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共8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共8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1 13: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2张PPT)
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3.大气的运动
目录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每年6月前后,东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会长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参与大迁徙的兽群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斑马,紧随其后的是角马,殿后的是瞪羚。兽群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迁徙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伏击的地段,而且要提防随时可能出没的鬣狗,以及在马拉河聚集的鳄鱼。到达终点两三个月后,这支野生动物大军将再次不辞辛劳地返回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
非洲角马迁徙
气候的影响因素
——AIR COMPOSITION.

(一)概念:
是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内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平均状况。
(二)气候的基本要素为:气温、降水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引起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
亚热带
亚寒带
亚热带
亚寒带
终年高温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冬季严寒
夏季温暖,冬季严寒
终年严寒
终年严寒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 气温日较差 大 小
气温年较差 大 小
最高气温月 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北半球8月,南半球2月
最低气温月 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北半球2月,南半球8月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少 多
年内季节分配 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分配均匀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同纬度气温不同;
2、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C。
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地形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赤道
22°C
20°C
18°C
暧流
寒流
4、洋流
5.大气环流
即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的三个环流圈和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
如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寒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温带。
拓展补充:气候的影响因素
例如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球的气候主要是在不同的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
大陆东岸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大陆西岸主要是受三圈环流影响(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
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气候湿润,温差(日较差及年较差)较小;
内陆地区的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气候干旱,温差较大。
拓展补充:气候的影响因素
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别。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就与地形因素有很大关系;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阻挡从太平洋来的西风,在山脉东侧出现沙漠气候。
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拓展补充:气候的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能够影响和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全球气候变暖)
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下垫面性质,如植被覆盖情况、水域面积等,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形成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比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或海陆位置等下垫面状况)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3.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堂活动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
——AIR COMPOSITION.

气压带控制与气候
OA
风带控制与气候
OB
气压带风带控制与气候
OC
季风与气候
OD
其他因素与气候
OE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亚马逊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
Tips:全年皆夏,气温季节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6℃左右;全年多雨,分配比较均匀,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1.分布规律:
天气特点:
天气变化单调,无明显季节变化。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多强对流天气,大雨倾盆(对流雨),至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当地居民习惯用下雨的次数来计时
图隆阿贡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约8° S)
每天都要下两场非常准时的大雨:第一场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场是下午五点半
一些偏僻的山村小学以这两场雨作为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
贝伦
巴西帕拉州首府(约1.5°S)
每天都要下几次雨,而且每次下雨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
P69阅读 :报时雨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③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5.非地带地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形成原因:
中美洲地区东部
巴西高原东侧沿海
几内亚湾北岸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澳大利亚东北部
植物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1)植被特点:
①热带雨林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季相变化。
②有数量丰富的藤本、附生植物,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③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6.典型植被:热带雨林
寄生植物
板根现象
茎花现象
绞杀植物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下的土壤为砖红壤,由于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
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
7.热带雨林土壤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①大气环流: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②地形:平原广阔,南面、北面有低缓的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东南信风、东北信风都可进入,受到山地抬升作用,降水丰富。
③洋流:平原向东开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可以长趋直入,一直到平原西边。
课堂活动
刚果盆地:①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距海较远,周围高原,地形闭塞,信风难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②沿岸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2.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马来群岛:被海洋包围,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有海洋性特点。
课堂活动
3.结合图文材料,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堂活动
3.结合图文材料,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①亚马孙河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②河流含沙量小;③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亚马孙河水文特征成因——①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全年降水均匀。②河流流域面积大。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流速缓;④雨林覆盖面积广,河流含沙量小。
3.结合图文材料,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①刚果河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②河流含沙量小;③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刚果河水文特征成因——①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全年降水均匀。②河流流域面积大。③地形以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流速缓;④雨林覆盖面积广,河流含沙量小。
3.结合图文材料,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马来群岛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短小流急;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能资源丰富。
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成因——①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全年降水均匀。②河流流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流速快;④雨林覆盖面积广,河流含沙量小。
气压带控制与气候
OA
风带控制与气候
OB
气压带风带控制与气候
OC
季风与气候
OD
其他因素与气候
OE
(一)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
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南北美洲西海岸
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Tips: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700~1000mm。
1.分布规律:
①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春季萌叶抽枝;
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
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
冬季则完全无叶。
③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御冬寒。
(一)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5.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原因:
伦敦
落基山脉西坡北段
安第斯山脉西坡南段
自主探究
由于受到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无法深入内陆
(1)为什么美洲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狭窄的滨海地带。
课堂活动
结合教材P73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 60°大陆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
②东侧山脉阻挡了来自高纬度大陆的冷干气流;
③西侧沿海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结合教材P73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
①9月中旬,气温仍较高,河流水温适宜;
②该时段降水量仍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慢,鲑鱼洄游阻力较小,有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
课堂活动
结合教材P73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①人类过度的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的生存环境,导致柯莫德熊的栖息地减少;
②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
③人类过度猎杀等。
①完善并落实法律;②设立自然保护区;③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④禁止猎杀柯莫德熊等。
主要原因
保护措施
气压带控制与气候
OA
风带控制与气候
OB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气候
OC
季风与气候
OD
其他因素与气候
OE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
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副热带高气压带
Tips:北半球,
夏季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气流下沉,干旱炎热;
冬季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罗马
1.分布规律:
植被特点:
①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只有乔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②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革质硬叶;
③叶片常披茸毛,叶片不大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气候;
④一般株高较矮、树干粗壮;
⑤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
5.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自主探究
结合教材P7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美国加州夏季山火多发的地理原因。。
①加州大部分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降水少,枯枝落叶多,为山火提供了燃料;
②受加州北部的山脉影响,北部南下的风爬过山脉形成干热风(圣塔安娜风),容易引发山火;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起到助燃作用强。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东部和南部,
南美洲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炎热,干湿季明显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
Tips:当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气流上升,降水丰沛,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当信风带控制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1.分布规律:
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干季,天气燥热,晴朗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中水分严重不足,植物凋萎,一片枯黄。
因湿季有较多的降水,干季亦不太长,所以在草原中散生着耐旱的乔木。
这种植被类型称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植被特点:
①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
②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
③乔木常常具有分枝多的丛生树干和扁平的状树冠,叶小坚硬。
5.典型植被:热带(稀树)草原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
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树干里全是水,可以活几千年。
气压带控制与气候
OA
风带控制与气候
OB
气压带风带控制与气候
OC
季风与气候
OD
其他因素与气候
OE
根据纬度不同分
三个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0°N-25°N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亚和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Tips:年降水量多,一般在 1500-2000mm,集中在6-10月(北半球)。
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较差在3℃-10℃左右。
(一)季风环流与热带季风气候
1.分布规律:
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干季,天气燥热,晴朗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中水分严重不足,植物凋萎,一片枯黄。
因湿季有较多的降水,干季亦不太长,所以在草原中散生着耐旱的乔木。
这种植被类型称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植被特点:
在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地带性密闭型森林植被。热带季雨林又称季风林或热带季节林。
与热带雨林植被的区别:
①群落结构简化,乔木层减至上下两层,至少有部分种类旱季无叶;
②板状根、茎花现象、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通常远不及雨林发达,林下灌木稠密,种类丰富。
5.典型植被:热带季雨林
25°N-35°N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二)季风环流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美洲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1.分布规律:
植被特点:
①森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②大部分植物的花期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③与热带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少板根和茎花现象。
(二)季风环流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5.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5°N-55°N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三)季风环流与温带季风气候
1.分布规律:
①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春季萌叶抽枝;
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
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
冬季则完全无叶。
③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御冬寒。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
冬季冷高压强盛,冬季风南下,易发寒潮、低温冻害。
措施:兴修水利工程、加强监测与预报、发展农业技术等
全球气候的形成机理
气压带控制与气候
OA
风带控制与气候
OB
气压带风带控制与气候
OC
季风与气候
OD
其他因素与气候
OE
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南美南部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全年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
1.分布规律:
莫斯科
巴塔哥尼亚高原
为何巴塔哥尼亚高原在沿海地区且存在狭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由于受到安第斯山脉的地形阻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②虽东临大西洋,但处于西风带为离岸风,水汽难于进入大陆;
③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
植被特点:
①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
②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5.典型植被:(1)温带草原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
5.典型植被:(2)温带荒漠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
植被特点:
①主要是旱生和盐生的灌木、半灌木的植被。
②植物的叶面积缩小和退化,具有适应高温、干旱的特征。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
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分布规律:
植被特点:
①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
②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③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
5.典型植被:亚寒带针叶林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三)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1.分布规律:
植被特点:
①植物种类组成很贫乏,植物种的数目通常为100—200种;
②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少且不明显,其中藓类地衣层在群落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③苔原植物通常为多年生。
④植物通常生长缓慢,极柳在一年中枝条增长仅l—5毫米。
⑤大多数是长日照植物,常具大型和鲜艳的花和花序。
5.典型植被:苔原
(三)苔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四)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1.分布规律:
植被特点:
冰原带的植物非常稀少,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才有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
5.典型植被:冰原
(四)冰原气候
(五)高原山地气候
中、低纬度高大的山地、高原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水热条件变化大
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1.分布规律:
2.典型地区:
3.形成原因:
4.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五)高原山地气候
5.典型植被:山地垂直自然带
Distribution of world climate types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Climate temperature curve precipitation column chart
气候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统计图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寒夏暖 夏季湿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
多雨
高温
少雨
高温
少雨
温和
多雨
温和
多雨
寒冷
少雨
酷寒
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寒冷少雨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少雨
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
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总结规律:
1.比较下图中植被景观差异,讨论气候对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课堂活动
三类植被景观均位于温带地区,所处纬度大致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基本相同,其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差异大造成的。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大气环流控制 全年多雨,季节均匀 夏季(湿季或或雨季)多雨,冬季(干季或凉季和热季)少雨 冬雨 夏干 全年少雨 常年盛行湿润西风致雨 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致雨 赤道低气压带移来多雨 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致雨 冬季西风移来致雨 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 地处内陆少雨
太 阳 辐 射 制 约 寒带 终年严寒
亚寒带 冬寒夏凉
温带 冬冷夏热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亚热带 冬暖夏热
热带 全年高温










课堂活动
2.将以下气候填入空白圆圈内,互相并交流填写的理由。











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读
——AIR COMPOSITION.

①判断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大陆西岸或是内陆)
②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
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
③再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一)气候类型的判读——定位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①以“形”定“位”——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南北半球
依据 曲线形状 因素变化 结论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波峰状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波谷状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定量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②以“温”定“带”——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的温度带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均温>15 ℃ 最冷月均温介于0~15 ℃之间 最冷月均温<0 ℃,最热月均温>20 ℃(温带海洋性气候例外) 最热月均温<10 ℃为苔原,<0 ℃为冰原
季节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定量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③以“水”定“型”——根据降水分析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于800mm)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小于400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100-200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小于250mm)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定量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三)气候类型的判读——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和气候成因来判定)
典型植被
动物
突破
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气候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15°C)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降水量较多(7月份降水突破600 mm) 年降水量>1500
年降水量<1000mm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
最冷月均温(关键)>0°C,雨季较长
最冷月均温<0°C,雨季较短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关键)>0°C,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最冷月均温(关键)<0°C,降水集中在夏季
都属于亚热带
分布在大陆东岸,夏雨型,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在大陆西岸,冬雨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只分布于北半球的南亚、东南亚
年降水量1500-2000mm
雨季短,约4个月
一般3-5月是热季,最热月为5月
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年降水量750-1000mm
雨季较长,约6个月
最热月一般为降水较少、太阳高度大的时节
拓展补充:气候的描述技巧
气温特征 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高温、凉爽、温和、寒冷 夏季月均温大于20°C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0°C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C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C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降水特征 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大于100 mm为丰富。
拓展补充:气候特征的数据解读
本节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