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结合实例,了解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意义,并掌握具体措施。
结合实例,了解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意义,并掌握具体措施。
结合材料,掌握公众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学习目标
课程导引
保证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保证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推动公众参与
01
保证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方面的基本态度和行动方向,不仅对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活动产生直接作用,而且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技术等产生全面的影响。
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意味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持续、可靠和有效地供给,其中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尤为重要。
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能源战略
能源规划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通常,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
战略资源开发
阅读教材案例,了解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战略。
战略资源开发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宗旨,储存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作用的战略资源,以备非常时期利用。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
战略资源储备
●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对资源安全影响巨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为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战略资源通道
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大型油轮船队,不仅为国家进口石油提供海上运输保障,而且在途运输本身就构成国家石油储备的一部分。
最大限度地发挥海运、陆运、管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避免某一方式受制时危及石油运输安全。
坚实的海洋国防力量,能够防范海上石油运输风险,保障石油运输安全。
战略资源通道
02
保证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保障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需要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这就要求做好环境的常规保护、环境风险的预警防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等工作。
保证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
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水源涵养
生物多样性维护
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
海岸生态稳定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石漠化
盐碱化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风险预警是通过对风险信息的分析、推断,发布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风险防控是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例如,我国已建立大气和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
大气超级监测站
环境风险的预警防控
步骤一
风险控制
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
步骤二
应急准备
制定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
步骤三
应急处置
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切断或者控制污染源;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步骤四
事后恢复
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查清事件原因,认定事件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步骤五
采取便于公众知晓和查询的方式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等信息
信息公开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03
推动公众参与
资源、环境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是防治环境污染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也是公民的社会责任。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推动公众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行动,是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推动公众参与
●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许多国家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出规定,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要求每个公民认真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并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到日常行为中,用法律和相关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履行法律义务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6条第4款)。
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第36条第1款)。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第38条)。
履行法律义务
●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资源、环境法律和政策才能得以顺利实施,维护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才能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培养公众意识
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培养公众意识
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不焚烧垃圾、秸杆,少烧散煤,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爱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积极参与植树,不破坏栖息地,不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惜野生动植物
培养公众意识
●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公众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推动公众监督
培育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热情,广泛动员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事务,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和环境质量信息。定期公布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加大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司法保障
推动公众监督
建设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对话机制,开辟有效的意见表达和投诉渠道,搭建公众参与和沟通的对接平台
对相关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资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环境违法监督和法律援助等活动,鼓励社会组织为完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公众监督
04
相关习题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下图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C
当堂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