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3 09:5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创新——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
目录
选官制度的创新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中央官制的创新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02
赋税制度的创新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03
01
01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选官制度的创新
夏商西周
世官制
战国至汉初
军功爵制
(1)选官标准:血缘关系(世卿世禄)
(2)作用: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家国一体
(1)选官标准:军功
(2)作用:①提高军队战斗力;
②打破贵族世袭,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汉朝
察举制
(1)选官标准:孝廉(品行)
(2)选官程序:地方官举荐→考核→授官(自下而上推选人才)
(3)评价:
①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选官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1)创立:曹魏时期,曹丕推行
(2)选官标准:家世、德才→家世(门第)
(3)选官程序:中正官(士族门阀)→评定等级→授官
(4)评价:
①进步性: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②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阻碍社会流动,造成阶层固化。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选官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材料一: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科举制背景: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②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
③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科举制的背景?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宋太祖
光绪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糊名法,锁院、誊录。进一步完善。
明:南北分卷制度;八股取士(僵化)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选官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科举制发展过程?
趋势?
公平
完善
学思之窗
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材料一: 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五: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员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⑤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巩固儒学的独尊地位;
②打破贵族垄断官场情形,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④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消极影响:
①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
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
④官本位主义(学而优则仕)。
⑥为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
选官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科举制的影响?
(三) 历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血缘关系
商周时期
世官制
军功
战国-秦朝
品行学问
汉代
门第德才
魏晋南北朝




①标准:由家世、德行、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②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③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
军功
爵制
察举制
考试成绩
隋唐至清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02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的创新
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代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九卿
中朝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皇帝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执行诏令
审核诏令
草拟诏令
礼部
工程
营造
司法
刑狱
兵籍
军令
祭祀
教育
户籍
赋税
铨选
考核
隋唐:三省六部制
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
1.决策过程:
门下省审核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二、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议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审议政令)
吏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刑部
工部
政事堂
一体化:设立宰相议事场所(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
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评价:
①三分相权,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集体议政,减少失误;
④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2.特点
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牵制: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西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以下图片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加强)
秦朝:三公九卿制
03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赋税制度的创新
三、赋税制度
国家
人民
-财政支出:养兵、赈灾、工程、官吏工资…
+财政收入:赋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
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
以户为基础的财产税,即户税
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量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
古代赋税制度演变:
春秋时期---
汉代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北宋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编户齐民制度(赋税徭役制度形成)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租:纳粮
调:纳布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田亩税
人头税
1.曹操创立租调制
(一)魏晋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调”—— 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租”——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以均田制为基础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唐怀集庸调银饼



纳粟为租(田租)
纳帛或布代役为庸
纳帛或布为调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
——《旧唐书·食货志》
代役税
(二)唐初:租庸调制
2.影响:
①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②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1.内容:
(二)唐初——租庸调制
赋税征收对象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
“庸”——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意义:
①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阅读材料,思考唐后期财政收入紧张的原因。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
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
(三)唐德宗:两税法
1.原因: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少;
2.实施:
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
3.目的: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三)唐德宗:两税法
(三)唐德宗:两税法
4.内容:
(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资治通鉴》
财产税为主;扩大收税对象
(2)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简化收税名目;减轻人身控制
(3)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冬小麦4、5月份收割;
春小麦8、9月份收割。
明确纳税时间
(三)唐德宗:两税法
5.影响: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贽:《陆宣公奏议》
①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积极:
④ 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③ 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体现社会公平;
材料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沒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材料二: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今过于二。 ——(唐)陆贽
(2)消极:
① 田亩资产长期不核查审定,征税严重不合理
② 以货币征税,商人易随意指定物价
③ 税外加征杂税,人民负担逐渐加重
古代赋税制度演变:
春秋时期---
汉代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北宋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
(前期)租庸调制
(后期)两税法
租调制
编户齐民制度(赋税徭役制度形成)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
征收的标准:
人丁→田亩、资产过渡;
征收的方式:
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征收的名目:
多种成分→单一货币
征收时间:
由不定时→定时
农民服役:
由必须服役→可以代役
地丁银
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科举制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租调制与均田令(魏晋南北朝时期)
租庸调制(唐朝初期)
两税法(唐朝中后期)
选官制度
赋税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
公平开放
科学规范
放松控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