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5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5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1 10: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了解作者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
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小说集: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5、散文集:
周树人
豫才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 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二、写作背景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二、写作背景
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
1923年秋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1924年11月爆发了驱逐反动校长杨荫榆的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二、写作背景(刘和珍)
二、写作背景(刘和珍)
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以此来称呼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这是对他们的礼赞。
“三·一八”惨案中
牺牲的魏士毅
“三·一八”惨案中
牺牲的杨德群
据当时报纸披露,执政府于3月17日夜开会,进行部署,还预备了数十具棺材。段祺瑞还对卫队旅军官说:“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杀了人)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
二、写作背景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死法》《对于大残杀的感想》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
  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惨案发生后,依附军阀的反动文人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
当噩耗传来时,鲁迅悲愤异常,他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后相继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他又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深切哀悼革命青年。
鲁迅自己在《空谈》一文中所写: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三、字词注音
liáo dàng fěi dí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洗涤
lìn àn dié chóu chú
赁屋 黯然泣下 喋血 踌 躇
lù yǔn fēi dàn
屠戮 殒身不恤 绯红 不惮
zì chuāng hái jié ào
浸渍 惩创 尸骸 桀骜
cuán pū mǒ ē
攒射 立仆 抹杀 托体同山阿
整体感知
文章用“记念”,与“忘却”相对,表示牢记、铭记之意。“君”是对人的尊称。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目的是以记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作总结评述。
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语不是很规范,当时用“记念”,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一、题目为何用“记念”而不用“纪念”?
二、结构层次梳理
1、本文记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其余小结写什么?
答: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
2、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交代写作的缘起。
3、第六七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三、文章三、四、五节小节记刘和珍,主要写了她的哪些活动?
三:学生自治会职员,被开除。
四:向政府请愿
五:为了请愿而死
人物形象
一、认识刘和珍
1.请结合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这些事迹和表现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
事迹与表现 品格
追求真理
预定《莽原》(毅然)
“风潮”领袖
虑及母校(黯然)
始终微笑
府门前喋血(欣然)
难中救助
敢于反抗
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善良和蔼
勇敢坚强、不畏生死
从容善良、沉勇友爱
一、认识刘和珍
2.鲁迅对刘和珍印象如何?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为证。”
一、认识刘和珍
作用:两组对比
(1)微笑而被杀害,反衬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
(2)微笑而黯然泣下,说明她温和、善良,也是一个有责任感,能深思远虑的青年
3.文中鲁迅先生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有什么用意?
文章一共写了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三类人
爱国青年
杀人者、反动政府
所谓学者文人、流言者
哀痛、尊敬
嘲讽、愤怒
嘲讽、痛恨
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
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
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
人物探究
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劝诫、唤醒
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文本探究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1、2)
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写如此详细的纪年?
用史书记事的笔法详细记录追悼会举行的时间,说明了作者态度郑重、表达讽刺和愤慨及对逝者的深切悼念。
这里的“生活艰难”指的是什么?鲁迅是大文学家,为什么他编辑的期刊会“有始无终”,竟至于“销行寥落”?刘和珍仅是预定一份杂志而已,鲁迅却为什么赞之曰“毅然”?
刘和珍生活的时代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的时期,是最黑暗、最反动、最专制的时期,
“生活艰难”——政治生活的艰难,进步的言论和刊物备受压制。
“有始无终”——鲁迅先生编辑的革命刊物在“生活艰难”中,更是经常被反动政府所查封,
“销行寥落”——一般的人害怕接触革命刊物,以免引火烧身 。
“毅然”:刘和珍不畏反动政府的淫威,冒着被捕杀头的危险,预定了《莽原》全年,表现了他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因此鲁迅赞之曰“毅然”。
作者反复申述“只能如此而已”,怎么理解这句话?
如此,指“写一点东西”来祭奠烈士的英灵。血债本应当用血偿还,但是,现在却不能。作者反复申述“只能如此而已”,抒发了不能用仇敌之首来祭奠烈士的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
第一部分(1、2)
“我”为什么“无话可说”?
有两个原因:
一是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
二是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暗含鲁迅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怒。
第一部分(1、2)
用“浓黑”来形容“悲凉”有何表达效果?
悲凉本是一种心境,无颜色之分,用“浓黑”来形容,把具体的心情赋予视觉,使其形象化,描写出极度悲哀的心情。
第一部分(1、2)
第一部分(1、2)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不回避严酷的现实,不逃避残酷的斗争,不惧怕血腥的屠杀,不吝惜捐躯牺牲。
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的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直面”和“正视”均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
第一部分(1、2)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哀痛者——他们因祖国衰亡、民族沦丧、人民涂炭而哀痛;
幸福者——他们以挽救祖国和民族的沦亡为己任,把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当作最大的幸福。
第一部分(1、2)
这里说的“庸人”是指哪一类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指平常人,他们良知未泯,尚能看见“血色”,尚能心有“悲哀”。但是他们健忘,“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他们淡漠,“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他们不敢直面人生,不敢正视现实,而是在“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苟且偷生,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第一部分(1、2)
第一、二节,为何三次提及“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1、为了悼念烈士
2、控诉和痛斥敌人
3、唤醒麻木的庸人
说明写作本文的三个目的: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小结
祭奠英烈
揭露敌人
唤醒庸人
写作缘由
文本探究
第二部分
强调了事情的发生不合事理,也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请愿”完全是合法的行为,竟然遭到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
1.“卫队居然开枪”,这里的副词“居然”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2.如何理解“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
揭露了杀人者的凶残,而且是层层递进。
第一层“我”可以用最大的想象力来想象中国人的坏,足见其坏;第二层是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想到杀人者会如此凶残;第三层是即使料到了,也不信。这三层意思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者对牺牲的青年的同情和对凶手的愤怒。
3.“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
“缘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来镇压民众,而且还用笔杆子,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
4.如何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
“沉默”的反复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对革命爆发的渴望。
“不在......就在......”这一句式,表达了非此即彼,不容置否的语气,一切不愿不忍心我们民族衰亡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们,别犹豫了,赶快从沉默中爆发!这是在极尽全力的呐喊中充满了对麻木国民的呼唤和激励。
5.详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执政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对遇害经过的详细、客观的记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军阀政府的滔天罪行和流言家的无耻流言不攻自破。)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①反语。讽刺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欺凌屠戮爱国民众的暴行,鞭挞了他们的卑劣无耻。
②类比。把中外反动派的罪恶暴行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件事作类比,加以揭露和讽刺。
小结
烈士的印象及死难经过(3、4、5)
记忆中的刘和珍
遭受虐杀和诬蔑
死难经过
文本探究
第三部分
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
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
大量木材——小块煤
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
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不赞成徒手请愿
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
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一小块煤”比喻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社会进步的一小步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然后指出请愿不能带来任何进步,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烈士死难的影响,爱国青年在流血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他们将永远留在一部分人的记忆里。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
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
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
小结
1.作者思考出来的教训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教训:劝戒徒手请愿
意义:发现中国女子勇毅然、干练,
激励后来人奋然前行
结构梳理
文章脉络 文章内容 表达方式
叙述写作的缘由(1、2) 悼念逝者 叙述为主
唤醒生者 抒情为主
烈士的印象及死难经过(3、4、5) 记忆中的刘和珍 叙述为主
遭受虐杀和诬蔑 夹叙夹议
死难经过 叙述为主
死难的教训和意义 (6、7) 经验教训 议论为主
死难意义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
总结
感谢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