层 (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4. 如图是一款吸盘式仰卧起坐辅助器,它靠一个直径 12.5cm 的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吸盘利用大气压强,牢牢“吸”在地面上
B. 吸盘的直径大小会影响“吸”力的大小
C. 与脚接触的部分包有柔软的海绵,是为了减小对脚的压强
D. 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始终相等
5.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
6. 11月 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浙江在夏秋季节通常盛行西北风
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7.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8. 一天,小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 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9. 台州地区经常遭遇台风天气,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如图示意 1981~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 B. 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C. 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 D. 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
10. 如图,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 )
A. 停在右边 B. 回到正上方 C. 往下掉落 D. 往右移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 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 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12. 小李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玻璃杯,把乒乓球放入左边杯子中。将两个玻璃杯口对口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杯口之间距离大约为1cm。对准两个杯口中间快速吹一口气,则乒乓球将 ( )
A. 向左杯的杯底处运动 B. 向左杯的杯口处运动 C. 静止不动 D. 原地跳动
13.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
A. 白天,海洋吹向陆地
B. 夜晚,陆地吹向海洋
C. 夜晚,海洋吹向陆地
D. 白天,陆地吹向海洋
14. 某科技小组想改装轮船设计成一架“水下飞机”,在密封的轮船两侧加装一对上下表面弯曲程度可调的“机翼”,“水下飞机”可以通过调节“机翼”上下表面的弯曲程度来实现上浮、下潜和停留在深水中,下列四幅“水下飞机”的截面图表示它下潜时情况的是 ( )
15. 如图为某临海山脉示意图,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比乙降水多 B. 乙比甲降水多
C. 丙比甲气压高 D. 丙比乙气压高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6. 读气温垂直分布图,请回答:
(1)下列描述符合 A层特点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运动剧烈
②占了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③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④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 层(填字母)。
17. 某晴朗的冬日,飞往北京的航班从杭州萧山机场起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日杭州可能受图中的 (填“高气压”或“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
(2)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遇到了厚重的积雨云,此时飞机位于大气中的 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
(3)根据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当日机场内空调出风口应 (填“朝上”或“朝下”),才利于发挥空调的最佳效果。
18. 注射器在科学实验中用途广泛。小科利用注射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气球 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是模拟潜水艇浮沉的实验。当缓慢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将玻璃球内的水从底部小孔压出,玻璃球就上浮。玻璃球能上浮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总重力。活塞被向内推时,受到筒壁对它向 的摩擦力。
19. 如图甲、乙是小科学习了气压相关知识后所做的两个实验。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两张纸会 (填“向中间运动”“向两边运动”或“保持竖直”)。
(2)如图乙所示,用大、小两个塑料瓶制作成的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实验中,蜡烛与线香均处于燃烧状态。则图乙中C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 (填数字)。
20. 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 ”处应填 。(填“开放”或“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1.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约 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 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 ;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 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 ;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 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1)空气柱的温度越高, 。
【实验分析】(2)p 与p 的大小关系是 。
(3)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 。
【得出结论】(4) 。
22. 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图甲)。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杯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丁
第22题图
(1)覆杯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的存在。
(2)在图丙中,形成液桥的瞬间,容器内气体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3)取一个高为 18cm的杯子,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高度,得到数据如表丁。说明: 。
(4)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高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 B 。
四、解答题(23题4分,24题5分,25题6分,共15分)
23. 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支点燃的小蜡烛放入玻璃连通器(如图)左辶支管的底部,小蜡烛正常燃烧。而当老师把右边支管口堵住时,小蜡烛很快熄灭了,请你木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具体原理。
24.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节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其结构如图所示。
(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导致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
(2)已知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就增大0.1牛,外界大气压强为 帕,限压阀质量为50克,排气孔面积为 米 ,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调节螺丝向下旋转3毫米,仅这一操作,最终能使高压锅内增大到多少帕的气压 且此时锅内的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摄氏度 (g取 10N/kg)
锅内气压p/(×10 帕) 1.1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锅内水的沸点/℃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25. 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 1×10 Pa,电梯室质量为 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 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
(1)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多少牛,可使空载的电梯匀速上升
(2)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多大
(3)抽气泵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 ,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天气与气候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D)
A. 狂风暴雨 B. 万里无云 C. 阴雨连绵 D. 四季分明
2.2022年1月3日我市的天气预报:“今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15℃,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明天晴转多云,最低气温5℃……”对于这则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是 (D)
A. 多云转晴说明是低气压控制 B. 当日最高气温可能出现在正午
C. 西北风是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D. 相对湿度越小降水概率就越低
3.2021年10月 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A)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4. 如图是一款吸盘式仰卧起坐辅助器,它靠一个直径 12.5cm 的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吸盘利用大气压强,牢牢“吸”在地面上
B. 吸盘的直径大小会影响“吸”力的大小
C. 与脚接触的部分包有柔软的海绵,是为了减小对脚的压强
D. 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始终相等
5.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B)
6. 11月 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浙江在夏秋季节通常盛行西北风
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7.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B)
8. 一天,小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 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9. 台州地区经常遭遇台风天气,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如图示意 1981~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 B. 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C. 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 D. 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
10. 如图,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B)
A. 停在右边 B. 回到正上方 C. 往下掉落 D. 往右移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 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 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12. 小李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玻璃杯,把乒乓球放入左边杯子中。将两个玻璃杯口对口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杯口之间距离大约为1cm。对准两个杯口中间快速吹一口气,则乒乓球将 (B)
A. 向左杯的杯底处运动 B. 向左杯的杯口处运动 C. 静止不动 D. 原地跳动
13.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B)
A. 白天,海洋吹向陆地
B. 夜晚,陆地吹向海洋
C. 夜晚,海洋吹向陆地
D. 白天,陆地吹向海洋
14. 某科技小组想改装轮船设计成一架“水下飞机”,在密封的轮船两侧加装一对上下表面弯曲程度可调的“机翼”,“水下飞机”可以通过调节“机翼”上下表面的弯曲程度来实现上浮、下潜和停留在深水中,下列四幅“水下飞机”的截面图表示它下潜时情况的是 ( D )
15. 如图为某临海山脉示意图,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甲比乙降水多 B. 乙比甲降水多
C. 丙比甲气压高 D. 丙比乙气压高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6. 读气温垂直分布图,请回答:
(1)下列描述符合 A层特点的是 ①②④ (填序号)。
①对流运动剧烈
②占了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③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④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 B 层(填字母)。
17. 某晴朗的冬日,飞往北京的航班从杭州萧山机场起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日杭州可能受图中的 高气压 (填“高气压”或“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
(2)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遇到了厚重的积雨云,此时飞机位于大气中的 对流 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
(3)根据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当日机场内空调出风口应 朝下 (填“朝上”或“朝下”),才利于发挥空调的最佳效果。
18. 注射器在科学实验中用途广泛。小科利用注射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气球 变大 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是模拟潜水艇浮沉的实验。当缓慢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将玻璃球内的水从底部小孔压出,玻璃球就上浮。玻璃球能上浮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大于(或>) 它的总重力。活塞被向内推时,受到筒壁对它向 外(或左) 的摩擦力。
19. 如图甲、乙是小科学习了气压相关知识后所做的两个实验。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两张纸会 向中间运动 (填“向中间运动”“向两边运动”或“保持竖直”)。
(2)如图乙所示,用大、小两个塑料瓶制作成的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实验中,蜡烛与线香均处于燃烧状态。则图乙中C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 1 (填数字)。
20. 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 ”处应填 密闭 。(填“开放”或“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降低温度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1.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约 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 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 ;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 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 ;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 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1)空气柱的温度越高, 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
【实验分析】(2)p 与p 的大小关系是 p
(3)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 控制空气柱的体积相同 。
【得出结论】(4) 当气体的体积相同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气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2. 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图甲)。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杯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丁
第22题图
(1)覆杯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大气压 的存在。
(2)在图丙中,形成液桥的瞬间,容器内气体压强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3)取一个高为 18cm的杯子,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高度,得到数据如表丁。说明: 杯子高度一定时,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的高度先增加后减小 。
(4)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高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 B 。
四、解答题(23题4分,24题5分,25题6分,共15分)
23. 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支点燃的小蜡烛放入玻璃连通器(如图)左辶支管的底部,小蜡烛正常燃烧。而当老师把右边支管口堵住时,小蜡烛很快熄灭了,请你木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具体原理。
【答案】把一支点燃的小蜡烛放入玻璃连通器左边支管的底部,小蜡烛正常燃烧时,左边支管的空气由于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热空气上升,右边支管的冷空气密度较大,下降,对左边支管中的空气进行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右边空气向左边空气流动的空气对流。而当老师把右边支管口堵住时,空气对流停止,左边支管热空气上升,空气得不到补充,其中的氧气很快燃尽,小蜡烛很快火灭了。
24.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节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其结构如图所示。
(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导致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 升高(或“增大”“提高”等) 。
(2)已知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就增大0.1牛,外界大气压强为 帕,限压阀质量为50克,排气孔面积为 米 ,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调节螺丝向下旋转3毫米,仅这一操作,最终能使高压锅内增大到多少帕的气压 且此时锅内的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摄氏度 (g取 10N/kg)
锅内气压p/(×10 帕) 1.1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锅内水的沸点/℃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答案】(2)2.0×10 Pa 120℃
25. 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 1×10 Pa,电梯室质量为 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 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
(1)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多少牛,可使空载的电梯匀速上升
(2)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多大
(3)抽气泵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 ,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1)1200N (2)9.8×10 Pa (3)370k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