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一单元
1)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提问一】回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比例系数 图象 图象形状 经过象限 增减性
k>0
k<0
双曲线
第一、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提问二】k的正负决定了什么?
k的正负决定反比例函数所在的象限和增减性.
复习巩固
探究新知
归纳小结
典例分析
针对训练
能力提升
直击中考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问题一】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 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相应地,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问题二】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30吨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
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平均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天数t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船上的货物不超过 5 天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载多少吨?
【提示】本题存在的等量关系:
每日装载量×装载天数=货物的总量
货物的总量÷卸货天数=每日卸货速度
【问题二】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30吨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
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平均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天数t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船上的货物不超过5天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载多少吨?
【问题三】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定律”:若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与其重量成反比,则杠杆平衡.通俗一点可以描述为:阻力×阻力臂 = 动力×动力臂
【提问】在我们使用撬棍时,如何操作可以比较省力撬动物体呢?为什么?
若阻力×阻力臂的乘积为定值,
则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所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问题四】小伟想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1200N和0.5m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当动力臂为1.5米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问题四】小伟想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1200N和0.5m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2)中所用力的一半, 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米
【问题五】一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欧姆.已知电压为220伏,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输出功率P与电阻R有怎样的关系
2)用电器输出功率的范围多大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
(反比例函数)
转化
解决
例1 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单位:千帕)随气体体积V(单位:立方米)的变化而变化,P随V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1)写出符合表格数据的P关于V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
2)当气球的体积为20立方米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为多少千帕?
3)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4千帕时,气球将爆炸,依照(1)中的函数表达式,基于安全考虑,气球的体积至少为多少立方米?
P 1.5 2 2.5 3 4 …
V 64 48 38.4 32 24 …
1. 密闭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容器的体积V(单位:m3)变化时,气体的密度ρ(单位:kg/m3)随之变化,已知密度ρ与体积V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密度ρ关于体积V的函数解析式;
2)当密度ρ不低于4kg/m3时,求二氧化碳体积的取值范围.
2. 一列货车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以58km/h的平均速度行驶需要65h.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京乌线决定全线提速.
1)如果提速后平均速度为vkm/h,全程运营时间为t小时,试写出t与v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如果提速后平均速度为78km/h,求提速后全程运营时间;
3)如果全程运营的时间控制在40h内,那么提速后,平均速度至少应为多少?
3.强哥驾驶小汽车(出租)匀速地从如皋火车站送客到南京绿口机场,全程为280km,设小汽车的行驶时间为t(单位:h),行驶速度为v(单位:km/h),且全程速度限定为不超120km/h.
1)求v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强哥上午8点驾驶小汽车从如皋火车站出发.
①乘客需在当天10点48分至11点30分(含10点48分和11点30分)间到达南京绿口机场,求小汽车行驶速度v的范围;
②强哥能否在当天10点前到达绿口机场?说明理由.
(2)张老师在一节课上讲解一道数学综合题需要17分钟,他能否经过适当的安排,使学生在听这道综合题的讲解时,注意力指标都不低于36?请说明理由.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P15:练习
P16:26.2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