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雷雨》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窦娥冤》《雷雨》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1 07: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品味《窦娥冤》《雷雨》戏剧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赏析戏剧人物形象,并比较两者体会:待人当心怀悲悯,不能只贴标签而忽视复杂的人性。
【学习重难点】学会在《窦娥冤》《雷雨》的台词和舞台说明中赏析人物形象。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方法】朗读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比较阅读法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戏剧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从而达到完整的表达故事的目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物角色的塑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窦娥冤》和《雷雨》两部戏剧的核心人物,窦娥以及周朴园做角色分析。
二、夯实基础
知识回顾:(学生回答)
1、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 ________ 、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戏剧语言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3、戏剧冲突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三、细读全文问题探究:
(教师过渡语)
高尔基说过:“剧本是最难的,因为剧本要求每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
下面就请同学根据课下的预习,品读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窦娥和周朴园的角色特征。并派代表展示。注意一下讨论要求。生边讲边展示。
小组讨论:
再读文本,结合台词和舞台说明对窦娥、周朴园的角色特征进行分析。
讨论要求:
①、时间:5分钟
②、集思广益,完善答案
③、每组选出发言人,上台展示
④、其他组进行补充、质疑生在分析《窦娥冤》过程中,注意通过诵读把握语言特点,如齐读、个人读、自由读等方式。
1、【正宫】叫声屈地动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这一部分运用了讳饰的手法来表现窦娥内心的怨恨和冤屈。
2、“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在前文窦娥经过万般拷打都没有屈招,一听说要去拷打婆婆,就屈招药死了公公,表现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3、【滚绣球】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体现了社会的不公,也体现了窦娥对社会不公的不满。窦娥斥责天地鬼神,体现了她的觉醒意识以及对天地的反抗及斗争精神。
4、【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二煞】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出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
【一煞】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作者通过三大愿望,渴望自己的冤屈能够马上被人看到,被上天看到,同时可以惩治邪恶。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总结人物形象:
善良、孝顺、有反抗精神分析
四、《雷雨》,注意通过诵读把握人物形象,如齐读、个人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进行戏剧表演等方式。
1、“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美化侍萍是为了美化自己,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一切都是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是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了你,弥补我的罪过。”这里运用了一个“为着”一个“为的是”,说明他做这一切都是刻意而为之,他的怀念不真诚。所以可见他的虚伪。
2、“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你不要太固执。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周朴园四处提到钱,他认为金钱可以赎回自己的罪过,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体现他高傲自大,金钱至上,符合他资本家的身份。
3、“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体现了周朴园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贪婪、残暴。
4、“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傻小子”透露出慈爱,说明了周朴园也有温情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自以为是。“不许多说话。”面对鲁大海的严厉斥责,周萍大怒道:“你混帐!”
(注意舞台说明)
然而周朴园却让周萍不要多说话,也能体现他温情的一面。但是当鲁大海说:“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周朴园说:“你胡说!”鲁大海说:“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周朴园:(厉声)“下去!”当被鲁大海揭露了罪行,触及到现实利益,温情荡然无存。“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看似在怀念侍萍,而当他得知面前站的就是侍萍的时候,舞台说明是“不觉得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可见他内心惶恐,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确认就是侍萍后,害怕自己过去的行为被揭发,害怕侍萍来勒索,随即又忽然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可见周朴园侍萍的温情在利益面前也不值得一提。
5、“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人称从你变成你们,可见这是一个冷血,毫无人性,金钱至上的家庭。周朴园从最初不看门第爱上侍萍到最后变得冷血无情,可见他人性的软弱。
总结人物形象:
有温情,但是更重视物质和利益,虚伪,面对名利自以为是,自私冷酷又残暴,但同时又应看到他是因为人性软弱、自私而被社会物欲侵染,一步步丧失了良知。
五、比较窦娥和周朴园两个人物:
一个是孝顺善良却最终惨死,一个是汲汲一生,暂时获得了名利和地位,在各种冲突中占尽上风,但最终在一个雷雨夜他所维护的一切都化作了泡影,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待人当心怀悲悯,不能只贴道德的标签而忽略了复杂的人性。
六、结语:
齐读曹禺先生在《雷雨》序中的一段话:“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品读戏剧台词和舞台说明,赏析了窦娥和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希望大家课下多阅读戏剧,准确的把握戏剧人物形象。
附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2、对下列各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3、请选出对下面舞台说明作用理解不确的一项(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A.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环境。
B. 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C. 渲染了舞台气氛,烘托出人物的烦躁和郁闷不安的情绪。
D. 暗示一场雷雨即将来临,为下文矛盾的展开做了铺垫。
阅读“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部分,回答问题。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他悲喜交加,悲的是这么多年他对侍萍的苦苦思念,喜的是侍萍还活在世上,还能与他重逢。
D.鲁侍萍反驳周朴园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是揭出周朴园的隐私,揭穿周朴园的虚伪。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四个典故并非“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2【答案】D【解析】 D项,“素车白马”是借代。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3【答案】B
4【答案】C
课后反思
任教以来第一次尝试将《窦娥冤》和《雷雨》两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群文的比较阅读分析。这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也充满挑战。现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记录如下:
1、本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在分析两课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分析和作答人物形象的相关题目,对复习备考有较大的帮助。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另外找的还要全面,特别是对于发展变化的人,挖掘导致他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都是考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犯错的地方。通过分析这两课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2、课堂有朗读的环节但是朗读的还不够。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注重诵读的课堂,让同学们在诵读中体会语言魅力感知人物形象,要比单纯的就问题而分析问题效果好。尤其是戏剧这种文体,语言是其表情达意的主要呈现方式,朗读显得尤为重要,但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课堂安排朗读的地方还是比较少,此外,诵读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
3、学生的表现精彩。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学校中学习程度相对较好的班级,同学们在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都要比其他同学要强些,很多问题都能答道点子上,这让整堂课都比较流畅顺利。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又做了一次尝试,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未来我还需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多研究,多学习,多思考,勤反思,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