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经典题型测评卷-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8分)
1.一根电线长30米,第一次用去4.7米,第二次用去3.55米,这时这根电线还剩下(????)米。
A.1.15 B.4.7 C.8.25 D.21.75
2.2.89+0.01=( )
A.0.6 B.2 C.2.9 D.3.6
3.把0.5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
A.5.22 B.0.522 C.57.42 D.579.42
4.下边的竖式计算,“3”减“5”不够减,需要向“4”“借1”,这里的“1”表示(????)。???
A.10个1 B.10个0.1 C.10个0.01 D.1个0.1
5.小明买了3顶不同价格的帽子,其中最贵的是32.8元,最便宜的是26.5元。小明花的钱可能是(????)元。
A.59.3 B.85.8 C.88.8 D.92.1
6.小明和妈妈在商店里选中两双鞋,一双55.5元,一双34.3元,妈妈拿出100元,让小明去付款.帮小明算一算,应当找回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
A.100+55.5-34.3
B.100+34.3-55.5
C.100-(55.5+34.3)
D.100-(55.5-34.3)
二、填空题(共20分)
7.一个数由8个一、5个0.1、4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再加( )个0.01就是9。
8.4.17比3.39大( ),比5.86多1.4的数是( ),9比( )多5.45。
9.小林在计算3.52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错把加号看成减号,结果得2.83。正确的得数应是( )。
10.小明家、小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明家距离学校1.45千米,小华家距离学校2.7千米。两家最多相距( )千米,最少相距( )千米。
11.两个数的和是3.2,把这两个数同时增加0.4,现在的和是( ).
12.一根木头长9.3米,第一次锯掉2.36米,第二次锯掉5.64米,这根木头一共短了( )米。
三、判断题(共10分)
13.甲数是10.56,比乙数少0.56,乙数是10。( )
14.小数加减小数,结果仍然是小数.( )
15.8元比7.55元多0.55元。( )
16.0.8+0.8=0.88。 ( )
17.小红买一本字典用去10.50元,买一本科技书用去14.80元,付出30元,找回5.7元.( )
四、计算题(共21分)
18.直接写得数。(共4分)
0.24+0.6=?????????0.9-0.89=?????????0.75-0.35=???????1-0.01=
0.6+0.34=?????????0.45+0.6=?????????0.56+0.4=????????0.3+0.34=
19.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共8分)
10.5-0.35=????????5.68+3.03=???????15.73+0.29=???????*8.6-5.74=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共9分)
(1)15.25+4.72+4.75+5.28??????????(2)12.7-4.8-5.2??????????(3)13.85-5.3+4.7
五、解答题(26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21.小丽原来有零花钱18.34元,用9.54元买了一支钢笔,后来妈妈又给了小丽8.75元。小丽现在有零花钱多少元?
22.粮站收购小麦3.42万吨,收购的玉米比小麦少1.42万吨,粮站收购小麦和玉米共多少万吨?
23.保温杯9.80元 洗发露19.90元 水壶16.00元 炒锅22.5元。
(1)买一个保温杯和一瓶洗发露共需多少钱?
(2)一个水壶比一口炒锅便宜多少元?
24.小亮在计算两数相加时,错把一个加数24.5看作2.45,结果得27.8,正确的和应是多少?
25.五(1)班的同学们利用周日收集废品,第一周收集7.6千克,第二周收集的比第一周多0.21千克,第二周收集多少千克?两周一共收集了多少千克?
26.跨海大桥的一个桥墩总高32.4米,水面以上桥墩的高度是13.8米,泥中部分的高度比水上部分多1.5米,水中部分的高度是多少米?
??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用电线的总长度减去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减去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电线剩下的长度。
【详解】30-4.7-3.55
=25.3-3.55
=21.75(米)
一根电线长30米,第一次用去4.7米,第二次用去3.55米,这时这根电线还剩下21.75米。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略
3.C
【分析】把0.58去掉,这个数就是58,用58减去0.58算出的结果就是比原来大多少。
【详解】58-0.58=57.42
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57.4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4.B
【分析】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个位的1表示10个0.1,据此分析。
【详解】竖式中,“3”减“5”不够减,需要向“4”“借1”,这里的“1”表示10个0.1。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C
【分析】因为买了3顶不同价格的帽子,最贵的32.8元,最便宜的26.5元,所以中间一顶的价格应小于32.8元,大于26.5元,可先求出最贵的和最便宜的价格的和,再分别加最贵和最便宜的价格,在这之间的钱数,就是小明可能花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32.8+26.5=59.3(元)
59.3+32.8=92.1(元)
59.3+26.5=85.8(元)
所以小明花的钱要大于85.8元,小于92.1元,符合条件的是88.8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小明花的钱的范围是多少,再根据选项进行选择。
6.C
【详解】解答此题要用妈妈拿出的钱数减去两双鞋的钱数和即可.
7. 8.54 46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小数的个位是8,十分位上的数字是5,百分位上的数字是4,则这个数就是8.54;用9减去8.54即可求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个数由8个一、5个0.1、4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8.54;
9-8.54=0.46
则再加46个0.01就是9。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应熟练掌握。
8. 0.78 7.26 3.55
【分析】求4.17比3.39大多少用减法;求比5.86多1.4的数是多少,用5.86+1.4即可;求9比谁多5.45,用9减去5.45即可。
【详解】4.17-3.39=0.78
5.86+1.4=7.26
9-5.45=3.55
所以4.17比3.39大0.78;比5.86多1.4的数是7.26;9比3.55多5.4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理清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4.21
【详解】根据被除数-差=减数,用3.52-2.83求出另一个加数,再根据加数+加数=和,求出正确的得数。
【解答】3.52-2.83=0.69
3.52+0.69=4.21
正确的得数应是4.21。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10. 4.15 1.25
【分析】当小明家、小华家在学校两侧时,两家相距最远;当他们两家在学校同侧时,相距最近,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5+2.7=4.15(千米);
2.7-1.45=1.25(千米)
【点睛】明确小明家、小华家在学校两侧时,两家相距最远,同侧时相距最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4
【详解】略
12.8
【分析】用第一次和第二次锯掉的米数相加之和即是这根木头一共短了的米数。
【详解】2.36+5.64=8(米)
则这根木头一共短了8米。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加法,明确问题问的是一共短了多少,不是还剩多少。
13.×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的意义,用甲数加上其比乙数少的数值,可得乙数是多少,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0.56+0.56=11.12
据此可得乙数是11.12,而不是1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加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甲数+0.56=乙数。
14.×
【解析】略
15.×
【分析】求出8减7.55的差,据此判断对错。
【详解】8-7.55=0.45(元)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小数的减法,学生应熟练掌握。
16.×
【详解】略
17.×
【详解】一本字典和一本科技书共用去10.50加14.80得25.30元,30减去25.30得4.7元.
18.0.84;0.01;0.4;0.99
0.94;1.05;0.96;0.64
【解析】略
19.10.15;8.71;16.02;2.86
【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3)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根据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详解】10.5-0.35=10.15????????5.68+3.03=8.71???????
???????
15.73+0.29=16.02???????*8.6-5.74=2.86
???????????验算:
20.(1)30;(2)2.7;(3)13.25
【分析】在小数的连加计算中,可以把加起来是整数的数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在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1)15.25+4.72+4.75+5.28
=(15.25+4.75)+(4.72+5.28)
=20+10
=30
(2)12.7-4.8-5.2
=12.7-(4.8+5.2)
=12.7-10
=2.7
(3)13.85-5.3+4.7
=8.55+4.7
=13.25
21.17.55元
【分析】根据:现在有零花钱的钱数=原来有的零花钱一只钢笔花的钱数+后来妈妈又给了小丽8.75元,求出小丽现在有零花钱多少元。
【详解】18.34-9.54+8.75=17.55(元)
答:小丽现在有零花钱17.55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的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2.5.42万吨
【详解】3.42-1.42=2(万吨)
3.42+2=5.42(万吨)
答:粮站收购小麦和玉米共5.42万吨.
23.(1)29.7元(2)6.5元
【分析】(1)把保温杯的价钱和洗发露的价钱加起来即可。
(2)用炒锅的价钱减去水壶的价钱即可解答。
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相加或相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1)9.8+19.9=29.7(元)
答:买一个保温杯和一瓶洗发露共需29.7元。
(2)22.5-16=6.5(元)
答:一个水壶比一口炒锅便宜6.5元。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应用,要正确计算。
24.49.85
【分析】因为是错把一个加数24.5看成2.45,得数为27.8;所以可列式27.8-2.45,来求得另一个加数,最后用另一个加数加上24.5,就是正确的和了;综合算式为:27.8-2.45+24.5。
【详解】27.8-2.45+24.5
=25.35+24.5
=49.85
【点睛】把一个加数看错得到了错误的结果,可利用这个加数是不变的以及加减法互逆的性质列式求得另一个加数,最后再按正确的数值相加求得正确结果。
25.7.81千克;15.41千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二周收集的质量=第一周收集的质量+0.21千克,代入数据计算即可;用第一周收集的质量+第二周收集的质量即可。
【详解】7.6+0.21=7.81(千克)
7.6+7.81=15.41(千克)
答:第二周收集7.81千克,两周一共收集了15.41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法的简单应用。
26.3.3米
【分析】根据题意,泥中部分的高度比水上部分多1.5米,用水上部分的高度加上1.5,求出泥中部分的高度;再用桥墩总高减去水面以上桥墩的高度、泥中部分的高度,即是水中部分的高度。
【详解】32.4-13.8-(13.8+1.5)
=32.4-13.8-15.3
=18.6-15.3
=3.3(米)
答:水中部分的高度是3.3米。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应用,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