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明太祖朱元璋规定,自布政司至府州县官,若非朝廷号令,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财,准许百姓连名赴京告发,把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这表明明代( )
A.监察渠道体系的日益完善 B.监察职能得到了有效保障
C.民众监督有利于吏治清明 D.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加强
2.明代中叶,明宪宗欲易储,司礼监太监怀恩以社稷安定为由,“死拒不从”,并声称:“非敢违命,恐违法耳。”明武宗亲近刘瑾等人,不理朝政,司礼监太监王岳等即联合阁部大臣,极力劝谏,并欲重惩刘瑾等。这些现象缘于明代( )
A.君相矛盾日益凸显 B.宦官专权现象突出
C.集权体制走向衰落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郑和下西洋时,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八歇国西王误杀170人。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六万两黄金。郑和将实情上报禀明政府,最终放弃赔偿要求,这就是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的“麻八歇国六万两黄金”的故事。这反映了明朝( )
A.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B.奉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
C.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贸易 D.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范围
4.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 )
A.造成了地方机构臃肿 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
5.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了郑和船队“海外代购”的金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 )
A.是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 B.推动明代海禁政策走向终结
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D.是明代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
6.法国学者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载了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这说明郑和( )
A.七下西洋实践了“天朝上国”的理念 B.船队主要用于扩大经商和控制南洋
C.具有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 D.主张夺取和控制南洋地区
7.明代中期以后,内阁不仅拥有草拟诏令的票拟权,而且拥有了草拟诏敕过程中的封驳权,也就是内阁在草拟诏敕时认为上谕可能有假或其中有不妥时,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谕明白之后才可草拟诏敕。这表明( )
A.内阁可以制约皇权 B.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C.内阁已获得宰相职权 D.宦官专权得到遏制
8.如表是有关地方志中对于清代四川土著存留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 )
江安县 明季兵燹后土著仅十一二。 民国《江安县志》卷一
高县 蜀自明兵燹之后,户口凋残八九。 同治《高县志》卷七
巴中县 明末清初吾邑经红羊浩劫,土著仅十之二……则十之八名为客籍。 民国《巴中县志》第二编
永川县 遭献贼荼毒之后,土著复业仅十之二。 光绪《永川县志》卷二
屏山县 明季流贼屠戮后土著仅十之三。 乾隆《屏山县志》卷一
A.明末疫疠导致四川地荒丁亡 B.三藩之乱改变川地人口分布
C.外来文化占据移民社会主导 D.人口结构易受政局变动影响
9.据《皇明祖训》记载,明代允许朝贡并勘合的国家,前来朝贡的仪式和手续相当繁琐,贡期、贡道和船数也有明确规定。他们运来的物品,除贡品外,其余货物运到京师的,由礼部派员监督,在会同馆开市。明代此举( )
A.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思想 B.促使东南沿海经济崛起
C.旨在加强中外经贸往来 D.削弱了海禁政策的影响
10.1656年,荷兰使臣携带表文和贡物来华觐见,要求“凡可泊船处,准我人民在此贸易”。顺治帝准其“八年一次来朝”,且“止令二十人到京,所携货物在馆交易,不得于广东海上私自货卖”。康熙二年(1663年),“荷兰国助剿海逆,并请贸易,奉旨,著二年贸易一次”。这表明末清初( )
A.延续了传统的贸易体系 B.海上走私活动猖獗
C.统治危机主要来自海上 D.海禁政策日渐松弛
11.崇祯九年四月,武生李班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旨意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姑不究”。材料反映( )
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 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C.内阁逐渐丧失票拟权 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
12.明代起,儒学教育在贵州勃然兴起,在朝廷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之下,一大批官学、书院、社学陆续出现。在县学方面,最早建立县学的是荔波县学,后又有婺川、永从、印江、新贵、天柱等县建立县学。贵州儒学教育的兴起( )
A.体现了朝廷施政的重心转变 B.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C.得益于心学的主流地位确立 D.根源于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13.《明史·张翰传》载:“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罢,召瀚代之。秩满,加太子少保。时廷推吏部尚书,首左都御史葛守礼,次工部尚书朱衡,次瀚。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恶守礼戆,厌衡骄,故特拔瀚。瀚资望浅,忽见擢,举朝益趋事居正。”这反映了明朝( )
A.选官制度的完善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朋党之争的加剧 D.权臣擅权的危害
14.仁、宣统治时期,在永乐朝保储成功的一批文官受到重用,其中合称“三杨”的是( )
A.杨士奇、杨荣、杨芳 B.杨士奇、杨荣、杨溥
C.杨士奇、杨芳、杨溥 D.杨荣、杨溥、杨芳
15.明代的内阁大臣有代替皇帝发言的职能,即进行草拟圣旨、票拟批答、拟定遗诏等,这些诏书有时是皇帝亲授,有时是通过宦官传达。这一现象( )
A.使内阁成为正式机构 B.是君主权力强化的反映
C.易导致权臣干政现象 D.说明内阁可以制约皇权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乐时期,内阁不过是一个待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性机构而已,自仁宣之后,由于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青睐,内阁权力日益增长,逐渐有了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权力。嘉靖万历时期,内阁的发展达到顶峰,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品秩日渐加尊,班列也位于六部尚书之上。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实际上成了最高一级行政机关,而嘉靖之后,内阁渐夺六部之权,至万历时,内阁首辅已俨然历代之“宰相”。
——摘自武萍《明代的内阁制度》
材料二 从1688年“光荣革命”一直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国王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时而听命于议会,时而听命于国王,因此,在18世纪前期,英国虽然形成了内阁,却没有确立内阁制。直到1832年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成长为统治阶级中最强大最富有的阶级,相反,土地贵族的力量迅速衰落。统治阶级各部分经济实力的演变终究要体现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上。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在政府和议会中一步一步扩充势力,王权迅速衰落,议会主权迅速确立。因此,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内阁制的各项原则逐渐确立,并最终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摘自韦荣建《论英国内阁制度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主要不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的官僚体系内,有些是召自元朝归附的旧吏,元末时的官场贪污腐败之风和种种恶习随之袭来。朱元璋决心“革前元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洪武元年,朱元璋告诚来朝见的府州县官:“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胶人以肥己,尔等戒之。"在洪武朝陆续编定《大明律》和《大诰》,还先后颁布《祖训录》《臣戒录》《醒贪简要录》《为政要录》等敕令。他说:“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
——据周谷城《中国通史》、张丕显《论明初吏治改革》等整理
材料二 据《明史》记载:“凡三诰所列凌迟、枭示、种诛者,无虑千百,弃市以下万数。”朱元璋还建立“皮场庙”,即在各府州县和卫所衙门左首,都设立一座庙宇,既用祭示土地神,又作为对贪腐官吏剥皮场所;他还“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洪武十八年(1385年),他亲自编定的《御制大诰》三篇颁示天下,其中多是重惩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的案例。他还规定,凡贪官恶吏,允许民将其“绑缚赴京治罪”。“其正官、首领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摘编自张丕显《论明初吏治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整顿吏治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整顿吏治举措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成祖迁都做出合理解释。
(2)提取图 2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后金)迁都的特点。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中国。材料反映了明太祖准许百姓连名赴京告发贪官污吏,把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利于规范规范官员行为,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无法说明监察体系的完善和监察职能得到有效保障,排除A、B项;材料反映了民众监察渠道,D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中叶。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代君主的行为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只存在一些非正式性行为的进谏,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材料中司礼监太监“死拒不从”“极力劝谏”也是缘于专制皇权的强化,D项正确;明代中叶不存在宰相,排除A项;宦官专权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现象的缘由,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集权体制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郑和下西洋时,爪哇岛上一个国王误杀了郑和船队的人员,虽然该国王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但明朝政府秉承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最终放弃赔偿要求,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海禁,对外政策并不开放,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贡赐贸易中的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郑和下西洋之前,爪哇岛与中国就存在对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可知,明朝地方设三司,通过分权的方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在地方设三个机构分掌民政和财政、刑狱、军事,机构并不臃肿,排除A项;明朝虽然废行省,但基本沿袭了省的基本格局,排除B项;三司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没有“杜绝”腐败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该金锭使用了郑和从西洋带回的黄金铸成,是明代与西洋诸国交往的实物证据,是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D项正确;郑和的远航,属于朝贡贸易,并非东西方跨大洋贸易,排除A项;明代海禁政策主要针对民间海上贸易活动,与朝贡贸易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初年。据题意可知,郑和认为,通过控制海洋可以获得财富,维护国家安全,因此说明他具有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郑和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并不是实践“天朝上国”的理念,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主要还是为了宣扬国威,“主要用于扩大经商和控制南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郑和并没有主张夺取和控制南洋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皇帝再示谕明白之后才可草拟诏敕”可知,内阁除掌握票拟权,还掌握封驳权,但内阁封驳之后还要得到皇帝的确认才可以草拟,体现了行政中枢围绕皇帝运转的特点,反映了皇权的加强,B项正确;内阁并非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不可以制约皇权,排除A项;宰相是正规的政府部门,掌握行政权,材料信息仅体现封驳和票拟,与宰相并非职权一致,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宦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地方志记载可知,经过明末清初战乱,尤其是张献忠五次入川作战,对四川各地产生了巨大破坏,导致四川土著人口大量死亡逃徙,户口凋敝,人烟稀少。清初,政府为促进四川经济恢复发展,颁布移民政策招徕大量外省流民入川就垦,由此改变四川地区人口结构,部分地区外来移民规模超过土著居民数量,D项正确;材料揭示的主要是明末“兵燹战乱”导致四川土著减少,“疫疠”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所指明末战乱主要是“张献忠起义”,而非清初“三藩之乱”,改变人口分布的说法也不准确,排除B项;清代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大量移民使四川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相互渗透的现象,而并非外来文化占主导,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前来朝贡的仪式和手续相当繁琐”“除贡品外,其余货物运到京师的,由礼部派员监督”可知,明政府要求前来朝贡国家严格按照朝贡程序,这体现了“天朝上国”思想,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明政府对朝贡国家的规定侧重于政治目的,而非发展中外贸易,排除C项;材料所述规定是海禁政策的产物,并未削弱海禁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据材料可知,清代对外贸易仍被限制在朝贡贸易范围内,仍需要遵守贡期、贡道、人员安排、贸易内容等朝贡贸易体制的规定,A项正确;“不得于广东海上私自货卖”,并不等于海上走私活动猖獗,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清初统治危机主要来自海外,排除C项;材料中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是海禁政策的表现,这说明当时海禁政策并未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中“改票”的频繁及其更改标准的模糊性,使得崇祯朝政治运行中充满皇帝的个人意志与主观色彩,阁臣的逢迎与将顺,使得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D项正确;内阁不掌握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未完整体现国家权力结构,排除B项;C与材料皇帝否定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据题干可知,明朝政府加大对贵州儒学教育的扶持,是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的政治考虑,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B项正确;朝廷重视不等同于朝廷施政重心的改变,排除A项;心学和理学相比,从未获得主流地位,排除C项;贵州经济长期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儒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很大权力,可以决定官员的任免,据所学可知,内阁只是侍从顾问机构,张居正的权力显然来自于皇帝授权,这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很大权力,没有反映选官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朋党问题,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拥有很大权力,没有反映权臣擅权的危害,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朝被称为“三杨”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B项正确;杨芳不属于“三杨”,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的内阁大臣有代替皇帝发言的职能,即进行草拟圣旨、票拟批答、拟定遗诏等,这些诏书有时是皇帝亲授,有时是通过宦官传达。”可知,内阁掌握的权力是皇帝所授予的,内阁权势大反映出皇帝的意志,即是君主权力强化的反映,B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给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排除A项;内阁没有法定的地位和职权,不易导致权臣干政现象,排除C项;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变化:①内阁人员由备顾问到参与决策;②内阁人员由官品较低到受尊崇。原因:①内阁大臣得到皇帝的信任;②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或议政权;③内阁大臣兼任部院职务。
(2)背景:①工业革命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②王权没落和议会主权的确立;③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不同:①明代内阁始终不是国家法定的正式行政机构,英国内阁最终成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正式机构;②明代内阁服务于皇帝专制,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
(3)启示:①注重制度创新;②改革应适时、适度; ③妥协的智慧;④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
【详解】(1)变化: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备顾问”“参与评议朝政”“品秩日渐加尊”等信息概括出变化:内阁人员由备顾问到参与決策,内阁人员由官品较低到受尊祟。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得到皇帝的信任”“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权力”“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等信息指出导致变化的原因是内阁大臣得到皇帝的信任;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或议政权;内阁大臣兼任部院职务。
(2)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完成”“王权迅速没落”“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等信息分析出背景是工业革命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王权没落和议会主权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不同: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近代(英国)。结合所学知识中英国内阁机构的正式性、内阁服务的对象等说明不同,明代内阁始终不是国家法定的正式行政机构,英国内阁最终成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正式机构;明代内阁服务于皇帝专制,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
(3)启示: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本题针对中国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从产生到职能逐步发生演变,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统治者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制度的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和平渐进的演变,同时也是一种妥协的智慧。
17.(1)背景:明初官僚体系内容纳了元朝旧吏;官场不良风气蔓延;朱元璋对元朝吏治不清危害的反思及其民本思想;明初受战争破坏,社会亟待恢复。(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强化法制建设;用重刑;重视宣传教育;发挥群众力量。(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吏治;有利于改善百姓处境;强化了专制皇权;并不能根除腐败现象。(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一“明初的官僚体系内,有些是召自元朝归附的旧吏”可知,明初官僚体系内容纳了元朝旧吏;据材料一“元末时的官场贪污腐败之风和种种恶习随之袭来”可知,官场不良风气蔓延;据材料一“洪武元年,朱元璋告诚来朝见的府州县官:‘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胶人以肥己,尔等戒之’”可知,朱元璋对元朝吏治不清危害的反思及其民本思想;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整顿吏治的背景还可以从明朝整体社会经济方面考虑,明初受战争破坏,社会亟待恢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陆续编定《大明律》和《大诰》,还先后颁布《祖训录》《臣戒录》《醒贪简要录》《为政要录》等敕令”可知,强化法制建设;据材料二“凡三诰所列凌迟、枭示、种诛者,无虑千百,弃市以下万数”可知,用重刑;据材料二“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可知,重视宣传教育;据材料二‘允许民将其“绑缚赴京治罪’”可知,发挥群众力量。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对吏治的整顿可以从改善吏治、加强对官员控制、有利于百姓处境、强化皇权等方面考虑,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人治社会下,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举措不能根除腐败现象。
18.(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
说明:明初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
(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参政优势:阁臣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
积极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之间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各部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
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据材料一“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得出制度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沿用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体现了制度的传承和创新相结合。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
明朝内阁阁臣地位的变化:据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得出内阁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参政优势据:材料二“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得出内阁成员大多具有进士资格,他们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
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代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缓冲皇帝和国家机器之间的矛盾。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是中央各部的权力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9.(1)角度1:从政治角度回答南京偏于江南一带,不利于控制全国,迁都北京有利于巩固统治。角度2:从军事角度回答迁都北京可以增强北部和东北部军事势力,有效应对游牧民族侵扰。角度3:从经济角度回答定都北京可加强南北交流,推动经济交流与发展。角度4:从历史角度回答北京曾作为金、元都城;朱棣曾受封燕王镇守北京,有较好的基础。
(2)从次数上:两次迁都,共三处都城。从方向上:整体看是从北向南、由东向西。从区域上:由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到汉族聚居区域(由游牧区到农耕区、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关外”到“关内”等)。从城市地位:从边陲城市到传统政治中心。从背景看:随着实力增长、控制区域扩大而迁都(从地方政权到全国政权)。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成祖迁都的方向是从南方到北方,即南京到北京,迁都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角度作答,例如,从政治角度回答,南京偏于江南一带,不利于控制全国,为了巩固政权,提升政局稳定性,迁都北京有利于巩固统治。从军事角度回答,明朝外患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蒙古各部,迁都北京可以增强北部和东北部军事势力,有效应对游牧民族侵扰。从经济角度回答,如果首都一直定于南京,那么在首都的带动下南方的经济会越来越繁华,而北方将会逐渐衰弱而导致人口无法增加,人口不足的北方将会面临更大的困境,定都北京可加强南北交流,推动经济交流与发展。从历史角度回答,北京曾作为金、元都城;朱棣曾受封燕王镇守北京,有较好的基础。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后金)(中国)。从材料中可知,可从迁都的次数,迁都的方向和地理位置等角度作答,具体可以阐述为清朝的都城的数量是三个,经历了两次迁都,迁都的从方向上是整体看是从北向南、由东向西;从区域上观察是由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到汉族聚居区域或者说由游牧区到农耕区、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关外”到“关内”等;再从城市地位:从边陲城市到传统政治中心。从背景看:随着清朝的实力增强和领土扩张,都城也在不断地变迁和迁移,因控制区域扩大而迁都(从地方政权到全国政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