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业水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
tàn suǒ xuán yá xǐ yuè xuān gào
huì jí qí zhì lán mù zhì fú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分 )
绷着脸(bēng běng) 抡起(lūn lún) 屹立(yì qí) 纵身(jiòng zòng)
三、选词填空。( 3 分 )
耸立 屹立 矗立
1.桂林的山真险啊, 一座座危峰( ),拔地而起。
2.电视信号发射塔像一根擎天柱,高高地( )在山顶。
3.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
四、选择。( 8分)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书写正确且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被精彩的剧情深深吸引,聚睛会神地盯着电视看了起来。
B.如果字写得横七竖八,即使内容再好,作文也很难拿到高分。
C. 表演结束,全场观众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D.前临绝路,后有追兵,坚强不曲的战士们纵身跳下悬崖。
2.“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句中破折号表示 ( )
A.对前文的说明或注释。 B.声音的延长。
C.声音的中断或停顿。 D.意思的转折。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4.《七律·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分)
1.在《七律·长征》一诗中,诗人把红军翻越高山峻岭看成是“ ”;金沙江江水拍击两岸的悬崖,诗人却感到“ ”,大渡 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诗人只用了一个“ ”字来体现。这些都充分表达了红军大无畏的 精神。
2. 《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写了大的场面,课文在描写这些场面时, 运用了 的方法。
3.《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 .
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了 。这样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 的队伍方阵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4.《灯光》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一个自然段是 的关系。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0 分 )
1.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缩句)
.
2.红旗翻动。( 扩句)
.
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改为“被”字句)
.
4.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为反问句)
.
5.从会场上爆发出来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改变句序,意思不变)
.
七、口语交际。( 5 分 )
六(1)班准备举办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演讲内容拟订一个标题: (1分)
2.演讲开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用故事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你的演讲开个头。(2分)
.
.
3.你的同桌丽丽比较害羞,害怕在大家面前讲话,因此她不想参加这个演讲 比赛,请你劝说并鼓励她。(2分)
.
.
八、课内阅读。(12分)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这段话拟个恰当的小标题: (2分)
2.五壮士在 的情况下,为了拖住敌人,把 当成武器坚持战斗,体现出战士抗战到底的顽强精神。(2分)
3.画线的句子把石头比作 ,说明石头砸得非常 ,充
分体现出五壮士 。(3分)
4.文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 的场面,其中把
作为“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2分)
5.结合文段体会狼牙山五位战士被称为“壮士”的原因。(3分)
.
.
九、课外阅读。(11分)
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
①在地球的某个纬度,战争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传播着死亡和文明沦 丧的讯息。在呛人的硝烟和( )的爆炸声中,弥漫着死亡和流血的巴格 达,依然彻夜亮着的城市之火,让我们忽然间滋生出一种辛酸的感动!人类应 该永远记住这样的夜晚,记住在动荡的岁月中是怎样艰难而执著地渴望着和平。
②战争让生命变得如此脆弱, 一如风中尘埃, 一转眼便消失不见。而非典 型肺炎的( )和香港艺人张国荣的命丧黄泉,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人生的
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我们不由得要问:此生为何
③一些人无声无息地倒下,没有鲜花,没有墓碑,甚至没有人记得。生命 仓促得如同一句匆匆的歌词,刚刚开了个头就煞了尾……
④而人类的繁衍依然在硝烟和疫病中生生不息。
⑤而生之意志依然在绝望中曲折而坚韧地向上攀升
⑥而在和平的风中忙碌的人们依然平凡而不懈地完成着人生的功课。
⑦我们常常慨叹现实的不公,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忍耐和坚持; .
,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实事;我们不屑于富人的“暴 富”,觉得那不过是机遇凑巧, ;我们日复一日地 埋怨没有赶上好时候,却从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能一次又一 次地获得成功
⑧如果没有战争,也许我们仍( )着自己的一无所有,然后在愤愤 不平中可悲地老去。是战争让我们醒悟——有了生, 一切便有了可能。想想 炮火下的伊拉克,想想硝烟里的巴格达,想想那些在火光中爬满恐惧和绝望 的面孔,然后再想想我们,想想和平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就会发觉,其实我们
已是如此的富有。
⑨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因为战争,懒惰和( )变得可耻,而我们也 终于明白:活着不需要理由,赚取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A.不绝于耳 不约而同 津津乐道 无动于衷
B.震耳欲聋 不期而至 怨天尤人 不思进取
C.惊天动地 不以为然 花天酒地 不闻不问
D.发人深省 不期而至 自怨自艾 不闻不问
2.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依据上下文,它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2分)
战争摧残了生命,战争也让更多的人看清了生命。
3.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3分)
4.模仿第⑦段的句子,在文段中的“ ”上仿写句子,要求话题相同,上下文
衔接自然。(2分)
5.第⑧段中说“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具体指 .
。 (2分)
十、习作。(30分)
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两人三足跑、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可以锻炼 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让我们进入自由自在的快乐天地。今天就让我们来 做一做、写一写有趣的游戏。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