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将历朝史实加以演义,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已相当完备,《列国》《三国》《东西晋》等书“与二十一史并传不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表明文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 B.说明传统伦理道德遭到否定
C.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得益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2.如图所示为清朝人所绘画作《端阳故事八帧·观竞渡》。这一作品( )
A.再现了农民的生产场景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 D.反映出农耕文明的生活旨趣
3.对于户部官员的任命和吏员的参拨,明太祖曾作出重大决定:即在任用户部官员和吏员时实行地域(苏松江浙)回避,在任用苏松江浙人时实行部(户部)回避。这种双回避制度成为明代定制,历经二百余年而未有更改。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明代( )
A.江南成为赋税重要来源 B.体制建设提升行政效率
C.八股取士制度弊端丛生 D.官员贪腐现象日益严重
4.清代乾隆年间,安庆人携带玉米种子到徽州租山垦种,“而土著愚民亦效尤,其一种法必焚山掘根,务尽地力,使寸草不生而后已。山既尽童,田尤受害,雨集则沙石并陨,雨止则水源立竭,不可复耕”。由此可见,当地( )
A.粗放经营破坏农耕环境 B.玉米引种加速土地兼并
C.作物复种制已相当普及 D.灾害频繁影响作物推广
5.有学者认为,明清中国官僚政治较少出现失控状态,处于中国历史上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在手工业领域江南则已经出现“早期工业化”现象,同时中国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经世致用思潮,构成了中国社会内部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长久动力。材料旨在说明( )
A.明清统治政权岌岌可危 B.社会转型得以长足发展
C.明清中国蕴含内在活力 D.明清经济发展领先世界
6.《明史·食货志》载:“洪武九年(1376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这一做法( )
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
C.立足于“工商皆本”要求 D.使纸币成为官方货币
7.据统计,1550—1830年,世界各地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占同期中国白银增量的90%,大致占同期全球白银总产量的15%。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这一时期( )
A.世界贸易中心移至东亚 B.殖民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中国传统产业优势明显 D.欧洲价格革命逐渐外溢
8.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9.如图是徽州府与全国人均田地的对比情况(单位: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徽州人地倒挂现象严重 B.北方经济处于优势地位
C.外来作物发挥作用 D.明代经济发展环境宽松
10.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出现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倾向,其中与商品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这一经济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致良知”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工商皆本”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11.如表所示为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府县的市镇数(单位:个)。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明代 清代
镇数 市数 合计 镇数 市数 合计
苏州府 45 45 90 58 59 117
松江府 42 20 62 97 39 136
镇江府 9 6 15 13 17 30
嘉兴府 30 13 43 29 21 50
湖州府 1 4 5 29 35 64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商品经济持续繁荣
C.区域分工越来越细 D.新的经济成分滋长
12.清代前期,四川资阳县农民“多种薯以为食,省谷出粜”;在台湾,“人皆食地瓜,大米之产,全为贩运,以资财用”。这( )
A.说明经济作物推广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B.折射出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基本形成
C.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创造了条件 D.表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有所加强
13.清雍正帝认为“桑木可以饲蚕,枣栗可以佐食,柏桐可以资用,即榛楛杂木,亦足可以供爨”;乾隆帝也强调:“农田为生民之本,而树畜尤王政所先”,因此“更令地方有司,化导民人,自勤树植,以牧地力,以益民生”。据此可知清朝时期( )
A.重农抑商观念呈现淡化趋势 B.统治者倡导农业综合发展
C.传统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D.人地矛盾得以彻底的解决
14.清乾隆年间,神魔故事小说《绿野仙踪》中出现了“王公犯法,和庶民一般”一语,“庶民同罪”这样的表述。这体现了当时( )
A.法律的现代化转型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小说影响国家立法 D.德主刑辅的法律特点
15.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描写明中后期的徽州“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饶河,自宣池者,舰相接肩相也。……中人之家,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驰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繁荣时期。各地市镇的大小规模不一,仅常熟一地就有大小八十个市镇。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市场都在河道两边与跨河桥畔。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如嘉定县“居民以花布为生,男耕女织冬夏无间,昼夜兼营”。大量的布匹成为市镇交易的重要商品。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如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从16世纪至18世纪初,英格兰地区的市镇增至700个。为了保证各农户能够进行日常的剩余农产品交换,各镇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开、互不重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市镇还承担起向外输出本地商品和调进原材料的职能。到工业革命前夕,这些城镇都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
——摘编自杨杰《英国小市镇与乡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兴起与发展和17—18世纪初英国工业集镇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初英国农村市镇发展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最高人口及最大耕地面积
材料二 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然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由明朝的1193斤/人下跌至晚清的737斤/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朝到晚清时期人口和耕地面积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提升粮食产量的举措,并简析当时人均粮食占有量严重下降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上帝、山川之祭祀,而在宗教建设上汉承秦制,刘邦接续了诸秦王的工作。武帝刘彻在宗教建设方面自觉性更强。“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而汉武帝封禅所需的相关礼仪都记载在六经中,当时“唯有儒者熟习六经”,这成为儒家之机运。武帝刘彻时代,国家宗教与儒家结盟已成大势。这一过程中,国家是主动的一方,宗教需求是主要动机,前朝完成的国家统一,国土与行政的统一必须有精神的统一为基础。而此时,董仲舒将自己对上天、天道的理解与《周易》的诠释完全相合,共同构成中国思想正统。
——摘编自谢遐龄《董仲舒:儒家与国家宗教始结盟》
材料二 黄宗羲经常对封建时期的法律进行批判,他主张政府制定能够反映当下市民各阶层利益的“天下之法”,而且能够实行法治,他非常重视学校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还应该成为“公其是非”的议政单位。王夫之则认为法律是由私而转变为公,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顾炎武提出了反对当时君主“独治”的思想。他所认为的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感叹一个朝代的兴亡更替,而是提出了一个“保天下”的新观念,唐甄认为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君权,可以“抑尊”即限制君主的权力,尊重御史等官员的纠察权力,真正做到“下畏御史”,还应允许有一定的思想言论自由。
——摘编自石春燕《试论我国明清社会启蒙思想的内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学思想在明清时期的新内涵,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评价。
19.【瓷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一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定窑的粉白、哥窑的米黄、钧窑的玫瑰紫,这些醒目的颜色是宋瓷中五大名窑的标志性成色,也是中国瓷器史上令人难忘的“年代秀”。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材料二 明朝后期,以景德镇为例,制瓷业规模很大,有官窑约五十八座,民窑达九百座。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镇内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工资是按日以白银计算的。民窑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售卖,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整编自邓广铭等《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制瓷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后期制瓷业相较于宋朝的突出发展,并加以简要评价。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小说的刊刻更能迎合市民基层的需要,D项正确;“开始呈现”一说不符合史实,早在明朝之前就已出现,排除A项;材料现象得益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未体现传统伦理道德遭到否定,排除B项;此时社会主流价值观仍是儒家正统思想,没有发生变迁,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这幅画反映的是清代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这集中体现出了农耕文明的生活,D项正确;该作品描绘端午节观看赛龙舟,没有描绘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景,排除A项;此绘画为宫廷绘画,并不是为迎合市民阶层旨趣所作,排除B项;该绘画作品具有写实的特点,不符合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在任用户部官员和吏员时实行地域(苏松江浙)回避,在任用苏松江浙人时实行部(户部)回避”可知,明太祖实行双回避制度,这是为了防止户部官员和吏员与地方官员勾结,以免影响赋税的征收,这说明江南成为赋税重要来源,A项正确;材料中的双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户部官员和吏员与地方官员勾结,以免影响赋税的征收,与提升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八股取士制度,排除C项;材料中的双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户部官员和吏员与地方官员勾结,以免影响赋税的征收没有体现官员贪腐现象日益严重,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必焚山掘根”“使寸草不生而后已”可知,这都是粗放式的农耕方式,导致“雨止则水源立竭,不可复耕”,破坏了农耕环境,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土地兼并,这是租种土地,排除B项;宋代麦稻复种制已经在南方相当普及,材料看不出玉米与什么作物复种,排除C顶;作物推广导致地质灾害,D选项因果倒置,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材料“明清中国官僚政治较少出现失控状态”“在手工业领域江南则已经出现‘早期工业化’现象”“中国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经世致用思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有积极因素,“构成了中国社会内部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长久动力”,可得出明清中国蕴含内在活力,C项正确;材料侧重强调明清中国蕴含内在活力,而不是危机,排除A项;明清未实现社会转型,排除 B项;材料不涉及中外经济对比,无法得出明清经济发展是否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洪武九年(1376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可知,“布、帛、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粮食税,这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也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突破传统的种植结构,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税收方式的变化,并不会明显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和商业都为本业的内容,排除C项;北宋时期,纸币已经成为官方货币,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50—1830年(中国)。根据材料“世界各地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占同期中国白银增量的90%,大致占同期全球白银总产量的15%。”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世界各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反映出当时中国的传统产业在世界市场中具有相对优势,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贸易中心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殖民势力对中国内地的入侵,排除B项;欧洲价格革命即封建势力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黄宗羲书题名冠以“待访”,意为期待明君了解采纳,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意思是可能被焚毁或被束之高阁的书。这说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明夷待访录》等具有进步思想的著作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具有早期“近代性”的思想在明清之际的中国深受压抑,难以传播发扬,B项正确;“待访”“藏书”“焚书”指的是进步思想不容于官方和主流,而非得不到普通民众认可,排除A项;黄宗羲等不能代表整个封建士大夫群体,排除C项;黄宗羲等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大胆的批判,明哲保身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徽州府与全国的人均田地占有量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人口增加导致土地供应不足,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人地矛盾的加剧,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体现“徽州府与全国人均田地的对比情况”,“北方经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人均田地的减少,与明代外来作物的引入无关,排除C项;“徽州府大量人口投入商业领域”的原因是人地矛盾问题,无法说明经济发展环境宽松,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C项正确;“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主张,排除A项;“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黄宗羲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B项;“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市镇数量较多,侧面反映了当时市镇经济繁荣,B项正确;材料只有数个市镇的数据,没有涉及长途贩运,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这些市镇主要经营的事业,看不出区域分工,排除C项;新经济成分体现在手工业行业,材料不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全为贩运,以资财用”可知,农产品被贩卖,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在加强, D项正确;人地矛盾加剧主要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排除A项;材料与统一国内市场基本形成不符合,材料地点是四川和台湾,排除B项;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无论是雍正的还是乾隆,都提到家庭畜牧、林业、手工等的发展,B向正确;A选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呈现淡化趋势,不符合史实,排除A向;C选项传统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人地矛盾在整个清朝时期并没有得以彻底解决,而且材料中未曾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乾隆年间(中国)。据材料“神魔故事小说《绿野仙踪》中出现了‘王公犯法,和庶民一般’一语,庶民同罪”可知,清代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出现一定的民主平等倾向,即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项正确;材料与法律现代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小说对国家立法的影响,且夸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描述德主刑辅的法律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徽人多商贾”可知,明中后期徽州地区手工业、商业发达,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盖其势然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经济社会多元发展的体现,反映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政府仍旧厉行重农抑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朝廷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商业的发展,没有涉及家庭伦理,排除D项。故选A项。
16.(1)相同点:都由工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生产专业化。
不同点:英国市镇以毛纺织业为主,江南市镇以棉纺织业、丝织业为主;英国市镇分布在集市或港口或河各地区,江南市镇分布在水路交通便利之处;英国市镇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江南市镇与国际市场联系相对较弱。
(2)影响:便利农民经济生活;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乡村工业化,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基础;促进城市化进程。
【详解】(1)本题属于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与17—18世纪初英国。
首先相同点,根据材料一“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市场都在河道两边与跨河桥畔。”和材料二“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可知都由工商业的发展所引起;根据材料一“如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和材料二“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可知生产专业化。其次不同点,根据材料一“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和材料二“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可知英国市镇以毛纺织业为主,江南市镇以棉纺织业、丝织业为主;根据材料一“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市场都在河道两边与跨河桥畔。”和材料二“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可知英国市镇分布在集市或港口或河各地区,江南市镇分布在水路交通便利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而英国此时是工业革命前夕,经济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可知英国市镇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江南市镇与国际市场联系相对较弱。
(2)本题属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8世纪初英国.
根据材料二“为了保证各农户能够进行日常的剩余农产品交换,各镇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开、互不重叠。”可知便利农民经济生活;根据材料二“这些城镇都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可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根据材料二“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市镇还承担起向外输出本地商品和调进原材料的职能。”并结合时间可知推动乡村工业化,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二“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可知促进城市化进程。
17.(1)演变趋势:人口和耕地面积在波动中增长;魏晋南北朝到晚清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且增幅较大。(言之成理即可)
(2)举措:统治者加强社会治理(或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重视农业发展(或采取重农政策);大面积垦荒;广泛种植多熟制作物;引进、推广番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人口迅速膨胀;乾隆后清廷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频发;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为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
根据材料一中图片信息可知商朝到晚清时期人口和耕地面积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人口增幅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较缓慢,魏晋南北朝以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增幅较大。
(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二“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可知大面积垦荒;广泛种植多熟制作物;根据材料二“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可知引进、推广番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了社会治理,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然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由明朝的1193斤/人下跌至晚清的737斤/人”可知人口迅速膨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天灾人祸(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等这些都是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的原因。
18.(1)原因:历代君主对宗教祭祀的重视,儒家思想保存了祭祀礼仪;国家与宗教结盟,强调精神统一;汉朝国力上升,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与完善。
(2)新内涵:强调立天下之法,立法为公;要求学校参加议政;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主立宪的设想,要求言论自由。
评价:儒家思想依据时代要求,不断革新自身理论。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
原因:据材料“秦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上帝、山川之祭祀”得出历代君主对宗教祭祀的重视;据材料“汉武帝封禅所需的相关礼仪都记载在六经中,当时‘唯有儒者熟习六经’”得出儒家思想保存了祭祀礼仪;据材料“国家宗教与儒家结盟已成大势”“国家统一,国土与行政的统一必须有精神的统一为基础”得出国家与宗教结盟,强调精神统一;结合所学得出汉朝国力上升,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据材料“董仲舒将自己对上天、天道的理解与《周易》的诠释完全相合”得出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与完善。
(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
新内涵:据材料“主张政府制定能够反映当下市民各阶层利益的‘天下之法’”“法律是由私而转变为公”得出强调立天下之法,立法为公;据材料“认为学校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还应该成为‘公其是非’的议政单位”得出要求学校参加议政;据材料“反对当时君主‘独治’”得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据材料“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君权”得出提出君主立宪的设想;据材料“允许有一定的思想言论自由”得出要求言论自由。
评价:结合所学,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以及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思想,表明儒家思想依据时代要求,不断革新自身理论。
19.(1)社会经济条件: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海外市场广阔。
(2)突出发展:民营制瓷业显著发展;制瓷工种分工更细;出现雇佣关系。
评价:反映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新变化,表明瓷器成为中华文明对外交往的桥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详解】(1)本题属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宋朝。条件:由材料一“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及所学可得出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海外市场广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城市发展,商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因此可以从宋与民族政权贸易往来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等方面说明。
(2)本题属于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后期(中国)。突出发展:根据材料二“明朝后期,以景德镇为例,制瓷业规模很大,有官窑约五十八座,民窑达九百座。”可知民营制瓷业显著发展;根据材料二“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可知制瓷工种分工更细;根据材料二“镇内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工资是按日以白银计算的。”可知出现雇佣关系。评价:结合第一小问突出发展可知,在明朝社会经济出现新变化,民营制瓷业显著发展,而民窑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售卖,并且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这表明瓷器成为中华文明对外交往的桥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