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易错题达标练习-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8分)
1.1杯水重200克,10杯这样的水重( )克。
A.2000 B.20 C.2
2.小丽每分钟打70~80个字,一份稿件有400多个字,5分钟能全部打完吗?( )
A.能 B.不能 C.无法计算
3.用一段长是20厘米的线绕一片树叶一圈多出2厘米。这片树叶的周长是( )厘米。
A.20 B.22 C.18
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沿虚线对折,可以验证这个长方形的( )。
A.两条长边相等 B.两条短边相等 C.相邻的边相等
5.小明一星期读了210页的故事书,他平均每天读( )页。
A.20 B.25 C.30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
A.36 B.18 C.288
二、填空题(共16分)
7.
(1)妈妈买了4袋饼干,一共重( )千克。
(2)张阿姨买了6袋饼干和1盒巧克力,一共重( )千克。
8.乐乐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108页,读了5天后,第6天应从第( )页开始读。
9.用一根线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 )厘米。
10.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和是26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1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36,整个图形表示( )。
12.有35千克煤要运走。一次运5千克,要运( )次;如果一次运3千克,至少要运( )次。
三、判断题(共10分)
13.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14.1千克的食盐和1000克的棉花同样重。( )
15.在一个长方形上剪去一个正方形后,周长一定变少了。( )
16.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17.一本故事书有82页,小军每天最多看7页,至少需要12天才能看完。( )
四、计算题(共20分)
18.直接写出得数。(共4分)
200×6= 9×80= 39÷3= 220÷2=
101×5= 0×25= 400×5= 600÷3=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2分)
79×8= 356×5= *830÷4=
608×6= 776÷8= *754÷5=
20.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共4分)
五、解答题(共36分)
21.一大袋面粉有20千克,李阿姨需要把这袋面粉分装成小袋,每小袋可以装4000克。这袋面粉可以装多少小袋?
22.一个工程队修公路,平均每天修95米,修了5天后还有128米没有修。这个工程队一共要修路多少米?
23.一张长方形纸,长48厘米,宽35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24.一个长方形泳池的宽是50米,长是宽的2倍。
(1)丽丽游泳前做准备活动,沿着泳池四周慢走了2圈,丽丽走了多少米?
(2)丽丽在泳道里游了3个来回,她一共游了多少米?
25.学校买了一些皮球,装在6个纸箱里,每个纸箱装得同样多。体育老师从每个纸箱里拿出30个皮球后,6个纸箱里剩下的皮球相当于原来2个纸箱里的皮球数,原来每个纸箱里装多少个皮球?
26.芳芳把15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堆成了三堆。第一堆比第三堆少24个,第二堆比第三堆少14个。三堆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参考答案:
1.A
【分析】1杯水的质量乘杯数克算出10杯水重(200×10)克。
【详解】200×10=2000(克)
1杯水重200克,10杯这样的水重2000克。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2.B
【分析】小丽每分钟最多打字个数乘打字时间,求出5分钟最多打字的个数,再与4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小丽每分钟最多打80个字,80×5=400(个),400=400,因为这份稿件的字数比400多,所以5分钟不能全部打完。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树叶的周长等于线的长度减绕一圈后多出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0-2=18(厘米)
这片树叶的周长是18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要正确理解和掌握。
4.A
【分析】沿图中虚线对折,对折后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互相重合。
【详解】将一张长方形纸沿虚线对折,可以验证这个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两条线段能完全重合,则说明两条线段相等。
5.C
【分析】用读故事书的页数除以7,即可求出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详解】一星期=7天
210÷7=30(页)
所以:小明一星期读了210页的故事书,他平均每天读30页。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运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6.B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已知,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72÷4=18(厘米)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它的边长是18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7.(1)1
(2)2
【分析】(1)1袋饼干重250克,4袋饼干的质量是250与4的积,最后根据1千克=1000克将单位化为千克即可。
(2)250乘6即可求出6袋饼干的质量,1盒巧克力是500克,6袋饼干的质量加500即可求出总质量,最后根据1千克=1000克,将单位化为千克即可。
【详解】(1)250×4=1000(克)
1000克=1千克
妈妈买了4袋饼干,一共重1千克。
(2)250×6=1500(克)
1500+500=2000(克)
2000克=2千克
张阿姨买了6袋饼干和1盒巧克力,一共重2千克。
【点睛】熟记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解答的关键。
8.541
【分析】要求第6天应开始看的页数,用乐乐平均每天读的页数乘读的天数再加1页即可,代入数据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108×5+1
=540+1
=541(页)
所以乐乐第6天应该从第541页开始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找出题中数量关系。
9.60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4=60(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52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26乘2即可解答。
【详解】26×2=52(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1.7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了4份,先用除法求出每份表示多少,再乘总份数,即可求出整个图形表示的数量。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整个图形表示:
36÷4×8
=9×8
=7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整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关键是弄清阴影部分与整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12. 7 12
【分析】要运走的煤的千克数除以汽车的载重量,没有余数,商为要运的次数,有余数,商加1为要运的次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5÷5=7(次)
35÷3=11(次)……2(千克)
11+1=12(次)
有35千克煤要运走。一次运5千克,要运7次;如果一次运3千克,至少要运12次。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整百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可知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整百数自带2个0,所以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当整百数的百位数与这位数相乘得整十的数,那么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积的末尾是3个0。
【详解】由分析可得:
如:600×1=600,600的末尾有2个0;
600×5=3000,3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灵活应用。关键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整百数自带2个0,积的末尾最少有2个0。
14.√
【分析】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可知,1000克=1千克,则食盐和棉花均重1千克,据此判断。
【详解】1000克=1千克
1千克的食盐和1000克的棉花同样重,均重1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15.×
【分析】若在一个长方形上减去最大的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长,则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小。若在一个长方形上减去一个正方形,而不是最大的正方形,将这个正方形的两条边平移后,可知剩下部分的周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例如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6+4)×2
=10×2
=20(厘米)
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若减去最大的正方形:
(6-4+4)×2
=6×2
=12(厘米)
剩下部分的周长是12厘米。
若减去的正方形不是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仍是20厘米。
则在一个长方形上剪去一个正方形后,周长不一定变少了。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以及巧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方法,需熟练掌握。
16.×
【分析】由题意可知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由此可知它们所围成的图形形状及面积大小也不相同,所以它们各自的长和宽也不相同,因此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详解】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则长和宽会有多组,如9、1;8、2;7、3;6、4;
因此周长相等,所组成的长方形的形状、大小也不相同。所以只有周长相等形状相同可以组成,只说周长相等(一个条件)的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组成一个长方形。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拼组及长方形的周长等有关问题。
17.√
【分析】总页数÷每天看的页数=天数……页数。
【详解】82÷7=11(天)……5(页)
11+1=12(天)
故答案为:√
【点睛】查的知识点是利用简单的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有余数情况下,余下的页数要多看一天,即天数+1。
18.1200;720;13;110;
505;0;2000;200
【解析】略
19.632;1780;207……2
3648;97;150……4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79×8=632 356×5=1780 *830÷4=207……2
验算:
608×6=3648 776÷8=97 *754÷5=150……4
验算:
20.112m,106cm
【分析】第一个图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直接计算;
第二个图是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28×4=112(m)
(35+18)×2
=53×2
=106(cm)
21.5小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大袋面粉重20千克,李阿姨需要把这袋面粉分装成小袋,每小袋装4000克,要求可以装多少小袋。首先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然后用总重量除以每小袋装的重量,即可求出可以装的袋数。
【详解】由题意得:
4000克=4千克
20÷4=5(袋)
答:这袋面粉可以装5小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以及质量单位的换算。
22.603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平均每天修的长度乘5,求出已经修了多少米,再加上没有修的长度,即可求出这个工程队一共要修路多少米。
【详解】95×5=475(米)
475+128=603(米)
答:这个工程队一共要修路603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23.140厘米;96厘米
【分析】从这张长方形纸上剪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35厘米,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出周长;48减35可计算出剩下的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另一条边是35厘米,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出周长即可。
【详解】35×4=140(厘米);
(48-35+35)×2
=48×2
=96(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40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至少是96厘米。
【点睛】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2。在长方形纸上能剪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
24.(1)600米
(2)600米
【分析】(1)泳池的宽乘2即可算出泳池的长是(50×2)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算出这个长方形泳池的周长,周长乘2即可算出丽丽走了多少米。
(2)丽丽在泳道里游了3个来回,就是丽丽沿长方形泳池的长边游了(3×2)趟,泳池的长乘(3×2)即可算出她一共游了多少米.
【详解】(1)50×2=100(米)
(100+50)×2
=150×2
=300(米)
300×2=600(米)
答:丽丽走了600米。
(2)50×2=100(米)
3×2×100
=6×100
=600(米)
答:她一共游了600米。
【点睛】熟记长方形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5.45个
【分析】每个纸箱装得同样多。体育老师从每个纸箱里拿出30个皮球后,则剩下的皮球相当于原来2个纸箱里的皮球数,也就是说,拿走了(6-2)箱的皮球,从而求出每箱有多少个皮球。
【详解】30×6÷(6-2)
=180÷4
=45(个)
答:原来每个纸箱里装45个皮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般复合应用题,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白拿走球是原来4箱的皮球,进而求解。
26.第一堆有40个,第二堆有50个,第三堆有64个。
【分析】第一堆比第三堆少24个,第二堆比第三堆少14个。所以154+24+14就是第三堆的3倍,用除法求出第三堆的个数,再求第一堆和第二堆即可。
【详解】(154+24+14)÷3
=(178+14)÷3
=192÷3
=64(个)
64-24=40(个)
64-14=50(个)
答:第一堆有40个小正方体,第二堆有50个小正方体,第三堆有64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考查了和差问题,关键是得出154+24+14就是第三堆的3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