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陆变迁(教学设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2海陆变迁(教学设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1 13:19: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课题 2.2海陆变迁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以“大洲和大洋”知识为基础对认识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进一步深入。教材以沧海桑田的故事引出海陆变迁的现象并以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形式及成因,而后以图片展示大西洋两岸几乎吻合的大洲轮廓线阐述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进而引出板块运动学说。
2022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六大板块的分布图指出六大板块的位置。综合思维: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山系的形成原因和火山、地震的分布。地理实践力:能够说明世界上某些国家或地区多发火山地震的原因。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树立事物是不断变化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情分析 对于该学段的学生来说地壳、板块、海陆变迁等地理专有名词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且具有创造力和较高的记忆力。因此,本节课多以动图的形式呈现海陆变迁的现象。
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及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材料准备 PPT、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麻姑沧海桑田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引入海陆变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海陆变迁的实例及成因[板书]:2.2海陆变迁一、沧海桑田形式实例原因海→陆喜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地壳变动自然荷兰→填海造陆人类活动人为陆→海东海海底→古河道海平面升降自然[承转]以上实例说明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不断变化着的,那么七大洲和四大洋在过去是否位于如今的位置呢?活动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师]展示南美洲和非洲在大西洋沿岸的轮廓线,提问“从地图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发学生思考。[师]使用动图拼合大西洋沿岸的南美洲和非洲,提出非洲和南美洲可能是一块大陆的猜想,引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板书]:大陆漂移说提出者内容科学依据[承转]由此可见,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七大洲和四大洋至今依旧处于缓慢的变化中。那么什么引起的“大陆漂移”呢?我们一起进入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板书]:三、板块构造学说活动三:认识板块构造学说步骤1:明确板块与地壳的关系、引出板块的概念[板书]:(1).板块的概念步骤2:展示教材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说出地球表层的板块名称、分布及范围。[板书]:(2).六大板块名称及分布步骤3:用动图演示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并指出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书]:(3).板块运动形式 ①碰撞挤压“→ ←”“消亡边界”地表隆起抬升 ②张裂拉伸“← →”“生长边界”地表断裂[承转]由此可见: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步骤4: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山系、火山和地震带,并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山脉形成和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师]展示图2.23指出阿尔卑斯山脉的位置并对照图2.22“板块分布示意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原因。布置任务:(1)读图2.23并指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在图2.22中的位置,并填表:(2)读图2.23找到红海、地中海在板块分布中的位置,并推测他们的面积变化分析成因。[板书]:(3)世界上的山脉、海洋和裂谷步骤4:认识世界上两大山系、火山和地震带,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世界上某个国家或地区频发火山地震的原因。[板书]: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带小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观点。 阅读教材图2.13~2.15思考以下问题:海陆变迁的形式?海陆变迁的原因?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引起的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哪一个更大?观察大西洋东岸非洲轮廓和西岸南美洲轮廓,并尝试拼合两个大洲。观察大西洋沿岸的动物种类、地质条件,找到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阅读教材明确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读图并在地图上合适的位置填写六大板块的名称。读图通过图例理解箭头表示的板块运动形式理解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原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指出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在图2.22“板块分布图”中位置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山脉的成因。合作填表:合作总结。读图2.22在图2.23中找到日本的位置,指出日本所在的火山地震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读图、演示、分析,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练习 中考连接 培养学生的中考敏锐度
课堂小结
板书
课外阅读内容 收集“地壳为什么会运动”的资料。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22新课标要求
1.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能够寻找相应证据加以说明。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主要板块的分布。
3.通过读图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以及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
新知导入
沧海桑田
沧海 桑田
海洋 陆地
一、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形式、实例和成因
新知讲授
新知讲授
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
海底地壳
地壳抬升
海陆变迁的实例1
成因
海洋 陆地
新知讲授
东海海底发现古河道和古水井等人类生活遗迹
海陆变迁的实例2
古河道
古水井
海洋

海平面上升
陆地
陆地 海洋
海陆变迁的实例3
荷兰填海造陆
新知讲授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据统计,荷兰约有17%的国土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都是从大海里填出来的。
海陆变迁的原因
新知讲授
形式 实例 原因 海→陆 地壳变动 自然
人类活动 人为
陆→海 海平面升降 自然
1.海洋和陆地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
新知讲授
2.南美洲和非洲原来是一块大陆吗?
新知讲授
魏格纳
二、从地图中得到的启示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陆漂移说’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魏格纳
大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缓慢地漂移分离。
新知讲授
‘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
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部的大陆轮廓可以实现完美的“拼接”
轮廓线的吻合
鸵鸟不会飞,海牛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但两种动物在南美洲非洲均有分布
动物分布相似
南美洲和非洲两侧的地层是相似的
地层的相似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观点1:
找一找
1
2
3
5
4
6
在教材P47图2.22中找到以下序号对应的板块名称。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找一找:
根据图例箭头示意在图中你能找出几种板块的运动形式?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找一找:
根据图例箭头示意在图中你能找出几种板块的运动形式?
板块碰撞运动
板块张裂运动
新知讲授
板块的碰撞运动
海洋板块
陆地板块
常形成山脉
新知讲授
板块的碰撞运动
常形成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新知讲授
板块的张裂运动
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裂谷
海水侵入,形成海洋
新知讲授
板块的张裂运动
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位于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不断升高,为什么?
资料1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红海面积在不断的扩张。
资料2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的缩小。
资料2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新知讲授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观点2:
新知讲授
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
为什么日本会多火山地震呢?
新知讲授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日本
日本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新知讲授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课堂练习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B. 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C.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高于2000年前 D. 荷兰围海造陆,国土面积不断扩大
3. 魏格纳是根据哪两个大洲轮廓想吻合而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 )
A. 亚洲和大洋洲 B. 非洲和南美洲
C. 北美洲和南美洲 D. 南美洲和南极洲
4. 下列事实中,不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 自然环境相似 B. 大陆轮廓相似 C. 古老地层相似 D. 古老生物相似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地球运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课堂练习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5.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
1.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
2.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
及原因是( )
A.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B.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
C.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课堂练习
(2022·北京·中考真题)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C
A
课堂练习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代表______板块。
(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填序号)
(3)板块①与板块⑤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
最高大的____________山脉。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______处,
此处地壳比较______(填“稳定”/“活跃”),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__ ____ 。
美洲

喜马拉雅
交界
活跃
环太平洋火山地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