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1 22: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1.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与淋巴细胞无关
B. 过敏反应是针对各种抗原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C. 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 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过敏反应
2.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免疫反应,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损伤自身组织器官。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若Mcl-1蛋白活性缺失,最可能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
A.囊性纤维化 B.风湿性心脏病 C.先天性淋巴结发育不全 D.艾滋病
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属于二次免疫
B.二次免疫反应强度增强反应更快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病
D.通过免疫接种方式预防疾病是二次免疫反应的实际应用
4.有研究显示,皮肌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肌炎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B.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没有淋巴因子和抗体参与
C.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类似
D.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皮肤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5.下图表示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大致关系,下列关于艾滋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第Ⅰ阶段表明免疫系统可以摧毁人体内大多数HIV病毒
B. 第Ⅱ、Ⅲ阶段HIV浓度增加与人体内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
C. HIV在人体内长时间积累,使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D.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能够阻止HIV在人体内的繁殖
6.下图为某学生吸入花粉因过敏而引起打喷嚏的示意图,图示信息可说明( )
A.过敏反应会造成组织损伤 B.免疫调节会影响神经调节
C.过敏引起的打喷嚏属于条件反射 D.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7.如图表示重症肌无力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症肌无力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B.物质a属于抗原,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
C.临床上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胸腺活性以减轻症状
D.抗a抗体作用于突触前膜,阻断兴奋的传递
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攻击人体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而容易被感染
B.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识别结合HIV的受体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胸腺受损后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细胞免疫缺陷,而体液免疫正常
9.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10.艾滋病、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可以在人的成熟红细胞内增殖
B.过敏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与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有关
C.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其心脏瓣膜
D.艾滋病患者可能死于癌症,与免疫监视失调有关
11.关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人肿瘤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下降
B.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功能不足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D.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发作迅速但消退缓慢
12.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回答相关问题。
(1)与浆细胞相比,吞噬细胞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对某些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水分由______________进入组织液,从而出现组织水肿等症状。
(3)某小鼠品系注射物质A后,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请设计实验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写出简要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过敏反应需要淋巴细胞参与,如浆细胞,A错误;
B、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B错误;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而B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正确;
D、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若Mcl-1蛋白活性缺失,则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免疫反应增强,可发生的免疫学疾病包括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囊性纤维化属于遗传病,A错误;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先天性淋巴结发育不全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且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不一定是Mcl-1蛋白活性缺失导致的,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C、D错误。
3.答案:C
解析:C、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
4.答案:C
解析:皮肌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引起的,应为自身免疫病而不是免疫缺陷病,A错误。由A项分析知,皮肌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淋巴因子和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均参与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B错误。该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两者发病机理相似,C正确。皮肌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D错误。
5.答案:C
解析:A、第Ⅰ阶段中免疫系统可以摧毁人体内大多数HIV病毒,但是由于T细胞的被HIV病毒持续攻击,造成免疫的下降,从而使得HIV病毒的数量又得以增加,A正确;
B、由于HIV攻击的是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第Ⅱ、Ⅲ阶段HIV浓度增加与人体内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B正确;
C、HIV主要侵入并破坏 辅助性T细胞,HIV在人体内积累时间较长,可造成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C错误;
D、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因此,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能够阻止HIV在人体内的繁殖,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过敏反应是属于免疫系统机制出现损害,是会刺激组织损失或者是功能紊乱的情况,但该图为打喷啸,说明不了此种情况,A错误。B.由图可得,其释放的组胺等化学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B正确。C.过敏属于机体的变态反应、不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D过敏反应会产生抗体,为淋巴细胞产出,有淋巴细胞参与,D错误。
7.答案:D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物质a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或兴奋度降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的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说明物质a是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重症肌无力为自身免疫病,用免疫抑制剂抑制胸腺活性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抗a抗体减少,症状减弱,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C正确;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抗a抗体作用于突触后膜,D错误。
8.答案:D
解析:D、由于T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胸腺受损后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降低,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错误;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人的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病毒增殖所需要的结构基础,A项错误;过敏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与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有关,B项正确;根据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可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其心脏瓣膜,C项正确;艾滋病患者特异性免疫丧失殆尽,免疫监视失调,可能死于各种癌症,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B、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胸腺发育不良的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会降低,B正确
12.答案:(1)溶酶体
(2)体液;血浆
(3)取未接触过物质A的该品系小鼠若干只分成相等数量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一定量的物质A注射到实验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则再注入一定量的物质A,继续观察实验组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
解析:(1)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消灭相应病原体,所以溶酶体较丰富。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随血液循环并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该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等症状。
(3)在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的实验中,应选用未接触过物质A的小鼠为实验对象,若第一次注射物质A未发生明显异常反应,但再次注射物质A会发生异常反应,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若两次注射物质A均发生异常反应或均未发生异常反应,说明物质A不是过敏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