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学习目标
课程导引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危害
由于合成了一种高效的有机杀虫剂DDT(二氯联苯三氯甲烷),瑞士化学家米勒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度被广泛使用的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为什么DDT被禁止使用?
DDT的广泛使用到禁止过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课前导入
①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
②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1.自然系统
(2)对人类要求: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特点:
图中深蓝色箭头代表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环境问题的产生
2.人类系统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图中深蓝色箭头代表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黄色箭头代表人类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单向流动
人类系统靠大量输入自然资源、输出废弃物来维持,物质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其中,人类获取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自然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循环得到消纳,未被消纳的部分残留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全球环境变化。
农业社会
①工业革命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
环境问题的产生
工业革命
②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
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流动方向 生物多样性
自然系统 太阳能、自然环境 物质循环,能量释放到环境中 丰富
人类系统 太阳能及环境中的能源、自然环境 物质能量单向流动,无法完成物质循环 多样性遭破坏
2.你认为那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
自然系统能形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
3.环境问题的表现
(1)箭头①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
(2)箭头③④:人类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3)箭头⑤⑦: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各种服务。
(4)箭头⑥⑧: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支撑服务。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③人类活动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
环境问题的产生
4.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①人口数量(正相关):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
②人均资源消费量(正相关):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③技术水平(两面性):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产品
劳动力
设备
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原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类型 对服务功能的影响
供给服务功能(下降) 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调节服务功能(失常) 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文化服务功能(降低) 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支撑服务功能(破坏) 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
环境问题的危害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①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例如,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诱发多种疾病
雾霾治理的措施:
①针对尾气: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②针对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和执法力度。
③针对建筑工地:覆盖、洒水、及时清运、设置围栏、大风天停止作业、密闭运输。
④针对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回收。
⑤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思考:如何治理雾霾?
②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例如,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DDT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退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为了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结 果 获得经济效益也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循环经济的好处:
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生态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
③社会效益: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日本的“母亲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琵琶湖附近人口大量增加,工厂大量出现。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湖中,琵琶湖出现严重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并在1971年至1972年达到高峰。水质恶化导致琵琶湖丧失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损害了琵琶湖的水质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功能,芦苇、河边森林的减少也表明琵琶湖支撑服务功能受到危害。
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
1972年起,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琵琶湖治理的相关政策,控制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组织全民参与琵琶湖的治理,同时注重对水源地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日本政府对琵琶湖周边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实行了综合整治。当地政府通过修建城市下水道、农村生活排水设施、联合处理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制定鼓励环保型农业政策,与当地农民协商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在重点污染行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可再生和再循环使用的产品和材料,降低工业污染;还采取多种措施,如疏浚河底污泥、在河流入口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对入湖河流直接净化。
经过三十年的治理,投资总计超过286000亿日元(截止2006年),在国家、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琵琶湖的水质得到改善。日本政府计划将琵琶湖水质恢复到1965年以前的水平。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人们收入达到一定水平;
②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处理废弃物能力提高;
③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④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完善等。
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不是。当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强监管;
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废弃物先处理并达标后排放等。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
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
1.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酸性物质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排放和人工排放。
天然排放: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闪电、生物分解等。
人工污染排放:硫氧化物:使用化石燃料、火力发电厂、燃烧含硫有机物;
氮氧化物:工厂高温燃烧过程、交通工具排放等。
中国酸雨主要分布在西南、华中和华东沿海地区。
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的分布是西北欧、北美和中国。
酸雨的危害 :
1、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后,释放大量铝离子,植物可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2、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流失,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
3、诱发植物病虫害
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
4、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5、腐蚀金属
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建筑材料变脏,变黑, 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 被人们称之为 “黑壳”效应。
6、危害人体健康
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
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工业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设备
酸雨的防治措施:
2.臭氧层破坏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在9月8日达到了峰值,面积为630万平方英里(约合1640万平方公里),在此之后呈现下降趋势。
1987年臭氧空洞达到历史最大值。为避个氟氯碳化物继续破坏地球臭氧层世界各国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相关数据显示,臭氧空洞的面积总体上正在逐年缩小,科学家预测南极臭氧空洞可能在2060年左右完全愈合。
臭氧层破坏: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大量使用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汽车尾气、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工业废气等。
1、危害人类健康。
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传染疾病……
2、破坏生态系统,减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50%以上的陆生植物,如土豆、瓜类,产量急剧下降;
3、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浮游生物受到危害,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减少,大量鱼类死亡。
4、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
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5、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
如建筑物、喷涂、包装等物质老化,使其变硬、变脆、缩短使用寿命,使接近地面的有害臭氧浓度增加。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保护对策:
1、建立国际间和各国的臭氧层保护法律约束机制,控制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1994年第52次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2、加强氟里昂代用品的研究开发力度
氟里昂替代品的开发受到了广泛受到重视,
此外,回收和分解氟氯烃的研究工作也正在进行。
3、提高对保护臭氧层的认识,牢固树立环境意识
必须善待地球、善待自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发展速度。
认识臭氧层的作用,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共同维护地球。
3. 全球变暖
NASA科学家们利用全球6300多个站点,包括气象站,南极以及海上船舶和浮标的数据做出的证明全球变暖的可视化图
自19世纪末以来,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46%,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全球变暖的危害:
1、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及岛屿被淹没;
2、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
3、城镇排污系统失效;
4、海水倒灌,地下水位上升,土地和农田盐渍化严重;
5、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多发;
6、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干旱加剧,影响农业生产;
7、生物多样性锐减,珊瑚白化……
北极海冰减少
2018年全球的森林大火
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的原因:
自然:1、地球处于温暖期;
2、火山活动;
人为:3、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4、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造成森林、
草地的面积大大减小;
5、人口剧增,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6、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7、土地遭到破坏,如沙漠化……
8、酸雨的影响;
9、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开发利用新能源;
3、调整产业结构;
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5、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6、加强国际合作;
7、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