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知识要点:
1.会解决简单的有关时间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尝试多种解题策略,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时间观念。
重点
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
用不同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探究新知
离家
到校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解决问题
1.阅读与理解
由情境图可知小明的离家时刻(7:30)和到校时刻(7:45)。要解央的问题: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方法探究
方法一:数小格。
分针从“6”走到9了。
数一数,“6”→“9”, 走了 15 小格,就是15分。
方法二:
离家与到校的时间都是7 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方法三:我用减法计算: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的时刻。
7时45分-7时30分=15分钟
规范解答
7时45分-7时30分=15分钟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3.回顾与反思
7:30过15分钟就是 7:45。
温馨提示
用了“15分钟”叫“时间”。我
们常说的“离家7:30”指的 “时刻”,“时刻”与“时间”不同的!
总结方法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规范解答
2时=(120)分
总结方法
时化成分或分化成秒:时(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4
在 里填上“>”“<”或“=”。
(教材P6 T4)
9分 90秒
24分 4时
1分15秒 65秒
3时 200分
140秒 2分
1时30分 90分
思路导引
9分是9个60秒,是540秒;
4时是4个60分,是240分;
1 分 15 秒= 60 秒+15 秒=75秒;
3时是3个60分,是180分;
2分是2个 60秒,是120秒;
1时30分=60分+30分=90分。
方法:
1.比较两段时间的长短,先统一时间单位再比较。
2.熟记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
课后拓展
能力点运用画示意图法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
例 依依从1楼到3楼要18秒。照这样计算,她从1楼到6楼需要多
少秒
思路导引
从1楼到3楼要18秒,那平均每上1层楼就用18-3=6(秒)
平均每上1层楼用了18÷(3-1)=9(秒)。从1楼到3楼,只有2个楼层间隔,那从1楼到6楼有6-1=5(个)楼层间隔。
规范解答
18÷(3-1)=9(秒)
9x(6-1)=45(秒)
答:她从1楼到6楼需要45秒。
总结方法
从1层往上走的楼层间隔数
=楼层数-1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