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1 12: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大海是那么神秘莫测,刚刚还是风平浪静,猛然间fēng bào ( )来临,狂风怒吼,波涛 hōng míng ( ),海面上变得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让人xīn jīng ròu tiào ( )。哥哥说:“今天的天气真的太zāo gāo ( )。”
二、选择。
1、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选一选。(填序号)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
(2)“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4)“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
A、语意的跳跃 B、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C、数字延续的省略 D、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两批货物同时打折出售,严重折本,再这样折腾下去,他可受不了了。
B、他是个性格倔强的人,不能勉强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否则会激起他强烈的反抗。
C、这艘轮船在风雨中迷失了方向,海水已经淹没了甲板,这艘轮船即将沉没,突然一个巨浪袭来,瞬间将它吞没。
D、我们在向别人做出承诺时应当考虑具体情况,而不能不辨是非对错,一概答应下来。
3、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生动的人物事迹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B、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C、《桥》多处描写 雨水、洪水和桥的变化,就是借助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环境的危险,烘托出老支书临危不乱、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
D、通过关注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好胆小、懦弱和对丈夫的畏惧。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终将自作自受。
B、那只鸬鹚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C、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
D、那江水怒吼着,从远处浩浩荡荡地涌过来,势不可当。
5、对下列句子运用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语言描写)
C、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心理描写)
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外貌描写)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一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增添了故事的悲壮色彩。
B、《爱的教育》是加拿大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C、《金色的鱼钩》一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出老班长崇高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的怀念。
D、阅读小说时,既要了解故事情节,又要关注人物形象。
7、给下列句子的“顾”的意思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爱惜 B、看 C 、照顾 D、拜访
(1)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成了出山成了刘备的军师。( )
(2)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显出轻松自在的样子。 ( )
(3)妈妈从早到晚都在忙碌,连我也顾不上了。 ( )
(4)渔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在恶劣的天气中出海打鱼。 ( )
8、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扬缺点 安排工作 反映情况 B、提高认识 价格高贵 保卫公物
C、改善生活 天气晴朗 身体强壮 D、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经验
9、下列成语运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千钧一发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10、读句子,猜人物。
(1)单骑救主,忠心耿耿,骁勇善战。 ( )
(2)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有勇有谋。 ( )
(3)战黑熊怪,惩恶扬善,重情重义。 ( )
(4)千里走单骑,重诺守信,忠义勇猛。 ( )
A、鲁智深 B、赵子龙 C、关羽 D、孙悟空
三、词语练习。
1、请用“烈”字组词,再填空。
(1)、战士们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 )的搏斗。
(2)、突然,飞机遇到一股( )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
(3)、刚刚吃过饭,你不能( )运动。
(4)、风( )地刮着,路边的碗口粗的树居然都被吹断了。
(5)、会场上响起一阵( )的掌声。
2、联系上下文,用“√”选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使下面文段的表述更准确。
公园里,一树树海棠花(争奇斗艳 繁花似锦),美丽极了,惹得鸟儿们(呼朋引伴 前呼后拥)而。花香、鸟语、丽景,让游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一张站在船头的白鹭的照片。(缩写句子)
2、竹子的全身都是宝。(改为双重否定句)
3、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修改病句)
4、妈妈在电话里对小华说:“小华,这个周末我和你爸爸单位加班,不能回来,告诉奶奶,让她和你 一起来成都来,并提醒她注意安全。”
请你代小华向奶奶转述妈妈的话:
5、根据给出的语境,写一写“我”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我在公交车上站了很久,腰酸腿疼的,终于空出了一个座位,刚坐下,就看到一个老奶奶拎着一大口袋的蔬菜颤颤巍巍地上了车。我心想:
五、课文回顾。
1、《穷人》的作者是 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
、 、 等。
2、小说能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地扫得干干净净……”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 的品质;“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这两句话是 和 描写,写出了老汉 的形象。
3、“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选自《桥》)从此处可以看出,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文末才交代他们的关系,进一步表现了老汉 的精神,具有 的艺术效果。
4、本单元课文,我认识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 桑娜,有
的老班长,有 的老支书。
5、《回乡偶书》一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 。”
6、本学期,你一定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吧,其中 (填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觉得他(她)是个 的人,因为
。(写故事情节)
六、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穷人》选段)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风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选文第3自然段说“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的桑娜会想些什么呢?写一写。
2、品读描写渔夫的语句,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1)“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属于 描写,说明渔夫对于 这件事感到 ;“ ”属于动作描写,说明他正在认真地思考,又体现了渔夫的憨厚。
(2)加点字“熬”的意思是 ,说明了渔夫为了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宁可自己过更加艰苦的生活,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 的人。
3、玲玲对比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后,认为链接材料表现了渔夫的“毫不犹豫”,更能凸显渔夫品质的高尚。你赞同玲玲的看法吗?为什么?
【链接材料】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毫不犹豫地说:“赶快去把两个孩子抱过来,快去!”
(二)拓展阅读(整本书)
【材料一】太阳悄悄地在伏尔加河上浮动。周围的景色时刻都在变换着。苍翠的青山耸立着,仿佛是大锦袍上的华丽衣褶,沿河两岸密布着许多城镇村落,水面上漂浮着金黄色的落叶。
“你看,景色多美啊!”外祖母不住地赞叹。她在船上走来走去,神采奕奕,瞪得大大的眼睛里充满喜悦。
她常常站在甲板上,双手叠放在胸前,静静地微笑着,眼里充满了泪水。她就那样静静地看着河岸出神,以至于忘记了我的存在。这时我就扯扯她的黑裙子。
“啊!“她打了个啰嗦,”我好像打了个盹,开始做梦了。”
“那你为什么哭呢?”
“傻孩子!我是因为高兴,也是因为年纪大了,”她笑着说,“我现在正在变老,你知道我现在已经六十岁了,上六十了。”
她开始跟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讲善良的圣人,讲各种各样的野兽和妖魔鬼怪。
在讲故事的时候,她声音轻柔,表情神秘,瞪大眼珠直盯着我的眼睛,仿佛向我心里注入一种振奋的力量。她讲故事像唱歌一样,越讲越连贯、流畅。对我来说,听她讲故事有种难以言表的快乐。
【材料二】
一天傍晚他来看我。他是个虎背熊腰的家伙,个子不高,脑袋却特别大。顶着一头乌黑的卷发。那天,他穿得像过节似的——打着金黄色的丝绸领带,穿着宽松的绒布裤子,蹬着双嘎吱嘎吱响的靴子。他的头发油光锃亮,眼睛里满是快乐的神采,皓白的牙齿在一撇黑黑的绒毛小胡子的映衬下特别显眼。他穿的衬衫亮亮的,柔和地反射着灯的红光。
“你看,”他说着把袖管卷到手肘处,露出红红的疤痕,“这些伤疤结得多厚啊,你那点伤比起这,差远了——那可真叫疼。我看见你外祖父真的发怒了,就知道你这顿打是免不了的,于是就用手臂帮你挡树条,可能看到树条要断了,当他去找另外一根的时候,你外祖母和你母亲把你带走藏了起来,小兄弟,在挨打这件事情上我可是个老手。”
他温和地笑了起来,向那肿胀的手臂看了看,继续唠叨着我被揍的事。他那孩子般的淳朴使我感到亲切。我告诉他说,我非常喜欢他,他的回答很简单,却让我终生难忘。
“我也很喜欢你!要不我也不会替你挡鞭子。你以为我同样也会帮其他人?我才没那么傻呢。”
1、概括人物特点:材料一写了 的外祖母,材料二写了
的“小茨冈”。
2、了解刻画人物的写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则材料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 )
(2)材料一通过外祖母赏美景、讲故事的情节写出了阿廖沙对外祖母的喜爱。( )
(3)材料二中“你那点伤比起这,差远了”,“小茨冈”的话凸显了他骄傲自大的形象。( )
3、关注环境描写:材料一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 )
A、交代《童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B、渲染当时船上悲伤的气氛。
C、烘托外祖母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 D、为抵达尼日尼的故事情节作铺垫。
4、关注情节: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5、阿廖沙的经历充满伤痛,但是外祖母的爱、“小茨冈”的关心,让他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选择其中一则材料,结合具体的情节说说你是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温暖和美好的。
6、结合《童年》整本书阅读收获,完成练习。
(1)《童年》电影要筹备开拍啦!假如你来当小编剧,你打算以关键事件来讲述阿廖沙的成长历程。请接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给以下关键事件排序: 。(填序号)
①顶针事件 ②母亲去世 ③丧父投奔 ④“小茨冈”之死 ⑤街头生活
(2)以下是同学们对《童年》作出的书评,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用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图画。
B、《童年》是高尔基以亲人的童年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表达了同情与怜悯之情。
C、《童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字里行间涌动着坚强。
D、《童年》以孩子的视角,给伤痛的故事蒙上了天真烂漫的色彩。
附参考答案
一、风暴 轰鸣 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糟糕
二、1、C A D B
2、C 3、D 4、C 5、D 6、B 7、D B C A
8、C 9、B 10、B A D C
三、1、激烈、强烈 、剧烈、猛烈、热烈
2、繁花似锦 呼朋引伴 流连忘返
四、1、我看到照片。
2、竹子难道不是全身都是宝吗?
3、食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
4、奶奶,这个周末妈妈和爸爸单位加班,他们不能回来。妈妈让您和我去成都,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5、那个老奶奶提了那么菜,肯定累坏了,我把座位让给她。……唉,我的腿也疼得不行,算了,还是不让。……不行,不行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应该把座位让给老奶奶。
五、1、俄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2、环境 勤劳能干 动作 语言 深爱儿子(或爱子心切)
3、舍已为人、不徇私情、忠于职守 震撼人心
4、勤劳、善良 忠于革命、舍已为人、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舍已为人、不徇私情
5、唐 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举例:外祖母 善良又慈祥 她会给阿廖沙讲同情弱者,歌颂正义的民间故事,安慰阿廖沙敏感的心。
六、(一)
1、桑娜想:“我应该怎么给他说呢?如果我说了,他不同意,我又该怎么办?要是他同意了,现在家里就是9个人了,他会更累的,会把他累垮的,唉1
2、(1)神态 对于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很难办 “搔搔后脑勺”
(2)忍受 善良、无私
3、不赞同。因为渔夫家条件本来很差,一家生活原本很困苦,现在如果要收养这两个孤儿,肯定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这个决定是他深思熟虑后的作出的。而链接材料中的“毫不犹豫”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我不赞同。
(二)拓展阅读
1、慈祥、心里充满爱的 善良,仗义
2、√ √ ×
3、D
4、“小茨冈”来看望挨打的阿廖沙,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5、例:材料一中外祖母站在甲板上微笑着欣赏美景,那么亲切的回答“我”的问题。还有轻柔地给我讲故事的情节都能让我感受到这种温暖和美好。
材料二中“小茨冈”用手臂帮我挡鞭子的情节让我感受到这种温暖和美好。
6、③ ① ④ ⑤ ②
(2)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