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1 20:3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核心概念】君主专制国家、近代民族国家、《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国际联盟、《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非战公约》在巴黎签署的场景
法国凡尔赛宫
海牙国际法院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材料: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材料: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中世纪的西欧为什么是这种局面?从什么时候逐渐发生改变的?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导致了分裂割据;经济:封建庄园制,自给自足;
思想:基督教世界掩盖了国家观念和民族特性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历史背景:
①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思考:据教材和材料概括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和产生过程。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后,法国获胜,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法国为了赶走英国军队,奋起抗争,涌现出了民族女英雄贞德。女英雄贞德领兵多次击败英军,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法国领地,退回不列颠,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玫瑰战争】1455—1485年,英国内部的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这两个王室家族争夺王位的斗争中。1485,兰开斯特家族取得胜利,并与约克家族联姻,建立都铎王朝。长达30年的战争使得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为统一铺平了道路。如恩格斯所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历史背景:
①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英法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③16世纪宗教改革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思考:据教材和材料概括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和产生过程。
材料:宗教改革还进一步促进了近代国家的成长。因为各国君主和政府官员权力的加强都是以牺牲教会权威为代价的。信奉新教的统治者否认教皇自封为世俗最高统治者的权威,进而在自己的领地上将新教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新教虽未造就近代民族国家,但它却帮助近代国家从宗教权威的樊笼里解放了出来。
——摘编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历史背景:
(2)产生过程:
①英国:1534年,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摆脱罗马教廷控制。
②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38—1715年),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③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问题:据教材和材料概括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和产生过程。
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
法王路易十四
法国专制王权的象征:凡尔赛宫
法国专制王权的象征:凡尔赛宫
法王路易十四自号“太阳王”,自诩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在给他的孙子的训词中说:“不要让别人来治国,你要自己做主,永远不要有亲信,也不要首相”。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历史背景:
(2)产生过程:
(3)特点: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腓特烈三世(1440-1493在位): 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2、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问题:据材料和教材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表现以及特点。
材料1: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历史背景
①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②民族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2: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官方语言,并为英国人广泛使用。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先驱威克里夫把《圣经》翻译成英语,主张用本民族语言作礼拜,抵消拉丁语的影响。
——徐志强《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弗朗索瓦一世与维莱科特雷敕令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2、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历史背景
①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②民族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革命摧毁着旧的封建王朝国家,也引起了欧洲各国封建君主的恐慌,他们联合一致向法国进攻,妄图镇压革命,重新恢复旧的封建王朝。在这场民族危机之中,法兰西民族以英勇的革命精神,奋起保卫革命,保卫民族终于打退了外敌进攻。在这场斗争中,法兰西人民表现出高昂的民族热情和爱国精神。
——李宏图《“民族万岁”——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中的民族主义》
问题:据材料和教材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表现以及特点。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2、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历史背景
(2)主要表现
①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②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
③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
——陈文海《法国史》
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依次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国庆日(7月4日)
问题: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表现以及特点。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2、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历史背景
(2)主要表现
(3)特点
①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②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问题: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背景、表现以及特点。
专制王权国家
(主权在君)
分裂
割据
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盟,寻求统一
拥戴国王
专制王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抛弃国王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国家
(主权在民)
过程小结
1、国际法形成的背景
材料:近代国家诞生之初,各国以强调各自之主权、扩大本国利益为务,使得武力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仲裁者,由此而使整个欧洲成为一个你争我斗的决斗场,国对国正如狼对狼的自然状态,这种状况因裹挟着宗教改革以后的恶果——刻骨的宗教仇恨而犹烈。……呼唤最基本的、普遍的道德戒律与普遍适用的处理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显得尤为迫切。
——高建《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
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国际法:“即国际社会之法,或者是在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习惯和条约规则。简单说来,是有关国家之间的法律,是调节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相互关系、有一定均束力的法律系统。——牛津法律大辞典
1、国际法形成的背景
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③地理大发现后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日益密切;
④罗马法对国际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材料: 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近代。由于许多欧洲国家脱离了教皇控制,争得了独立,形成了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新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法随着新的国际关系的产生而在欧洲产生。罗马法对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的国际法制度当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罗马法的痕迹。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2、国际法的形成过程
(1)《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基础
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战争与和平法》: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发表于1625年的国际法专著。该书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如何消灭战争,以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和幸福。在书中格劳秀斯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即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该书奠定了国际法基础,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国际法基本原则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宗教改革后,欧洲形成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的对立。1618年德意志内战爆发。欧洲各国出于自身的利益目的纷纷卷入战争。
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及俄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联盟,而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廷支持天主教联盟。战争很快演变成为全欧洲的国际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1648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国际法的形成过程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国际法基本原则
(3)维也纳体系:国际法范围的扩大
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维也纳会议
2、国际法的形成过程
《万国公法》: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了美国学者惠顿所著《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上奏折请求批准拨500两白银资助印行此书。后来,这本书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这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3、外交制度的建立
(1)外交制度的建立: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开辟新途径
17世纪,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2)维也纳体系:外交制度发展
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1)积极: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开辟了新途径。
(2)消极: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一战。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4、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建立的影响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新的阶段: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材料:凡是把一个弱小民族合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的同意合并、希望合并的明确而自愿的表示,就是兼并或侵犯别国领土的行为……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
——1917年苏俄《和平法令》
(一)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新的阶段: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3、一战后发展: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国际联盟、签订《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1920年1月,根据《国际联盟盟约》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由于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又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它在制裁侵略和保卫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作用。1946年4月解散。
《非战公约》:1928年8月,美、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1929年7月生效,最多时有63个国家加入。它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非战公约》在巴黎签署的场景
(一)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新的阶段: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3、一战后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非战公约》签订;
4、二战破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5、二战后新发展:签署《联合国宪章》、成立国际法院、各类国际组织激增;
《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根据宪章成立了联合国。又据《国际法院规约》成立了国际法院。
(一)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比较国联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影响的异同
相同点:
①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②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不同点:
①国联“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联合国“大 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
②联合国更具有普遍性,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
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二)评价
1、积极性: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面对强权政治、霸凌行径、双重标准、单边主义,各国应凝聚共识、携手合作,坚守国际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平发展的核心价值,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面对国际法遭遇的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评价
国际法形成的背景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外交制度的建立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建立的影响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