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书写等级: 质量等级:
Ⅰ.基础过关
一、仔细读拼音,认真写词语。 (20分)
zǎo chen róng qiú xiān yàn fú zhuāng dǎ ban
jìng dú tíng xià cū zhuàng yǐng zi huāng yě
kuáng wǔ fá zhàn fàng jià hù xiāng néng gòu
cāi chū yáng qǐ shuāng bì luò yè kǒu dí
二、我会按要求进行选择。(1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坪坝(bèi) 汉族(hàn) B.打扮(fēn) 摔跤(shuāi)
C.口笛(dí) 挨打(ái) D.诵读(sèng) 糊涂(du)
2.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背诵 背包 B.圈点 猪圈 C.假如 放假 D.爱好 好奇
3.下面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与所起名字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书法小组(舞动的天使) B.合唱小组(小百灵社团)
C.科技小组(探索者小队) D.足球小组(绿茵达人)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注意在括号里填写人体器官名称)(12分)
( )红( )赤 ( )忙( )乱 ( )疾( )快
( )干( )燥 提( )吊( ) 张( )舞( )
披( )散( ) 摇( )晃( ) 七( )八( )
( )重( )轻 ( )满意( ) ( )瞪( )呆
四、选词填空,注意体会所填词语,哪个让你有新鲜感。 (6分)
美丽 秀丽 绚丽 华丽 壮丽 瑰丽
1.内容空洞的作文,即使语言再( ),也没有价值。
2.那是我的家乡,风光( ),美不胜收。
3.我们的祖国山河( ),气象万千。
4.翠鸟是一种( )的小鸟,羽毛好看极了。
5.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 )多彩。
6.一串串礼花飞上天空,把夜空点缀得更加( )神奇。
五、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改为反问句)
2.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缩句)
3.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改为陈述句)
4.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5.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仿写拟人句)
(1)清风一吹,他们 。
(2)蝴蝶一来,他们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很有特色:这里有美丽的凤尾竹、洁白的墙……这是一所 的学校;同学们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是一所 的学校;同学们在课上认真学习,课后尽情玩耍,这是一所 的学校。(填序号:①欢乐祥和 ②美丽可爱 ③团结向上)
2.《花的学校》一文的作者是 ,他是享誉世界的 诗人、 家。他出版过《 》《 》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 奖。本文选自他的散文诗集《 》。
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写了 小时候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老师的事情。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
4.默写古诗《所见》: , 。
, 。作者是清代的 。
Ⅱ.阅读升级: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16分)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 认真读书和 尽情玩耍的情景。 (2分)
2.用“ ”画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体会本句是不是很有新鲜感。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感受到了
。 (6分)
3.填一填,选一选。 (4分)
(1)选文中写了 种小动物,有 。
(2)写小动物主要是为了突出(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多选)
A.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
B.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把小动物吸引过来了
C.下课后同学们跳舞、做游戏时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4.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下面的场景,能运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4分)
(1)教室里,大家
。
(2)操场上,大家
。
八、课外拓展我能行,体会本文词语、句子、内容的新鲜感。(16分)
因爱而生长
我曾经在一所规模很小的私人学校里教书。
一天早上,女校长对孩子们宣布:“今天,我们要开始一项伟大的实验。”她举起两小束常春藤,“这里有两束常春藤,你们看它们是不是一样的 ”
所有的孩子都严肃地点了点头。
“我们将给这两束常春藤相同的阳光和水分,但不是相同的注意力。”她说,“我们把一束常春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完全离开我们的注意;而另一束就放在这个房间里壁炉架上,我们将一起来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在下个月的每一天,我们都将对着放在壁炉架上的这束常春藤唱歌,我们会告诉它有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美丽。”
4个星期后,实验的结果令我们吃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长得又长又细,病蔫蔫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但是大教室的那束则完全不同,它在歌声、积极的思想和语言的滋润下,长得很旺盛。
为了把这项实验更推进一步,我们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也搬到了大教室里,和壁炉架上的那束放在一起。 第4个星期时,它们就分不出彼此了。
这次实验让我知道:所有的事物都会因爱而生长。
1.根据语境的不同用“精神”造句。(4分)
(1)
(2)
2.两株常春藤被分别放在哪里 它们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2分)
3.放在壁炉架上的常春藤生长旺盛的原因是( )(2分)
A.壁炉旁边很温暖。
B.孩子们用善意和关怀滋润它。
C.壁炉旁边的阳光很充足、很温暖。
4.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 (4分)
5.在文中用“ ”画出一处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写一写理由。(4分)
Ⅲ.习作赢家
九、题目:猜猜他是谁
要求:选择一个同学,他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选择一两点写下来。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你写的是谁。写好以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