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月考试题(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月考试题(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31 15:33:32

文档简介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月考试题(A卷)
1.(2023三上·三河月考)温度计   ℃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答案】100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水在常压下沸腾的温度被定义为100摄氏度。这个定义是基于水的相变行为,即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蒸气。因此,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刻度是以水的相变点作为基准进行标定的。
2.(2023三上·三河月考)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迹消失了,这是因为水变成   从黑板上跑到空气中了,变成了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   
【答案】水蒸气;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态的水会蒸发为气态的水。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黑板上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了。
3.(2023三上·三河月考)冰是   态的水,有一定的   和体积。
【答案】固;质量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2023三上·三河月考)研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   
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   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答案】搅拌棒;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取一小份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按同样的方法,将食盐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5.(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   (“固体" 、“液体" 或“气体" ),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   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答案】液体;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无色无味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使被溶解的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比如:做饭、洗衣服等。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6.(2023三上·三河月考)大冰块的融化温度   小冰块的融化温度。(“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等于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冰融化是,处于的状态是冰水共存状态,所以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融化的温度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融化过程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7.(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是水和水蒸气的一些特点,其中(  )是水和水蒸气都具有的特点。
A.无色、无味 B.看得见 C.摸得着
【答案】A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无色、无味、有一定的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可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可液化成液态水。
8.(2023三上·三河月考)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9.(2023三上·三河月考)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可以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B.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C.温度计下端离水面有一段距离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方;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所以B符合题意。
10.(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
A.0℃ B.10℃ C.100 ℃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的过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低于0摄氏度,水结冰,高于0摄氏度,水液化。
11.(2023三上·三河月考)取一小块冰,用吹风机的热风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可以观察到,(  )。
A.冰块体积变大了 B.冰块没有任何变化 C.冰块在慢慢融化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取一小块冰,用吸管向冰块吹气,或用吹风机向冰块吹热风,冰块融化得快了,这说明,热量是促使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
12.(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三种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红糖 B.石头 C.小苏打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解的认识,红糖、小苏打能够在水中溶解,石头不能在水中溶解。
13.(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有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B.白糖和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C.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溶解能力的认识可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100克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白砂糖的质量不同。
14.(2023三上·三河月考)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水激凌融化快慢相比,(  )。
A.融化得一样快 B.冰融化得快 C.冰激凌融化得快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比较;冰淇淋融化的比较快,因为冰淇淋是奶油、糖、水等物质的混合物,比热要比水的低,所以溶解的快。
15.(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后,可以立刻用手触摸实验使用的三脚架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灯体体积的三分之二,不能少于四分之一,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16.(2023三上·三河月考)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塑料盒内部(  )。
A.出现冰块 B.出现小水珠 C.无任何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土地上,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现盒子内壁上有小水珠,塑料盒内部的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7.(2023三上·三河月考)地上所有的积水都会渗到土壤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地面上所有的积水不是都渗到土壤里,有的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18.(2023三上·三河月考)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后再读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不可以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后再读数。测量水温时,如果将温度计取出水面会使误差较大。
19.(2023三上·三河月考)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袋子会鼓起来。(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发现袋子会鼓起来,因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0.(2023三上·三河月考)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水是液态形式,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21.(2023三上·三河月考)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固态的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零摄氏度时就可以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态的水,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
22.(2023三上·三河月考)冬季下的雪是固态的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雪是固态的水,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一种存在形式。
23.(2023三上·三河月考)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首先要确定的是水的多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解能力的认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首先要确定的是水的多少。搅拌和温度会影响溶解快慢,对溶解能力没有影响。
24.(2023三上·三河月考)酒精不能在水中无限溶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 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溶解度、温度等因素有关。酒精和食醋都能够在水中无限地溶解。
25.(2023三上·三河月考)温度发生变化可能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2023三上·三河月考)给水加热时看见的“白汽”是水蒸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凝结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这种说法错误。“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是凝结现象。
27.(2023三上·三河月考)在括号里填“受冷”或“受热"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液态、气态、固态三种形态,水的这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变成水,水受冷结成冰,冰受热变成水,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变成冰。
28.(2023三上·三河月考)
①液体 ②固体 ③无色无味 ④会流动 ⑤固定形状
⑥无固定形状 ⑦不会流动 ⑧透明
【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和空气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水和空气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水能模到,空气模不到。水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29.(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案】水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时,水面出现的现象是翻滚并冒出气泡,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翻滚,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大;水面之上的现象是水雾上腾,水雾是凝结的水蒸气。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沸腾的认识,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水面翻滚,水面上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烧杯中的水在减少。
30.(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答案】0摄氏度以下。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结冰的温度是0℃,而周围的温度必须低于0℃,因为在结冰过程中,水要不断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要放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
31.(2023三上·三河月考)为什么在做溶解实验时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物质
【答案】为了防止加入的溶质过多,无法观察溶解物质的多少,我们要把物质一份一份地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溶解,直至物质不再溶解为止,这样就可得到刚好饱和的溶液。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为了防止加入的溶质过多,无法观察解物质的多少,我们要把物质一份一份地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溶解,直至物质不再溶解为止,这样就可得到刚好饱和的溶液。
32.(2023三上·三河月考)古代纳凉利器-------吃冰棍、冰激凌等冷饮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
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熔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
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
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1)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在这一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  )
A.固态变成液态 B.液态变成固态 C.液态变成气态
(2)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向周围   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不断向外界   热量。(“吸收”或“释放”)
(3)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很大。为了使道路畅通,人们在公路上铲雪、敲冰,还可以在公路上    。
【答案】(1)B
(2)吸收;释放
(3)撒煤渣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体积会变大,水变成了冰,叫凝固。盛有黄塘水的小铁盒,过了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在这一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所以B符合题意。
(2) 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冰融化后,水的形态变了,融化后体积变小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向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不断向外界释放热
量。
(3)我们知道,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很大,为了使道路畅通,人们在公路上铲雪、敲冰,还可以在公路上撒盐、撒煤渣等。
1 / 1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月考试题(A卷)
1.(2023三上·三河月考)温度计   ℃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2023三上·三河月考)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迹消失了,这是因为水变成   从黑板上跑到空气中了,变成了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   
3.(2023三上·三河月考)冰是   态的水,有一定的   和体积。
4.(2023三上·三河月考)研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   
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   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5.(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   (“固体" 、“液体" 或“气体" ),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   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6.(2023三上·三河月考)大冰块的融化温度   小冰块的融化温度。(“大于”、“小于”或“等于")
7.(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是水和水蒸气的一些特点,其中(  )是水和水蒸气都具有的特点。
A.无色、无味 B.看得见 C.摸得着
8.(2023三上·三河月考)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9.(2023三上·三河月考)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可以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B.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C.温度计下端离水面有一段距离
10.(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
A.0℃ B.10℃ C.100 ℃
11.(2023三上·三河月考)取一小块冰,用吹风机的热风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可以观察到,(  )。
A.冰块体积变大了 B.冰块没有任何变化 C.冰块在慢慢融化
12.(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三种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红糖 B.石头 C.小苏打
13.(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有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B.白糖和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C.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4.(2023三上·三河月考)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水激凌融化快慢相比,(  )。
A.融化得一样快 B.冰融化得快 C.冰激凌融化得快
15.(2023三上·三河月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后,可以立刻用手触摸实验使用的三脚架
16.(2023三上·三河月考)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塑料盒内部(  )。
A.出现冰块 B.出现小水珠 C.无任何变化
17.(2023三上·三河月考)地上所有的积水都会渗到土壤里。(  )
18.(2023三上·三河月考)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后再读数。(  )
19.(2023三上·三河月考)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袋子会鼓起来。(  )
20.(2023三上·三河月考)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
21.(2023三上·三河月考)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少。(  )
22.(2023三上·三河月考)冬季下的雪是固态的水。(  )
23.(2023三上·三河月考)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首先要确定的是水的多少。(  )
24.(2023三上·三河月考)酒精不能在水中无限溶解。(  )
25.(2023三上·三河月考)温度发生变化可能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
26.(2023三上·三河月考)给水加热时看见的“白汽”是水蒸气。(  )
27.(2023三上·三河月考)在括号里填“受冷”或“受热"
28.(2023三上·三河月考)
①液体 ②固体 ③无色无味 ④会流动 ⑤固定形状
⑥无固定形状 ⑦不会流动 ⑧透明
29.(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30.(2023三上·三河月考)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31.(2023三上·三河月考)为什么在做溶解实验时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物质
32.(2023三上·三河月考)古代纳凉利器-------吃冰棍、冰激凌等冷饮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
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熔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
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
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1)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在这一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  )
A.固态变成液态 B.液态变成固态 C.液态变成气态
(2)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向周围   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不断向外界   热量。(“吸收”或“释放”)
(3)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很大。为了使道路畅通,人们在公路上铲雪、敲冰,还可以在公路上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00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水在常压下沸腾的温度被定义为100摄氏度。这个定义是基于水的相变行为,即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蒸气。因此,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刻度是以水的相变点作为基准进行标定的。
2.【答案】水蒸气;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态的水会蒸发为气态的水。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黑板上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了。
3.【答案】固;质量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答案】搅拌棒;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取一小份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按同样的方法,将食盐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5.【答案】液体;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无色无味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使被溶解的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比如:做饭、洗衣服等。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6.【答案】等于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冰融化是,处于的状态是冰水共存状态,所以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融化的温度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融化过程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7.【答案】A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无色、无味、有一定的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可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可液化成液态水。
8.【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9.【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方;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所以B符合题意。
10.【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的过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低于0摄氏度,水结冰,高于0摄氏度,水液化。
11.【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取一小块冰,用吸管向冰块吹气,或用吹风机向冰块吹热风,冰块融化得快了,这说明,热量是促使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
12.【答案】B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解的认识,红糖、小苏打能够在水中溶解,石头不能在水中溶解。
13.【答案】C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溶解能力的认识可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100克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白砂糖的质量不同。
14.【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比较;冰淇淋融化的比较快,因为冰淇淋是奶油、糖、水等物质的混合物,比热要比水的低,所以溶解的快。
15.【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灯体体积的三分之二,不能少于四分之一,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16.【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土地上,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现盒子内壁上有小水珠,塑料盒内部的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地面上所有的积水不是都渗到土壤里,有的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不可以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后再读数。测量水温时,如果将温度计取出水面会使误差较大。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发现袋子会鼓起来,因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水是液态形式,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固态的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零摄氏度时就可以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态的水,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雪是固态的水,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一种存在形式。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溶解能力的认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首先要确定的是水的多少。搅拌和温度会影响溶解快慢,对溶解能力没有影响。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 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溶解度、温度等因素有关。酒精和食醋都能够在水中无限地溶解。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凝结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这种说法错误。“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是凝结现象。
27.【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液态、气态、固态三种形态,水的这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变成水,水受冷结成冰,冰受热变成水,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变成冰。
28.【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和空气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水和空气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水能模到,空气模不到。水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29.【答案】水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时,水面出现的现象是翻滚并冒出气泡,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翻滚,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大;水面之上的现象是水雾上腾,水雾是凝结的水蒸气。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沸腾的认识,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水面翻滚,水面上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烧杯中的水在减少。
30.【答案】0摄氏度以下。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结冰的温度是0℃,而周围的温度必须低于0℃,因为在结冰过程中,水要不断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要放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
31.【答案】为了防止加入的溶质过多,无法观察溶解物质的多少,我们要把物质一份一份地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溶解,直至物质不再溶解为止,这样就可得到刚好饱和的溶液。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为了防止加入的溶质过多,无法观察解物质的多少,我们要把物质一份一份地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溶解,直至物质不再溶解为止,这样就可得到刚好饱和的溶液。
32.【答案】(1)B
(2)吸收;释放
(3)撒煤渣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体积会变大,水变成了冰,叫凝固。盛有黄塘水的小铁盒,过了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在这一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所以B符合题意。
(2) 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冰融化后,水的形态变了,融化后体积变小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向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不断向外界释放热
量。
(3)我们知道,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很大,为了使道路畅通,人们在公路上铲雪、敲冰,还可以在公路上撒盐、撒煤渣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