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特异性免疫——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3特异性免疫——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1 22:3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特异性免疫——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1.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HIV病毒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消灭病毒
2.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的特异性免疫
B.侵入机体的病毒和移植的异体器官引发的免疫过程完全相同
C.T细胞既参与细菌外毒素引发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也参与靶细胞的裂解
D.疫苗作为抗原可引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3.下列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引发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靶细胞
C.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
D.抗体来自于效应T细胞
4.人体对某种病原体免疫清除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示的过程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B. 甲是浆细胞,可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 乙是巨噬细胞,无抗原呈递功能
D. 图中“Y”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5.如图表示某病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引发的免疫过程(非完整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
B.细胞D比细胞C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
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人体,则细胞D只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D.细胞A具有抗原呈递功能
6.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7.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协调配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A~G代表免疫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B淋巴细胞,初始B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信号的刺激才进行增殖分化
B.图中B为T细胞,其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促进图中A的增殖和分化
C.图中G为效应T细胞,它只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而不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细胞
D.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调控作用,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同配合
8.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C. 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T细胞发挥的作用相同
D.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最终消灭抗原的是吞噬细胞
9.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T细胞既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源于E的增殖和分化
C.图中C、E细胞均能识别过敏原
D.与正常的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⑦⑧⑨
10.接种灭活病毒疫苗会引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b表示物质,A~E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细胞A~E均能识别抗原
B. 物质a的刺激促进了细胞C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 a、b分别表示细胞因子和抗体,两者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 接种后若感染该病毒,细胞D能产生大量抗体将病毒清除
11.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体内某些白细胞会产生相应反应,以对付入侵的病原体。下列关于这种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包括体内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
B.可涉及到细胞免疫应答和抗体免疫应答
C.参与的白细胞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D.若反应结果出现脓液,表示身体正在克服感染
12.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②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称为________。细胞三受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3)为探究某种草药PP是否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与调节有关,某研究小组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1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理盐水灌胃,组2用免疫抑制剂和PP灌胃,检测两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胸腺的萎缩程度。实验显示组1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低于组2,胸腺的萎缩程度高于组2。这一结果能不能说明某种草药PP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请回答说明并理由: ____________。这一结果能不能说明某种草药PP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请回答说明并理由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未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A、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的特异性免疫,A正确;
B、侵入机体的病毒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移植的异体器官可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因此免疫过程不完全相同,B错误;
C、T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菌外毒素引发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
D、疫苗作为抗原可引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A正确;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靶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B正确;
C、浆细胞由B增殖分化形成,能合成并分泌特异性抗体,C正确;
D、抗体来自于效应B细胞,而效应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该过程中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A正确; B、甲是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 C、细胞乙为巨噬细胞,具有呈递抗原的功能,其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C错误; D、图中“Y”表示抗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可知,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A不符合题意;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和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因此浆细胞中内质网数量较多,B不符合题意:同种病菌再次侵入人体时,浆细胞不只由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也会分化产生浆细胞,C符合题意;分析题图可知,病菌被细胞A吞噬后,其特有的抗原被呈递在细胞A表面,细胞A有抗原呈递功能,D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D项,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共同保护机体,故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图中A和C的增殖和分化,B项正确;当免疫功能过强时,效应T细胞也可能会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细胞,C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A、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只针对特定抗原才能起作用,都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都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B正确;
C、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而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C错误;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露出的抗原与抗体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体液免疫中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最终消灭抗原的是吞噬细胞,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图中A为抗原提呈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浆细胞,E为记忆细胞。T细胞能参与特异性免疫,不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甲为抗原,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时,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图中C为B细胞,E为记忆细胞,二者都能识别过敏原,C正确;过敏反应中,⑨过程表示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⑧过程表示过敏原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等物质,这两个过程是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而⑦过程表示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该过程在正常的体液免疫中也会发生,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图示过程为体液免疫,细胞A-E中只有A、 B、C、D能识别抗原,E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物质a淋巴因子的刺激促进了细胞C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B正确C、a、b分别表示淋巴因子和抗体,只有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 D、接种后若感染该病毒,细胞D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将病毒清除,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吞噬细胞属于白细胞,吞噬细胞即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体内某些白细胞会产生相应反应,可包括体内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A正确; B、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体内发生免疫反应,因此可涉及到细胞免疫应答和抗体免疫应答,B正确; C、参与的白细胞除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还有吞噬细胞,C错误; D、伤口化脓说明机体已经启动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表示身体正在克服感染,D正确。
故选C。
12.答案:(1)自身免疫病;增殖分化,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2)T;吞噬细胞的吞噬(或浆细胞产生抗体或细胞毒性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
(3)不能,缺乏正常对照组(或生理盐水灌胃);不能,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或PP可降低胸腺的萎缩程度)
解析:(1)图1中物质①是细胞因子,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一(B细胞)的增殖分化;物质2是抗体,如果它与机体内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与其受体结合导致的疾病为自身免疫病。细胞二和细胞三都是记忆细胞,其受同种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量多。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T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抗体、细胞毒性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等三方面共同配合,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
(3)结合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草药PP是否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与调节(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胸腺萎缩程度)有关,所以自变量是草药PP,但必须排除灌喂的免疫抑制剂对小鼠免疫能力的抑制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胸腺萎缩程度),即实验设计必须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只喂等量的生理盐水)。所以题中只有两个组对照还不能说明PP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同理,也不能说明PP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为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