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31 18: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读诗词,有感情诵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 品读语言,感受诗词意境,体会作者苏轼在词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词,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会让我们想到那个鼓角争鸣、充满纷争的乱世——三国,那是个催生英雄的时代,如今虽世殊时异,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作为大文豪的苏轼,他又最欣赏谁呢?让我们一起追随苏轼的脚步,去游黄州赤壁,重温三国的古战场,追慕千古风流人物。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题目解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引出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下阕:塑造周瑜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慨。
【全文分析】
(一)研读上阕(齐声朗读)探讨: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
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2、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大江”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开了;
“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
这几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
点评:开篇不凡,有种纵观古今、横看天下的气度,融历史与现在、时间与空间于一体,大气磅礴,气势非凡,组成了开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3、“人道是”是什么意思?
表明这种说法只是传闻,作者也并未相信,仅是借以引发思古之情而已。
4、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既是沿用吴中人对周瑜的敬称,暗寓对周瑜的赞赏和敬意,又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
5、赏析名句:
接着词人是怎样描绘赤壁的壮景的?那些字用得好?
明确:绘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夸张)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夸张、拟人)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拟人)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拟人)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夸张、比喻) “雪”水色纯白(比喻)
三个短语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请大家一齐读一读,要读出气势。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小结: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豪放派词中雄壮的气势。
研读下阕(齐声朗读)
1、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1)以美人衬托英雄。(2)着力表现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说明年轻有为;以美人衬托英雄;渴望像周瑜一样被信任。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周瑜什么形象?(指挥若定、足智多谋)
年龄——小乔初嫁了——美女衬英雄,潇洒的英姿。
姿态——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装束——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
气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容,大智大勇
3、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抒发感情。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二十多岁 四十多岁
职 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际 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外 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婚 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①周瑜对于苏东坡说来应该算少年得志,从二十四岁开始被重用,一直到三十四岁建立功勋,而苏东坡呢?头发都白(47岁)了还一事无成,“团练副使”只是个虚职。
②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应该属于主要的角色,是主将,所以苏东坡不可能去怀念别的人。
③周瑜当时碰到了一位明君--孙权。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而苏东坡很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君主,所以他更加有感慨。
④两者在性情上面可以说是惺惺相惜,“知音如周郎”。(对比,衬托 )
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自己也能像周瑜一样能为国家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自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怀古是为了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文中话回答)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光阴虚掷,自笑多情,自我解嘲,透出一种无奈和苍凉。(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终归到伤怀。)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意思是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还是洒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人生无常,犹如春梦,举杯洒酒,祭奠江月。
【中心思想】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最后有感情的齐读该词,力争读出苏子内心的悲愤与旷达。
【当堂检测】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下片对历史的缅怀。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苏轼以用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直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结果,着意展现了醉而醒、醒而醉的求醉之举,表现出词人非饮酒无以寄情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中的“三更”说明词人回寓所的时间之晚,“仿佛”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恍恍惚惚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以夜为背景,通过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这三种声音的巧妙对比,突出了夜的静谧和词人渐复平静后的超然了悟。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3.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上下片均有体现这个观点的词句,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通过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这三种声音的巧妙对比”错误,词中并没有将这三种声音进行对比,而是借助这三种声音来突出夜的深、夜的静,属于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超然了悟”错误,上片后三句写词人深夜回到寓所,敲门无人应,坦然处之,表现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3.答案:①上片“倚杖听江声”一句,描写了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人应,于是倚着拐杖听江声的画面。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想要把人生的得失荣辱一笔勾销,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②下片“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描写深夜风停、水面平静之景。词人由此感受到自己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表达出词人对生活自由、精神解脱的渴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需要先理解王夫之这句话的意思。“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是说“情”和“景”是密切相关的。解答时可通读全词,找出上下片写景的句子,然后分析这些句子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如上片写景的句子是“倚杖听江声”,词人深夜归来,敲门无人应,坦然处之,倚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展示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又如下片写景的句子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写夜深风静,水波不兴,词人心与景会,神与物游,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脱离现实社会的遐想,暗示了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从“景”和“情”的角度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