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分析:
《雪》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鲁迅作品《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这单元的文章都是由作者在寻常事物中激起的心灵之声。《雪》在这个单元第一课,主要是因为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含蓄,寓意深邃,体现出散文诗的突出特点。单元通过这篇课文,一是想让学生在承接前个单元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学习抒情性语言,对本单元散文诗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二是想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揣摩、品味语句,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通过平时观察学生课前预习,能学会生字词。2、了解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基础通过小组学习会分析出语言描写方法。3、学生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4、了解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习热情。5、八年级学生阅历较浅,心理不够成熟,理解感悟能力偏低。再加上鲁迅先生内蕴深刻,生涩难懂的作品风格,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文章深邃寓意的理解和把握。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个别学生提高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设计: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2、课中进行听说训练、交流分享、问题探究等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利用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引导认知的多样性。
3、课后延伸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拓展认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理解文章的深邃寓意,结合背景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散文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南北地区不同雪景图片
2、导语:因为洁白的飞雪,不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而且令人遐思万千。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对雪的感觉是怎样的? (等学生说完后,教师接着说)同学们的想像非常丰富,表达也非常贴切。雪花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为雪花的纯洁与漂洒所陶醉,为它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优美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再去感受另一番雪世界的美妙与精彩(视频朗读)。
看多媒体雪景图、聆听说感受。
通过雪景图,把学生带入情境,用文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已知体验,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兴趣。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大屏幕检测字词
2、要求自由读课文
3、如何把美的语言用美的情感表现出来呢?学生简单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要注意朗读感情处理,确定感情基调;二、要注意朗读的语速、语调。三要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图面。4、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5、教师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教师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 明确:本文要以两种不同的感情基调来读:首先是江南的雪的部分,应读得柔婉,温和。而北国就得像东北大汉豪爽,大气。所以读北国的雪应读得慷慨激昂,富有气势。6、师范读课文
7、分角色朗读课文(女生读前半部分课文,男生读后半部分)
8、提出问题:⑴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引导赏析语句:
举例说明文本的诗意体现在何处。可仿照下面的表述方式叙述(投影显示):
诗意的雪美在色彩……
诗意的雪美在画面…… 诗意的雪美在想象…… 诗意的雪美在语言…… 诗意的雪美在…………
归纳出江南和朔方的雪的特征。
三、 合作探究体验情感
1、本文作者用充满激情、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江南的雪,和富有反抗力量的朔方的雪,那么,作者仅仅是在写雪吗?如果不是,你认为是为了写什么呢?
2、链接背景,体验鲁迅当时的处境。多媒体帮助。联系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一说鲁迅思想性格的双重性。
四、拓展延伸:
阅读选文柯蓝写的散文诗《雪》,试比较在写法上与课文有什么相同之处。
五、课堂总结阅读鲁迅先生的《雪》,我们既欣赏到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更能体察到他那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所以说,《雪》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美景、美情相得益彰。
六、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心中的雪。(字数300字左右)
2、拓展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陈丹青《我谈大先生》。
检测学生掌握字词情况
自主学习:
1自由诵读,说原始体验。(学生可能会说文章语言很美,或把雪写得很美等
2学生简单讨论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师生合作评议。
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图面。
女生读江南雪部分,男生读北方雪的部分。
学生思考
生生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
穿插学生配乐朗读
说一说、品读、赏析
生生互评
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
诵读、 探究
师生共同评价
思考?? 交流
思考?? 交流
聆听
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
培养想象能力
这一环节安排一系列的朗读活动,是想引导学生与文本反复对话,学生容易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主旨。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合作精神。
音乐是心声,用音乐作为背景,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品读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链接背景加深理解。
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链接课外阅读扩大了知识面。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深理解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基本结束时,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
附:
学生自评表
内容?? 项目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得分
创设情境,导入
2
3
5
?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3
5
2
?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3
5
2
?
合作探究体验情感
3
4
3
?
拓展延伸
2
5
3
?
合计
13
22
15
?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生机盎然?? 追求美好的理想
?雪?
??? 鲁迅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 蓬勃奋飞? 对冷酷现实的抗争
九.教学反思
作者语言比较隐讳,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对学生的理解来说有些困难。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我力图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的。我把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合作学习成为本节课堂的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组织、引导、启发,将众多衍生的新问题准确判断,迅速纳入且与主线丝丝入扣,推动主线问题缓解深入进行,使课堂主线分明、张弛有度。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近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一边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来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使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说理解,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理解课文的所寄寓的思想,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课件14张PPT。雪鲁 迅雪鲁 迅字词注音:磬( )口
脂粉奁( )
目光灼灼( )
褪( )尽
朔( )方
凛冽( )( )qìngliánzhuótuìshuòl?nliè思考:
⑴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诗意的雪美在色彩…… 诗意的雪美在画面…… 诗意的雪美在想象…… 诗意的雪美在语言…… 诗意的雪美在………… 本文作者用充满激情、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江南的雪,和富有反抗力量的朔方的雪,那么,作者仅仅是在写雪吗?如果不是,你认为是为了写什么呢?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五四退潮时期: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的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自选集〉自序》,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作业:
1、写一写你心中的雪。(字数300字左右)
2、拓展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陈丹青《我谈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