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短歌行
S 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就到。
俗话说: “乱世出英雄。”东汉术年,天
下大乱,豪杰并起,三国鼎立。 “滚滚长江
东遗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周瑜、 孙权、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
娇 · 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 “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 ·京口 北固亭怀古》);杜甫仰慕诸葛亮,“三顾 频 烦 无 下 斗 乐 胡 天 这 之 历 心 。 ” 飞 《
曾操在东汉术年“挟天子以令诸侯”,
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可谓叱咤风云。
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
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 ),字孟德,
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 毫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 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 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
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 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 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 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有 《曹操集》。
军事功绩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
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 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建 安 元 年 ( 1 9 6 年 ) , 迎 献 帝 都
许(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 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
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曹操(155—220)
政治措施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 才,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 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 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学成就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子
曹植、曹丕合称“三曹”。其诗歌继承 《诗经》、 《楚辞》、汉乐府的传统, 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政治抱 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格慷 慨悲凉,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倡
导者,著有《魏武帝集》。代表作有 曹操(155—220) 《蒿里行》、 《龟虽寿》、 《观沧海》
等。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 (曹操、
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
王粲、 徐干、阮瑀、应场、刘桢)继承了
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
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 悲凉的阳刚之气, 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 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文题理解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行,古代诗歌
的一种体裁。 " 长 歌 " 、 "短歌"是针对歌词 音节的长短而言的。这首诗诗句都是四字句, 就成为"短歌"。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除 了在歌声、曲调的长短上有区别外,还有另一 个区别,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 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由题目 我们可知诗人可能是要抒发某种忧愁。
什么叫短歌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 "长
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 "短歌微吟不能长" ,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
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文学常识
1、 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 《垓下歌》 《白雪歌》 《登幽州台歌》
行: 《兵车行》 《丽人行》 《十五从军行》
吟 :《秦中吟》 《白头吟》
引: 《李凭箜篌引》
:《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 外 还 有 :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
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 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 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 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 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 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
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已任,
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 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疏通字词
短歌行(其 一 )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jīn wèi
青 青 子衿 , 悠 悠 我 心 。 但为 君 故 , 沉 吟 至 今 。
yōu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u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mò qì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z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ǔ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 山 绕 月 契 越 忧 明 我 呦 但 青 何 慨 譬 对 公 不 树 明 阔 陌 从 明 有 呦 为 青 以 当 如 酒
天 海 何 乌 心 枉 不 何 鼓 食 沉 悠 唯 幽
工 构
H
心 深 依 飞 恩 存 绝 掇 笙 苹 今 心 康 忘 多 何
吐 厌 三 星 谈 度 中 如 嘉 鹿 君 子 解 以
击 立 压 样 共 联 击 日 定 的 以 人 此 墙
用 向 应 稀 盖 术 力 其 马 故 荐 优 家
朝 当
面 取
路 认
去 人能
配乐朗诵
短歌行
从酒看情感
从“对酒当歌”可以看出,此诗是 一
首在酒宴上演唱的诗歌。酒是中国文化 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 与涵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 多与涵有关的诗文名句。
能不能说出 一 些学过的与酒相关的
诗文及其蕴含的感情 可以互相讨论。
·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 浊酒一杯家万里—— 思乡
· 举杯消愁愁更愁——壮志未酬之哀愁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心境孤单
· 琵琶美酒夜光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
豪情壮志
— — 酒 是 一 种 文 化 , 也 吊 吊 与 果 种 情 感 和 车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情感聚焦
从中来,不可断绝。
无
1、 作 者 究 竟 忧 什 么
2 、 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
李白 — — 人生得意须尽欢,奠使金樽空对月
杜秋娘 —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辛弃疾 —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 日苦多。"第一句颇有气势。对酒当歌, 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 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
面对人生短暂,不同的人人生态度却未
必相同。
曹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看似人生态度消板,
实乐上积望进取
人生短暂
及时行乐
积极进取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第一层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慨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人 生 短 促 的 感
洗 , 但 并 没 有 软 弱 消 沉 , 要
在 有 限 的 生 命 中于 一苍 专 专
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像,忧
思难忘
牙 决 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第 二 层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曹操深感人生有限,急天实
现人生理想。他要实现理想,迫切
需要什么条件
— 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2.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
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 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 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 你的原因,我一直沉吟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 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
《诗经 ·郑风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从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
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 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 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 和我保持联系
引 用
对贤才的
思念和渴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思慕
情人
曹操: “脚呦眉吗,食野之平:我有嘉宾,鼓瑟吹笔。
这里再次引用《诗经 ·小雅 ·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 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 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3.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曹操如何对待
人才 从何处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态度 可以结合《鸿门宴》 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
的用人观。
·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那:愿心请教
成就天下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蘸,心念旧恩。
4.这里的"忧"和上一层的"忧"一样吗 诗人为何而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 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 这里“忧”的 内涵是“贤才 难得”。
5.诗人是否拥有了贤才,诗中哪几句可以看出
一 已 拥 有 , “越陌度阡,杆用相存。契阔谈盖,心念国恩。 ”
6.曹操既然已经面对满座嘉宾,为什么还要"忧"
— 一 曾 操 单 然 已 给 拥 有 许 多 人 才 , 但 他 并 个 满 是 , 还 布 望 有 中
岁的人才到他这里米。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然
第四层
月明星稀,鸟鹊声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质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层中明月句有 深 尽 含
句表明作者的什么愿豆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文 为何而忧 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
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么。 的胸襟, 一建会 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十都 成服地归
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 一统天下的愿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人生苦短
恍一求损不仅
功业未就
诗 言 志
英雄的慷慨悲歌
一统天下
(
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
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 功立业的积极思想。
— 贤 才 喻 为 明 月 , 恰 如 其 分 地 表 达贤 才
难 得 而 恍 虑 不 绝 的心 情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 枝可依
电 喻
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
的 意 意的 情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青青子衿,您您我心:表达诗人念
不 资 可 的 一 片 情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的 态 度
2.用典
表达 求 贤 之
自 励 。
周 公 吐 啸 : 作 者 以 公 自 比
诚 尽 ,用 周 公 礼 贤 下 士 的 精 神
研究性探讨
曹操志向远大, 同时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单 凭匹夫之勇, 必须依赖天下贤能, 故而求贤 若渴。其实三国时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视人 才,刘备发现诸葛亮这匹千里马,留下“三 顾茅庐"的美谈。
有人说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 最后魏
蜀吴之所以能三足鼎立, 某种程度上就是因
为 他 们 各 自 拥 有 一 大 批 才 智 过 人 的 能 臣 与 骁 勇善战的武将。可以说人才得失,生死攸关。 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将如
何对待人才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你将如何对待人才
一: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高薪,高职位。
二:好的工作环境。
B\ 再 重 。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一 年 合 剂 人 才
二:创新型人才
六、作业
通过学习本文,大家一定受益匪浅。写一
篇短文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 对你的启示。
提示:
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 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课 后 思考题: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
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 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 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 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