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猫
THE CATS
作 者 : 郑 振 铎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朗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重点)
2.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文字,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学习本文中对比的写作手法。(难点)
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勇于自省的精神,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爱动物,珍视生命。(重点)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文学是“人生的镜子”,主张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他创办的《儿童世界》作为五四运动后诞生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周刊,曾一扫当时少儿期刊成人化的弊病,为我国现代儿童读物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著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
认识作者
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他深受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作者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通过三只猫的故事,发出深切的悔恨,呼吁社会平等、公道,呼吁人们同情弱小,谴责霸权。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与郑振铎同时代的鲁迅、郁达夫等很多作家都严于律己,勇于自省,敢于揭开自己心灵的疮疤,呼吁人们勇敢追求平等自由,同情弱小,谴责霸权。
生字词
逗 缕 倚 妄
消耗 忧郁 懒惰
怂恿 安详 乞丐
预警 怅然 蜷伏
叮嘱 惩戒 悲楚
断语 冤枉 虐待
芙蓉鸟 畏罪潜逃
dòu
lǚ
yǐ
wàng
xiào hào
yōu yù
l n duò
s ng y ng
ān xiáng
qǐ gài
yù jǐng
chàng rán
quán fú
dīng zhǔ
chéng jiè
bēi ch
duàn y
yuān wàng
nüè dài
fú róng ni o
wèi zu qián táo
文章写了什么事?这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用一句话概括。
通读全文
用 分钟,带着问题默读全文。
5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与遗憾之情。
理解内容
用横线勾画写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的语句,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填入书中表格。
理解内容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性情
在家中 的地位
结局 病死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性情
在家中 的地位
结局 病死
毛色花白,不好看,“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流浪猫
很活泼,“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又扑过去抢”
更有趣,更活泼。会爬树,捉老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在那里晒太阳”
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吃得胖胖的”
死亡
很受喜爱。“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 可以微笑着消耗过……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很受家人的宠爱,“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查问好几次”
丢失
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下一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知识延伸
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作的渲染或陪衬性的描写。
返回
作用:推动(暗示)情节发展;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内容(情节)前后贯通,紧密相连。
知识延伸
伏笔:前文对后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后文再照应(揭示)。
返回
作用: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曲折,前后贯通,紧密相连,结构严谨。
理解内容
结合表格内容,对三只猫进行比较,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思考:这样的写法有何用意。
理解内容
结合表格内容,对三只猫进行比较,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
不同:
三只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因为是要来的,自然显得珍贵,外形好看,性情活泼可爱,在家中备受喜爱,结局不是病死就是丢失,都是外因所致。而第三只猫是捡来的,自然没人拿它当回事,外形难看甚至令人讨厌,性情忧郁懒惰,遭受冷遇,结局是被冤枉后忽然死去。它们的特点、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理解内容
文中写三只猫的文段都有明显的结束标志,
请用波浪线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理解内容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理解内容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结构上,承上启下。为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
结构上,总结上文,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作用
文章主旨
平等、公正、尊重
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判断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
无论对待谁,都应该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对待比我们弱小的人或事物时,应该平等、友爱,不应该用自己的强势或强权欺负、虐待他们;
生活中,要严于律己,要勇于自省。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 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