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16: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1.2 城镇化
课程标准
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1、结合区域特征,理解城镇化的概念,掌握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2、通过实例,掌握城镇化的意义,提高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和资料,运用综合思维掌握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差异及其原因。
学习目标
精讲精练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
2)标志: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精讲精练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精讲精练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精讲精练
一、城镇化的意义
意义 具体说明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精讲精练
一、城镇化的意义
意义 具体说明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城镇中的建筑工地
城镇中密集的居住区
污水处理厂
乡村健身器材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水平已达70%。出现了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起步比发达国家晚的多。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A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B中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
C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2)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1961—1971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年人口减少了10.1%。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
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年—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1961—1971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年人口减少了10.1%。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2)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年—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
世界城镇化进程
18世纪中叶以前
18世纪中叶开始
19世纪的100年
20世纪以来
2016年
城镇人口比例
<2%
城镇化
世界人口增加
城镇化
速度、规模、范围
城镇人口比例
加速发展
70%
城镇人口增加
340%
空前发展
54.3%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世界城镇化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开始时间:工业革命后
进程: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减慢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但增速快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世界城镇化进程
精讲精练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了解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活动与思考
我国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了解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加大的原因。
活动与思考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特点: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原因:改革开放后,取消了户籍限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工业化发展速度快,推动城镇化发展。
东部城镇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基础设
施完善
城区
郊区
环境质量下降
乡村
知识拓展●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在郊区集中,使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逆城市化: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区人口迁往环境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的现象。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的现象。
[温馨提示]
在知识经济社会,再城市化强调的是一种产业、社会结构和城市空间的重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就开始走再城市化的发展道,完善城市环境,建设并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为城市提供完善的教育、卫生、体育设施,以提高城市化的品质而非城市化的数量和速度。
▊知识拓展●“再城市化”(二次城市化)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改变大气成分
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影响生物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
运动发生变化
生活废渣影响
城市土地质量
精讲精练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不合理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城镇化不合理带来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精讲精练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不合理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 …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中的贫民窟
大学生就业困难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应对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②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③进行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④加强绿化建设,净化空气、增加湿度、降低噪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⑤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居民的居住条件。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精讲精练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2015年非洲大约有40.7%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人口增长率为全球最高。
非洲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不尽相同。目前,北部非洲城镇化水平最高,西部非洲次之,东部非洲步伐较慢。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摩洛哥沿海地带、南非首都周边地带城镇化水平较高、速度较快。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精讲精练
案例: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住宅价格相对较高。“城镇贫困”现象日益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精讲精练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输入某一中心点,可快捷搜寻该点附近的餐馆、酒店、医院、景点等各类信息。
出行时通过手机软件, 输入要查询的公交线路,就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人们灵活选择出行时间。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示意
精讲精练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
精讲精练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精讲精练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所有车辆的信息都由地理信息系统整理分析,寻找离出事地点最近车辆的相关数据。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活动与思考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活动与思考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同时通知附近路口交警保证道路畅通→启动最佳路径功能,给警车指引道路,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件发生地。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活动与思考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
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活动与思考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
巩固训练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
A.城市的数量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的规模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①起步晚,发展快②起步早,水平高③城市发展不合理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D
D
巩固训练
3.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类国家城市人口逐年
递增,城市化水平逐年趋缓
B.甲类国家城市人口逐年
递增,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
C.乙类国家城市人口逐年
递增,城市化水平逐年趋缓
D.乙类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高于甲类国家
A
巩固训练
4.读甲、
乙两图.
完成下题。
D
(1)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2)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阶段( )
A.Ⅰ B.Ⅰ和Ⅱ 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Ⅲ
C
巩固训练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下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D
B
巩固训练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路面硬化扩大,影响城市水循环。读下图,完成下题。
(3)近年来,我国南方城市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最主要是因为( )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降水量减少
C.蒸发量增加
D.下渗补充减少
D
巩固训练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路面硬化扩大,影响城市水循环。读下图,完成下题。
(4)为减轻城市内涝,可采取( )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增加用水量③硬化城市路面④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C
巩固训练
公交车作为廉价、高效的公共运输工具,为减轻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交车系统也出现了“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的困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
A.公交系统完善程度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城市人口数量差异 D.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5)在21世纪初,小城市公交车也曾经出现过人满为患的场景,可能是因为( )
A.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 B.城市公交的线路完善
C.乘坐公交车成本低 D.交通拥堵状况在加剧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