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部分 专题特训
专题七 遗传与进化
目录
01
知识网络
02
专题突破
知识网络
一、选择题
1.(2023聊城)图Z-7-1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存在于细胞核中
B.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基因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的变化最明显
D.正常人体的全部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专题突破
D
2.(2023阳泉)兔的黑毛(显性)和白毛(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C
3.(2023十堰)小明是个男生,他体内X染色体来自祖母的可能性为( )
A.0 B.25%
C.50% D.100%
A
4.(2023赤峰)2023年4月,雌性旅美大熊猫“丫丫”归国引发全网关注。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由此可知( )
A.“丫丫”繁殖方式为胎生
B.“丫丫”体温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C.“丫丫”肝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
D.“丫丫”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1对
A
5.(2023湘潭)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Z-7-2所示,科研人员在水稻培育中心开展了对水稻内控制淀粉累积基因(用A、a表示)功能的相关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累积正常是显性性状
B.子一代个体的基因组成都为Aa
C.子二代个体中纯种个体理论上
有307株
D.子二代淀粉累积正常的个体中基
因组成为Aa的理论上有614株
C
【解析】由亲本与子一代的性状可知淀粉累积正常是显性性状,子一代的基因型都为Aa,子二代淀粉累积正常的个体基因组成为AA或Aa,淀粉累积异常的基因组成为aa,子二代个体中纯种个体(AA和aa)理论上有921×13+311=618(株),选项C错误。
6.(2023宜昌)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和浅色(a)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各组都产生了数目几乎相同的大量后代,当栖息环境与浅色体色相近时,哪组的后代被捕食数量最多?(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A
7.(人教八下P37第4题改编)《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古典名著,书中人物众多,图Z-7-3展示了部分人物与贾宝玉的关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人物中可以与贾宝玉结婚的是( )
A.林黛玉
B.花袭人
C.薛宝钗
D.王熙凤
B
8.(2023益阳)图Z-7-4为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示意图,以下可表示其精子染色体组成的是 ( )
A.Ⅱ、Ⅲ、Ⅳ、X
B.Ⅱ、Ⅳ、X、Y
C.Ⅱ、Ⅱ、Ⅲ、Ⅲ
D.Ⅱ、Ⅱ、Ⅳ、X
【解析】 雄果蝇在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完全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题图所示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故其精子染色体的组成是Ⅱ、Ⅲ、Ⅳ、Y或Ⅱ、Ⅲ、Ⅳ、X,选项A正确。
A
9.(2023常德)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的白化苗属于不利变异
B.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也可能遗传
C.父母都是双眼皮,子女可能是单眼皮
D.“龙生龙,凤生凤”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D
10.(2023通辽改编)图Z-7-5是有关人生殖发育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图甲中的①
B.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图甲中的③
C.胎儿只通过图乙中的⑥从母体内
获得营养物质
D.实施试管婴儿技术时医生从②内取出卵细胞
B
11.(2022益阳)中国科学家移植受精卵让雄性大鼠怀孕,通过剖宫产分娩出幼崽。具体过程是先通过手术将一只怀孕的雌性大鼠和一只雄性大鼠连接在一起,产生“连体鼠”,通过血液交换给雄性大鼠一个雌性微环境,他们还需给该雄性大鼠移植( )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乳腺
B
12.(2023金昌)唐诗云“蛙声篱蒿下,艳户庭间。”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繁殖时有抱对行为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受精卵在体外发育 D.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B
13.(2023聊城)图Z-7-6是鸡卵的构造示意图,下列有关“观看鸡卵的构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放大镜观看鸡卵,卵壳外表有很多小的凹陷
B.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C.卵黄外表中心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D.将鸡卵的钝端敲裂,除去卵壳和
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
C
【主题思考】相传,自泰伯奔吴,教民蚕桑,无锡的桑蚕业至今有3 000多年了。据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载,“丝旧惟开化乡有之,自同治初经乱田荒,人多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廷及于各乡。”由此,种桑养蚕逐渐在无锡各乡普及蔓延,桑、蚕、茧、丝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无锡也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丝码头”。请回答14~15题。
14.辛勤的春蚕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Z-7-7),其中能够吐丝的是阶段( )
A.① B.②
C.③ D.④
B
15.桑树有播种和扦插两种繁殖方式,大多时候采用扦插繁殖,下列关于扦插繁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扦插时枝条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
B.属于有性生殖
C.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D.能缩短生长周期
D
16.(2023重庆)对云南昭通熊猫“桡侧籽骨”(伪拇指)化石研究后推测,该结构与将竹子作为食物需要抓取的功能相适应。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 )
A.地质变化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经常使用的结果
B
17.(人教八下P67第4题改编)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
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B.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
18.(2022德州)2022年4月,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将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临沂动物群”中多种多样的海底生物,成为探寻生命大爆发之后生物演化的重要窗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海洋中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晚期地层中只有结构复杂的生物化石
D.埋藏化石库对深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动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C
19.(2023河南)图Z-7-8表示几种动物的进化历程,其中与恐龙亲缘关系最近的爬行动物是( )
A.鳄鱼 B.蜥蜴
C.龟 D.大山雀
A
20.(2022大同)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和氢气
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D.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
C
二、非选择题
21.(2022青岛改编)(实验探究)“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工作者为培育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相关实验。
纯种亲代性状 子一代性状 子二代性状
抗病易倒伏(父本)与不抗病抗倒伏(母本)杂交 抗病抗倒伏 抗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不抗病抗倒伏、不抗病易倒伏
请回答:
(1)写出表格中的两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亲代和______代的性状表现,判断________________属于显性性状。
(2)育种工作者将纯种亲代进行间行种植,不通过人工辅助授粉,而是借助风力进行传粉,完成杂交过程。杂交前,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母本去掉雄蕊;成熟后,收获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的种子即为杂交的子一代。
抗病与不抗病
抗倒伏与易倒伏
子一
抗病、抗倒伏
不需要
母本
(3)玉米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即杂种子代比纯种亲代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据此推测,表中最适合农民进行大田种植的是________代。农民不能将收获的玉米留种,以供来年种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育种人员利用________技术,将黄河口野生大豆的抗盐碱基因转入玉米细胞,培育出抗盐碱性状的玉米新品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一
后代会出现不利于成长的性状变异
转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2.(2023宜昌改编)(综合应用)两年的生物学学习,我们通过模型构建、观察、实验探究、比较分析、调查等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了一些生物体的结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进化等基础知识。图Z-7-9为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的模型和绘制的示意图。
请回答: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图一是鸟呼吸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小气球模拟 ________;图二是植物气孔模型,当向充气口充气时,模拟的是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这时气孔处于 ________状态。
(2)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图三是小莉观察了蝗虫、青蛙、家兔的生殖发育过程后绘制的它们的关系图,①表示 ________发育方式,②表示 ________生殖方式。
气囊
张开
变态
有性
(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野生大豆具有该病的抗病基因,抗病与感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_____;现有纯种野生抗病大豆与纯种栽培感病大豆,如何判断抗病和感病谁是显性性状?设计证明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
纯种野生抗病大豆与纯种栽培感病大豆杂交,子一代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4)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比较分析图四(某群岛上物种的进化),A物种进化为B和C两个物种,是因为甲岛和乙岛的环境不同,导致 ________的方向不同;D和C两个物种之间,最可能形成 ________关系。
(5)生物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同学们对劳动基地的动物进行了调查,发现蚯蚓比涡虫运动更加灵活,蚯蚓的运动结构和运动灵活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化
竞争
肌肉和刚毛
身体分节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