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896-1897年,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期间,撰写并刊发《变法通议》《古议院考》《商战论》等文章,受此影响,谭嗣同等人陆续发表了《中国自强策》等百余篇政论文章。由此可知,当时维新派( )
A.受到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B.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
C.开始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 D.坚定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信念
2.《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旨在( )
A.救亡图存 B.开眼看世界 C.建立民国 D.推翻清政府
3.严修担任贵州学政时期(1894—1897年),开设书局、变通书院,向清廷奏请“开设经济特科”,在部分考试中让考生“论西学之用与用之之法”、“论洋务”、“论化学之用”。严修的做法( )
A.标志近代教育改革开始 B.蕴含救亡图存思想
C.旨在推动洋务运动发展 D.受戊戌变法的影响
4.1902年,日本侵入东沙群岛,两广总督张人骏命人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籍。其中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和陈寿彭翻译的《新泽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等中外文献,记录有“中国至此围渔,已有年所”,中国渔民为证明东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纷纷提供证据。最终迫使日本归还东沙群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列强的侵略行为受到有效遏制 B.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传统文献的国防价值备受重视 D.清廷边疆危机空前严峻
5.下图为近代美国报刊上的一幅漫画,题目叫《门户开放》。漫画反映出( )
A.美国领导八国联军侵华 B.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
C.美国试图美化对华侵略 D.中国民族危机有效缓解
6.1896年6月12日,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书《请推广学校折》。他认为“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与西人交涉,而不能尽知其情伪,此见弱之道也。欲求知彼,首在译书。”李端棻的言论从侧面反映了( )
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C.中西文化冲突的加剧 D.西学东渐进入新阶段
7.1890年的戒烟药广告,主要强调单一的戒烟药功效;1906年的广告中有“昔南皮尚书著《劝学篇》,而于戒烟一事必谆切而详言之,可见鸦片之危害固我同胞之目击而痛心者也”,还有一些商家直接将官府批示禁烟药买卖的批文搬上广告。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晚清( )
A.商家宣传手段灵活 B.爱国思想影响医药行业
C.国人禁烟意识增强 D.中西方医药文化的交流
8.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
A.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B.救国道路的探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C.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 D.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9.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关于材料中所指的“暴乱”,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暴烈的排外行动中蕴结着经济意识 B.“仇教”中蕴含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
C.历史的局限性掩盖了民族的正义性 D.强烈的御侮心同陈旧的天朝观结合
10.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
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 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11.一位西方记者描述称:“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号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俄兵2000 名内竟死伤有500名之多。 华人此次甚勇敢,为从来未所见,向尚不信其有此耐战之心,目下观之,彼等之勇猛及耐心之处,较被围西人之心更胜矣。”该情景最有可能是( )
A.左宗棠收复伊犁地区
B.俄国强租旅大遭遇挫折
C.清军围攻侵略雅克萨的俄军
D.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12.1895年至1898年,全国出版发行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其中约80种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新式报刊以各种学会和团体为依托,以新式知识分子为中坚,推动报刊、学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这说明当时( )
A.文化救国成为爱国民众的共同选择 B.报馆起着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
C.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策略具有灵活性 D.维新思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13.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年底,总理衡门奏请在各省设立商务局,商务局以“官为设局,一切仍听商办,以联其情”为总原则,具体筹建办法是“由各省公举殷实稳练素有声望之绅商,派充局董"。总理衙门此举意在( )
A.引领实业救国热潮 B.鼓励民族企业与洋争利
C.扩大政府收入来源 D.改善民族企业营商环境
14.1898年,直隶各地义和团运动兴起。直隶省府向有关州县调派军队进行震慑,劝谕义和团解散。各地方官对义和团的弹压审慎而有限,有少数地方官暗中对义和团采取庇护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央权力的下移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八国联军的侵略
15.1901年,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提出,其师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然而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在提到路德时,几乎都是集中于对路德个人事迹的论述和对其勇气的称赞。由此推知( )
A.改良主张缺乏群众基础 B.中国制度改革难以深入人心
C.国人抵触西方思想传播 D.维新人士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秋,亲眼目睹维新运动由轰轰烈烈而终至失败的蔡元培,对清政府改革失望。回到家乡后,蔡元培一方面投身于新式教育机构的创办,实现他“培养革新人才”初衷;另一方面,则是积极联络同志,组织队伍,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积蓄力量、制造舆论。作为浙江地区最早新式学堂之一的绍兴府中西学堂在蔡元培任下,对青年学子产生很大影响。1902年,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蔡元培被推举为首任理事长。中国教育会是20世纪初国内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革命团体,“它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
材料二 1912年2月,蔡元培发表著名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批评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忠君”“尊孔”两项,主张民国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为方针。同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以看出,除世界观教育未被采纳外,蔡元培的四项主张均得到反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田正平《蔡元培与民初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教育会成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教育发展的意义。
17.国书是国家元首代表本国政府致书于他国元首的一种文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回复了英国国王一封国书:“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深为嘉许。……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重重的海洋),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摘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1905年光绪帝致英国国王的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夙闻贵政府文明久著、政治日新,凡所措施,日臻美善。朕眷恋时局,力图振作,……兹特派兵部侍郎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商部右丞绍英前赴贵国考求政治。……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
——摘自台北故宫博物馆原件
(1)依据材料,指出清朝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因素。
(2)依据材料,指出晚清外交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维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是从哪些方面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你认为影响变法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随着民众对于欧洲局势了解的渴望,新的形式的印刷品——柯兰特出现,意思是有多条新闻组成、共同描述特定时间特定事件的出版物,这种印刷品在当时获得了成功。但是严厉的出版制度对于国内新闻的报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报道国外新闻。1640年英国革命期间,革命派与保王派唇枪舌战引发了火热的舆论攻势造就了更多的小册子,革命中保皇派与国会派之间的争论为党派报刊小册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出现众多的党派报刊。面对迅速增长的小册子,1662年议会通过《出版许可法》严厉限制报刊的出版自由。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备受压制的新闻出版产业重新复苏,1694年,议会正式废除《出版许可法》后,出现了众多新创办的报刊。
——摘编自张英明《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报刊与政治运动(1780﹣1850)》
材料二:当传教士将西方媒介传入中国时,造成了对专治以及官报的挑战,马礼逊刚到中国时曾说,“余等在中国之传教及印刷业,均受当局所限”。1833年后,报纸逐步“由外而内生根发芽”,大批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打开中国国门,其中《蜜蜂华报》《广州记录报》等报刊的实践疏通了中西方的信息交换,为中国新闻史上外报的发展提供了先例,其传达的内容以在场的形式影响着时代,是报刊发展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直接表现,这与社会的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90年代中期国人办报达到了高潮,“文化救国”“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演越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报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多元化报业发展模式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摘编自蒋好著《在场与追忆:中国近代报刊起源与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报纸发展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国人创办报纸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189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在《时务报》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变更政治制度、发展商业等文章。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知识分子对梁启超的态度,排除A项;早在维新派之前,已有人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排除C项;维新派主张建立君土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并结合所学可知,维新运动反映了当时时代的要求,即其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救亡图存,A项正确;开眼看世界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排除C项;维新运动依靠的是光绪帝,并未主张推翻清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严修主张设立经济特科。让考生论洋务,论西学之用,和当时民族危机加深有关,爱国知识分子想通过变法救亡图存,B项正确;近代教育改革开始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洋务运动1895年失败,排除C项;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据材料可知,1902年,当日本侵略者侵犯中国东沙群岛时,清政府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用以论证东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以此维护了中国主权的完整。清朝官民反对日本侵略,维护领土主权,表明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B项正确;20世纪初的中国贫穷落后,无法有效遏制列强的侵略行为,排除A项;材料提及运用中外文献,而非只讲传统文献,排除C项;仅凭日本入侵东沙群岛一个例子不能断定边疆危机空前严峻,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侵华利益,C项正确;领导八国联军侵华的是德国,而不是美国,排除A项;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非缓解,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年6月12日(中国)。据题意可知李端棻的言论的主旨是通过翻译外国书籍来了解列强,从而达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书《请推广学校折》目的就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排除B项;李端棻主张通过翻译外国书籍来了解列强,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体现,排除C项;西学东渐进入新阶段是指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90年的戒烟药广告内容单一,主要强调药物功能,而1906年的广告重视借助官员关于禁烟的言论和官府有关禁烟的批文来进行宣传,虽然体现了广告者的宣传心思巧妙,手段灵活,但是这一变化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国人对于鸦片危害的认识加深。因此,晚清戒烟药广告宣传内容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国人禁烟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商家借助张之洞的《劝学篇》和官方文件来进行广告宣传,体现其宣传手段的灵活,但这相对于C项较为表面,排除A项;1906年之后的广告中将戒烟药宣传与《劝学篇》联系起来,体现其借助爱国思想进行医药产品宣传,但这相对于C项也较为表面,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中西医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 ,只是被后来的‘民贼’ 湮没”可知,梁启超的救国探索道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排除A项;“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表述错误,排除C项;西学不可能“彻底瓦解传统思想观念”,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可知,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范围为1902年(中国)。材料中外国记者所指的“暴乱”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虽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却无法掩盖其民族正义性,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有利于中国人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觉醒,C项说法有误,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李大钊文集》里提到,义和团运动对于“西洋人一切器物一概烧毁,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在近代中国,洋教作为一种外来之物,本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全然相悖,许多教士、教民借传教之名行侵华之实,借官府势力欺世凌人,因此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民众对洋教日益痛恨,洋教在半殖民地中国的政治化,使反洋教斗争具有反侵略性质,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行为体现了强烈的抵御外侮的愿望,同时也具有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认为西洋人应该叩拜中国皇帝和官员,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抵御外辱的态度日益消极,这促使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合流,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随之出现,排除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号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俄兵2000 名内竟死伤有500名之多。” 可知,该战争交战双方涉及西方国家与中国,俄国是其中之一,结合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比较符合题意,D项正确;据材料中的“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号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可知,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战区域有火车站,A项涉及新疆地区,据所学清末当时新疆地区还没有铁路,排除A项;B项发生在19世纪末,但是俄国强租旅大并没有遭到中国人的激烈反抗,双方之间更没有发生军事战争,排除B项;C项发生在17世纪,题干信息明显涉及晚清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到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在报刊、学会与学校三位一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报纸宣扬新思想,所以报馆起着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B项正确;A项“共同选择”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策略,C项表述不准确,排除;维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晚清中国。据题干可知,《马关条约》中的赔款总额加上“赎辽费”高达2.3亿两白银,这使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和债务负担,当时相关机构向清政府建议放宽对民营经济的限制,其根本目的在于为财政“开源”,C项正确;实业救国、与洋争利和改善民族企业营商环境,均不是总理衙门提出相关建议的目的所在,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这使得部分清朝官员对于底层民众的反帝斗争给予同情和支持,C项正确;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中央权力的下移并非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开始于190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根据材料“康、梁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在提到路德时,几乎都是集中于对路德个人事迹的论述和对其勇气的称赞”及所学可知,1898年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维新派人士认为路德的个人勇气是推动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并未认清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人士的认识具有局限性,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维新派制度改革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维新变法时期国人抵制西方思想传播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6.(1)主要因素:甲午战败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思想的传入。
(2)意义: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素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政体转变的历史潮流。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1898年秋,亲眼目睹维新运动由轰轰烈烈而终至失败的蔡元培,对清政府改革失望。”可得出甲午战败的刺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作为浙江地区最早新式学堂之一的绍兴府中西学堂在蔡元培任下,对青年学子产生很大影响。”可得出西方思想的传入。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作为浙江地区最早新式学堂之一的绍兴府中西学堂在蔡元培任下,对青年学子产生很大影响。”和材料二“批评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忠君’‘尊孔’两项,主张民国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为方针”可得出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素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根据材料一“中国教育会是20世纪初国内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革命团体,‘它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和材料二“批评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忠君’‘尊孔’两项”可得出适应了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政体转变的历史潮流。
17.(1)外交政策:清朝奉行朝贡外交(固守传统的宗藩体系)拒绝与英国通商。
社会因素:对西方侵略的防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华夷观的影响)。(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转变:平等外交;遣使学习英国政治制度。
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统治危机深重(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需求;自然经济日益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不断传入,传统华夷观瓦解(天朝上国迷梦破碎)近代外交意识的加强。(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朝贡外交”两层含义:其一是思想文化层面,以中国古代特有的“普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国家观为基础,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依据建构的一种理想化的世界秩序;其二是政治层面,它是一种运作数千年,以中原王朝为宗主、以属国、藩部为臣属,以“厚往薄来”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国际秩序。根据材料一“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可知,乾隆皇帝抱持“天朝上国”的观念,奉行朝贡外交(固守传统的宗藩体系)拒绝与英国通商。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王朝一贯重农抑商,朝贡外交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田园牧歌之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中国封建统治者向有妄自尊大的心理,视己为“天朝上国”,“四方皆查夷”,“我天朝无所不有,焉用外求”。朝贡秩序有利于专制统治。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客观因素。可以概括为对西方侵略的防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华夷观的影响)。
(2)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
转变:根据材料“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可以得出,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外交理,平等外交;遣使学习英国政治制度。
原因:根据材料中1905年的时间可知,中国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展起来,晚清统治危机深重;1905年清政府为挽救危机,着手新政和预备立宪;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进一步入侵,自然经济日益瓦解,清政府政策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西学不断传入,传统华夷观瓦解(天朝上国迷梦破碎)近代外交意识的加强。
18.(1)“混合政体”:君主立宪制。特点: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或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的递进过程)。
(2)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顽固派的抵制;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因素:改革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改革的领导者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改革的策略是否得当;改革的内容是否得到贯彻实施;改革是否获得足够多的社会支持。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近代。第一小问“混合政体”,根据材料“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即保留君主的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整体上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学习历程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从国人的认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角度总结即可。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近代。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不知环境之阻力”,可以得出顽固派的抵制;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根据材料“偏于理想”“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可以得出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第二小问影响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是否符合历史潮流、改革的领导者、改革的策略、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社会基础等角度回答。
19.(1)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人们了解外部信息的渴望;英国革命期间的良好发展环境;资产阶级掌权后政府政策放宽。
(2)特点:经历了由西方人办报到国人办报的历程;同国内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
影响: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2、推动了政治改革运动的开展3、有利于更新社会风气4、丰富了民众日常文化生活。
(3)关系:政治家通过报刊鼓动民众参与政治斗争,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报刊的舆论报道也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而开始代表不同阶层群体;政府为控制社会舆论,有时会限制打压报刊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
原因:根据材料一“三十年战争爆发,随着民众对于欧洲局势了解的渴望,新的形式的印刷品一柯兰特出现”可得出,人们了解外部信息的渴望;根据材料一:“1640年英国革命期间…...革命中保皇派与国会派之间的争论为党派报刊小册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得出,英国革命期间的良好发展环境;根据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备受压制的新闻出版产业重新复苏,1694年,议会正式废除《出版许可法》后,出现了众多新创办的报刊”可得出,资产阶级掌权后政府政策放宽。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和印刷技术进步两个知识点。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二“1833年后..大批由外国传教于创办的中文报刊打开中国国门,19世纪90年代中期国人办报达到了高潮”可得出,经历了由西方人办报到国人办报的历程;根据材料二“这与社会的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救国’,‘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演越烈”可得出同国内政治运动紧密相连;根据材料二“其传达的内容以在场的形式影响着时代,是报刊发展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直接表现”可得出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
影响:根据材料二“《蜜蜂华报》《广州记录报》等报刊的实践疏通了中西方的信息交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文化救国’‘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演越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报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推动了政治改革运动的开展、有利于更新社会风气、丰富了民众日常文化生活。
(3)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中国)。
根据材料一“1640年英国革命期间,革命派与保王派唇枪舌战引发了火热的舆论攻势造就了更多的小册子”,和材料二“‘文化救国’‘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演越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报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多元化报业发展模式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治家通过报刊鼓动民众参与政治斗争,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根据材料一“但是严厉的出版制度对于国内新闻的报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报道国外新闻。”和材料二“余等在中国之传教及印刷业,均受当局所限”,可得出政府为控制社会舆论,有时会限制打压报刊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报刊的舆论报道也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而开始代表不同阶层群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