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学第一次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学第一次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31 22:01:02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学第一次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高一上·沈阳期末)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这一结论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细胞学说据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科学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2.(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②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
③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的微细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
④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⑤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A.2 B.3 C.4 D.5
3.(2021高一上·永善月考)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其主要依据是(  )
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不能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能够致病
4.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莲叶和荷花是生命系统中的组织层次
B.荷塘中的所有鱼可以构成一个种群
C.荷塘是一个水生生态系统
D.与鱼相比,莲不含有器官层次
6.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呼吸道上皮
③叶的表皮细胞
④一棵柳树
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⑥甲型H1N1病毒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⑨一片草地
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⑧⑥⑨
C.③②①④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⑥⑨
7.(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图2是选用图1中甲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1中由甲物镜转换为乙物镜观察2中的细胞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处于视野的中央
B.选用乙物镜时视野亮度比选用甲物镜时大
C.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之后可使用粗准焦螺旋
D.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8.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③转动转换器④调节粗准焦螺旋⑤调节细准焦螺旋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②⑤ B.①③④⑥ C.⑥③②④ D.⑥③⑤④
9.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大肠杆菌②曲霉③发菜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噬菌体⑦链霉菌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⑦
10.(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下列对细胞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B.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C.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1.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导致透光不均匀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比,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反比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D.某一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到约4个细胞
12.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蓝细菌构成一个种群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蓝细菌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1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和蓝细菌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它们均为自养型生物
B.蓝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发菜细胞含叶绿体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遗传物质均为DNA等
14.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该菌体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该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好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细菌除核糖体外,还有线粒体、叶绿体等众多细胞器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
D.该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5.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C含量最多,所以是最基本元素
B.H、O、N、P、S、K、Ca都是大量元素
C.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
D.微量元素含量少,却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16.重庆沱茶于1953年开始生产,属上乘紧压茶,茶叶中含元素锰、锌、硒、维生素及茶多酚等物质。下列有关茶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锰是一种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对生物体非常重要
B.新鲜茶叶细胞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中,除锰、锌等元素外,还含有镁
C.新鲜茶叶细胞中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17.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强
B.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
C.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D.急性腹泻患者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
18.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点燃小麦种子,最终得到的灰烬就是无机盐
B.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以属于微量元素
C.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抽搐现象
D.铁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铁会导致叶片发黄
19.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参与生化反应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人体内钠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
⑥缺硼、缺磷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小麦晾晒过程中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C.鸡蛋清中所含的水是自由水
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A.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B.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2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鄱阳湖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B.鄱阳湖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整个鄱阳湖区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D.鄱阳湖中的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2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A16型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伤寒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染色体
B.A16型肠道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含有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
C.上述病原体都营寄生生活,都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D.上述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24.(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检测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葡萄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混合再使用
D.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备长期使用
25.(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C.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化学反应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6.(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七星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发的重点旅游风景点,水域深,水面广,野生鲫鱼资源丰富。湖内芦苇丛生,每年春秋有大批白天鹅、遗鸥、青章、鹤等十几种珍稀鸟类来此栖息。回答下面问题:
(1)七星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七星湖的一只野生鲫鱼属于   ,鲫鱼的心脏属于   。
(3)下表是某同学归纳七星湖区域细菌、松树和松鼠的生命系统的层次仔细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 系统 生物圈
细菌 √ √ × × √ √
松树 √ √ √ × √ √
松鼠 √ √ √ √ √ √
注: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①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
②表中生命系统中包含非生物成分的层次是   。
27.(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下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④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
(1)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较高的镜头组合是   ,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   ,使用   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
(2)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的过程中,能否不移动装片直接换高倍镜 为什么    
(3)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应该如何操作    
(4)如甲、乙两图分别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甲   个,乙   个。
28.(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新冠病毒有明显区别的是(填序号)。
A.HIV B.大肠杆菌 C.颤蓝细菌 D.酵母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无”或“不能”)。
细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甲最可能取自   ,乙最可能取自   ,丙最可能取自   ,(三空均填字母)。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细菌
(3)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图1图2
区分二者的主要依据是   ,这体现了细胞的   性。
29.(2022高一上·临汾月考)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一种蛋白质,能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的催化剂)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问题:
(1)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请说出其中一个不同之处:   。
(2)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两种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可以用   试剂来区分两种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   ;
②向上述两种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   处理,然后观察现象。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被检测的溶液是   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
B、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还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正确;
C、细胞学说未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C错误;
D、科学发现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
(1)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
2.【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①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①错误;
②罗伯特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②错误;
③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③错误;
④施莱登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④错误;
⑤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⑤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时间 科学家 重要贡献 不足
1543年 比利时的
维萨里 通过大量尸体解剖研究,提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17世纪 法国的
比夏 通过肉眼观察研究,提出了人体组织水平(21种组织)的结构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1665年 英国的
罗伯特 虎克 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植物的木栓细胞,并命名了“细胞” 观察的是死细胞
17世纪 荷兰的
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了活细胞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17世纪 意大利的
马尔比基 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细微结构 未用细胞来描述
19世纪 德国的
施莱登 首次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未与动物界联系
19世纪 德国的
施旺 提出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结论 未弄清细胞来源的过程
19世纪 德国的
耐格里 观察了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1858年 德国的
魏尔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未考虑非细胞结果生命的政治
3.【答案】C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2)分类:DNA病毒、RNA病毒;(3)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4.【答案】D
【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即使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需要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相关的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因此SARS病毒不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的,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
(3)多细胞生物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尽管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且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生物体内它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5.【答案】C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叶和花均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
B、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荷塘包含生物和非生物,一个水生生态系统,C正确;
D、与鱼相比,莲不含有系统层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6.【答案】C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①苹果属于器官层次;②呼吸道上皮属于组织层次;③叶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④一棵柳树属于个体层次;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⑥甲型H1N1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属于种群层次;⑨一片草地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据以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为③②①④⑧⑩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7.【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显微镜成像为倒像,细胞在视野的右下方,实际在左下方,故移到视野中央要向右下方移动,A错误;
B、甲、乙均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高,视野越暗,故选用乙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甲物镜时小,B错误;
C、甲、乙均为物镜,乙的放大倍数大于甲,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换上高倍镜后只使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异物也不动,异物不再目镜和裝片上,可能在物镜,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污物”位置:
8.【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分析图可知,B图气孔是A图气孔的放大,要观察的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③②⑤,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先低后高;②调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③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9.【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②曲霉属于真核生物,③发菜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⑤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⑥噬菌体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⑦链霉菌属于原核生物,综上分析,①③⑤⑦均属于原核生物,ABC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方法:①原核生物: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②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③有关生物的两个“不一定”:生物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藻类,常见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 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生物。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都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 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10.【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A正确;
B、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且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B正确;
C、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而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且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C正确;
D、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1.【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说明切片薄厚不均,薄处能透光,成像良好,厚处透光差,成像差,A正确;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呈正比,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反比,B错误;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由于显微镜下的物象与实物之间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关系,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应是“9<6”,C正确;
D、某一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在放大4倍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64÷42=4个,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确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盖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2.【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池塘中所有的蓝细菌有多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都属于蓝细菌(原核生物),而衣藻属于绿藻(真核生物),B错误;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水稻为真核生物,其叶肉细胞中有核糖体,C错误;
D、以上两种细胞一个是原核细胞,一个是真核细胞,二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3.【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蓝细菌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因而它们均为自养型生物,A错误;
B、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变形虫为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的根本区别为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C、颤蓝细菌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两者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光合色素,因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均属于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遗传物质均为DNA等,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与蓝藻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含DNA分子);②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2)不同点: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大多数细菌为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14.【答案】C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细菌除了核糖体无其它细胞器,B错误;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可以自养,C正确;
D、该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题意:由题干可知该种生物为细菌,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生产者。
15.【答案】A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O在细胞鲜重中最多,C是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因为组成细胞的大分子物质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错误;
B、C、H、O、N、P、S、K、Ca、Mg都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因为它们的含量高,B正确;
C、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而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两者之间不存在交集,C正确;
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糖类元素),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
16.【答案】B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锰是一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对生命活动必不可少,A正确;
B、镁是大量元素,B错误;
C、细胞内的元素主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C正确;
D、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
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
17.【答案】A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速度越快,则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弱,A错误;
B、植物代谢活动越旺盛,组织中的含水量越多,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就越大,可见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B正确;
C、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C正确;
D、急性腹泻患者丢失了大量水和无机盐,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
18.【答案】A
【知识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点燃小麦种子,最终得到的灰烬就是无机盐,A正确;
B、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不一定是微量元素,B错误;
C、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现象,C错误;
D、镁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镁会导致叶片发黄,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机盐
19.【答案】C
【知识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解析】【解答】①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自由水也能参与生化反应,①正确;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但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
③人体内钠离子参与神经细胞兴奋的形成,钠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③正确;
④无机盐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
⑤休眠种子新陈代谢比萌发种子弱,结合水相对多,自由水相对少,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⑤正确;
⑥叶绿体大量的膜面积由磷脂构成,缺磷会影响叶绿体结构而影响光合作用;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⑥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①③⑤⑥,共四项,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功能:
(1)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相结合的水,(占全部水的4.5%)。
特点:不易散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
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2)自由水: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全部水的95.5%)
特点:容易流动,容易蒸发,有溶解性
生理功能: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3)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二、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多数以离子态存在,如K+、Na+ 、Cl-等
2、含量:仅占细胞鲜重1%-1.5%
3、无机盐的生理功能:①是细胞中化合物的重要成分;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③维持细胞酸碱平衡;④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
20.【答案】C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强度呈正相关,越冬植物代谢弱,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A正确;
B、小麦晾晒的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B正确;
C、鸡蛋清中所含的水为结合水,C错误;
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21.【答案】B,C,D
【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解答】A、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流感病毒在体外无生命活动,随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不依赖细胞,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错误;
B、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离不开神经细胞,B正确;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正确
D、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分裂,细胞分裂能够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
(3)多细胞生物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尽管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且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生物体内它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22.【答案】A,D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鄱阳湖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正确;
B、鄱阳湖中的所有鱼含有多个物种,故鄱阳湖中的所有鱼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整个鄱阳湖区中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错误;
D、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3.【答案】A,C,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伤寒杆菌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为原核生物,该细胞中的DNA是裸露的,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A16型肠道病毒也不例外,其含有的核酸可作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引起伤寒的伤寒杆菌和引起手足口病的A16型肠道病毒均营寄生生活,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而伤寒杆菌作为单细胞生物,即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C错误;
D、伤寒杆菌蛋白质的合成所需的核糖体、氨基酸来自自身,而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所需的核糖体、氨基酸由宿主细胞提供,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4.【答案】B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鉴定时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
B、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再加B液,C错误;
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与核酸:
有机物 生物材料 用于鉴定的试剂 产生的颜色
淀粉 马铃薯汁 碘液 蓝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苹果、梨、白萝卜、葡萄汁。不能选用甘蔗 斐林试剂
甲液 0.1g/mL NaOH
乙液 0.05 g/mL CuSO4 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50-65℃温水中隔水加热)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豆浆、蛋清、牛奶 双缩脲试剂
A 0.1g/mL NaOH
B 0.1g/mL CuSO4
A 先B后 紫色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染液(Ⅳ染液) 橘黄色(红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RNA   吡罗红 红色
25.【答案】A,B,D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
C、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结合水不能参与生化反应,C错误;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水:
26.【答案】(1)生态系统
(2)个体;器官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代表个体,所以没有组织;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1)七星湖属于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
(2)七星湖的一只野生鲫鱼属于个体层次,心脏属于器官层次,心肌属于组织层次。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代表个体,所以没有组织。表中生命系统中包含非生物成分的层次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7.【答案】(1)⑤⑥;⑥;③④
(2)不能,因为高倍镜视野范围小,如果不先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直接换成高倍镜,可能在高倍镜下找不到物像
(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4;4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与装片距离最近,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较高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视野亮度最亮的组合为③④。
(2)由于高倍镜视野范围小,如果不先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直接换成高倍镜,可能在高倍镜下找不到物像,故不能不移动装片直接换高倍镜。
(3)凹面镜具有聚光的功能,故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可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放大的倍数,若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单行相连的16个细胞,则放大400倍后,距离相当于比原来扩大了4倍,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4个,若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则放大400倍后,距离相当于比原来扩大了4倍,面积相当于扩大了16倍,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4个。
【分析】(1)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先低后高;②调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③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
①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②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28.【答案】(1)B;C;D
(2)A;B;D
(3)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差异性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分析表格:甲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甲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含有细胞壁,应为植物细胞;乙含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乙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细胞壁,应为动物细胞;丙无核膜,属于原核细胞,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蓝藻。
(1)大肠杆菌、颤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HIV和新冠病原体都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新冠病毒有明显区别的BCD。故选BCD。
(2)①由分析可知,甲有核膜、细胞壁,且能进行光合作用,甲是植物,可能是A洋葱,乙有核膜,没有细胞壁,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是动物,可能是B兔子,丙没有核膜,丙可能是D蓝细菌。
(3)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9.【答案】(1)使用方法不同(或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2)双缩脲试剂;稀蛋清与淀粉酶溶液;斐林
(3)①等量淀粉溶液;(50-65℃)水浴加热;淀粉酶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应先等量混匀后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是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
(2)分析题意,稀蛋清和淀粉酶是蛋白质,葡萄糖和淀粉均为糖类,在不加热情况下,可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发生紫色反应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不反生紫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淀粉为非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不发生显色反应。
(3)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是稀蛋清和淀粉酶,因此可以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时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的是淀粉酶溶液。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②由于麦芽糖、 葡萄糖为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混合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进而判断淀粉是否被水解。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50~ 65℃)水浴加热处理。
③若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淀粉已被催化水解为还原糖,说明是淀粉酶溶液;若试管中没有显色反应,则混合液中淀粉没有水解,说明是稀蛋清。
【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
2、蛋白质的检测:
1 / 1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学第一次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高一上·沈阳期末)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这一结论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细胞学说据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科学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
B、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还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正确;
C、细胞学说未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C错误;
D、科学发现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
(1)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
2.(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漫长而曲折,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②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
③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的微细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
④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⑤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A.2 B.3 C.4 D.5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①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①错误;
②罗伯特虎克通过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②错误;
③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③错误;
④施莱登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④错误;
⑤耐格里通过观察分生区细胞,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⑤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时间 科学家 重要贡献 不足
1543年 比利时的
维萨里 通过大量尸体解剖研究,提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17世纪 法国的
比夏 通过肉眼观察研究,提出了人体组织水平(21种组织)的结构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1665年 英国的
罗伯特 虎克 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植物的木栓细胞,并命名了“细胞” 观察的是死细胞
17世纪 荷兰的
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了活细胞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17世纪 意大利的
马尔比基 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细微结构 未用细胞来描述
19世纪 德国的
施莱登 首次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未与动物界联系
19世纪 德国的
施旺 提出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结论 未弄清细胞来源的过程
19世纪 德国的
耐格里 观察了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1858年 德国的
魏尔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未考虑非细胞结果生命的政治
3.(2021高一上·永善月考)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其主要依据是(  )
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不能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能够致病
【答案】C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2)分类:DNA病毒、RNA病毒;(3)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4.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D
【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即使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需要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相关的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因此SARS病毒不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的,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
(3)多细胞生物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尽管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且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生物体内它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5.(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莲叶和荷花是生命系统中的组织层次
B.荷塘中的所有鱼可以构成一个种群
C.荷塘是一个水生生态系统
D.与鱼相比,莲不含有器官层次
【答案】C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叶和花均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
B、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荷塘包含生物和非生物,一个水生生态系统,C正确;
D、与鱼相比,莲不含有系统层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6.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呼吸道上皮
③叶的表皮细胞
④一棵柳树
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⑥甲型H1N1病毒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⑨一片草地
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⑧⑥⑨
C.③②①④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⑥⑨
【答案】C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①苹果属于器官层次;②呼吸道上皮属于组织层次;③叶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④一棵柳树属于个体层次;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⑥甲型H1N1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属于种群层次;⑨一片草地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据以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为③②①④⑧⑩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7.(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图2是选用图1中甲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1中由甲物镜转换为乙物镜观察2中的细胞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处于视野的中央
B.选用乙物镜时视野亮度比选用甲物镜时大
C.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之后可使用粗准焦螺旋
D.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显微镜成像为倒像,细胞在视野的右下方,实际在左下方,故移到视野中央要向右下方移动,A错误;
B、甲、乙均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高,视野越暗,故选用乙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甲物镜时小,B错误;
C、甲、乙均为物镜,乙的放大倍数大于甲,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换上高倍镜后只使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异物也不动,异物不再目镜和裝片上,可能在物镜,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污物”位置:
8.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③转动转换器④调节粗准焦螺旋⑤调节细准焦螺旋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②⑤ B.①③④⑥ C.⑥③②④ D.⑥③⑤④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分析图可知,B图气孔是A图气孔的放大,要观察的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③②⑤,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先低后高;②调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③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9.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大肠杆菌②曲霉③发菜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噬菌体⑦链霉菌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⑦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②曲霉属于真核生物,③发菜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⑤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⑥噬菌体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⑦链霉菌属于原核生物,综上分析,①③⑤⑦均属于原核生物,ABC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方法:①原核生物: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②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③有关生物的两个“不一定”:生物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藻类,常见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 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生物。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都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 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10.(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下列对细胞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B.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C.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A正确;
B、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且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B正确;
C、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而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且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C正确;
D、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1.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导致透光不均匀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比,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反比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D.某一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到约4个细胞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说明切片薄厚不均,薄处能透光,成像良好,厚处透光差,成像差,A正确;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呈正比,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反比,B错误;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由于显微镜下的物象与实物之间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关系,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应是“9<6”,C正确;
D、某一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在放大4倍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64÷42=4个,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确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盖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2.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蓝细菌构成一个种群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蓝细菌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池塘中所有的蓝细菌有多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都属于蓝细菌(原核生物),而衣藻属于绿藻(真核生物),B错误;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水稻为真核生物,其叶肉细胞中有核糖体,C错误;
D、以上两种细胞一个是原核细胞,一个是真核细胞,二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和蓝细菌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它们均为自养型生物
B.蓝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发菜细胞含叶绿体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遗传物质均为DNA等
【答案】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蓝细菌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因而它们均为自养型生物,A错误;
B、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变形虫为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的根本区别为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C、颤蓝细菌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两者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光合色素,因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均属于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遗传物质均为DNA等,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与蓝藻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含DNA分子);②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2)不同点: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大多数细菌为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14.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该菌体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该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好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细菌除核糖体外,还有线粒体、叶绿体等众多细胞器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
D.该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C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细菌除了核糖体无其它细胞器,B错误;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可以自养,C正确;
D、该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题意:由题干可知该种生物为细菌,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生产者。
15.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C含量最多,所以是最基本元素
B.H、O、N、P、S、K、Ca都是大量元素
C.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
D.微量元素含量少,却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答案】A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O在细胞鲜重中最多,C是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因为组成细胞的大分子物质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错误;
B、C、H、O、N、P、S、K、Ca、Mg都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因为它们的含量高,B正确;
C、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而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两者之间不存在交集,C正确;
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糖类元素),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
16.重庆沱茶于1953年开始生产,属上乘紧压茶,茶叶中含元素锰、锌、硒、维生素及茶多酚等物质。下列有关茶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锰是一种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对生物体非常重要
B.新鲜茶叶细胞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中,除锰、锌等元素外,还含有镁
C.新鲜茶叶细胞中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答案】B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锰是一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对生命活动必不可少,A正确;
B、镁是大量元素,B错误;
C、细胞内的元素主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C正确;
D、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
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
17.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强
B.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
C.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D.急性腹泻患者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
【答案】A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速度越快,则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弱,A错误;
B、植物代谢活动越旺盛,组织中的含水量越多,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就越大,可见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B正确;
C、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C正确;
D、急性腹泻患者丢失了大量水和无机盐,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
18.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点燃小麦种子,最终得到的灰烬就是无机盐
B.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以属于微量元素
C.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抽搐现象
D.铁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铁会导致叶片发黄
【答案】A
【知识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点燃小麦种子,最终得到的灰烬就是无机盐,A正确;
B、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不一定是微量元素,B错误;
C、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现象,C错误;
D、镁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镁会导致叶片发黄,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无机盐
19.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参与生化反应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人体内钠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
⑥缺硼、缺磷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C
【知识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
【解析】【解答】①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自由水也能参与生化反应,①正确;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但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
③人体内钠离子参与神经细胞兴奋的形成,钠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③正确;
④无机盐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
⑤休眠种子新陈代谢比萌发种子弱,结合水相对多,自由水相对少,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⑤正确;
⑥叶绿体大量的膜面积由磷脂构成,缺磷会影响叶绿体结构而影响光合作用;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⑥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①③⑤⑥,共四项,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功能:
(1)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相结合的水,(占全部水的4.5%)。
特点:不易散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
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2)自由水: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全部水的95.5%)
特点:容易流动,容易蒸发,有溶解性
生理功能: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3)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二、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多数以离子态存在,如K+、Na+ 、Cl-等
2、含量:仅占细胞鲜重1%-1.5%
3、无机盐的生理功能:①是细胞中化合物的重要成分;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③维持细胞酸碱平衡;④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
2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小麦晾晒过程中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C.鸡蛋清中所含的水是自由水
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强度呈正相关,越冬植物代谢弱,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A正确;
B、小麦晾晒的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B正确;
C、鸡蛋清中所含的水为结合水,C错误;
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A.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B.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答案】B,C,D
【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解答】A、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流感病毒在体外无生命活动,随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不依赖细胞,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错误;
B、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离不开神经细胞,B正确;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正确
D、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分裂,细胞分裂能够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
(3)多细胞生物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尽管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且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生物体内它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2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鄱阳湖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B.鄱阳湖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整个鄱阳湖区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D.鄱阳湖中的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答案】A,D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鄱阳湖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正确;
B、鄱阳湖中的所有鱼含有多个物种,故鄱阳湖中的所有鱼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整个鄱阳湖区中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错误;
D、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A16型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伤寒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染色体
B.A16型肠道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含有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
C.上述病原体都营寄生生活,都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D.上述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答案】A,C,D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A、伤寒杆菌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为原核生物,该细胞中的DNA是裸露的,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A16型肠道病毒也不例外,其含有的核酸可作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引起伤寒的伤寒杆菌和引起手足口病的A16型肠道病毒均营寄生生活,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而伤寒杆菌作为单细胞生物,即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C错误;
D、伤寒杆菌蛋白质的合成所需的核糖体、氨基酸来自自身,而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所需的核糖体、氨基酸由宿主细胞提供,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4.(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检测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葡萄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混合再使用
D.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备长期使用
【答案】B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鉴定时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
B、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再加B液,C错误;
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与核酸:
有机物 生物材料 用于鉴定的试剂 产生的颜色
淀粉 马铃薯汁 碘液 蓝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苹果、梨、白萝卜、葡萄汁。不能选用甘蔗 斐林试剂
甲液 0.1g/mL NaOH
乙液 0.05 g/mL CuSO4 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50-65℃温水中隔水加热)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豆浆、蛋清、牛奶 双缩脲试剂
A 0.1g/mL NaOH
B 0.1g/mL CuSO4
A 先B后 紫色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染液(Ⅳ染液) 橘黄色(红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RNA   吡罗红 红色
25.(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C.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化学反应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
【答案】A,B,D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
C、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结合水不能参与生化反应,C错误;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水: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6.(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七星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发的重点旅游风景点,水域深,水面广,野生鲫鱼资源丰富。湖内芦苇丛生,每年春秋有大批白天鹅、遗鸥、青章、鹤等十几种珍稀鸟类来此栖息。回答下面问题:
(1)七星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七星湖的一只野生鲫鱼属于   ,鲫鱼的心脏属于   。
(3)下表是某同学归纳七星湖区域细菌、松树和松鼠的生命系统的层次仔细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 系统 生物圈
细菌 √ √ × × √ √
松树 √ √ √ × √ √
松鼠 √ √ √ √ √ √
注: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①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
②表中生命系统中包含非生物成分的层次是   。
【答案】(1)生态系统
(2)个体;器官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代表个体,所以没有组织;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1)七星湖属于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
(2)七星湖的一只野生鲫鱼属于个体层次,心脏属于器官层次,心肌属于组织层次。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代表个体,所以没有组织。表中生命系统中包含非生物成分的层次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肺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消化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兔
种群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该区域内同种兔的所有
个体
群落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该区域内兔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兔生活的陆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7.(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下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④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
(1)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较高的镜头组合是   ,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   ,使用   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
(2)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的过程中,能否不移动装片直接换高倍镜 为什么    
(3)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应该如何操作    
(4)如甲、乙两图分别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甲   个,乙   个。
【答案】(1)⑤⑥;⑥;③④
(2)不能,因为高倍镜视野范围小,如果不先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直接换成高倍镜,可能在高倍镜下找不到物像
(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4;4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与装片距离最近,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较高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视野亮度最亮的组合为③④。
(2)由于高倍镜视野范围小,如果不先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直接换成高倍镜,可能在高倍镜下找不到物像,故不能不移动装片直接换高倍镜。
(3)凹面镜具有聚光的功能,故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可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放大的倍数,若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单行相连的16个细胞,则放大400倍后,距离相当于比原来扩大了4倍,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4个,若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则放大400倍后,距离相当于比原来扩大了4倍,面积相当于扩大了16倍,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大约有4个。
【分析】(1)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先低后高;②调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③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
①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②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28.(2023高一上·中牟开学考)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新冠病毒有明显区别的是(填序号)。
A.HIV B.大肠杆菌 C.颤蓝细菌 D.酵母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无”或“不能”)。
细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甲最可能取自   ,乙最可能取自   ,丙最可能取自   ,(三空均填字母)。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细菌
(3)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图1图2
区分二者的主要依据是   ,这体现了细胞的   性。
【答案】(1)B;C;D
(2)A;B;D
(3)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差异性
【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
【解析】【解答】分析表格:甲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甲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含有细胞壁,应为植物细胞;乙含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乙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细胞壁,应为动物细胞;丙无核膜,属于原核细胞,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蓝藻。
(1)大肠杆菌、颤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HIV和新冠病原体都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新冠病毒有明显区别的BCD。故选BCD。
(2)①由分析可知,甲有核膜、细胞壁,且能进行光合作用,甲是植物,可能是A洋葱,乙有核膜,没有细胞壁,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是动物,可能是B兔子,丙没有核膜,丙可能是D蓝细菌。
(3)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9.(2022高一上·临汾月考)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一种蛋白质,能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的催化剂)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问题:
(1)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请说出其中一个不同之处:   。
(2)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两种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可以用   试剂来区分两种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   ;
②向上述两种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   处理,然后观察现象。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被检测的溶液是   溶液。
【答案】(1)使用方法不同(或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2)双缩脲试剂;稀蛋清与淀粉酶溶液;斐林
(3)①等量淀粉溶液;(50-65℃)水浴加热;淀粉酶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应先等量混匀后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是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
(2)分析题意,稀蛋清和淀粉酶是蛋白质,葡萄糖和淀粉均为糖类,在不加热情况下,可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发生紫色反应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不反生紫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淀粉为非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不发生显色反应。
(3)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是稀蛋清和淀粉酶,因此可以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时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的是淀粉酶溶液。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②由于麦芽糖、 葡萄糖为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混合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进而判断淀粉是否被水解。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50~ 65℃)水浴加热处理。
③若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淀粉已被催化水解为还原糖,说明是淀粉酶溶液;若试管中没有显色反应,则混合液中淀粉没有水解,说明是稀蛋清。
【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
2、蛋白质的检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