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有感情朗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其慷慨悲愤的语言;
3.鉴赏诗中用典、对比、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艺术手法;
4.感受诗人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对国家的担忧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年轻时曾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掌握军中文书)。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女真入侵,辛弃疾等突骑渡江与宋廷联络,次年率义军归宋,授江阴签判之职。以后历任湖北、江西等省安抚使。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南北两朝,实无其匹”,被誉为“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下片: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学习课文】
1.析怀刘寄奴部分。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翻译: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鉴赏:
今昔对比,曾经北伐中原大获全胜的刘裕已经不在了,突出对刘寄奴北伐中原的仰慕。
寄奴,小名,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连刘寄奴也比不上。
借古讽今
补充:刘裕,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幼年贫穷,曾贩履、种地、捕鱼。初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义熙元年(405),击败桓玄,掌握了东晋的大权。后相继出兵消灭南燕、后秦,击败卢循、谯纵,并剪除北府将领刘毅、诸葛长民等。官至相国,封为宋王。元熙二年(420)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和田地,实行土断,裁减侨州、郡、县,增强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力量。《南史》卷一有《武帝本纪》。
2.析怀刘义隆部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翻译: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鉴赏:对比,刘裕与刘义隆对比,一个北伐成功,一个北伐失败,区别在于,一个准备充分,一个仓促北伐。
借古讽今,警告当权者不要仓促北伐。
补充:刘义隆,即南朝宋文帝。公元424—453年在位。刘裕子。小字车儿。祖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流寓京口(今江苏镇江)。在位期间,注意整顿吏治,曾遣使巡行四方,采风观政,考核各地州县官吏;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遇有严重灾害,常减免赋税,对于一些新归附的州县,予以抚恤,给民以种子;兴建学校,宣扬儒术。因政局相对稳定,生产有较大发展,其年号为元嘉(424—453年),故史称“元嘉之治”。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六十万大军南下,欲吞并江南。宋军打退了北魏的进攻后,乘机北伐,曾一度进击滑台(今河南滑县),后失败。北魏军大举越过彭城,渡淮南下,直趋瓜州(今江苏六合东南),撤退时大肆烧杀掳掠,宋国力大为削弱。战争结束后不久,义隆被其长子刘劭杀死。
封狼居胥
【出典】 《宋书》卷七六《王玄谟传》:“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谓殷景仁曰:‘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释义】 狼居胥,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西汉霍去病追击匈奴单于,曾至此封山而还。南朝宋文帝听王玄谟陈说北伐方略,自己便“有封狼居胥意”。后因以“封狼居胥”为北伐的典故。
韩侂胄(1152-1207),南宋主张攻金收复中原的大臣。字节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为宋王室外戚,其父与高宗联襟,官至宝宁军承宣使。韩侂胄以父任入官,历任閤gé门祗zhī侯等。孝宗淳熙末,以汝州(今河南临汝)防御使知閤门事。曾参与宋宗室大臣赵汝愚立宁宗事。宁宗时以宜州(今广西宜山)观察使兼枢密都承旨,加开府仪同三司,又封豫国公、平原郡王以至除平章军国事。权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任职期间曾遭以右丞相赵汝愚为首的一伙压制,韩侂胄先打击他的追随、配合者,又任用一批得力的人担负重要职务,结合参知政事京镗、右正言李沐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为由罢免了赵汝愚右丞相职务,贬谪柳州(今属广西)。赵汝愚路经衡州死。继而从思想上肃清赵汝愚的影响,禁其与朱熹大力提倡的理学为“伪学”,借以进一步打击其一派的残余势力,此即所谓“庆元党禁”。后张孝伯指出此作法不妥,便又作了纠正,给一些因此禁被罢免的人恢复职务、渐渐解除此禁。
宁宗嘉泰年间,他没有正确、全面地估计宋朝当时的情况而倡议恢复。请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申王,改谥“谬丑”,处置苟安反战人员,并诏令内外诸将秘密做好出兵作战的准备。于开禧二年(1206)发兵攻金,并“自输家财二十万以助军”。不幸兵败,求和。而金人要求条件很苛刻,韩侂胄打算再战,却被苟安反战派阴谋杀害。宋王朝割下他的头用匣装起送给金。
3.析怀扬州路部分。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翻译: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鉴赏:以遭受金兵战火的扬州路表达自己誓要抗金救国的决心。
4.析怀佛狸祠部分。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翻译: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
鉴赏:今昔对比,曾经的异族侵略者,如今却被当地百姓祭祀供奉,告诫南宋朝廷如果不尽早收复中原,就再也收不回了,民心就不再渴望回归了。这是对南宋主和派的不满,更是对收复中原的渴望。
借古讽今
拓跋焘,即魏太武帝。北魏皇帝。公元423—452年在位。鲜卑族拓跋部。一名佛貍,明元帝长子。他任用崔浩等士族大夫治理政事。他用鲜卑骑兵,击败柔然,攻灭夏、北燕、北凉,攻占宋虎牢、滑台等河南地区,统一中国北方。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大举攻宋,直到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被宋击败退兵。后为宦官宗爱所杀。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5.析怀廉颇部分。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翻译:凭什么还要再问:廉颇老了,饭量可好?
鉴赏:反问,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对朝廷主和派的不满。
借古抒怀。
补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越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后以此典形容人年老力衰,不堪重任。或形容人老当益壮,雄风犹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辛弃疾,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________),便不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他是贾谊、范仲淹一类的时刻(________)的政治家。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①______________。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________)。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因此,辛弃疾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②__________。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_______)的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无用武之地 望眼欲穿
B.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怀才不遇 望眼欲穿
C.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无用武之地 无能为力
D.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怀才不遇 无能为力
2.文中画框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今天读其词,会清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的哭诉和表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注】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
【注】本词作于词人受排挤闲居江西上饶铅山期间,此间的住处依山临水,云烟缥缈。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与陶渊明离开“樊笼”复返自然一样,词人也视官场如“臭腐场”,决然归隐山林。
B.词人闲居乡间,饱览山水云间,饮酒赋诗,且歌且舞,尽是潇洒的气派。
C.适逢重阳,词人与“老伴”登高共赏秋光,虽然“寻菊花无有”,却诗兴不减,遂作此篇。
D.虽然词题中有“寻菊花”,但词的内容却没有着重写“寻”,可见词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题发挥。
5.下片中的菊花形象寄寓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具体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半途而废: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第一处,结合后文“不再染政”和陶渊明的生平可知,用“浅尝辄止”更合适。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忧心如焚:忧愁得心里好像被火烧一样。前者侧重于“忧愁”,后者侧重于“焦急”。第二处,结合后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可知,这里说的是辛弃疾时刻为国事而忧愁不安,用“忧心忡忡”更合适。无用武之地: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第三处,结合前文“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和辛弃疾的生平可知,辛弃疾并非“怀才不遇”,而是因为统治者的政策而壮志难酬,用“无用武之地”更合适。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第四处,根据前文“扶栏远眺”可知,用“望眼欲穿”更合适。
2.答案:①原文中的“总……”与后文句式一致,衔接更恰当。②原文多用叠词,如“清清楚楚”“一遍遍”“一次次”,使句子节奏更鲜明,情感表达更强烈。
解析:解答本题,应先找出改句与原文的差异,然后分析这些差异造成的表达效果的差异。改句将原文中的“总是”改为“会”,与后文“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的形象”句式不一致,衔接不如原文顺畅,感情表达也不如原文强烈。改句将原文中的叠词“清清楚楚”改为“清楚”,将“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简化为“哭诉和表白”,语气平淡,失去了原文中运用叠词所带来的鲜明的节奏感,感情表达也不如原文强烈。
3.答案:①便又被招而任用;②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解析:①处,由前文“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可知,在国家有危难时,辛弃疾便又被招而任用,故此处应填写“便又被招而任用”。②处,根据前文“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可知,所填句子应该用“而是……”的句式;根据前文“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和后文“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可知,此处应填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4.答案:A
解析:“与陶渊明离开‘樊笼’复返自然一样……决然归隐山林”错,辛弃疾的归隐和陶渊明的归隐不一样。辛弃疾是受到排挤,被迫归隐;陶渊明则是主动选择,欣然归隐。
5.答案:①词中的菊花故意避开热闹的重阳节,要在西风霜降后才开放,表现了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②词人以花自况,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蔑视来自官场的排挤打击,挫而愈坚的傲然风骨和豪迈气概。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词中相关内容把握菊花形象的特点及内涵。“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是说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有菊花还未开放。“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通过联想,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含蓄地赞美了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词人在对菊花的这种品格的赞美中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斥官场为“臭腐场”,当时投降派掌权,自己遭受打击,却从未被击倒,这里借菊花表现了词人的傲然风骨和豪迈气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