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1991年3-5月,波斯湾北部的海鸟锐减97% 炎炎烈焰狂舞飞腾,几头仓惶无助的骆驼,正试图逃离这人间地狱……
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一幕惨剧?伊拉克总统
萨达姆·侯赛因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
在任期间,集党政军权于一身,推行强权政治。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遭受巨大损失。1990年,萨达姆派军队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
2003年,美军出兵伊拉克,悬赏抓捕萨达姆,最终于2006年11月5日判处萨达姆绞刑 1990年当地时间8月2日凌晨2点,伊拉克10万大军向科威特发动闪电式袭击,9个小时后占领了科威特王宫。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一.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原因3.外部条件①边界纠纷: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是自己的一个省,否认其独立地位①掠夺财富→转嫁危机
②夺取领土→改变海湾战略态势
③控制石油资源→提高国际地位中东力量均势失衡,动荡不定的国际局势②鲁迈拉油田之争③伊拉克提出取消债务、租借岛屿等无理要求,遭拒2.现实目的 突袭科威特 1990.8.2
↓
埃米尔流亡
↓
吞并科威特 1990.8.84.过程二.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各方努力或态度《联合国宪章》第七章 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
第三十七条 安全理事会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存在,并应作成建议或抉择依第四十一条及第四十二条规定之办法,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第四十一条 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取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
第四十二条 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这一行为,联合国会怎样做?联合国态度: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和平美国及西方国家态度:以联合国名义出兵伊拉克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二天,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即向安理会递交了一封信,表达美国对此事的关注。同时,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即奉命驶往海湾。8月6日,美总统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向海湾部署军队,并组建了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英、法等38个国家决定派遣20万人的战斗部队或支援部队,日本等10多个国家共为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筹款540余亿美元。 材料一:西方国家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总消耗的比重分别为:日本64%、法国35%、意大利32%、英国14%、美国11%。 材料二:美国总统布什:“如果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的国家的自由都将蒙损失。” 材料三: 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
——[美]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经济上:海湾地区的石油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伊拉克进行石油垄断必将影响它们的利益 材料四:伊拉克地处海湾的心脏,是波斯湾南北两翼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国控制了伊拉克,就有利于从南北两翼控制整个海湾地区。 材料五: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政治上:利用这一机会增强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中国主张由阿拉伯国家或联合国处理海湾事务,反对大国干预。基于这一思路,中国在全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均投了赞成票,但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即对伊拉克采取武力手段的决议投了弃权票。这张弃权票的含义表明,具“一票否决权”的中国一定不会阻拦科威特最终获得解放,但是我们对使用武力能否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持怀疑的态度。中国的态度:P137“历史纵横”①明确反对伊拉克的侵略,维护科威特的主权
②主张由阿拉伯国家或联合国处理海湾事务,反对大国干预
③中国派出代表斡旋多国部队方面
1. “沙漠风暴”:空中
2.“沙漠军刀”:地面
打瞎—打哑----打残
伊拉克方面:全面对抗(书上)
1.把水搅浑:打?
2.想把对方从天上哄到地上:打?
3.断水源,阻止对方前进:?三.经过战前双方实力对比战后双方兵力损失对比高科技杀人武器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空中突击与地面进攻结合,创造出机动战的又一新模式--空地一体战。 海湾战争的特点1.最大特点是一次高科技战争其主要表现是:(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争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争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一战是化学战,二战是物理战,海湾战争是“硅”对“铁”的数学战。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3.是冷战后文明间争夺资源的一场战争4.联合国的作用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空前突出5.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力图利用这一机会确立起对冷战后世界事务的领导地位,在危机发生后以十分强硬的姿态出兵海湾战争的特点1.最大特点是一次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背景:1.地理位置重要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3.联合国调解无效,和平解决海湾危机道路堵死 4.国际形势:两极格局既将解体5.90年代科技取得突飞猛进发展,并在军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互联网体系形成)海湾战争性质:既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有美国企图独霸全球的非正义性 海湾战争的影响1.对世界战争: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使人类战争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2.对伊拉克:①给伊拉克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打击②战后长期被制裁,美国还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重建困难重重3.对科威特:主权得以恢复,但饱受战争损失4.对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局势更加错综复杂5.对美国:增强了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助长了其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6.对中国:推动军事改革,使军队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7.对世界格局:加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加速苏联解体、使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但未形成一级,推动世界多极化)8.战争后遗症:环境污染(油井大火、倾斜石油)、各种疾病(贫轴弹影响、海湾综合症)熊熊燃烧的油井患白血病的伊拉克男孩和畸形儿海湾战争的启示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伊拉克哪些行为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1-强迫科威特免除伊拉克所欠债务
2-强迫租借科威特岛屿
3-悍然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侵略
4-杀害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
5-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6-点燃科威特油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使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一举重新牢牢控制了盛产石油的海湾地区,严重削弱了前苏联和法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使美国能够牵制包括日本和欧洲在内的整个世界。……阿拉伯世界损失惨重。科威特成了火海和雷场,沙特与海湾各国成了西方的军营和靶场。阿拉伯国家被分裂成两个对立阵营,美国和以色列渔翁得利。
——《国防报》中国军事科学院博士 王辉青 令人担忧的还有油井大火。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境内600多口油井大火烧了9个月才被扑灭,空中飘浮的尘埃居然飘落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生态环境被大面积破坏。此外,战争期间泄漏的石油,覆盖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污染了500多平方公里的海岸。被伊拉克军队倾倒在科威特沙漠中的6000万桶石油,形成了面积达49平方公里的黑色油湖,并浸入土壤深处,使科境内40%的地下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如今,伊拉克境内的一些油井大火也在日夜燃烧。专家警告,油井火灾不仅会严重恶化中东地区的环境,也将使全球大气遭殃。伊拉克战争(2003.3---2003.5)1.原因:①美国反恐需要 ③借口:萨达姆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②由美国来主导世界能源之地---海湾地区,建立单极世界2.形式:未得到联合国授权,世界各国反对3.经过:空中打击:斩首—威慑—切断蛇头
地面作战:“蛙跳”4.特点:是高科技战争先进行空中打击,接着出动地面部队地面部队没有遇到有效抵抗伊拉克至今仍处于被占领状态5.影响:重建伊拉克秩序的努力遭遇重重障碍严重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异同同:双方成员主要是美国和伊拉克都以伊拉克失败而告终都有高科技战争的特点:高科技武器,先空中打击后地面部队出击,电子战与信息战不同:1.原因:海湾战争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发
伊拉克战争,美并无正当出兵理由2.方式: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行动由联合国授权
伊拉克战争并无联合国的授权3.影响:海湾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力量有所增强伊拉克战争美国处境尴尬,联合国的处境遭遇严重挑战两次海湾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决心一意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