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免疫系统的构成——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都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的
B.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二、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C.清除侵入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自稳功能
D.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B.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
C.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3.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
A.免疫监视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B.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4.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等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5.人体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癌变细胞,如图为免疫监控的部分过程,其中细胞X、Y分别是( )
A.致敏T细胞、巨噬细胞 B.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C.记忆T细胞、致敏T细胞 D.浆细胞、巨噬细胞
6.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
D.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
7.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 )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C.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免疫系统的结构基础包括脾、扁桃体、淋巴细胞等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
9.下列有关免疫器官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器官 功能
A 胸腺 T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B 脾 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
C 骨髓 造血,B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D 淋巴结 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A.A B.B C.C D.D
10.下列与免疫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在两个信号刺激下活化的B细胞才可清除抗原
B.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特异性识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C.若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则机体的免疫力会明显降低
D.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只参与特异性免疫,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1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胸腺是T细胞生成、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C.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可发挥作用
D.免疫防卫功能可以识别和清除人体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一类是______________,其中的T细胞迁移到______________中成熟。
(2)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______________的功能;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体现了其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抗体是由______________分泌产生的,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中。
A.细胞核 B.细胞内液 C.细胞膜 D.组织液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D、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识别并清除突变的细胞,从而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故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A、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A正确;B、胸腺和骨髓分别是T细胞和B细胞成熟的场所,B正确;C、免疫细胞是指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C正确;D、免疫活性物质不一定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如溶菌酶可能是泪腺细胞产生的,D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属于免疫防御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4.答案:D
解析:A、并非所有的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如扁桃体、脾脏等不产生免疫细胞,A错误;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不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错误;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C错误;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5.答案:A
解析:免疫监控是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过程,通过细胞免疫实现的,据此可知,图中的X表示致敏T细胞,而免疫细胞Y表现的作用是将死亡的癌细胞清除的过程,该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的吞噬实现的,即图中的Y细胞是巨噬细胞,即A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A错误;B、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正确;C、浆细胞是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C正确;D、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有T细胞参与,D正确。故选:A。
7.答案:A
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外来抗原性异物,A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C正确。
9.答案:A
解析:A、T细胞产生场所是骨髓,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故A错误;B、脾是免疫器官,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故B正确;C、骨髓有造血功能,是B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故C正确;D、淋巴结具有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A。
10.答案:B
解析:B细胞的活化一般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且活化的 B细胞不能直接清除抗原,活化的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结合并进一步形成沉淀等,沉淀可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A错误;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来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这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B正确;在免疫过程中,当病原体被清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不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C错误;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作为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免疫性物质,A错误。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但不是生成的场所,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于骨髓,B错误。吞噬细胞存在于体液中,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也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C正确。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识别和清除人体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自稳功能,D错误。
12.答案:(1)免疫活性物质;淋巴细胞;胸腺
(2)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3)浆细胞;D
解析:(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吞噬细胞等,一类是淋巴细胞,其中的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2)免疫系统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免疫监视的功能,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体现了其免疫自稳功能。
(3)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产生,主要分布在组织液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