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31 14: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百年孤独(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11课
激趣导入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1.梳理主要人物身份,分析形象特点。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情节的象征意味。
3.分析“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及特点。
4.思考文章带来的现实启示。
核心目标
任务活动一
预习检查
百年孤独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作坊(zuō fang) 广袤(mào) 逾越(yú) 呱呱坠地(gū)
怪癖(pǐ) 跋涉(bá shè) 打量(liang) 发髻(jì)
狡黠(jiǎo xiá) 污秽(huì) 滑稽(jī) 玷污(diàn wū)
杜撰(zhuàn) 吮咂(shǔn zā) 小铁砧(zhēn)
预习检查
2.解释词语。
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岁月蹉跎: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
辗转反侧: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预习检查
*理清结构,梳理情节
任务1:了解故事前情,绘制主要人物关系图。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却被村里人看作魔法。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过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临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预习检查
*理清结构,梳理情节
预习检查
*理清结构,梳理情节
任务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介绍马孔多镇的变化及主要的人物。
丽贝卡到来。
交代丽贝卡的恶习,以及家里人帮助她改掉恶习的经过。
“失眠症”袭来,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向整个村子。
应对“失眠症”的措施,及影响。
任务活动二
梳理人物,分析形象
百年孤独
梳理人物,分析形象
1.为《百年孤独》选文中出现的人物制作人物身份梳理表格,理清头绪。
人物 身份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乌尔苏拉
何塞·阿尔卡蒂奥
奥雷里亚诺
阿玛兰妲
丽贝卡
阿尔卡蒂奥
梅尔基亚德斯
比西塔西翁与卡塔乌雷
族长,设计街道,规划新居,掌管土地分配
布恩迪亚的妻子
布恩迪亚的长子
布恩迪亚的次子
布恩迪亚的小女儿
布恩迪亚的养女
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子
吉卜赛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朋友
印第安姐弟,印加王的后裔
梳理人物,分析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你对书中相关内容的了解,分析《百年孤独》选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①做事执着而有魄力。
②极有责任心,极富号召力。
③易于接受新事物,是一个身材健壮、智慧过人、想象力丰富、具有超人的探索精神的男人。
梳理人物,分析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你对书中相关内容的了解,分析《百年孤独》选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2)乌尔苏拉
①好妻子,好母亲,默默奉献不辞劳苦的人。
②她操持家务并且经营有道
③她教育后代果敢有方
④她一生操劳而没有任何怨言
⑤她为孩子们的“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感到痛心。
梳理人物,分析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你对书中相关内容的了解,分析《百年孤独》选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3)奥雷里亚诺
孤独、执着、压抑,加上能够预知未来的天赋,造就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
梳理人物,分析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你对书中相关内容的了解,分析《百年孤独》选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4)丽贝卡
她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小女孩。孤僻、美丽、充满欲望、倔强、坚强。
任务活动三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百年孤独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1.小说中作者写“失眠症”的情节有何意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象征拉丁美洲的人们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焦虑挣扎的精神状态。
②这种焦虑挣扎的精神状态,就像马孔多的人忘记自己身边所有熟悉的东西一样。
③人们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努力挣脱这种健忘命运的情节,告诫人们在现代文明洪流中要努力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优秀历史文化。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2.马孔多的人们为了摆脱“失眠”“失忆”,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①鸟尔苏拉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
②想睡觉的人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
③让进镇的来客摇动小铃铛,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二切饮食,防止灾难扩展到其他村镇。
④布恩迪亚父子通过写标签的方式帮全镇人抵御失忆。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3.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马孔多是“孤独”的。
②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
③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
④精神上是“孤独”的。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拓展:
《百年孤独》的写作背景从1830年到19世纪末,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了数十场内战,造成数十万人死亡。这本书充满了历史事实,并通过英雄事业的传奇故事来突出这些事实。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酷、人民的盲从和无知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它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以及加勒比海小镇马孔多百年来的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历史一个世纪的变化。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4.探究《百年孤独》的主旨内涵。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迪亚家族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愚昧、落后、野蛮。对拉丁美洲近百年历史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象征手法,反思历史
5.马孔多的命运带给我们怎样的发展启示?
如何抵制外来“文明”的入侵,如何在正确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时不丧失自我,靠自己的力量繁荣本民族的经济,摆脱孤独走向文明,是《百年孤独》给我们的一大启示。
任务活动四
魔幻手法,神奇现实
百年孤独
魔幻手法,神奇现实
1.当大家阻止丽贝卡吃土时,“丽贝卡拼命反抗,力气之大与瘦小身量根本不符”,为什么丽贝卡反抗得如此激烈?
丽贝卡缺乏的是与人的沟通,她把喜怒哀乐偷偷藏起来,通过吃土来抒发。她之所以如此激烈地反抗,是因为她本身拒绝孤独,但又不知如何排遣,只有通过“吃土”这一条途径。
魔幻手法,神奇现实
2.《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且栩栩如生的世界。请结合课文,从“魔幻”和“现实”的关系角度,简析小说的写作特点。
(1)“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2)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了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3)以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4)侧重描写人物心灵,刻画人物群体中的不同个性以及他们的总体特征——孤独。
魔幻手法,神奇现实
知识链接——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学样式,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魔幻现实主义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着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突出的艺术特征。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
结束
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