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7 14: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办法”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办法”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一、学习主题和内容(一)学习主题我是思辨小达人(二)学习内容第五单元:《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语文园地五。二、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1.认识41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24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3.能说出“亡羊补牢”“拔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能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二)课时安排10课时。三、学习情境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办法”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这三篇课文,无论是改编自古典著作的寓言故事,还是小学生学习生活题材的《画杨桃》和童话故事《小马过河》,都简短有趣,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引起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多角度的思考。这个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和探究,围绕阅读中生发的话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如表1所示。表1 二下第五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子任务 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
我是思辨小达人 子任务一:听故事,激发思辨兴趣 活动1 听故事《酸的和甜的》这个板块,通过一个容易引发思辨的故事,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明确单元课程学习目标,让学生怀着目标期待构建属于自己的单元学习生活。第一步,听老师读(或讲)《酸的和甜的》。读到小猴子笑着问小兔子“你吃过吗”时,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参与到故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读完故事后,请学生针对故事内容和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步,一起梳理读这样的故事,要怎样进行积极思考——要边读边提问、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做联结、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想一想。师生共同明确阅读学习目标:运用边读边提问、思考的方法,想明白故事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为什么那么做;结合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故事中人物的做法、想法是否合理,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能将故事有情有趣地朗读或讲给别人听。第三步,浏览单元目录,看看这个单元有哪几个故事。 2课时
子任务二:读课文,感受思辨价值 这个板块,一篇篇阅读课文,结合语境学习字词,重点是对故事人物的行为、想法做出判断、评价,在阅读对话中感受思辨的价值。每篇文章的阅读思考,首先是在整体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做法、想法做出初步的判断;再深入文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辨析和朗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理解人物当时的想法,结合故事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人物的做法、想法进行评价。这个板块,要将“我爱阅读”中的《好天气和坏天气》和《画杨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活动2 学习《寓言二则》阅读《亡羊补牢》,找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劝告养羊人的语句,和两次丢羊后养羊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结合关键词“赶紧、修一修、堵上”“后悔”等,说一说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再结合“再也没有丢过”,明白改正错误后的好结果,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阅读《揠苗助长》,要启发学生讨论禾苗枯死的原因,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这个揠苗助长的人说些什么呢?”要使学生能够将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理解透彻,就要引导学生联结生活经验。怎么联结呢?抓住“一天,两天,三天,”“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这样的细节,感受这个人的心情,以心情的体会激活学生的经验,做相应的联结。活动3 学习《画杨桃》阅读《画杨桃》,引导学生体会老师和学生态度的不同以及学生态度的变化。“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同学们采取的是嘲笑的态度,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当老师让同学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同学的态度又发生了那些变化?”让学生画出老师和同学们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句子,启发思考这背后的原因,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读过《画杨桃》,再比较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结合起来谈想法,做评价。活动4 学习《小马过河》阅读《小马过河》,把自己想象成遇到“难题”的小马,朗读体会,感受小马的心情和困惑,再针对对小马的想法和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中的判断,组织学生有理有据地做出评价。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融入课文学习过程中。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安排一个课时集中完成。 6课时
子任务三:入情境,分享思辨成果 活动5 口语交际这个板块,学习内容是“口语交际”。课堂学习活动要在真实的教室生活情境中展开,以真实的学习任务为驱动,不能把话题当成一个想象的任务。第一步,明确任务。第二步,讨论公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第三步,根据不同的内容角度进行分组讨论。提醒学生迁移运用课文阅读中学到的“从不同角度思考自己的想法”,要求做到“主动发表意见”“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第四步,展示分享各小组的“公约”,其他小组发表意见,共同修改。第五步,共同设计教室里的“图书借阅公约”。 2课时
五、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如表2所示。表2 二下第五单元过程性评价与单元测评设计
评价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子任务一:听故事,激发思辨兴趣 激起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明确单元课程学习目标,怀着目标期待构建属于自己的单元学习生活。
子任务二:读课文,感受思辨价值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能读出对话的语气,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的启示;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小马过河”的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子任务三:入情境,分享思辨成果 能主动发表关于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单元测评 生字,词语,重点句子语段,日积月累。
六、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盲人摸象》《爱动脑筋的孩子》《叶公好龙》《枣红马》(二)工具任务单、词句采集卡、过程性评价表、单元测评卡。七、设计说明从这个单元选编的文本和重点学习目标定位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发展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明确了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梳理清楚了单元各项学习内容在任务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和规划,线索就清晰了。所以围绕单元主题情境“我是思辨小达人”,设计了三个任务五个活动,分别为:子任务一:听故事,激发思辨兴趣 活动1 听故事《酸的和甜的》;子任务二:读课文,感受思辨价值 活动2 学习《寓言二则》 活动3 学习《画杨桃》 活动4 学习《小马过河》;子任务三:入情境,分享思辨成果 活动5 口语交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