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
你能区别哪个是陶器哪个瓷器吗?
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陶器
一、古代陶器的产生:一万年前
原料:粘土
二、陶器最初制作法:
后期:轮制
三、陶器的分类:彩陶、黑陶、白陶
捏塑法、
泥条盘筑法、
捏塑法
泥条盘筑法
彩陶: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
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
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C~1050°C火烧
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
色的图案。
窑:指专门烧制陶瓷建筑物。原始时期最早是直接在
地上挖坑烧制,后来逐渐发展成不同的形制。
馒头窑
龙窑—为我国南方流行的陶瓷窑炉,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
彩陶的不同文化类型
㈠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
㈡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公元前3900年前后
㈢马家窑文化
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
彩陶人面鱼纹盆
彩陶船形壶
彩陶舞蹈纹盆
鹳鸟石斧彩陶瓮
旋纹彩陶尖底瓶(马家窑副本
旋纹彩陶尖底瓶
黑陶 普遍采用轮制,加之陶窑的改进和封窑技术的掌握,使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因而使所制黑陶,器形多呈正圆形,胎体极薄且匀,具有黑、薄、光等特点,故有“蛋壳陶”之誉。
一般不重装饰,而是以器体造型的丰富多变和设计新颖巧妙取胜。
蛋壳黑陶杯
轮制
白陶 用高岭土烧制,质地洁白细腻。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可爱。
白陶鬶
东汉 青瓷 唐代
青瓷、白瓷
宋代 五大名窑
元、明、清
青花、 釉里红
五彩、斗彩、粉彩
现代
古代瓷器
一、产生时间:三千年前的商代中期
二、原料:瓷土、石英、长石,表面施釉
烧制温度:1200°C以上
三、历代发展
釉:以石英、长石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覆盖于瓷器坯体之上,经焙烧而形成的玻璃质薄层。使作品呈现美丽的色彩,并能增加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由于釉料中所含金属和烧制时空气用量的不同,可以烧制出不同颜色的瓷器。
唐 凤首壶
五代 莲花青瓷托碗
通高13.5厘米,口径13.8厘米。
此碗是一件越窑青瓷中的代表作,可称得上“秘色瓷”中的稀有作品,精美绝伦,出类拔萃。 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 腹,外壁饰浮雕莲花三组,盏托的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刻划双钩仰莲两组,下部为向外撇的圈足,饰浮雕覆莲二组。该碗共由七组各种形态的莲花组成。瓷胎呈灰白色,胎质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托心平整,正中镂有 一小圆孔直通器底,孔边刻“项记”窑工(作者)二字,施青釉,釉层厚且通体一致,光洁如玉,如宁静的湖水一 般,清澈碧绿,正如唐陆龟蒙《秘色瓷器诗》中描绘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目千峰翠色来”,和陈万里先生形容的“一泓清漪的春水” 般的湖绿色,器形敦厚端庄,比例适度,线条流畅,丰腴华美,通体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宋代五大名窑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的特点:刻花、印花
定窑
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定窑白釉莲花盘
汝窑三丁洗
汝窑:似玉非玉更胜玉
汝窑
汝窑 梅子青熏炉
官窑贯耳瓶
官窑:紫口铁足
官窑
贯耳瓶
哥窑八方碗
哥窑:金丝铁线
哥窑
宋 哥窑鱼耳炉
钧窑:窑变、蚯蚓走泥纹
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钧窑
土耳其托布卡普宫博物馆的元代青花瓷盘
青花瓷
釉里红大碗
釉里红
五彩胆瓶
五彩
五彩花鸟大碗
斗彩牡丹凤纹梅瓶
斗彩
雍正粉彩瓷瓶
粉彩
清乾隆
粉彩八仙过海盘口瓶
06年拍出5280万
小练习: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一万年前
三千年前商中期
粘 土
瓷土、石英、长石,施釉
900℃~1050℃
1200℃以上
胎厚,质地酥松,不透光,吸水性
质地致密、坚实,一定透光性,不吸水,叩击声音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