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档属性

名称 爸爸的花儿落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1 14: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七上) 班级 小组 姓名 乐学( )善学( )勤学( )编写 杨颖 审核 审批 使用时间 编号
《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写作技巧。
3.感受父爱的伟大、深沉,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资料链接:
1.走近作家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
2.作品简介 《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英子童年生活故事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对童年、对北京的缅怀。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的最后篇章,是悼念她过早离开人世的父亲的。
一、自主学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肿胀( )( ) 叮嘱( )( ) 骊歌( ) 花圃( )
襟( ) 挪窝儿( ) 鸡毛掸子( ) 咻咻( ) 玉簪花(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骊歌: 挪窝儿:
耻笑: 咻咻:
二、研读课文
1、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写主人公英子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请概括提炼出文章写了哪些“眼前事”和“对往事的回忆”。
深入情节,理清思路。爸爸病床上的一席话中,有三句话照应后文(请看课后习题),想一想这三句话和文中的哪几件事相照应?
3、探究人物形象──重点研读文章第2~29、 33~34、39~53段,力求以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及人物的言行举止为依据,说说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拓展提升
述说自身感受──仿照“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文中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说一句恬。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检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衣襟( ) 掸子( ) 徘徊( ) 肿胀( ) 栅栏( ) 骊歌( ) 叮嘱( ) 恐惧( ) 花圃( ) 玉簪花( ) 茉莉( ) ( ) 蒲公英( ) 咻咻( ) 屉( )
解释下列词语(解词)
谢词:
(2)叮嘱:
(3)徘徊:
(4)骊歌:
(5)知交:
(6)闯练:
3.《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地方)作家。
4.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语句、语段,分析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
2、感受父爱的伟大、深沉,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研读课文
1.品读4—12自然段,思考、探究:
(1)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爸爸为什么“笑笑说”?这是一种高兴的、愉快的笑吗?
(2)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
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①爸爸为什么“把脸转向墙那边”?
②“举起手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此处暗含着怎样的内心活动、
神态?
③把“叮嘱我”改为“对我说”好不好,为什么?
2.品读我急着回家部分34—末尾,思考探究:
①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含义?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
不是?”
A.“没有爸爸”——
B.“你更要自己管自己”——
C.“管弟弟和妹妹”——
D.“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体会爸爸说这话时内心复杂的
情感:
②课文最后一句话“看着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文中“硬着头皮”这一词语出现了四次:
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②“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③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④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
“硬着头皮”是口头语,根据文中的语境,换成四个四字格的书面语,依次可以是: 。
(示例:①顽强勇敢 ②振作精神 ③大着胆子 ④鼓足勇气。)
拓展提升
把发生在你和父亲之间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在父亲节或爸爸生日时,做为礼物送给他。或写《世上还有爸爸好》。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