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启新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读拼音,写字词。
chú chuāng róng yù zhēng róng
zhǎn lǎn jiàn wēi zhī zhù
2.(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撇(piě)开 桅(wéi)杆 畜(xù)养 爱憎(zēng)分明
B.追悼(dào) 污秽(suì) 窜(cuàn)逃 热汗涔涔(cén)
C.斫(zhuó)痕 裤兜(dōu) 蜷(quán)缩 伶伶(líng)俐俐
D.日晷(guǐ) 迄(qì)今 虐(nüè)待 烟熏火燎(liáo)
3.(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座无虚席 百炼成钢 落慌而逃 风华正茂
B.不焦不燥 专心致志 不知所措 锲而不舍
C.各抒己见 睡眼蒙眬 身临其境 养尊处优
D.发奋图强 不曲不挠 肃然起敬 聊以自慰
4.(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下列做法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含义相符合的是 (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顶碗少年表演终于获得成功。
C.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 D.居里夫终于发现了镭。
5.(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x”。
(1)“藤”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卄”,再查15画。
(2)“川流不息”“高山大川”“海纳百川”中的“川”字意思相同。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子的摇篮”是个拟人句。
(4)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是“平常”。
6.(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改为反问句)
(2)太阳照着大地,花儿开了。(用上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这点魅力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缩句)
7.(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在原文修改病段。
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川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干脆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热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8.(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
(1)读到《北京的春节》中“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句话,我便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 , 。
(2)在一首首“离别诗”中,我们读到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嘱托,读到了“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也读到了“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替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作者用了 方法,论述了 这一观点。
(4)《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 , 。
这首诗中作者提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 、 、 。
二、阅读(31分)
(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文言文阅读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先公:欧阳修。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③获:芦苇秆。④闾里:街坊,乡里,民间。
9.给全文取一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10.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书: 文字:
11.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欧阳修刻苦攻读。 D.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12.下列句中的“之”与“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的“之”意思一样的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
C.忘持度,反归取之。 D.至之市。
13.欧阳修勤奋好学表现在哪里?
(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口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 ; 。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⑧“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4.给文章第③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鄙夷
千里迢迢
全心全意
16.全文以 为线索,主要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塑造了百合花的性格特征。
17.第③自然段作者用了 修辞手法来描写百合花,这样写的好处是
18.“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这句话应放在选文的第 段前最合适。
19.联系上下文,将第⑥自然段画横线部分补充完成。
20.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第⑧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21.文章为什么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联系全文体会其中含义。
三、作文(30分)
22.(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阅读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叫墨子,有一次他批评弟子耕柱子,耕柱子感到委屈,抱怨说:“我并没有比别人犯更多的错,您为什么总批评我呢?”墨子笑着说:“假如驾着马和羊上太行山,你是鞭打羊呢?还是鞭打马?”耕柱子回答:“好马值得打,而羊不值得打呀。”墨子说:“那我批评你,也是因为······”
有人说,有一种批评是甜的,你同意吗?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故事,写一篇作文,把你的感受和观点表达出来。可以用“有一种批评是甜的”作题目,也可以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橱窗;荣誉;峥嵘;展览;见微知著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橱”“峥嵘”的书写。
故答案为: 橱窗 荣誉 峥嵘 展览 见微知著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
A.有误,“撇开”的“撇”应读作“piē”;
B.有误,“污秽”的“秽”应读作“huì”;
C.正确;
D.有误,“烟熏火燎”的“燎”应读作“liǎo”。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A.有误,“落慌而逃”的“慌而”应写作“荒”;
B.正确;
C.有误,“睡眼蒙眬”的“蒙眬”应写作“朦胧”;
D.有误,“不曲不挠”的“曲”应写作“屈”。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4.【答案】B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意思是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引申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
A.不符合,本项表示一个人因为做到了成功的阅读,而在写作上达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明的境界;
B.符合;
C.不符合,本项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D.不符合,本项是赞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5.【答案】(1)
(2)
(3)x
(4)
(5)
【知识点】汉字笔画笔顺;词义理解;其他常识;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常用文言实词;夸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典的使用、字词的含义、修辞手法、应用文的格式。
(3)有误,该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 (2) (3)x(4) (5)
【点评】 本题考查字典的使用、字词的含义、修辞手法、应用文的格式。解答时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作答。做好本题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多加练习。
6.【答案】(1)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怎能不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呢 ?
(2)示例:太阳照着大地,花儿绽开了笑脸。
(3)荧光,融入信念。
【知识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缩句
【解析】【分析】 (1)“思念”前加“怎能不”,句末加“呢”,句号变问号。
(2)如用上拟人修辞,太阳公公照着大地,花儿笑了。
(3)删去修饰语,“这点魅力的淡蓝色”“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
故答案为:(1)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怎能不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呢?
(2)太阳照着大地,花儿绽开了笑脸。
(3)荧光,融入信念。
【点评】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问号改句号;删去疑问词;否定改肯定,肯定改否定。陈述句改反问句注意:句号改问号;加上疑问词;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
(2)本题考查句子改写。根据题目要求用上修辞,可以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给句中主语宾语等加上修饰语,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即可。
(3)本题考查缩句。注意根据句子成分,保留句子主干,删去所有修饰语。句子成分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7.【答案】将“川”改为“穿”;在“全然不顾”前面加上“他们”;将“热烈”改为“猛烈”。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修改语段。
“在泥水中来回川梭”中的“川”应写作“穿”;“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成分残缺,应在“全然不顾”前面加上“他们”;“热烈地撕扯着堤岸”用词不当,应将“热烈”改为“猛烈”。
故答案为:将“川”改为“穿”;在“全然不顾”前面加上“他们”;将“热烈”改为“猛烈”。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8.【答案】(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劝君更尽一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
(3)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比;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4)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玉门关;楼兰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屠、鸿、遥。
故答案为:(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3)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比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4)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 玉门关 楼兰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答案】9.欧阳修苦学
10.写;文章
11.C
12.C
13.诵古人文章,借书抄录,昼夜读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题目。这类题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明确大意,把握主旨,拟定一个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文本中抽取出的核心立意,或是选取文本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 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到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9.本题考查拟写题目。
根据“家贫无资”,但“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可知,选文主要写欧阳修发奋苦学,最终成才的故事,据此可以用“欧阳修苦学”来作为题目。
故答案为: 欧阳修苦学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①句意为:教给他写字。书,写。
②句意为:从小写的诗、赋文字。文字,文章。
故答案为:①写;②文章。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原文“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可知,欧阳修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外在因素,比如邻里借书、太夫人的教育等,也不仅仅是他的聪明过人,归根结底是他自身刻苦勤奋的内因起决定作用。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的“之”是代词,指书。A.之,助词,的。
B.之,助词,的。
C.之,代词,指“度”。
D.之,动词,到。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多诵古人篇章”“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等句,可得出答案:诵古人文章,借书抄录,昼夜读书。
故答案为: 诵古人文章,借书抄录,昼夜读书。
【答案】14.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口,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15.敬佩;近在咫尺;三心二意
16.百合的成长过程;象征
17.排比、反复;有力地突出了百合要开花的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18.⑦
19.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20.为了实现目标,要一心一意、坚定执着;要默默努力,不要张扬。
21.百合一心一意、坚定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抒发了作者对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反义词;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抒情性(写景)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拟人;排比;反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2)本题考查反义词。反义词,是指词汇意思相反的词语。与“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语为“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3)本题考查阅读线索及手法。1)阅读中多次出现的事物注意看是不是线索,文章是不是围绕这个事物展开描写的。是这个事物就是线索。线索的作用是:这个事物是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个事物展开描写,体现人物形象;推动文章情节发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表达作者情感。答题围绕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2)手法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注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5)本题考查句子插入。读懂句子含义,理解文章每段大意,选择与句子含义相符合的段落插入即可。
(6)本题考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注意要联系横线处上下文,揣摩横线处句子语境,合理组织语言,同时注意是否存在格式等隐形要求。
(7)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8)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14.百合说,说的后面用冒号和引号。
我要开花,是......。三个并列句。中间用分号,分句内部用逗号,第三个分句的最后用句号。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与我都要开花,是条件关系的复句,分句之间用逗号,最后应该用感叹号。
故答案为: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口,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15.鄙夷指轻视;鄙薄;蔑视;鄙视。其反义词有:敬佩、敬慕、仰慕等。
千里迢迢,意思是形容路途遥远。其反义词有:近在咫尺、朝发夕至、望衡对宇等。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其反义词有: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心不在焉等。
故答案为:敬佩;近在咫尺;三心二意
16.本文记叙了一株生长在断崖边的百合不顾嘲笑一心一意、坚定执着地生长、开花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赞美了百合一心一意、坚定执着的精神,采用的是象征(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故答案为:百合的成长过程 象征
17.连用三个:我要开花,是......。排比反复,强调百合要开花的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故答案为:排比、反复 ; 有力地突出了百合要开花的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18.第⑥段描写了人们慕名来这里欣赏百合花的情景。“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承接第⑥段内容,人们因百合花为山谷命名,更加突出了人们对百合花的喜;同时引出下文“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的描写。因此,应放在第⑦段前。
故答案为:第⑦段前
19.前面写“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后面应该写人们来欣赏百合的情景。言之合理即可。如小孩们高兴的在花丛里奔跑,美丽的女子忙着拍照记录这美丽的瞬间,大家都被这迷人的场景吸引了。
故答案为: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20.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强调百合一心一意、默默生长、百合花的开花特点。启示我们:为了实现目标,要一心一意、坚定执着;要默默努力,不要张扬。
故答案为:为了实现目标,要一心一意、坚定执着;要默默努力,不要张扬。
21.百合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心田上的百合花,指把百合花放在了心里,这是对百合的喜爱和赞美。
故答案为:百合一心一意、坚定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抒发了作者对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答案】有一种批评是甜的 批评,批评,很多人都认为被别人批评的滋味苦苦的,很不好受,怎么可能是甜的呢 我开始也这么认为,但经过那件事,我改变了想法。
那天放学路上,我偶然看见了一本毕业同学录和一旁不多不少正好60个人的友谊小挂坠,我立刻被它“闪烁的光芒”吸引了,并决定买下它。我掏出了所有的零花钱,但还差79.8元,我当时脑子不知怎的就卡壳了,稀里糊涂地从妈妈的口袋里偷了一百元,买下了我那梦寐以求的同学录。
第二天,妈妈就发现了,我心中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和老妈坐在客厅里,我虽然表面镇定自若,心里却慌得不知所措。
正所谓“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果然安静的威慑力才是最大的,当场我就决定不能撒谎,必须如实供出。“妈,那个钱是我拿的,对不起,我不应该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就随便拿你的钱。”我用蚊子点大的声音,怯生生地对妈妈说道。妈妈听见了,竟然露出了微笑:“乖孩子,知错就改,这种品格也没有多少人具有,你能够主动认错,妈妈就已经很欣慰了。
妈妈觉得自己还是没有把你教育的很好,你要知道,在没人允许的情况下,你拿了别人的东西,这种行为属于偷盗,你以后进入社会,如果还这样,是会坐牢的,是需要承担后果的!”
听到这些话,我流下了眼泪,这不是委屈的眼泪,而是感动的眼泪,感谢妈妈一番教导的眼泪,“甜甜”的眼泪.....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有一种批评是甜的”题目,写一篇作文。材料主要讲述了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有人认为多批评,因为不打不成才。其实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批评。该表扬的时候需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也要批评,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写篇记叙文,讲讲你被批评教育的故事,为什么被批评,以及你又是怎样在表扬或批评中成长的。同学们可以参照以下写作方式,来写作。开头:点出自己“有一种批评是甜的”的故事开篇。正文:交代自己所经历事情的经过。结尾:总结自己从上述经过中得到的启发,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启新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读拼音,写字词。
chú chuāng róng yù zhēng róng
zhǎn lǎn jiàn wēi zhī zhù
【答案】橱窗;荣誉;峥嵘;展览;见微知著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橱”“峥嵘”的书写。
故答案为: 橱窗 荣誉 峥嵘 展览 见微知著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撇(piě)开 桅(wéi)杆 畜(xù)养 爱憎(zēng)分明
B.追悼(dào) 污秽(suì) 窜(cuàn)逃 热汗涔涔(cén)
C.斫(zhuó)痕 裤兜(dōu) 蜷(quán)缩 伶伶(líng)俐俐
D.日晷(guǐ) 迄(qì)今 虐(nüè)待 烟熏火燎(liáo)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
A.有误,“撇开”的“撇”应读作“piē”;
B.有误,“污秽”的“秽”应读作“huì”;
C.正确;
D.有误,“烟熏火燎”的“燎”应读作“liǎo”。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座无虚席 百炼成钢 落慌而逃 风华正茂
B.不焦不燥 专心致志 不知所措 锲而不舍
C.各抒己见 睡眼蒙眬 身临其境 养尊处优
D.发奋图强 不曲不挠 肃然起敬 聊以自慰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A.有误,“落慌而逃”的“慌而”应写作“荒”;
B.正确;
C.有误,“睡眼蒙眬”的“蒙眬”应写作“朦胧”;
D.有误,“不曲不挠”的“曲”应写作“屈”。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4.(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下列做法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含义相符合的是 (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顶碗少年表演终于获得成功。
C.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 D.居里夫终于发现了镭。
【答案】B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意思是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引申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
A.不符合,本项表示一个人因为做到了成功的阅读,而在写作上达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明的境界;
B.符合;
C.不符合,本项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D.不符合,本项是赞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5.(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x”。
(1)“藤”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卄”,再查15画。
(2)“川流不息”“高山大川”“海纳百川”中的“川”字意思相同。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子的摇篮”是个拟人句。
(4)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是“平常”。
【答案】(1)
(2)
(3)x
(4)
(5)
【知识点】汉字笔画笔顺;词义理解;其他常识;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常用文言实词;夸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典的使用、字词的含义、修辞手法、应用文的格式。
(3)有误,该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 (2) (3)x(4) (5)
【点评】 本题考查字典的使用、字词的含义、修辞手法、应用文的格式。解答时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作答。做好本题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多加练习。
6.(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改为反问句)
(2)太阳照着大地,花儿开了。(用上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这点魅力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缩句)
【答案】(1)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怎能不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呢 ?
(2)示例:太阳照着大地,花儿绽开了笑脸。
(3)荧光,融入信念。
【知识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缩句
【解析】【分析】 (1)“思念”前加“怎能不”,句末加“呢”,句号变问号。
(2)如用上拟人修辞,太阳公公照着大地,花儿笑了。
(3)删去修饰语,“这点魅力的淡蓝色”“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
故答案为:(1)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怎能不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呢?
(2)太阳照着大地,花儿绽开了笑脸。
(3)荧光,融入信念。
【点评】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问号改句号;删去疑问词;否定改肯定,肯定改否定。陈述句改反问句注意:句号改问号;加上疑问词;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
(2)本题考查句子改写。根据题目要求用上修辞,可以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给句中主语宾语等加上修饰语,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即可。
(3)本题考查缩句。注意根据句子成分,保留句子主干,删去所有修饰语。句子成分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7.(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在原文修改病段。
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川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干脆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热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答案】将“川”改为“穿”;在“全然不顾”前面加上“他们”;将“热烈”改为“猛烈”。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修改语段。
“在泥水中来回川梭”中的“川”应写作“穿”;“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成分残缺,应在“全然不顾”前面加上“他们”;“热烈地撕扯着堤岸”用词不当,应将“热烈”改为“猛烈”。
故答案为:将“川”改为“穿”;在“全然不顾”前面加上“他们”;将“热烈”改为“猛烈”。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8.(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
(1)读到《北京的春节》中“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句话,我便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 , 。
(2)在一首首“离别诗”中,我们读到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嘱托,读到了“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也读到了“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替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作者用了 方法,论述了 这一观点。
(4)《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 , 。
这首诗中作者提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 、 、 。
【答案】(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劝君更尽一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
(3)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比;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4)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玉门关;楼兰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屠、鸿、遥。
故答案为:(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3)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比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4)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 玉门关 楼兰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二、阅读(31分)
(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文言文阅读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先公:欧阳修。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③获:芦苇秆。④闾里:街坊,乡里,民间。
9.给全文取一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10.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书: 文字:
11.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欧阳修刻苦攻读。 D.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12.下列句中的“之”与“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的“之”意思一样的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
C.忘持度,反归取之。 D.至之市。
13.欧阳修勤奋好学表现在哪里?
【答案】9.欧阳修苦学
10.写;文章
11.C
12.C
13.诵古人文章,借书抄录,昼夜读书。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题目。这类题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明确大意,把握主旨,拟定一个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文本中抽取出的核心立意,或是选取文本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 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到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9.本题考查拟写题目。
根据“家贫无资”,但“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可知,选文主要写欧阳修发奋苦学,最终成才的故事,据此可以用“欧阳修苦学”来作为题目。
故答案为: 欧阳修苦学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①句意为:教给他写字。书,写。
②句意为:从小写的诗、赋文字。文字,文章。
故答案为:①写;②文章。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原文“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可知,欧阳修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外在因素,比如邻里借书、太夫人的教育等,也不仅仅是他的聪明过人,归根结底是他自身刻苦勤奋的内因起决定作用。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的“之”是代词,指书。A.之,助词,的。
B.之,助词,的。
C.之,代词,指“度”。
D.之,动词,到。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多诵古人篇章”“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等句,可得出答案:诵古人文章,借书抄录,昼夜读书。
故答案为: 诵古人文章,借书抄录,昼夜读书。
(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口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 ; 。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⑧“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4.给文章第③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鄙夷
千里迢迢
全心全意
16.全文以 为线索,主要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塑造了百合花的性格特征。
17.第③自然段作者用了 修辞手法来描写百合花,这样写的好处是
18.“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这句话应放在选文的第 段前最合适。
19.联系上下文,将第⑥自然段画横线部分补充完成。
20.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第⑧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21.文章为什么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联系全文体会其中含义。
【答案】14.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口,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15.敬佩;近在咫尺;三心二意
16.百合的成长过程;象征
17.排比、反复;有力地突出了百合要开花的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18.⑦
19.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20.为了实现目标,要一心一意、坚定执着;要默默努力,不要张扬。
21.百合一心一意、坚定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抒发了作者对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反义词;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抒情性(写景)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拟人;排比;反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2)本题考查反义词。反义词,是指词汇意思相反的词语。与“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语为“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3)本题考查阅读线索及手法。1)阅读中多次出现的事物注意看是不是线索,文章是不是围绕这个事物展开描写的。是这个事物就是线索。线索的作用是:这个事物是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个事物展开描写,体现人物形象;推动文章情节发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表达作者情感。答题围绕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2)手法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注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5)本题考查句子插入。读懂句子含义,理解文章每段大意,选择与句子含义相符合的段落插入即可。
(6)本题考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注意要联系横线处上下文,揣摩横线处句子语境,合理组织语言,同时注意是否存在格式等隐形要求。
(7)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8)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14.百合说,说的后面用冒号和引号。
我要开花,是......。三个并列句。中间用分号,分句内部用逗号,第三个分句的最后用句号。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与我都要开花,是条件关系的复句,分句之间用逗号,最后应该用感叹号。
故答案为: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口,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15.鄙夷指轻视;鄙薄;蔑视;鄙视。其反义词有:敬佩、敬慕、仰慕等。
千里迢迢,意思是形容路途遥远。其反义词有:近在咫尺、朝发夕至、望衡对宇等。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其反义词有: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心不在焉等。
故答案为:敬佩;近在咫尺;三心二意
16.本文记叙了一株生长在断崖边的百合不顾嘲笑一心一意、坚定执着地生长、开花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赞美了百合一心一意、坚定执着的精神,采用的是象征(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故答案为:百合的成长过程 象征
17.连用三个:我要开花,是......。排比反复,强调百合要开花的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故答案为:排比、反复 ; 有力地突出了百合要开花的坚定的决心和执着的精神。
18.第⑥段描写了人们慕名来这里欣赏百合花的情景。“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承接第⑥段内容,人们因百合花为山谷命名,更加突出了人们对百合花的喜;同时引出下文“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的描写。因此,应放在第⑦段前。
故答案为:第⑦段前
19.前面写“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后面应该写人们来欣赏百合的情景。言之合理即可。如小孩们高兴的在花丛里奔跑,美丽的女子忙着拍照记录这美丽的瞬间,大家都被这迷人的场景吸引了。
故答案为: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20.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强调百合一心一意、默默生长、百合花的开花特点。启示我们:为了实现目标,要一心一意、坚定执着;要默默努力,不要张扬。
故答案为:为了实现目标,要一心一意、坚定执着;要默默努力,不要张扬。
21.百合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心田上的百合花,指把百合花放在了心里,这是对百合的喜爱和赞美。
故答案为:百合一心一意、坚定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抒发了作者对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作文(30分)
22.(2023七上·桐乡市开学考)阅读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叫墨子,有一次他批评弟子耕柱子,耕柱子感到委屈,抱怨说:“我并没有比别人犯更多的错,您为什么总批评我呢?”墨子笑着说:“假如驾着马和羊上太行山,你是鞭打羊呢?还是鞭打马?”耕柱子回答:“好马值得打,而羊不值得打呀。”墨子说:“那我批评你,也是因为······”
有人说,有一种批评是甜的,你同意吗?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故事,写一篇作文,把你的感受和观点表达出来。可以用“有一种批评是甜的”作题目,也可以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有一种批评是甜的 批评,批评,很多人都认为被别人批评的滋味苦苦的,很不好受,怎么可能是甜的呢 我开始也这么认为,但经过那件事,我改变了想法。
那天放学路上,我偶然看见了一本毕业同学录和一旁不多不少正好60个人的友谊小挂坠,我立刻被它“闪烁的光芒”吸引了,并决定买下它。我掏出了所有的零花钱,但还差79.8元,我当时脑子不知怎的就卡壳了,稀里糊涂地从妈妈的口袋里偷了一百元,买下了我那梦寐以求的同学录。
第二天,妈妈就发现了,我心中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和老妈坐在客厅里,我虽然表面镇定自若,心里却慌得不知所措。
正所谓“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果然安静的威慑力才是最大的,当场我就决定不能撒谎,必须如实供出。“妈,那个钱是我拿的,对不起,我不应该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就随便拿你的钱。”我用蚊子点大的声音,怯生生地对妈妈说道。妈妈听见了,竟然露出了微笑:“乖孩子,知错就改,这种品格也没有多少人具有,你能够主动认错,妈妈就已经很欣慰了。
妈妈觉得自己还是没有把你教育的很好,你要知道,在没人允许的情况下,你拿了别人的东西,这种行为属于偷盗,你以后进入社会,如果还这样,是会坐牢的,是需要承担后果的!”
听到这些话,我流下了眼泪,这不是委屈的眼泪,而是感动的眼泪,感谢妈妈一番教导的眼泪,“甜甜”的眼泪.....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有一种批评是甜的”题目,写一篇作文。材料主要讲述了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有人认为多批评,因为不打不成才。其实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批评。该表扬的时候需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也要批评,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写篇记叙文,讲讲你被批评教育的故事,为什么被批评,以及你又是怎样在表扬或批评中成长的。同学们可以参照以下写作方式,来写作。开头:点出自己“有一种批评是甜的”的故事开篇。正文:交代自己所经历事情的经过。结尾:总结自己从上述经过中得到的启发,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