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章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三章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01 19:50: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考点一、地球的形状
(一)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3 000多年前,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提出“天圆地方”说
(2)在2 0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盖天说以及东汉时张衡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二)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提出问题]既然有“天涯海角”,我们在地面上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建立猜测和假设]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可能是弯曲呈弧形的。
[获取事实与证据]在海边观察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消失。在陆地上行走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
[结论]大地是弧形的。
(三)活动验证
地球是一个球体吗
[实验方案]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观察]铅笔在篮球球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时的变化情况(铅笔的长度铅笔头隐现)。
[实验现象]铅笔在篮球球面上远离时,铅笔头慢慢看不见了,铅笔变短;铅笔在木板表面上移动时,可以一直看到铅笔头,而且铅笔长度不变。
[实验结论]铅笔在篮球球面上移动时,铅笔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铅笔在木板表面上移动时,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四)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
(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2)过了2个世纪,即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多次观察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3)1519- 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4)现在,我们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个近似球形的星球,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
(5)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典例1:(2023七上·余姚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根据图文,请完成下列相关题目。
(1)请将上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按先后排序    (填序号)。
(2)古人的诗句中常有一些能反映地理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够反映大地是球形的诗句有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1)①③② (2)C
【解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1.地平线为弧形; 2.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说明地球是球体; 3.日食、月食时,观察月球,太阳食面总有一定的弧度。说明地球是球体; 4.麦哲仑的环球航行; 5.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6.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球体。7.最好的证据是卫星照片。
【解答】(1) 请将上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按先后排是①③② ;
(2)下列能够反映大地是球形的诗句有 C,体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变式1:(2023七上·义乌期末)以下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是(  )
A.日食 B.笔在篮球上笔尖先消失
C.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D.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C
【解析】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 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麦哲伦还通过一次航海 ,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也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站得高,看得远,可以说明地平面是一个有弧度的,也可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等等;
【解答】A.日食能证明月球是一个球体,错误;
B.笔在篮球上笔尖先消失 ,属于模拟实验,不能说明真实情况,错误;
C.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可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正确;
D. 太阳东升西落 ,说明地球自转,错误;
变式2:(2023七上·临海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的观察和证据逐步揭示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体,以下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的是(  )
A.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地球仪是球形的
C.麦哲伦历经3年完成环球航行 D.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答案】B
【解析】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有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麦哲伦经历3年完成环球航行、月食现象、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形的等
【解答】A. 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仪是根据地球的形状制造的,所以它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故B符合题意;
C. 麦哲伦历经3年完成环球航行,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D不符合题意;
变式3:结合“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________,铅笔的“笔身"相当于________,“ 篮球”相当于________。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不会;会 (2)船身;桅杆;海面 (3)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解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运动在平面上的物体,根据视觉原理,物体越远感觉越小,但都能看到原貌;运动在球面上的物体却不同,越远所能看见部分越小,最后全不见。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最后会全看不见。
(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船身,铅笔的“笔身”相当于桅杆,“篮球”相当于海面。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考点二、地球的大小
(一)地球大小的数据: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二)为什么地球仪做成正球体而不是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6357千米,仅差0.33%。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毫米。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典例1:如图为地球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图中A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是_____半径, B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半径,A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答案】极 赤道 小于
【解析】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极半径,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赤道半径;极半径长度小于赤道半径长度,因此,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变式1:(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专题练习)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C.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仅相差0.33%
D.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
【答案】B
【解析】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A正确。
B、铅笔长度一定,当铅笔沿木板运动时,我们看到的长度是相同的;但沿篮球运动时,我们看到长度是减小的,可以模拟物体在地球上的运动情况,但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B错误。
C、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仅相差0.33%,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故C正确。
D、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故D正确。
变式2:(2021·浙江·舟山绿城育华学校七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地球形状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
【答案】C
【解析】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就产生了惯性离心力,也就有了洗衣机甩干衣物的效果,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故C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3:读地球形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指________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________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________稍扁、________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________。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
C.过去的测量有错误 D.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答案】(1)赤道;21 (2)两极;赤道;D
【解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1)图中字母a是指赤道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21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考点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一)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二)各圈层的特点
圈层名称 深度 主要特征
地壳 平均约为17千米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
地幔 上地幔 17千米至1 000千米处 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下地幔 1000千米至2900千米处
地核 外地核 2900 千米至5000千米处 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典例1: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______,蛋白对应地球的______;蛋黄对应地球的______。
【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
【解析】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从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变式1:(2023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B.地球从外到内分为 5 层
C.②和③分别是外地核和内地核 D.④和⑤分别是上地幔和下地幔
【答案】A
【解析】地球由外向内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中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解答】A. ①表示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正确;
B. 地球从外到内分为 3 层,地壳、地幔和地核,错误;
C.②和③分别是上地幔和下地幔,错误;
D. ④和⑤分别是外地核和内地核,错误;
变式2:如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大致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B.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壳
C.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C层中
D.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为A<B<C
【答案】D
【解析】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故A错误。
B、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故B错误。
C、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B),故C错误。
D、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核半径平约3470千米,所以图中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为A<B<C
变式3:(2022·浙江金华七年级期末)如图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______;
(2)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____中。
【答案】地核 B
【解析】(1)蛋黄位于最内层,相当于地核。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中,图中B为地幔,故填B
1.(2022七上·余杭月考)如图是帆船比赛中的场景,当运动员远离起航线后,岸边的观众会看到船帆(  )
A.从上到下依次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消失
C.整体同时消失
D.整体都不会消失
【答案】B
【解析】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远去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解答】 如图是帆船比赛中的场景,当运动员远离起航线后,岸边的观众会看到船帆从下到上依次消失;
2.(2022七上·义乌期中)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 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A.送行人的位置造成的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太阳光的照射造成的 D.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
【答案】B
【解析】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远去的船只,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解答】 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
3.(2023七上·嘉兴期末)如图是目前已探明的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科学家们曾想要直接从地球的表面钻探到地球中心,但只钻探到了12262 米。这个深度到达的地球结构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答案】A
【解析】地球从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和上地幔中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倍称为岩石圈;
【解答】 科学家们曾想要直接从地球的表面钻探到地球中心,但只钻探到了12262 米,等于12.262千米,在地壳的范围内,所以这个深度到达的地球结构是地壳;
4.(2023七上·慈溪期末)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天圆地方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子有: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
【解答】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正确;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正确;
C.天圆地方不是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错误;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正确;
5.(2022七上·义乌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人们对地球的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人的天圆地方说,随着视野的扩大,人们提出了“天圆如张盖,地如覆盘”的说法,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到现在人么能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照片,更加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想而知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是永不止境的。
【解答】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最早的③天圆地方说-②月食-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①地球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量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6.(2023七上·东阳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四幅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按照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① C.①②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①天圆地方→②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ABD错误,C正确。
7.(2023七上·婺城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的观察和证据逐步揭示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体。以下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  )
A.麦哲伦船队经历三年完成环球航行
B.我们看到的各种地球仪都是球形的
C.海面上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D.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形的
【答案】B
【解析】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等。
【解答】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我们看到的各种地球仪都是球形的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故B符合题意。
8.(2023七上·德清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内部地壳以下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B.地球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地球内部结构平均厚度由小到大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答案】C
【解析】①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②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鸡蛋般大小,地壳的厚度比鸡蛋壳还薄得多。地幔在地壳以下到2900千米深处。地核位于地壳以下2900 千米到6371千米范围,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③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 年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④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解答】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A错误;
B、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B错误;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故C正确;
D、地球内部结构平均厚度由大到小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故D错误;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有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体,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的,也能先看到帆船的最高部位——桅杆。
【解析】这两种情况只能说明地球是弯曲或者呈弧形。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只能说明船所通过的地方是是弯曲或者弧形的,同样,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是平面的一种情况,也只能说明船所通过的地方是弯曲或者弧形的,而无法直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结论。比如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体,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的,也能先看到帆船的最高部位——桅杆。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考点一、地球的形状
(一)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3 000多年前,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提出“天圆地方”说
(2)在2 0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盖天说以及东汉时张衡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二)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提出问题]既然有“天涯海角”,我们在地面上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建立猜测和假设]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可能是弯曲呈弧形的。
[获取事实与证据]在海边观察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消失。在陆地上行走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
[结论]大地是弧形的。
(三)活动验证
地球是一个球体吗
[实验方案]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观察]铅笔在篮球球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时的变化情况(铅笔的长度铅笔头隐现)。
[实验现象]铅笔在篮球球面上远离时,铅笔头慢慢看不见了,铅笔变短;铅笔在木板表面上移动时,可以一直看到铅笔头,而且铅笔长度不变。
[实验结论]铅笔在篮球球面上移动时,铅笔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铅笔在木板表面上移动时,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四)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
(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2)过了2个世纪,即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多次观察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3)1519- 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4)现在,我们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个近似球形的星球,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
(5)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典例1:(2023七上·余姚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根据图文,请完成下列相关题目。
(1)请将上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按先后排序    (填序号)。
(2)古人的诗句中常有一些能反映地理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够反映大地是球形的诗句有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变式1:(2023七上·义乌期末)以下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是(  )
A.日食 B.笔在篮球上笔尖先消失
C.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D.太阳东升西落
变式2:(2023七上·临海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的观察和证据逐步揭示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体,以下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的是(  )
A.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地球仪是球形的
C.麦哲伦历经3年完成环球航行 D.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变式3:结合“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________,铅笔的“笔身"相当于________,“ 篮球”相当于________。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考点二、地球的大小
(一)地球大小的数据: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二)为什么地球仪做成正球体而不是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6357千米,仅差0.33%。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毫米。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典例1:如图为地球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图中A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是_____半径, B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半径,A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变式1:(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专题练习)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C.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仅相差0.33%
D.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
变式2:(2021·浙江·舟山绿城育华学校七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地球形状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
变式3:读地球形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指________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________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________稍扁、________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________。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
C.过去的测量有错误 D.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考点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一)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二)各圈层的特点
圈层名称 深度 主要特征
地壳 平均约为17千米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
地幔 上地幔 17千米至1 000千米处 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下地幔 1000千米至2900千米处
地核 外地核 2900 千米至5000千米处 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典例1: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______,蛋白对应地球的______;蛋黄对应地球的______。
变式1:(2023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B.地球从外到内分为 5 层
C.②和③分别是外地核和内地核 D.④和⑤分别是上地幔和下地幔
变式2:如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大致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B.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壳
C.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C层中
D.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为A<B<C
变式3:(2022·浙江金华七年级期末)如图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______;
(2)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____中。
1.(2022七上·余杭月考)如图是帆船比赛中的场景,当运动员远离起航线后,岸边的观众会看到船帆(  )
A.从上到下依次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消失
C.整体同时消失
D.整体都不会消失
2.(2022七上·义乌期中)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 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A.送行人的位置造成的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太阳光的照射造成的 D.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
3.(2023七上·嘉兴期末)如图是目前已探明的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科学家们曾想要直接从地球的表面钻探到地球中心,但只钻探到了12262 米。这个深度到达的地球结构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4.(2023七上·慈溪期末)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天圆地方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5.(2022七上·义乌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6.(2023七上·东阳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四幅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按照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① C.①②①③ D.②①④③
7.(2023七上·婺城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的观察和证据逐步揭示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体。以下不能作为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  )
A.麦哲伦船队经历三年完成环球航行
B.我们看到的各种地球仪都是球形的
C.海面上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D.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形的
8.(2023七上·德清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地球内部地壳以下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B.地球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地球内部结构平均厚度由小到大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有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