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7 14: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改变”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改变”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一、学习主题和内容(一)学习主题童话欢乐嘉年华(二)学习内容第七单元:《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池塘》《小毛虫》;语文园地七。二、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1.我能认识55个生字;会写33个字。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我能用不同的方法,小队合作学习课文,懂得从童话故事中获得深刻的感悟,积累人生哲理。4.我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把故事讲给别人听。5.我能根据提示发挥想象创编故事。6.我能大量阅读童话故事,并和小伙伴表演童话剧。(二)课时安排10课时。三、学习情境本单元是童话单元,《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是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四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如《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如《小毛虫》;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蜘蛛开店》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小毛虫》一课,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词句讲故事;《青蛙卖泥塘》一课,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这些都可以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四、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如表1所示。表1 二下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子任务 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
童话欢乐嘉年华 子任务一:读童话 “读童话”这一任务的落实将以多种形式地读为实践形式,在“读”这一活动中,有层次的达成读流利这一目标。具体可分以下三步:1.随文识字,读准童话。队内合作读课文,解决字词。开火车读课文,随文识字。(点拨重点字,提倡归类识字和字源识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能力的同时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并且感受文字之美。) 在此基础上读准童话。2.书写提示,会写生字。结合书写提示,自主观察,归类写好生字。3.关注问句,读顺童话。通览几篇童话,想要读好,首先要读好问句,所以由词到句检测读,教师适时点拨。学生队内练读,小队合作展示读,将童话读通顺。 2课时
子任务二:读课文,感受思辨价值 “学童话”这一任务的落实依托“读童话”,在读准、读顺童话的基础上,借助子任务的引导,采取小队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阅读感知、倾听思考,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童话的内容,感受童话的语言魅力。《大象的耳朵》:以“大象为什么改变想法→怎么改变的→改变后导致什么后果→又如何改变”为线索,通过子任务,分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蜘蛛开店》:以“蜘蛛想卖什么→写好招牌→顾客是谁→结局怎样”为线索,借助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 2课时
子任务三:讲童话 “讲童话”这一任务的落实又依托“学童话”。在了解童话内容感知童话语言魅力的基础上,借助恰当的方式复述故事,能力稍好的同学也可以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加动作和表情讲故事。这一任务的达成一样要借助于小队合作来完成。《大象的耳朵》:串联关键信息讲故事。《蜘蛛开店》:思维导图讲故事。《青蛙卖池塘》《小毛虫》:画出相关语句或对话,借助提示讲故事。 2课时
子任务四:创童话 “创童话”这一任务的落实又依托于前几个任务群的完成。学生在对童话的语言特点非常明晰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在比较、质疑和讨论中辩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章话”“讲童话”“创童话”互为依托,循序渐进,所以教学时可以单篇一课时教学,也可以两篇对比连续两课时教学,但不能跳跃式教学,否则水到渠成的效果就无法达成。《大象的耳朵》:创设语境,大象见到小鹿时会怎么说,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蜘蛛开店》:抓住“循环反复”的特点,继续创编故事,引发辩证思考。《青蛙卖池塘》:联系生活实际,推荐一样自己熟悉的物品。《小毛虫》:结合童话诗《我和小鸟和铃铛》,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的意思。 2课时
子任务五:演童话 “演童话”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进行声情并茂地表演,头饰道具等均由自己准备。这一任务的达成又分为三个子任务——读童话、绘童话和“辩”童话。“读童话”的落实就依靠整本书阅读,推荐孩子们读《彩色的梦》《月光下的肚肚狼》《蜘蛛开店》《小马过河》,采取组内漂流的形式,实现大量阅读童话,丰富阅读量,利用课前三分钟,分享读书收获,增加阅读视野,为最终的童话剧表演提供更多的素材。“绘童话”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制作头饰,这既是对学生理解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与美术学科的有机融合。“辩”童话,围绕“改变”这一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回归生活,结合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观点不一定要深邃,重点要引导孩子们养成留心生活、善于思辨的习惯。读童话:推荐童话故事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童话。绘童话:根据理解,为自己扮演的角色制作头饰。“辩”童话:链接儿童个体生活,思辨:每一次的改变都是正确的吗? 2课时
五、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如表2所示。表2 二下第七单元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
评价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子任务一:读童话 随文识字,读准童话;书写提示,会写生字;关注问句,读顺童话。
子任务二:学童话 在读准、读顺童话的基础上,借助子任务的引导,采取小队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阅读感知、倾听思考,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童话的内容,感受童话的语言魅力。
子任务三:讲童话 在了解童话内容感知童话语言魅力的基础上,借助恰当的方式复述故事,能力稍好的同学也可以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加动作和表情讲故事。这一任务的达成一样要借助于小队合作来完成。
子任务四:创童话 在对童话的语言特点非常明晰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在比较、质疑和讨论中辩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子任务五:演童话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进行声情并茂地表演,头饰道具等均由自己准备。
单元测评 生字,词语,重点句子语段,日积月累。
六、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长颈鹿找工作》《狼和鸡》《真正的丑小鸭》《小猴开服装店》(二)工具任务单、词句采集卡、过程性评价表、单元测评卡。七、设计说明从这个单元选编的文本和重点学习目标定位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发展型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基于单元内容及特点,设计“读童话”“学童话”“讲童话”“创童话”“演童话”五个子学习任务活动。这五个学习任务的设计托新课标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结合二年级语文组的实践与思考,在与实际课堂教学地对比中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力图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落实语文课堂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