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31 20: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竹节人》 课时 1
来源 部编人教版第三单元 课型 新授课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标分解 学什么 1.通过浏览文章内容,基本把握课文主要说了竹节人的做法,竹节人的玩法,大家课间玩竹节人,课堂上玩被老师没收,老师又拿来玩三个内容要点 2.阅读目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阅读内容。 3.通过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出玩者的痴迷状态以及他们玩的乐趣。 学到什么程度 1.“体会”指的是学生能找到表现玩者的描写的句子和关键词句的意思说出玩者的痴迷状态以及他们玩的乐趣。 怎么学 1.通过创设情境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方法,能读出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2.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创设情境学、教师点拨等方式学会有目的的阅读的不同方法。
教材分析 它围绕着竹节人写了竹节人的做法,竹节人的玩法。以及大家课间玩竹节人,课堂上玩被老师没收,老师又拿来玩。这5个部分。因此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5大段:竹节人的做法,玩法。学生课间玩竹节人,课堂上玩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课前自主预习,已经养成摘抄、积累语言的习惯。但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角度品读语言,感受文章的内涵,因此,因阅读的目的不同,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 目标 1.能够整体把握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文章。
重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的阅读任务。 难点: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的阅读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标准
环 节 一 导入新课: 你有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与同学们分享。
环 节 二 任务一: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1、快速朗读课文,然后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3、阅读课文,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竹节人》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因为“我”和同桌上课时偷玩斗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却意外地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喜爱玩竹节人的故事。 任务二: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1.快速读全文,找到制作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相关内容, 2.再仔细读,用“——”画出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用“ ”画竹节人的玩法。 小结方法阅读方法:孩子们,我们在完成任务一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快速读全文,找到制作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任务三: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浏览课文,找到你认为能表现斗竹节人的游戏非常好玩和同学们玩竹节人很痴迷的句子,在旁边做记号。 然后边读边想象画面,边做批注。 交流: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找到了不少词语和句子,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吧! 小结方法:孩子们,我们是怎么完成第二个任务的呢?(浏览课文,找出生动传神地描写词语并边读边想象这些场景。) 能扣住内容的三个要点得3分; 能扣住内容的两个要点得2分; 能扣住内容的一个要点得1分; 1.能找出三处描写做和玩竹节人的地方来体会乐趣的得3分;2..能找出两处描写做和玩竹节人的地方来体会乐趣的得2分.
环 节 三 总结:这节课我们带着三个学习任务,了解了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玩法,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以及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学会了有目的的阅读的方法:首先要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然后要针对相关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阅读。以后,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习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作业设计 1、自己动手做一个竹节人,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 2、搜集其它传统玩具的资料,写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或者玩法。
板书设计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 童真 斗竹节人 童趣 老师玩竹节人 童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