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课件+素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课件+素材+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3-11 18:33:5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3水是常用的溶剂导学案
一、要点梳理
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伴随着 的变化,如硝酸铵于水要 ,温度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要 ,温度 。21教育网
2、在 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 。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 。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 ;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
4、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种物质而言,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21·cn·jy·com
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1)“茅台”白酒:溶质是 ,溶剂是 。
(2)生理盐水:溶质是 ,溶剂是 。
(3)碘酒:溶质是 ,溶剂是 。
(4)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由 的性质决定,影响因素有 等。我们用 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即在 ,物质在 中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 。www.21-cn-jy.com
7、溶解度曲线是反映物质的 随 的情况。
8、结晶的方法: (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二、温馨提示
1、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
2、固体溶解时,常需要粉碎,加热,震荡,搅拌等方法加速溶解。
3、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盐、蔗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溶液并不一定为液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如均匀的合金和空气都可以称为溶液。
三、解题指导
[例题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凡是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解析]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A中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无水酒精、纯水都是液体,但它们不是溶液。溶液的外观特征只有两点,即均一和稳定。溶液的颜色有各种各样,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碘酒是棕色的。所以C中把无色作为溶液的共同特征是错误的。我们接触到的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是水,但不能认为只有水才能做溶剂。例如酒精、汽油也都是常见的溶剂。 2·1·c·n·j·y
[答案] B
[例题2] 下列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1)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50℃时,烧杯中的水最多溶有30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克;
(3)在60℃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克;
(4)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10。
[解析与答案] 以上四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每种描述中都忽略了溶解度概念中的某一要素。(1)中忽略了在一定的温度下这一条件;(2)中忽略了应在100克溶剂即一定量溶剂这一条件;(3)中忽略了溶液应达到饱和状态这一条件;(4)中忽略了固体溶解度的单位这一条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巩固练习
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2、相同质量的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多而快,说明了蔗糖的溶解能力( )
A.与热水和冷水的性质有关 B.与热水和冷水的质量有关
C.与蔗糖的性质有关 D.与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有关
3、已知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则在20℃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成立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溶质:溶剂=1: 4 B.溶质:溶液=1: 6 C.溶质:溶液=5: 6 D.溶剂:溶质=2: 3
4、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0克,这表明( )
A.100克水中,可以溶解80克硝酸钠
B.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80克硝酸钠
C.10℃时,100克水中可以溶解80克硝酸钠
D.1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80克硝酸钠
5、把20克食盐溶液放在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皿内,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克,则其溶剂水的质量是( )
A.24克 B.4克 C.20克 D.16克
6、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 同学。
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
王华回答:“不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其它溶剂吗 ”
李佳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
(2)如果用实验回答王华的问题,则应该选择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 、 。
7、搅拌可加速溶解,实验室里常用来搅拌的仪器是( )
A.药匙 B.玻璃棒 C.温度计 D.滴管
8、下列取用粉末状固体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试管直立,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向试管口倒入
B.试管倾斜,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从试管口倒入
C.试管直立,把盛有固体药品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D.试管横放,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C. 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0、小丽发现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那么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丽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猜想,请你和小丽选择其中一种影响因素设计并完成实验.
(1)你认为影响冰糖溶解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冰糖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或 _________ ;
(2)假如选择的影响因素是冰糖颗粒的大小,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实验用品:大块冰糖和研磨碎的冰糖各20g、蒸馏水、100mL量筒和 _________ ;
②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述方案中,实验自变量(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_________ ;实验因变量(需要测量的因素)是 _________ ;控制变量(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要点梳理:
1、能量 吸热 降低 放热 升高
2、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转化 增加溶质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4、不一定 不一定 一定
水中溶解36g食盐就能达到饱和状态。
7、溶解度 温度变化
8、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同步训练:
1、D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2、D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直接相关,溶质和溶剂相同时,则与温度有关;
3、B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则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20g:100g,溶质:溶液=20g:120g ;21cnjy.com
6、(1) 李佳 (2)碘 酒精(合理就行)
7、B 实验室搅拌的专用仪器是玻璃棒,药匙用于取固体药品,温度计测温度,滴管用于取少量液体;
8、D 固体药品装入容器的操作:一横二放三送因竖。
9、C 溶液不一定无色,溶液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溶质,但还能溶解别的溶质,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0、(1)冰糖的多少、水的多少; (2)烧杯、玻璃棒;
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5张PPT)
回顾:
1、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
3、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2、每种水的状态相同吗?
4、不同海域的海水一样咸吗?
这些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水?
天然水,如海水、河水、溪水、井水等,都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一、水溶液
1、天然水都是溶液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2、纯净物和混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分离出来的。
纯净物
依据:
这瓶水中只含一种物质
混合物
依据:
这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
3、溶液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可能成为溶液,也可能成为浊液。
如:汽水是溶液,果粒橙就是浊液。
活动
1、把一药匙食盐放入一杯水中,搅拌一下,并尝一尝,你发现___________
现象:
高锰酸钾不见了,得到紫红色液体
2、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_____
食盐不见了,得到无色、咸味的液体
教学辅助:更多的溶解现象
构成食盐的微粒或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指溶液的密度、颜色等都一样
指溶液不管放置多长时间都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原因
高锰酸钾 能溶解在 水 里
蔗糖 水 里
食盐 能溶解在 水 里
鱼可以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它是溶质吗?
思考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态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
你认为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m溶质 + m 溶剂 = m溶液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蔗糖(的水)溶液
酒精、汽油也是常用的溶剂
碘的酒精溶液
机油的汽油溶液
碘酒
1)理解溶液定义中所包含的三层意义: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溶质是均匀的分散其中的;
溶液是混合物。
2)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
⑴一般把形成溶液的液态物质叫做溶剂,非液态物质叫做溶质。
⑶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⑵溶质和溶剂都是液态时,量多的是溶剂。(但如果其中一种是水,则不论多少,都是水做溶剂)
除了水以外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结论]:用汽油擦
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
【思考】:衣服沾了油怎么办?
4、溶液的命名
1)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某某的水溶液。
例:蔗糖溶于水,叫做蔗糖的水溶液。
2)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例:高锰酸钾溶液
3)当水和其他液体互溶时,通常都把水看作溶剂,另一种看作溶质。
例:75%的酒精溶液(即酒精的水溶液)。
表示:100克溶液中,含75克酒精,25克水。
4)两种能液体相互溶解且无水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例:5ml汽油中,滴入2滴机油,叫做机油
的汽油溶液。
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
1、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点击播放
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因素:
1)内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2)外因:
温度、气压等
气体溶解度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注:气压越高,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请解释:
为什么可乐瓶刚打开时会冒很多气泡?
    
因为可乐里溶解的是二氧化碳,它的溶解度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减小,当可乐瓶打开时,里面的气压减小了,导致里面的二氧化碳因为溶解度减小而逸出。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加少量的溶质,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2、蒸发少量的水,如果溶质就会有析出,表明是饱和溶液;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4、温度改变时,如果就会有一些溶质析出,表明原溶液是饱和的。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化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一般情况下)
3、浊液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
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有的物质溶解在水中会放热;
有的物质溶解在水中会吸热;
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或吸热现象不明显;
4、溶解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生石灰等
如:硝酸铵等
如:氯化钠(食盐)、硝酸钾等
5、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称为浓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少溶质的,称为稀溶液.
思考:
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讨论:
如何比较葡萄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1.相同温度
2.相同质量的溶剂
3.达到饱和状态
控制变量法
方法:
比较溶解的质量多少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怎样定量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即: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叫做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三、溶解度
(1)溶解度的单位:克/100克水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3)饱和溶液的质量=溶剂质量(100g)+溶质质量(溶解度)
(4)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溶剂和溶质的种类
对“溶解度”的理解
例如:
在20℃ 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它的含义是什么?
表示:
在20 ℃ 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就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 (g/100g水)
100







硼酸
硝酸铵
硝酸钠
硝酸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20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相关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100







硼酸
硝酸铵
硝酸钠
硝酸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20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溶解度/
g
温度/℃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A点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
44g
A.
该温度下,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0.01
1
10
20℃
g/100g
在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7.4g某物质,则这种物质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A
一、水溶液
1、溶质
2、溶剂
3、溶液
4、浊液
二、溶解度
1、溶解能力
2、溶解度
3、温度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溶液是指澄清、透明的液体
D、 如果条件不改变,溶液始终不会发生变化
D
2、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糖水
C、汽水 D、牛奶
D
3、 在同一瓶溶液中,溶液的密度是( )
A、上部的最小,下部的最大
B、上部的最大,下部的最小
C、中部的比下部的小,而比上部的大
D、各部分相同
D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C 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 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纯牛奶  B白醋  C粒粒橙  D冰水
D
B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⑵硫酸铜溶液的溶剂是 ( )
⑶无色透明的食盐水是纯净物( )
×

×
7、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
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硝酸钾31.6g
或20℃时100g水里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
8、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165克氢氧
化钙,则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

0.165克/100g水
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36:100:136
10、某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该物质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6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中固体减少
B 杯中固体增多
C 杯中固体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0℃
2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