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位置和运动 教学设计共_2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能举例说明问题的运动和静止需要依靠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确定。能说出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需要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能从生活中各种运动和静止的现象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教学难点 能对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表现出探究性的兴趣
教具使用 PPT
学情分析
第__2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判断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找一个参照物,并且这个参照物被默认是静止的,然后将你所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做比较观察,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来说,随着时间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个物体时运动的,如果随着时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这个物体时静止的。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吧!1、引导: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描述静止位置的三要素是参照物、方向、距离,那么描述运动物体是否也需要这三要素呢?2、提问:怎么描述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置呢?探究引导:同学们,看图片中,小明在发课本的时候,他是运动的,那么你可以描述出他某一时刻的位置吗?怎样描述呢?描述他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呢?如果小明从讲台出发给同学们发课本,讲台距离第一排课桌大约3米的距离,每排课桌之间距离约2米,选择讲台或课桌等物体作为参照物,你可以用参照物、方向、距离描述出小明的位置吗?模拟:找一个同学从讲台出发,模拟小明发课本的动作,随时喊停,让同学们描述出这位同学的位置。(在活动手册上完成)通过学生回报的出的结论,发现: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仍需要以参照物、方向、距离三个要素来确定这个运动物体的位置。拓展1、在公共汽车行驶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汽车里的乘客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将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填写在活动手册上。2、讲解: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都是先找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以此为判断依据描述,若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发生改变,则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当堂训练 描述物体位置的三要素是( )、( )、(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 )来说,汽车里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车里的司机 B、站台上的人 C、车里的座椅3、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 )
当堂检测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和( )来描述。 要描述一个学校的位置,选择( )作为参照物比较好。路边停放的车 B、路面上的交通图标周边明显的高大建筑3、对于路上行驶的汽车来说,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 )
板书设计 位置和运动 参照物--默认静止 三要素:参照物、方向、距离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