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1.对胰岛素和睾丸分泌的雄激素的研究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的研究都利用了前后对照的实验设计思路
B.实验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观察现象,应用了“减法原理”
C.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应用了“加法原理”
D.两实验的实验方法为后来激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2.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
B.斯他林和贝利斯利用盐酸和小肠黏膜提取液静脉注射,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
C.班廷给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
D.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体现“减法原理”
3.某小组为探究雄性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且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性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需继续补充实验。下列补充实验最合理的是( )
A.重复进行上述实验,观察阉割后的现象是否稳定呈现
B.以发育成熟的公鸡为材料进行摘除睾丸实验,不出现求偶行为
C.不摘除仔公鸡睾丸并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出现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D.给阉割的仔公鸡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长大后出现了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4.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
B.研究激素可以采用摘除内分泌腺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了加法原理
C.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并作用于靶器官胰腺
D.当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5.因治疗需要手术摘除某人的垂体后,发现其甲状腺功能衰退,原因是( )
A.缺乏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B.大脑皮层控制异常
C.缺乏促甲状腺激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
6.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酮后,出生仅14d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雄性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摘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注射或口服的睾酮进入性腺细胞消耗ATP
7.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8.科研人员在实验中观察到以下结果。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 给蝌蚪饲喂甲状腺组织碎片 提前发育成微型蛙
乙 切除蝌蚪的甲状腺 生长发育障碍,只能长成大蝌蚪
丙 切除蝌蚪的甲状腺并及时饲喂甲状腺激素 蝌蚪正常发育为青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实验说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B.给乙组提供加碘食物,蝌蚪能正常发育为青蛙
C.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D.该实验只应用减法原理研究甲状腺的作用
9.关于甲状腺激素(TH)及其受体(T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
B.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其分泌导管堵塞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耗氧下降
C.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D.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以降低新生儿呆小症的发病率
10.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它们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 — —
乙 + — —
丙 + + —
(注: + 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11.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12.为研究甲状腺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甲状腺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长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发育水平相同的若干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对甲组(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甲组运用了_____(填“加法”或“减法”或“加法和减法”)原理;对乙组(对照组)的最佳处理是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定期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体长。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发现甲组大鼠平均体长远小于乙组,原因____。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若要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还需增设的实验为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对胰岛素和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过程都采用了前后对照的设计思路,例如,班廷和助手贝斯特摘除一只健康狗的胰腺使其患糖尿病,然后给它注入从结扎胰管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的提取液,患病狗的血糖恢复正常;公鸡摘除睾丸后雄性性征明显消失,而将睾丸重新移植回去后,雄性性征逐步恢复,A正确。实验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观察现象,胰腺被摘除,用到了“减法原理”,B正确。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用的是“减法原理”,C错误。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为后来激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激素,D正确。
2.答案:D
解析: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
B、刮下小肠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后破坏了细胞结构,可有效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B正确;
C、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所以班廷给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C正确;
D、摘除睾丸体现了“减法原理”,注射移植睾丸体现了“加法原理”,D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CD、探究雄性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和无求偶行为,该过程属于实验设计中的减法原则;要想让实验更严谨,还要再添加相关激素,即给阉割的仔公鸡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若能恢复公鸡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才能得到结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AC错误,D正确;
B、实验设计应遵循无关变量一致原则,本实验中实验材料为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则对照组不能选择发育成熟的公鸡,B错误。
4.答案:D
解析: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A错误;题述研究激素的方法应用了减法原理,B错误;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C错误;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D正确。
5.答案:C
解析:
6.答案:A
解析:A、对幼鼠注射或口服宰酮后,出生仅14d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因此可以判断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A正确;B、被摘除睾丸的公鸡不再鸣啼是因此不能分泌雄性激素,影响其第二性征的表现,但并没有变成母鸡,B错误;C、睾酮属于雄性激素,雌雄个体中都有分泌,只是雌性个体分泌的较少,C错误;D、睾酮进入性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过程,不消耗ATP,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无法发挥作用,代谢不会恢复正常,D错误。
8.答案:C
解析:A、甲组实验不能说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为没有对照组,A错误;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是在甲状腺中合成的,但乙组蝌蚪切除甲状腺,即使给乙组提供加碘食物,蝌蚪也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能发育为青蛙,B错误;C、题干表格中,乙丙两组实验进行对照,乙组切除蝌蚪的甲状腺,丙组切除蝌蚪的甲状腺并及时饲喂甲状腺激素,两组形成对照,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生长发育,C正确;D、由分析可知,乙组切除蝌蚪的甲状腺,这种处理是摘除法,应用了减法原理;丙组切除蝌蚪的甲状腺并及时饲喂甲状腺激素,应用了加法原理,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TH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A正确;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TH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B错误;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TH的负反馈调节会受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会分泌更多相应的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TH,甲状腺机能亢进,C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功能,新生儿缺碘容易患呆小症,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甲小狗中三种激素分泌均减少,可推测甲小狗切除的是下丘脑,乙小狗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推测乙小狗切除的是垂体,丙小狗中甲状腺激素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均增加,可推测丙小狗切除的是甲状腺,ACD错误,B正确。
11.答案:B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物体的代谢活动,使得耗氧量加大;甲状腺激素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1)切除甲状腺;减法;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缺乏,大鼠生长发育停滞
(2)将手术后的甲组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定时饲喂适量的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定时饲喂等量普通饲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若实验组大鼠平均体长大于对照组,即可验证
解析:(1)将生长发育水平相同的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后进行处理,甲组切除甲状腺处理,甲组运用了减法原理;乙组(对照组)的处理是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定期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体长。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定期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体长。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大鼠生长发育停滞,故甲组大鼠平均体长远小于乙组。
(2)若要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可以将手术后的甲组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定时饲喂适量的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定时饲喂等量普通饲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若实验组大鼠平均体长大于对照组,即可验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