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神经调节
考点一、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结构
A: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突起
①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②轴突:较长,-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2)功能:神经元可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典例1:(2023八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2的名称是 。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用序号表示)。
变式1:(2023八上·长兴期末)关系图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选项中与该关系图相匹配的是( )
X Y Z
A 树突 突起 神经元
B 开关 用电器 电源
C 混合物 溶液 溶剂
D 风速 风向 风
A.A B.B C.C D.D
变式2:(2022八上·定海期末)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以下属于神经细胞的有 。(A.嗅觉细胞;B.味觉细胞;C.感光细胞;D.肌细胞)
变式3:(2022八上·青田期末)观察该细胞并填空。
(1)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①A→B→C ②C→B→A ③B→A→C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考点二、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能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二)脑
(1)大脑
①结构: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②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体产生运动和感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经中枢。
③大脑的营养和休息: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对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大脑休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让大脑的神经中枢轮番活跃,如脑力劳动后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睡眠是大脑休息的一种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有“活命中枢”之称,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干中的一些中枢损伤 ,会引起心跳、血压及呼吸等的严重障碍,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在运动和嬉闹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后脑勺”。
(4)脊髓
①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②结构:由灰质(内)和白质(外)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③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④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典例1:(2023八上·嘉兴期末)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有时会感觉“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脑干 C.脊髓 D.大脑
变式1:(2023八上·杭州期末)小金在进行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当针头扎入手臂时虽然感觉痛但没有缩手,这是因为其体内某结构对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起到了控制作用,该结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变式2:(2022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脑和脊髓各部分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C.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体温中枢、呼吸中枢都在脊髓里
D.大脑皮层表面有很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变式3:(2023八上·南浔期末)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精对人脑中的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
考点三、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弧
反射弧是指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能感受光、声音、气味、机械压力、温度变化、触碰等刺激。
(2)传人神经:将感受器转化的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的神经纤维,包括从感受器到脊髓的神经纤维和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
(3)神经中枢:处理传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的结构。一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一些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布的“命令”传向效应器的神经纤维,包括脊髓中的下行传导束和从脊髓到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一种反射。缩手反射完成在前,形成痛觉在后。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有反射活动说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
3.膝跳反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此过程在脊髓里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即可完成。“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此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三)大脑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排尿中枢等都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它们要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当我们有意识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反射不是很明显;当胸段脊髓横断后,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控制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
典例1:(2022八上·定海期末)某同学帮妈妈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如图是被扎到手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被月季刺扎到手时,是先感觉到痛还是先缩手? 。
(2)如果①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那么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体检时,医生有时会在指尖针刺采血,我们可以忍痛不缩手,这说明 。
变式1:(2023八上·青田期末)11月9日,某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如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C.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变式2:(2023八上·南浔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浔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浔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变式3:(2022八上·临海期末)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赛前训练时,某队员不小心碰到同伴而迅速缩手,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序号表示)。
(2)开赛时,运动员听见哨声就立即发球,这种反射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填序号)。
(3)比赛结束后,冠军队获得热烈的掌声,队员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流下激动的泪花,这是神经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按照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一)非条件反射
(1)概念: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2)特点
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个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二)条件反射
(1)概念: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2)特点
①条件反射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3)意义:使人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
动物和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并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地作出适当的反应。
典例1:(2022八上·舟山月考)有下列现象:①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②草履虫摄食;③听到梅子流口水;④膝跳反应;⑤吃到酸梅流口水;⑥小明计划着假期去旅行。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变式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 B.候鸟迁徙 C.蜘蛛结网 D.老马识途
变式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反射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望梅止渴 B.寒冷使人打哆嗦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谈虎色变
变式3:(2022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跳反射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 反射。
(2)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 (填图中序号)。
1.(2023八上·杭州期末)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B.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2.(2023八上·杭州期末)当我们看见一颗青杏或者听到“青杏”这个词,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B.该反射是通过生活经验或学习建立起来的
C.该反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
D.该反射与人体膝跳反射类型相同
3.(2022八下·余姚期中)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
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
4.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5.(2022八上·义乌期中)走在街道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立刻转过头。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鼓膜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转头这个动作要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
D.完成该反射的途径是③→②→④→①→⑤
6.(2023八上·椒江期末)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是感受器,Q是效应器
B.O是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
C.若N受损,反射不能完成,但能产生痛觉
D.由O控制的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
7.(2023八上·义乌期末)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D.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8.(2022·浙江·缙云县八年级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11月9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下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0.(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激烈刺激的比赛画面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图为人体在紧张焦虑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刺激性场景通过眼球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_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肾上腺属于___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可知,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相互配合的结果。
11.(2023八上·东阳期末)大脑是人体智慧的集结,对大脑的研究被称作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请分析:
(1)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而流浪狗却照样前行。这与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 中枢有关。
(2)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发于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运动障碍症状。请根据模型图,简单说明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 。
12.(2023八上·椒江期末)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的人进入一定海拔高度的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但一段时间后会有所好转,在这段时间内人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1)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体内的化学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再通过 使呼吸肌运动加强,使得氧分压回升。
(2)同时,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 分泌增加,使得心跳加快,以更快的速度输送氧气。同时为了抵御寒冷,皮肤血管 ,减少散热。
13.(2023八上·青田期末)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撑起首家新冠定点医院,获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使得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冻”住。
(1)医生指出,部分“渐冻症”患者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如果其他结构正常,那么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患者将 。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也不能运动
(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是一位“渐冻人”患者,生前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4.(2023八上·婺城期末)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加大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力度,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过马路时都会及时踩刹车,等待行人安全通过路口后再启动车辆。请回答:
(1)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及时踩刹车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递的路径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15.(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
(2)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6.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________。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________。
17.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④说明了________。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8.(2023八上·婺城期末)干燥的秋冬季节,当手接触金属体时常会发生放电现象而缩回。如图甲为手指、门把手上的电荷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缩手反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干燥的秋冬季节”描述的是现象是 (填“天气”或“气候”)特点。
(2)手指触碰到门把手发生放电,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人 (填“→”或“←”)门把手。
(3)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立即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填字母)。
(4)若图中仅d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手受到放电刺激时,人的表现为 。
19.(2023八上·上虞期末)一位足球迷在看今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他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下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光线进入你的眼球,精彩的画面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 上产生视觉。
(2)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的,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3)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 (填“神经”或“激素”)调节。”
20.(2023八上·杭州期末)如图为一儿童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 。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选填序号)
①1→2→3→4→5 ②5→4→3→2→1
(3)当手受到针刺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 (填字母)。
(4)图中若4受损,其它结构完好,当手指皮肤被针刺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
A.无反射,无感觉 B.有反射,有感觉
C.无反射,有感觉 D.有反射,无感觉
21.(2022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是 ,图中表示效应器的是 (填序号)。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 。该过程说明脊髓具反射功能。
(3)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 ,当再遇到蘅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4)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 (填“会”、“不会”)产生缩手反应。
22.(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完成这些动作并控制平衡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
(3)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能感受刺激,产生各种感觉 C.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反射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23.(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做测试人体反应快慢的实验。
①乙同学手指在刻度为0处准备,甲同学发令的同时突然松开直尺,要求乙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③两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以上实验,并分别进行多次实验。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分别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本实验判断人体反应快慢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变为可测量且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以下实验中方法相类似的有______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的模型
C.用一只灯泡的亮暗判断该电路的电流大小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神经调节
考点一、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结构
A: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突起
①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②轴突:较长,-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2)功能:神经元可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典例1:(2023八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2的名称是 。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用序号表示)。
【答案】(1)树突(2)2-1-3
【解析】神经元又名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是树突,1是细胞核,3是轴突,4是轴突末梢;
【解答】(1)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图中2的名称是树突;
(2)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变式1:(2023八上·长兴期末)关系图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选项中与该关系图相匹配的是( )
X Y Z
A 树突 突起 神经元
B 开关 用电器 电源
C 混合物 溶液 溶剂
D 风速 风向 风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起和细胞体,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A正确。
B.用电器、开关、电源都属于电路的组成部分,为并列关系,B错误。
C.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属于混合物,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混合物概念更广,C错误。
D.风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速为并列关系,D错误。
变式2:(2022八上·定海期末)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以下属于神经细胞的有 。(A.嗅觉细胞;B.味觉细胞;C.感光细胞;D.肌细胞)
【答案】细胞体;ABC
【解析】神经元又名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神经细胞分为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细胞体中由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解答】神经元又名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分为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细胞体,属于神经元的是ABC,他们都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肌细胞不是神经元;
变式3:(2022八上·青田期末)观察该细胞并填空。
(1)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①A→B→C ②C→B→A ③B→A→C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答案】(1)神经元;细胞体;突起(“细胞体”“突起”答案顺序可互换) (2)③ (3)A,C,D
【解析】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构成;
(2)神经元中树突接受刺激,传递到细胞体,细胞体再把冲动传递到轴突,从而向上传递;图中B是短而多的树突,A是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体,C是轴突;故 ③ 符合题意;
(3)A、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B、肌肉细胞用于舒张和收缩,不能感受刺激,不属于神经元;
C、嗅觉细胞能够接受气味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D、味觉细胞能够接受味道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考点二、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能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二)脑
(1)大脑
①结构: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②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体产生运动和感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经中枢。
③大脑的营养和休息: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对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大脑休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让大脑的神经中枢轮番活跃,如脑力劳动后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睡眠是大脑休息的一种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有“活命中枢”之称,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干中的一些中枢损伤 ,会引起心跳、血压及呼吸等的严重障碍,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在运动和嬉闹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后脑勺”。
(4)脊髓
①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②结构:由灰质(内)和白质(外)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③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④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典例1:(2023八上·嘉兴期末)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有时会感觉“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脑干 C.脊髓 D.大脑
【答案】D
【解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脑干是协调和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结构;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两个作用;大脑是所有感觉形成的地方,是高级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
【解答】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所以 “麻”这种感觉形成于大脑;
变式1:(2023八上·杭州期末)小金在进行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当针头扎入手臂时虽然感觉痛但没有缩手,这是因为其体内某结构对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起到了控制作用,该结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是由脊髓完成的反射,但又会受到大脑的控制作用
【解答】A. ①是大脑,A正确
B. ②是脑干,B错误
C. ③是传入神经,C错误
D. ④是脊髓,D错误
变式2:(2022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脑和脊髓各部分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C.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体温中枢、呼吸中枢都在脊髓里
D.大脑皮层表面有很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答案】C
【解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中大脑皮层有很多沟、裂、回,大大增加了大脑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面积,大脑皮层是人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脑干控住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解答】A. 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正确;
B. 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正确;
C.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体温中枢、呼吸中枢都在脑干中,C错误;
D. 大脑皮层表面有很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正确;
变式3:(2023八上·南浔期末)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精对人脑中的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
【答案】(1)小脑(2)传导
【解析】(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2)脊髓有反射和传到的功能,是低级神经中枢,膝跳反射正常说明脊髓的反射功能正常,但感觉不到疼痛,所以受损伤的其传导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脊髓是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脊髓除了能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外,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考点三、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弧
反射弧是指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能感受光、声音、气味、机械压力、温度变化、触碰等刺激。
(2)传人神经:将感受器转化的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的神经纤维,包括从感受器到脊髓的神经纤维和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
(3)神经中枢:处理传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的结构。一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一些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布的“命令”传向效应器的神经纤维,包括脊髓中的下行传导束和从脊髓到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一种反射。缩手反射完成在前,形成痛觉在后。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有反射活动说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
3.膝跳反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此过程在脊髓里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即可完成。“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此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三)大脑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排尿中枢等都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它们要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当我们有意识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反射不是很明显;当胸段脊髓横断后,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控制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
典例1:(2022八上·定海期末)某同学帮妈妈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如图是被扎到手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被月季刺扎到手时,是先感觉到痛还是先缩手? 。
(2)如果①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那么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体检时,医生有时会在指尖针刺采血,我们可以忍痛不缩手,这说明 。
【答案】(1)先缩手
(2)①→②→③→④→⑤
(3)大脑可以控制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解析】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一条完整的反射弧: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手指被月季刺到手时,①皮肤内的感受器接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②传入神经传到③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脊髓迅速做出指令,通过④传出神经传到⑤手上的效应器,做出缩手动作。同时脊髓中通过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痛,由于传向大脑的路线较长,所以先缩手后感到痛;
(2)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是医生给检验者手指采血时,体验者感觉到刺痛,但仍坚持不缩手,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可以控制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变式1:(2023八上·青田期末)11月9日,某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如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C.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B
【解析】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解答】A. 图中X表示感受器,A正确;
B. 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能够收缩,但是内分泌腺没办法促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 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正确;
D. 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所以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
变式2:(2023八上·南浔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浔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浔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A.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括由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组成,故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①→②→⑤→③→④,故A正确;
B.脊髓具有传到和反射的功能,脊髓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后,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故B正确;
C.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故C正确;
D.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故D错误;
变式3:(2022八上·临海期末)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赛前训练时,某队员不小心碰到同伴而迅速缩手,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序号表示)。
(2)开赛时,运动员听见哨声就立即发球,这种反射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填序号)。
(3)比赛结束后,冠军队获得热烈的掌声,队员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流下激动的泪花,这是神经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③⑤④② (2)条件反射;⑧ (3)激素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⑤神经中枢。
【解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⑤神经中枢。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所以无意中手指突然碰到同伴的硬质首饰,立即缩回手,这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③→⑤→④→②;
(2)复杂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听到哨声后立即发球,此反射应属于复杂反射,是由⑧大脑皮层的参与完成的;
(3)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考点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按照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一)非条件反射
(1)概念: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2)特点
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个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二)条件反射
(1)概念: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2)特点
①条件反射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3)意义:使人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
动物和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并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地作出适当的反应。
典例1:(2022八上·舟山月考)有下列现象:①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②草履虫摄食;③听到梅子流口水;④膝跳反应;⑤吃到酸梅流口水;⑥小明计划着假期去旅行。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答案】④⑤或⑤④;⑥
【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解下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非条件反射是指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与生俱来的行为,由动物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一定可以伴随动物的一生。
【解答】非条件反射是指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与生俱来的行为,由动物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④⑤,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一定可以伴随动物的一生,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⑥;①是植物的感应性,不属于动物。②中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③是条件反射;④是非条件反射;⑤是非条件反射,⑥是条件反射;
变式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 B.候鸟迁徙 C.蜘蛛结网 D.老马识途
【答案】D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比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桑蚕吐丝、公鸡打鸣、飞蛾扑火等。
(2)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或得的行为。小狗算算术、鹦鹉学舌、大山雀喝牛奶、海豚跳舞、猴子骑车等。
【解答】 A、孔雀开屏是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B、候鸟迁徙是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是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D、老马识途是属于后天学习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学习行为,符合题意。
变式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反射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望梅止渴 B.寒冷使人打哆嗦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谈虎色变
【答案】B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
【解答】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虎色变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变式3:(2022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跳反射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 反射。
(2)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 (填图中序号)。
【答案】(1)非条件 (2)③
【解析】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属于与身俱来的反射。
【解答】(1)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2)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③。
1.(2023八上·杭州期末)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B.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发育,并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解答】A.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A错误
B.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B错误
C.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因此所有动物都具有,且鸟类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与生俱来的,都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3八上·杭州期末)当我们看见一颗青杏或者听到“青杏”这个词,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B.该反射是通过生活经验或学习建立起来的
C.该反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
D.该反射与人体膝跳反射类型相同
【答案】D
【解析】当我们看见一颗青杏或者听到“青杏”这个词,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是人体大脑皮层中的语言神经中枢控制的,是条件反射
【解答】A. 该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中的语言神经中枢控制的,A正确
B. 该反射是条件反射,是需要后天学习才能建立起来的,B正确
C. 条件反射如果不持续强化,会减弱,C正确
D. 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3.(2022八下·余姚期中)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
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
【答案】B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因为这是一种后天性反射,只有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是先天性反射,人生来就有的。
4.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答案】A
【解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
【解答】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来不及考虑说明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5.(2022八上·义乌期中)走在街道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立刻转过头。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鼓膜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转头这个动作要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
D.完成该反射的途径是③→②→④→①→⑤
【答案】A
【解析】①是传出神经,②是传入神经,③是感受器,④是神经中枢,⑤是效应器。 一条完整的反射弧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答】A.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蜗,所以A错误;
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正确;
C. 转头这个动作要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 ,需要依赖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配合,正确;
D. 完成该反射的途径是③→②→④→①→⑤ ,正确;
6.(2023八上·椒江期末)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是感受器,Q是效应器
B.O是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
C.若N受损,反射不能完成,但能产生痛觉
D.由O控制的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
【答案】C
【解析】M是感受器,N是传入神经,O是神经中枢,P是传出神经,Q是效应器;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A. M是感受器,Q是效应器 ,正确;
B. O是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正确;
C. 若N受损,信息无法传递到脊髓,脊髓有传导和反射两个作用,所以反射不能完成,也不能将信息传递到大脑产生痛觉,错误;
D. O是脊髓,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属于低级反射,不需要后天学习的反射,所以由O控制的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正确;
7.(2023八上·义乌期末)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D.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膝跳反射是低级反射,不需要后天的学习,也称为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解答】A. 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正确;
B.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正确;
C.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错误;
D. 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正确;
8.(2022·浙江·缙云县八年级期末)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析】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其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故A正确。
B.脊髓作为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其反射活动能受到大脑的控制。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故B正确。
C.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故C正确。
D.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故D错误。
9.(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11月9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119”消防演习。下图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解析】A.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X表示感受器,正确。
B.听到警报声音快速奔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正确。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错误。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0.(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激烈刺激的比赛画面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图为人体在紧张焦虑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刺激性场景通过眼球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_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肾上腺属于___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可知,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相互配合的结果。
【答案】感受器 脑干 效应器 神经
【分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解析】眼球视网膜上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与心跳血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所以反射弧的组成上看,肾上腺属于效应器。
综合以上信息可知,当情绪激动时,人体会支配有关腺体分泌激素,也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是肾上腺激素的作用,这一案例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是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
11.(2023八上·东阳期末)大脑是人体智慧的集结,对大脑的研究被称作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请分析:
(1)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而流浪狗却照样前行。这与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 中枢有关。
(2)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发于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运动障碍症状。请根据模型图,简单说明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 。
【答案】(1)语言(2)多巴胺分泌不足
【解析】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是条件反射,是由人体大脑中语言神经中枢控制的,语言神经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解答】(1)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而流浪狗却照样前行,是因为人的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狗的大脑中没有。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人的大脑可以分泌较多的多巴胺,但帕金森患者分泌的多巴胺很少,导致了运动障碍,因此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多巴胺分泌不足
12.(2023八上·椒江期末)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的人进入一定海拔高度的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但一段时间后会有所好转,在这段时间内人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1)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体内的化学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再通过 使呼吸肌运动加强,使得氧分压回升。
(2)同时,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 分泌增加,使得心跳加快,以更快的速度输送氧气。同时为了抵御寒冷,皮肤血管 ,减少散热。
【答案】(1)脑干;传出神经(2)肾上腺素;收缩
【解析】脑干中有控制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中枢,小脑控制人的身体平衡和动作协调,大脑是人语言和感觉的控制中枢;一条完整的反射弧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在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人的体温在产热和散热情况下维持动态平衡;当人的产热大于散热时,人的温度会升高;当人的产热小于散热时,温度会下降;人主要的散热方式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两种;
【解答】(1)脑干中有控制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中枢,小脑控制人的身体平衡和动作协调,大脑是人语言的控制中枢;所以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体内的化学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一条完整的反射弧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在通过传出神经使呼吸肌运动加强,使得氧分压回升。
(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能够扩张通往心脏和和肌肉的血管,体温调节时,为了抵御寒冷,经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所以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得心跳加快,以更快的速度输送氧气。同时为了抵御寒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13.(2023八上·青田期末)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撑起首家新冠定点医院,获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使得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冻”住。
(1)医生指出,部分“渐冻症”患者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如果其他结构正常,那么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患者将 。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也不能运动
(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是一位“渐冻人”患者,生前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答案】(1)A (2)条件反射
【解析】条件反射是指经过后天的学习后做出的反应;非条件反射是指先天的行为,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就能做出的反应;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元受损,所以没法将信息传递到效应器,因此无法做出反应,但是可以通过脊椎中的神经中枢将信息传入大脑,产生相应的感觉,所以A正确;
(2)条件反射是指经过后天的学习后做出的反应;非条件反射是指先天的行为,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就能做出的反应;当有人向他问好时,霍金就会活动手指打字,礼貌地回复,这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A(2)条件反射
14.(2023八上·婺城期末)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加大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力度,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过马路时都会及时踩刹车,等待行人安全通过路口后再启动车辆。请回答:
(1)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及时踩刹车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如图所示为神经元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递的路径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1)条件(2)D→C→B(→A)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一般来说,细胞体有一条长面分支
少的轴突,有较多短面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沿一定方向传导的,树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解答】(1) 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要过马路时及时踩刹车是出生后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
(2)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从树突传向细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D→C→B(→A) 。
15.(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
(2)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答案】⑤ 传导 B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
【解析】(1)一个健康人的手指被针刺后会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⑤。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说明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具有传导功能。
(3)若某人④处已断,用针刺①处,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③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是反射弧不完整,因此无反射活动,不能缩手。
16.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________。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________。
【答案】(1)植物人肯定没有受伤的部位是脑部(2)小脑(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 (4)要带头盔
【解析】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类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分别主管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功能;小脑具有协调全身肌肉的运动,调节平衡的作用;脑干称为生命中枢,有呼吸、心跳等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1)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切除大脑的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基本的生命活动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说明其脑干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没有了意识、感觉和运动,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动,可判断是大脑损伤了。
(2)研究成果而告诉我们:切除小脑的小白鼠动作变得不协调,身体不能维持平衡,这与人的舞蹈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状,因此可以判断舞蹈症患者损伤的是小脑。
(3)研究成果三告诉我们: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这说明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我们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因为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即后脑部位。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位于头部,在运动中,头部的防护是关键,可以采取戴头盔的方法来保护头部。
17.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________。
(3)实验④说明了________。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条件反射
(2)每次铃声响后必须喂食,多次重复
(3)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非条件反射的强化与巩固,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
(4)会。经过多次训练,狗会形成有光照即有食物的条件反射。
【解析】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解答】(1)由图中实验步骤可知,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刚开始没有的,经过强化后出现的,因此该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2)由实验可知,每次铃响后喂食,并重复多次,最后只响铃声,也会产生唾液;
(3)步骤4,经过一段时间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慢慢消失了;说明条件反射要不断的强化,否则会慢慢减弱并消失;
(4)用光照作为刺激,也会让狗产生流唾液的行为,但是需要重复多次训练才会产生;
18.(2023八上·婺城期末)干燥的秋冬季节,当手接触金属体时常会发生放电现象而缩回。如图甲为手指、门把手上的电荷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缩手反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干燥的秋冬季节”描述的是现象是 (填“天气”或“气候”)特点。
(2)手指触碰到门把手发生放电,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人 (填“→”或“←”)门把手。
(3)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立即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填字母)。
(4)若图中仅d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手受到放电刺激时,人的表现为 。
【答案】(1)气候
(2)←
(3)c
(4)能感受到电刺激但无法缩手
【解析】天气是指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总要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播的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刺激。神经传递信息。效应器是作出反应。
【解答】(1)干燥的秋冬季节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天气现象,属于气候。
(2)手指接触门把手放电,所以电子移动的方向是手指到门把手,所以电流方向是门把手到手指。
(3)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所以是图中的C。
(4)图中的d是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大脑无法把指令传递给效应器,所以能接收到电刺激但无法缩手。
19.(2023八上·上虞期末)一位足球迷在看今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他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下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光线进入你的眼球,精彩的画面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 上产生视觉。
(2)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的,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3)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 (填“神经”或“激素”)调节。”
【答案】(1)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2)复杂
(3)激素
【解析】
①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②反射包括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因此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的,属于复杂反射。
③肾上腺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相关部位,并参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这种调节过程叫做激素调节。
【解答】
(1)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视觉在大脑皮层视觉神经中枢形成;
(2)看足球杯时的状态需要人经过后天学习、有大脑参与的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3)肾上腺素属于激素,所以这一调节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20.(2023八上·杭州期末)如图为一儿童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 。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选填序号)
①1→2→3→4→5 ②5→4→3→2→1
(3)当手受到针刺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 (填字母)。
(4)图中若4受损,其它结构完好,当手指皮肤被针刺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
A.无反射,无感觉 B.有反射,有感觉
C.无反射,有感觉 D.有反射,无感觉
【答案】(1)反射弧
(2)①
(3)D
(4)C
【解析】图中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脊椎(低级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
【解答】(1) 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由感受器(1)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2)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3),神经中枢会做出反应,并将信息通过传出神经(4)传给效应器(5)
(3)所有的感觉都是形成在大脑上的,所以痛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D。
(4)4是传出神经,若4损坏,其他结构完好,信息依然能传递到大脑,因此能在大脑上形成痛觉,但神经中枢做出反应无法通过传出神经传递到效应器,因此无法反射,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
21.(2022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是 ,图中表示效应器的是 (填序号)。
(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 。该过程说明脊髓具反射功能。
(3)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 ,当再遇到蘅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4)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 (填“会”、“不会”)产生缩手反应。
【答案】(1)传入神经;②
(2)①→③→④→⑤→②
(3)大脑或大脑皮层;条件反射
(4)不会
【解析】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经验,属于条件反射。
【解答】(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是传入神经,图中表示效应器的是②;
(2)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该过程说明脊髓具反射功能。
(3) 人的疼痛感觉形成于大脑或大脑皮层 , 当再遇到蘅薇时他会格外小心,属于后天形成的反射,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4) 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不会产生缩手反应了。
22.(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完成这些动作并控制平衡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
(3)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能感受刺激,产生各种感觉 C.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反射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答案】反射 大脑皮层 A ②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2)跑步时遇到障碍物,人能及时调整方向和速度,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作用是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有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反射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故A符合题意。
(4)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②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23.(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做测试人体反应快慢的实验。
①乙同学手指在刻度为0处准备,甲同学发令的同时突然松开直尺,要求乙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③两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以上实验,并分别进行多次实验。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分别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本实验判断人体反应快慢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变为可测量且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以下实验中方法相类似的有______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的模型
C.用一只灯泡的亮暗判断该电路的电流大小
【答案】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合理即可) 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AC
【解析】(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本实验多次测量的处理方法是寻找规律,避免偶然性,所以,是为了减小误差。
(3)利用了转换法,通过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来说明反应快慢。
(4)根据题意知道,实验采用了转换法。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时,通过弹簧形变的大小判断拉力的大小,应用了转换法,符合题意;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C.电流的大小看不见、摸不着,在电路电压不变情况下,研究电路中电流大小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暗来判断,这用到了转换法,符合题意。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