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2-2023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2-2023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31 15:33:35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2-2023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2022三上·陕州期中)将正确的词填入横线上。
云量 气候 风力 昆虫类 摄氏度(℃) 紫色 午后 温度 天气 鸟类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   ,通常用   来表示。
(2)   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3)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   。
(4)   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5)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天气状况。
(6)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7)我们常见的燕子、鸽子、天鹅都属于   。
(8)   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9)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液体颜色会变成   。
【答案】(1)温度;摄氏度
(2)风力
(3)云量
(4)气候
(5)天气
(6)午后
(7)鸟类
(8)昆虫类
(9)紫色
【知识点】温度计;昆虫;风的大小和方向;云量;气候
【解析】【分析】(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t来表示。温度微观上来说为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可以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的测量,而用来度量温度数值的标尺称为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以及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2)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3)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4)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等。
(5)天气是指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形容天气的词语主要有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等。
(6)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7)我们常见的燕子、鸽子、天鹅都属于鸟类。
(8)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9)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后,高锰酸钾颗粒消失了,水变成了紫红色的液体,各部分颜色均匀一致透明。
二、我会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2.(2022三上·陕州期中)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A B.B C.C
【答案】B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读温度计上的示数时,一定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液面,这样读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
3.(2022三上·陕州期中)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把温度计直接放在(  )
A.太阳直射处 B.教室里面 C.室外通风背阴处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4.(2022三上·陕州期中)究究走在路上看到路边小树随风摇,判断风力是(  )
A.4级 B.5级 C.6级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力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B符合题意。
5.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 (  )。
A.积云 B.卷云 C.积雨云
【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解答】根据我们生活的经验可知,在下雨前会有大片的积雨云。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只要雨滴水蒸气汇集在云彩里并遇冷凝结才会形成雨水。
6.(2022三上·陕州期中)同学们升旗时看到红旗向东飘,判断风向是(  )。
A.北风 B.西风 C.东风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红旗向东飘扬,说明风从西面吹来,所以是西风。
7.(2022三上·陕州期中)我们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  )。
A.自己带回家中收养
B.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拍照片炫耀
【答案】B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当发现受伤、病弱、受因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B是正确的选项;AC都是没有做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表现。
8.(2022三上·陕州期中)我们用(  )的科学方法, 把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等。
A.计算 B.交流 C.分类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分类是认识动物的好方法,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把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等。
9.(2022三上·陕州期中)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  )为食。
A.昆虫 B.鱼虾 C.花蜜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
【解析】【分析】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根据对鸟喙形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如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昆虫为食。
10.(2022三上·陕州期中)下列不属于胎生动物的是(  )。
A.乌龟 B.猫 C.海豚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胎生
【解析】【分析】 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乌龟属于卵生动物;猫、海豚属于胎生动物。
11.(2022三上·陕州期中)下列三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
A.醋和酱油 B.高锰酸钾和沙子 C.食用油和感冒颗粒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物质溶解的判断,食盐、氧气、酒精、小苏打、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酱油、味精、胶水放入水中,都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面粉、沙子放入水中下沉,食用油漂浮在水面上,都不能与水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我会判断。(共10分)
12.(2022三上·陕州期中)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风。(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3.(2022三上·陕州期中)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是西北风。(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从西北吹来就是西北风。所以题目描述正确。
14.(2022三上·陕州期中)从降水量是55毫米,可以判断降雨强度等级为暴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5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 50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100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0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从降水量是55毫米,可以判断降雨强度等级为暴雨。
15.(2022三上·陕州期中)蝴蝶的生命过程是:卵—幼虫—成虫—蛹。(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对昆虫生命周期的认识,蝴蝶是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6.(2022三上·陕州期中)海马、河马都属于鱼类。(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妈妈”的奶长大,河马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鱼类,题干说法错误。
17.(2022三上·陕州期中)鱼呼吸的是水中的氧气,说明氧气能溶解在水中。(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类用鳃呼吸,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给鱼类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18.(2022三上·陕州期中)白鳍豚是我国珍稀动物,我们要保护它。(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白鳍豚属于水生哺乳动物,正处于灭绝边缘。我们应该保护动物。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9.(2022三上·陕州期中)香油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能够溶解于水,食盐放入水中,会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分布在水中;香油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香油倒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0.(2022三上·陕州期中)相同条件下,两杯水同样放10克白糖,搅拌和不搅拌溶解的快慢是一样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物体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搅拌、温度等因素有关,相同条件下,两杯水同样放10克白糖,搅拌和不搅拌溶解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搅拌溶解的快。
21.(2022三上·陕州期中)锅里放入水和鸡蛋,水烧开后鸡蛋会溶解在水中。(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鸡蛋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锅里放入水和鸡蛋,即使水烧开后鸡蛋也不会溶解在水中。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四、共同探究。(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22.(2022三上·陕州期中)奇奇观察发现妈妈做饭在煲汤时放粗盐,在调凉菜时放精盐。
奇奇的问题是:粗盐和精盐溶解的速度一样吗
(1)针对“粗盐和精盐溶解的速度一样吗”这个问题,下面的解释中,你赞同(  )。
A.粗盐比精盐溶解得快。
理由:粗盐的颗粒虽然大,但是用量少,所以溶解更快。
B.粗盐比精盐溶解得慢。
理由:粗盐的颗粒大,相比精盐的小颗粒,更不容易溶解,所以溶解更慢。
(2)分析:
①这一组实验探究的是   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②把5克粗盐放入1号杯的热水中,同时把5克精盐放入2号杯的热水中,都搅拌1分钟后,观察到1号杯底还有少许盐,2号杯没有盐。说明   溶解得快。
【答案】(1)B
(2)物质颗粒的大小;精盐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颗粒物大小影响溶解的快慢,通常颗粒物越小,溶解越快,针对粗盐和精盐溶解的速度一样吗”这个问题,下面的解释中,赞同B粗盐比精盐溶解得慢。理由:粗盐的颗粒大,相比精盐的小颗粒,更不容易溶解,所以溶解更慢。
(2)①这一组实验控制的唯一变量是食盐颗粒的大小,探究的是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②把5克相盐放入1号杯的热水中,同时把5克精盐放入2号杯的热水中,都损样1分钟后,观察到1号杯底还有少许盐,2号杯没有盐,说明精盐溶解得快,可溶物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1 / 1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2-2023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2022三上·陕州期中)将正确的词填入横线上。
云量 气候 风力 昆虫类 摄氏度(℃) 紫色 午后 温度 天气 鸟类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   ,通常用   来表示。
(2)   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3)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   。
(4)   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5)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天气状况。
(6)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7)我们常见的燕子、鸽子、天鹅都属于   。
(8)   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9)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液体颜色会变成   。
二、我会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2.(2022三上·陕州期中)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A B.B C.C
3.(2022三上·陕州期中)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把温度计直接放在(  )
A.太阳直射处 B.教室里面 C.室外通风背阴处
4.(2022三上·陕州期中)究究走在路上看到路边小树随风摇,判断风力是(  )
A.4级 B.5级 C.6级
5.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 (  )。
A.积云 B.卷云 C.积雨云
6.(2022三上·陕州期中)同学们升旗时看到红旗向东飘,判断风向是(  )。
A.北风 B.西风 C.东风
7.(2022三上·陕州期中)我们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  )。
A.自己带回家中收养
B.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拍照片炫耀
8.(2022三上·陕州期中)我们用(  )的科学方法, 把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等。
A.计算 B.交流 C.分类
9.(2022三上·陕州期中)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  )为食。
A.昆虫 B.鱼虾 C.花蜜
10.(2022三上·陕州期中)下列不属于胎生动物的是(  )。
A.乌龟 B.猫 C.海豚
11.(2022三上·陕州期中)下列三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
A.醋和酱油 B.高锰酸钾和沙子 C.食用油和感冒颗粒
三、我会判断。(共10分)
12.(2022三上·陕州期中)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风。(  )
13.(2022三上·陕州期中)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是西北风。(  )
14.(2022三上·陕州期中)从降水量是55毫米,可以判断降雨强度等级为暴雨。(  )
15.(2022三上·陕州期中)蝴蝶的生命过程是:卵—幼虫—成虫—蛹。(  )
16.(2022三上·陕州期中)海马、河马都属于鱼类。(  )
17.(2022三上·陕州期中)鱼呼吸的是水中的氧气,说明氧气能溶解在水中。(  )
18.(2022三上·陕州期中)白鳍豚是我国珍稀动物,我们要保护它。(  )
19.(2022三上·陕州期中)香油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  )
20.(2022三上·陕州期中)相同条件下,两杯水同样放10克白糖,搅拌和不搅拌溶解的快慢是一样的。(  )
21.(2022三上·陕州期中)锅里放入水和鸡蛋,水烧开后鸡蛋会溶解在水中。(  )
四、共同探究。(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22.(2022三上·陕州期中)奇奇观察发现妈妈做饭在煲汤时放粗盐,在调凉菜时放精盐。
奇奇的问题是:粗盐和精盐溶解的速度一样吗
(1)针对“粗盐和精盐溶解的速度一样吗”这个问题,下面的解释中,你赞同(  )。
A.粗盐比精盐溶解得快。
理由:粗盐的颗粒虽然大,但是用量少,所以溶解更快。
B.粗盐比精盐溶解得慢。
理由:粗盐的颗粒大,相比精盐的小颗粒,更不容易溶解,所以溶解更慢。
(2)分析:
①这一组实验探究的是   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②把5克粗盐放入1号杯的热水中,同时把5克精盐放入2号杯的热水中,都搅拌1分钟后,观察到1号杯底还有少许盐,2号杯没有盐。说明   溶解得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温度;摄氏度
(2)风力
(3)云量
(4)气候
(5)天气
(6)午后
(7)鸟类
(8)昆虫类
(9)紫色
【知识点】温度计;昆虫;风的大小和方向;云量;气候
【解析】【分析】(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t来表示。温度微观上来说为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可以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的测量,而用来度量温度数值的标尺称为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以及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2)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3)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4)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等。
(5)天气是指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形容天气的词语主要有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等。
(6)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7)我们常见的燕子、鸽子、天鹅都属于鸟类。
(8)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9)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后,高锰酸钾颗粒消失了,水变成了紫红色的液体,各部分颜色均匀一致透明。
2.【答案】B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读温度计上的示数时,一定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液面,这样读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
3.【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4.【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力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B符合题意。
5.【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解答】根据我们生活的经验可知,在下雨前会有大片的积雨云。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只要雨滴水蒸气汇集在云彩里并遇冷凝结才会形成雨水。
6.【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红旗向东飘扬,说明风从西面吹来,所以是西风。
7.【答案】B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当发现受伤、病弱、受因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B是正确的选项;AC都是没有做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表现。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分类是认识动物的好方法,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把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等。
9.【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
【解析】【分析】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根据对鸟喙形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如黄鹂鸟的喙短而直,可以推测它以昆虫为食。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胎生
【解析】【分析】 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乌龟属于卵生动物;猫、海豚属于胎生动物。
11.【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物质溶解的判断,食盐、氧气、酒精、小苏打、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酱油、味精、胶水放入水中,都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面粉、沙子放入水中下沉,食用油漂浮在水面上,都不能与水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从西北吹来就是西北风。所以题目描述正确。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5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 50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100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0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从降水量是55毫米,可以判断降雨强度等级为暴雨。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对昆虫生命周期的认识,蝴蝶是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妈妈”的奶长大,河马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鱼类,题干说法错误。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类用鳃呼吸,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给鱼类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白鳍豚属于水生哺乳动物,正处于灭绝边缘。我们应该保护动物。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能够溶解于水,食盐放入水中,会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分布在水中;香油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香油倒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物体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搅拌、温度等因素有关,相同条件下,两杯水同样放10克白糖,搅拌和不搅拌溶解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搅拌溶解的快。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鸡蛋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锅里放入水和鸡蛋,即使水烧开后鸡蛋也不会溶解在水中。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2.【答案】(1)B
(2)物质颗粒的大小;精盐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颗粒物大小影响溶解的快慢,通常颗粒物越小,溶解越快,针对粗盐和精盐溶解的速度一样吗”这个问题,下面的解释中,赞同B粗盐比精盐溶解得慢。理由:粗盐的颗粒大,相比精盐的小颗粒,更不容易溶解,所以溶解更慢。
(2)①这一组实验控制的唯一变量是食盐颗粒的大小,探究的是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②把5克相盐放入1号杯的热水中,同时把5克精盐放入2号杯的热水中,都损样1分钟后,观察到1号杯底还有少许盐,2号杯没有盐,说明精盐溶解得快,可溶物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