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 电功率 基础复习卷(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 电功率 基础复习卷(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01 14: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电功率 基础复习卷(二)
测试范围:3―4节
知识点一 伏安法测电功率
1.用 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用 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则可用公式 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P。
2.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图,则图中表 1为 ,表2为 。
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研究小灯泡亮度与 的关系。
4.如果测定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大约 10欧)的额定功率,那么两个电表的量程最好选用 ( )
A.电压表选“0~15 V”,电流表选“0~3 A”
B.电压表选“0~15 V”,电流表选“0~0.6 A”
C.电压表选“0~3 V”,电流表选“0~3 A”
D.电压表选“0~3 V”,电流表选“0~0.6 A”
5.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 )
A.灯泡的发光情况 B.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电压表的示数 D.电流表的示数
6.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保护电路 B.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7.在测量额定电压为3.8 V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4.5 V,电路如图所示。
(1)在“○”中填入电表符号。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
(3)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会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有偏转,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压/V 1.5 2 2.5 3 3.8
电流/A 0.25 0.29 0.32 0.35 0.4
①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4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过程中会发现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的 越大,小灯泡越亮。
8.要求测量额定电压为 2.5 V 小灯泡的电功率。
(1)按照电路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 (根据你连接的实物电路选填“最右端”或“最左端”)。
(3)实验时某次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对应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此时的电功率为 W;要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接下来的操作是 —————————————————————————————————————————————————。
9.为了测量标有“2.5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峰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电源电压为6 V,小灯泡电阻约为 10 Ω。
(1)为了完成实验,在标有“10Ω 1A”“20Ω 11 A”的两种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标有“ Ω1 A”的。
(2)图乙为小峰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经仔细检查,发现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将其拆掉后,电路恢复正常。请在多连接的导线上画“×”。
(3)移动滑片,将电压表示数调到 V,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电压表工作时,其实内部有微弱电流通过。 据此分析,所测量的额定功率偏 (填“大”或“小”)。
知识点二 焦耳定律
10.电流通过导体时, 能转化为 能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11.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成正比,跟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12.焦耳定律公式:Q= ,电热的单位是 ,公式中,I、R、t的单位分别是 。
13.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
14.将规格都是“220 V 100 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B.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C.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D.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15.计算电流通过电风扇产生的热量,下列公式选用正确的是 ( )
A. UIt C. I Rt D.前面三个都可以
16.如图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通电t秒后(两容器都不向外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容器中电阻产生的热量相同
B.右边容器中空气的温度是左边容器中空气温度的两倍
C.右边容器中空气温度的变化量是左边容器中空气温度变化量的两倍
D.右边容器中空气温度的变化量是左边容器中空气温度变化量的四倍
17.如图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已知. ,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 I I ,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18.电热毯是根据电流的 效应制成的。小亮家的电热毯通电后指示灯不亮,小亮检修时发现是电热丝断了,他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他发现连接处比别处更热,这是因为电热丝连接处横截面积 ,电阻 ,由焦耳定律可知,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连接处产生的热量 。
19.某导体的电阻是 20Ω,通过的电流是0.1 A,通电 1 min,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是 J。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开关 拨至b时,电压表示数是拨至a 时的三分之一,则 ;若电源电压为 3 V,当开关 拨至b时, 在1 min内产生热量是 J。
21.两个电阻A 和B 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A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 V 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
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电流相同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 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了 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比观察, (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 由此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23.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连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1)在图甲中,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 ;该实验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 关系。
(2)在图乙中,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 关系。
(3)在该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 U 形管中液面的 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4)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精确的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 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 。
24.某型号的电饭锅有两挡,分别是高温烧煮挡和保温焖饭挡,其原理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电饭锅的发热部位)。已知
(1)开关S置于 (填“1”或“2”)时是高温烧煮挡,它的功率是多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保温焖饭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10 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大
1.电压 电流 P=UI 2.电压表 电流表 3.实际功率 4. D 5. C 6. C
7.(1)略 (2)断开 0~15 V (3)慢慢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3.8 V (4)①1.52 ②实际功率
8.(1)如图所示 (2)断开 最右端(根据实际连线情况给分)
(3)0.528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根据 P=UI 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9.(1)20 (2)如图所示 (3)2.5 0.6 (4)大
10.电 内 11.电流的二次方 电阻 通电时间 12. I Rt 焦耳 安培、欧姆、秒13. C 14. D 15. C 16. C 17.= < 18.热 变小 变大 变多 19.1220.10 12 21.5 0.9 2:1 22.(1)高度差 转换法 (2)乙 大
23.(1)相等 电阻 (2)电流 (3)高度差 (4)电阻 通电时间 (
Q=UIt=220 V×0.1 A×600 s=1.32×1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