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复习(一)》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出自教材、单元、课程名称)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复习(一)》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是先进行单元知识结构的总复习,先是检查学生对部分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达到加强巩固的效果。接着是从历年广州启聪学校的考试试卷中,提取出四个常见的考点进行设计练习题。
教材分析
教材复习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的内容。本章内容在中考中的考查方式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及解答题中与方程、函数有关问题中不等式(组)的解集及特殊解。考查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与日常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是我校启聪9班的听力障碍生,学生在上个学期学过该单元的内容,现在是重新进行复习。本班学生总体计算能力偏弱,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在复习时,没有先自行进行较系统的复习,对于一些概念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较熟练说出有关不等式的一些概念、性质。 2.学生能利用概念、性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答,及在数轴上标出其解集。 3.学生能够灵活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回顾知识点,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2.学生在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巩固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集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难点:正确运用性质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变形,进而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知识梳理 展示学生课前自己整理的单元复习笔记。 PPT出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学生根据自己提前复习所掌握了的知识进行回答。 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概括,并且侧重中考考点,同时检查学生自己的复习效果。
中考考点 考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1<x<3 B.x>3 C.x>1 D.x<1 2.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3.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2) 考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基础训练:解不等式 变式训练:解不等式 1.学生自主完成后,小组内互助。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一名至两名同学的完成情况。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基础训练: 解不等式组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变式训练: 解不等式组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 基础训练:1.代数式的值大于的值,求的非负整数解。 2.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 )个。 A.0 B.2 C.3 D.5 学生根据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进而作答。 学生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进行解答,做完后小组互相检查。 学生先独自完成不等式组的解答,再进行小组内的订正。 学生需要先正确读题,理解题意,比如说“非负整数”,之后列出正确的式子,再进行计算。 这部分的练习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较好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涉及的计算相对简单。 基础训练是考考学生在去括号和移项时,有没有做错。系数化为1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要变。变式训练则涉及到去分母,这里需要提醒学生一定不可以忘记常数项。 测试学生对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掌握和能否在数轴上正确表示出解集。 考验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
课堂小结 不等式与不等式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会什么? 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回答。 回顾、总结、矫正、提高。学生自觉形成本节的课的知识网络。
作业布置 1.作业:课本P130第2、4题; 2.将今天做错的题整理到错题本里面; 3.复习课本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运用” 。 学生课下完成。 学生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性质1:若ɑ>b,则ɑ+c>b+c, ɑ-c>b-c。 性质2:若>,>0,则>,或>。 性质3:若>,<0,则<,或<。 数轴: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有等号(≥,≤)画实心点,无等号(>,<)画空心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