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1 17:2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同步练习
在地理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铁丝、乒乓球、胶布和橡皮泥等物品制作简易的地球仪。读“制作过程示意图(图1)”和“小明同学做好的地球仪(图2)”,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1,下列关于材料使用和标记的说明正确的是( )
A.“a”代表南极点,“b”代表北极点
B.“c”代表底座,真实的地球也存在
C.“e”代表经线,从内部穿过乒乓球
D.“d”代表赤道,其形状是一个圆圈
2.图2中甲地的地理坐标是( )
A.(0°,120°W) B.(120°,0°) C.(0°,120°E) D.(0°N,120°S)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印度少年派出海遭遇风暴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的经历。图中甲是漂流的起点,乙是漂流的终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少年派漂流穿越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它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少年派在大洋上漂流的起点甲和终点乙分别所临近的大洲是( )
A.亚洲、南美洲 B.亚洲、北美洲 C.大洋洲、北美洲 D.大洋洲、南美洲
5.图中被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亚洲 C.大洋洲 D.非洲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和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7.图中哪两个大洲轮廓基本吻合,成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之一(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列车北上路线是由南部铁路线至青龙桥站,然后列车倒开由青龙桥站入隧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上大致沿( )延伸
A.等高线 B.山脊线 C.山谷 D.陡崖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点。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C.沿山脊分布,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 D.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红海面积不断缩小 B.非洲气候类型多样
C.非洲河流众多 D.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12.下列能够解释上题推论的叙述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
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流量大,有结冰期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造成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7.8级地震,中国救援队火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参加抗震救援,读土耳其位置示意图和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由图可知,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大致为( )
A.(37°N,37°E) B.(37°N,37°W) C.(37°S,37°E) D.(37°S,37°W)
14.土耳其地处( )
A.太平洋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内部
C.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5.当地震发生时,校园中的同学们应( )
A.迅速乘电梯下楼 B.在坚固书桌下躲避 C.从操场跑回教室 D.图书馆内要紧靠书架
16.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2020年10月23日上午在北京(40°N,116°E)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读下图回答问题。
(1)纪念大会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 1 中的 和 之间(填字母),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图2所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我市中午太阳升得 (高/低),人们将这一天的节气称作 ,此时丙大洲是 (季节)。
(3)图2中甲大洲是 ,此时该大洲正值 (白天/黑夜),该大洲和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A
6.C 7.D
8.B 9.C 10.C
11.D 12.D
13.A 14.D 15.B
16. D A 昼短夜长 南回归线(或23.5°S) 低 冬至日 夏季 非洲 白天 苏伊士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