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原卷板+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原卷板+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1 17:18:06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诗关于“大和小”的争论一再出现:新诗应该介入历史现实的“大”呢,还是独抒性灵的“小”
诗歌有宏大之美,也有细小之美。杜甫《登高》《江汉》《望岳》可谓宏大,《舟前小鹅儿》《客至》《见萤火》当属细小。诗可以微小、细小,但不能狭小、渺小;诗可以重大、宏大,但不能空大、疏大。诗无论大小,都要植根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之上。
正大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杜甫诗歌的主题与天下兴亡密切相关。写社稷安危的,天下大事的,皇帝大臣的,边关战事的,这些叙述不可谓不大,但又绝不超出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大,但“泪”“心”“家书”“白头”“不胜簪”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的小。杜诗不管走多远,看多广,探多深,最后都能回落到灵与肉。他那些隐逸的、非介入的抒写,小黄鹅、小萤火、蚂蚁、桃树、古柏、新松,不可谓不小,但它们与诗人的生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物中有人,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是他能以小见大的秘密。因此,诗的大小并不以题材论。并非写国家、写社会、写世界就大,也并非写个人、写身体、写日常生活就小。诗的大小关键还在思想境界。
(摘编自师力斌《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诗歌对
新诗的启示》)
材料二 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气”和“力”,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诗人所崇尚与延续。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低俗、粗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样的诗作缺乏“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诗人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应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应有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这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然而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虽然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但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浓厚的家国情怀,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吉狄马加《我,雪豹……》中对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正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的佳作,建构当代的诗歌风骨。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刘勰曾指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他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采”之间的密切关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作不讲究文辞、技巧,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风骨显然早已荡然无存。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新诗语言在不断的锤炼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三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变”是新诗的根本。一些论者认为,新诗的新,就在于它对旧诗的瓦解,就在于它的自由。新诗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新诗的“变”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是永远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拯衰起弊的前提。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以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纯净内向的李商隐,哀婉悲痛的李煜,愁思满怀的纳兰性德,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常常是和对家国兴衰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忧国恤民的诗作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在现代社会,尽管现实多变,艺术多姿,但这个“常”是难以违反的。诗之为诗,在审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常”。以为新诗没有艺术标准,无限自由,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说法。凡艺术皆有限制,皆有法则。就像歌德在《自由和艺术》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审美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从古朴典雅的《诗经》和汪洋恣肆的《离骚》开始,乐府诗、绝句、律诗、词曲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徐志摩在他的《翡冷翠的一夜》中加强了形式感和音乐性,闻一多认为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形式感和音乐感,这是评判优秀的新诗作品的基本标准。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摘编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诗歌之所以能以小见大,是由于他能将小的题材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
B.新诗重新建构“风骨”,要讲究文辞,重视“辞采”,在锤炼和打磨中形成诗歌语言应有的特质。
C.古代诗人虽然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创作时总把咏叹个人命运和关注家国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新诗创作不能脱离传统,而应继承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答案C
解析材料三第3段说“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常常是和对家国兴衰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煜、纳兰性德等,并不是所有的古代诗人;另外,“创作时总把咏叹个人命运和关注家国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错误。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的诗歌创作实践给新诗创作以启示,诗歌的大小关键在于思想境界,不在于诗歌题材的大小。
B.如果诗人本身没有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其诗歌作品就会低俗、粗俗、媚俗,缺乏时代“风骨”。
C.现代社会现实多变,艺术多姿,诗人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传承古典诗歌中以家国为上的诗歌精神。
D.新诗创作不能无限自由,应有一定的限制和法则,要把注重格律,讲求形式感和音乐感作为基本标准。
答案A
解析B项,“其诗歌作品就会低俗、粗俗、媚俗”说法错误,材料二第2段说“然而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不等于“低俗、粗俗、媚俗”。C项,“必须传承古典诗歌中以家国为上的诗歌精神”说法错误,以家国为上是中国诗歌精神,不仅仅是古典诗歌中的。D项,“要把注重格律,讲求形式感和音乐感作为基本标准”说法错误,材料三第3段说“形式感和音乐感,这是评判优秀的新诗作品的基本标准”,“注重格律”不是基本标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继承都是批判性继承,继承都是为了发展,都是为了改变当今世界的诗歌格局和面貌。
B.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在肩,道义在胸,他的作品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与家国唇齿相依。
C.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立的,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往往正是靠节奏的跳跃顿挫这个外在形式来凸现的。
D.汉语之有平仄,是现实,也是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使我们的诗歌更加接近于音乐。
答案B
解析A项,强调继承的重要性。B项,可以支撑材料三“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以家国为上”的观点。C项,谈论的是形式和内容的联系。D项,谈论的是汉语平仄的作用。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①在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结构;②在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结合;③在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分析论证的特点可从论证结构、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三个方面入手。从论证结构看,材料开头提出新诗的“变”与“常”的话题,提出“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拯衰起弊的前提”的观点。中间分别从“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以家国为上”“诗之为诗,在审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常’”两个方面分析,最后再总说。从论证方式看,文章还批驳了错误的观点:“一些论者认为,新诗的新,就在于它对旧诗的瓦解,就在于它的自由。新诗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从论证方法看,“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纯净内向的李商隐,哀婉悲痛的李煜,愁思满怀的纳兰性德”为举例论证,引用“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等为道理论证。
5.新诗创作对当代诗人提出了哪些要求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创作要根植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②诗人要有风骨,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③作品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④要重视辞采,锤炼和打磨诗歌语言。
解析从材料一第2段“诗无论大小,都要植根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之上”可以总结出第①点。从材料二第2段“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可以总结出第②点。从材料二第3段“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的佳作,建构当代的诗歌风骨”总结出第③点。从材料二最后一段“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新诗语言在不断的锤炼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气韵”总结出第④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的秦腔记忆
陈忠实
①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也是穿过一个冬天开缝露絮的黑色棉袄棉裤,旱烟的气味弥漫不散;伏天的戏台前,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儿弥漫到村巷里。
②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可以断定是上学以前的事。我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
③记不得是哪一年哪一岁,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它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④后来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我看过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的戏,却总觉得不过瘾,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民间语言表达总是比我生动比我准确:“这是拿关中话唱京剧哩嘛!”还有“秦腔不姓秦了”的调侃。
⑤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回来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录音带,不仅我把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听了个够,我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累了需要歇缓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舒悦。久而久之,连我家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太都听出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今日咋还不放戏 ”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
⑥我在久居的日渐繁荣的城市里,有时在梦境,有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前会幻化出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在刚刚割罢麦子的麦茬地里,一个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儿吆牛翻耕土地的关中汉子,尽着嗓门儿吼着秦腔,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台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还有一幅幻象,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旁若无人地唱着戏,嗓门儿一会儿高了,一会儿低了,甚至拉起很难掌握的“彩腔”,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
⑦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选自《青年博览》2021年第14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写到村里人看戏的场景,说明了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秦地百姓看戏的热情都不会减退。
B.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感觉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形成了自己的戏曲欣赏倾向。
C.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后,多了点东西又缺失了点东西,因此让人觉得不过瘾。
D.文中写对秦腔名家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反映出作者与秦地百姓的真挚情意。
答案B
解析“在父亲的点拨下”于文无据。
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作者儿时的记忆里,秦腔的粗犷豪迈、悲壮激昂、幽默诙谐,是那样的独具特色,受人欢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深深的怀念与赞美。
B.本文既有观众的侧面烘托,又有对道具、唱腔的正面描写,体现秦腔演出的热闹盛大场景和其自身的独特魅力。
C.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
D.作者将秦腔与秦人、黄土相联系,体现出秦腔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答案C
解析“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表述有误,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并非“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说明秦腔对作者欣赏倾向的深刻影响以及秦腔对作者的艺术创作的影响;由原文“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可知,对于《白鹿原》“评论普遍反映”说法有误,而是应该“不止一位评家说”。
8.“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分)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表达作者对秦腔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这种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期盼之情,画龙点睛,升华主旨。②结构上收束全文。
解析“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这句话处于文章的结尾,所以在回答时考虑它在内容上的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结构上收束全文。
9.文章第⑥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两个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参考答案:作者首先通过这两个幻化的图景,形象地表现了秦腔带给秦人秦地的幸福愉悦,表达了作者对秦腔秦人以及秦地的真挚热爱。
解析文章中,作者幻化出的其中一个图景是“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秦腔融进了秦人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图景是“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唱着秦腔,“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这幻化出的两个图景形象地表现了秦腔与秦人生活的密不可分,也表现了秦腔带给秦人秦地的幸福愉悦;通过对这两个幻化的图景的描述,作者对秦腔秦人以及秦地的真挚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匈奴中,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答案D
解析句中“彭”“纯”是人名,“察”的主语是“彭”,“彭出传舍迎之”语意完整;结合语意,崔彭观察到宇文纯有怀疑神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因诈纯曰”,推知“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断句正确,排除B、C两项。根据句意,“将密有所道”是崔彭的行为,“将”前断开,排除A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家经典“三礼”。《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家经典。
B.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他们追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答案A
解析《道德经》是老子的作品,是道家经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他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他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他为大将军。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崔彭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他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他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匈奴国中后,他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答案A
解析联系最后一段文字,可知这里的“帝”,应该是炀帝,是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而非高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2)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
参考答案:(1)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就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
(2)皇上经常对崔彭说:“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又曾对他说:“你射箭骑马的技艺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 ”
14.崔彭得到帝王器重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事例分析。(3分)
参考答案:崔彭为人机智,带回陈王后被高祖升职。崔彭生性谨慎缜密,尽职尽责,得到皇上的喜欢。崔彭为官清廉受到炀帝奖赏。
参考译文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是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失父,侍奉母亲以孝闻名。他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他爱读《周官》《尚书》,粗略知晓其大概意旨。周武帝时,他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怕他会反叛,于是派崔彭带领两个骑兵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就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住所,崔彭苦于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的骑兵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有怀疑神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宇文纯急忙下马,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位从骑说:“陈王不听从皇上征召,可以把他抓起来。”两骑士于是抓住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授予他上仪同官职。
等到隋高祖登基后,高祖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让他兼领右卫长史之职,赐予他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崔彭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持宫中的值班警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只要当值在仪卫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皇上经常对崔彭说:“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又曾对他说:“你射箭骑马的技艺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 ”崔彭说:“臣少时喜欢《周礼》《尚书》,每遇休假,也不敢废弛。”皇上说:“试着给我说说。”崔彭于是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义理,皇上称好。看到这一幕的人认为他懂得如何进言。后来皇上加任他为上开府,升任他为备身将军。
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请达头可汗的使者,有鸽子在殿梁上鸣叫。皇上叫崔彭射它,一发即中。皇上大为高兴,赐给他一万钱币。等使者回去后,可汗又派使者对皇上说:“请求与崔将军见一面。”皇上说:“这一定是因为擅长射术而闻名于胡人王庭,所以来请求相见。”于是派他前往。等到到达匈奴国中,可汗召来几十个擅长射箭的人,把肉抛投在郊野,用来聚集飞鸢,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大多射不中。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佩服。可汗留住崔彭不放有一百多天,皇上赠给匈奴丝缯彩帛,这样以后崔彭才得以回朝。仁寿末年,崔彭升爵位为安阳县公,食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后,崔彭升任左领军大将军。崔彭随驾前往洛阳,总督后军。当时汉王杨谅叛乱刚刚平定,余党到处聚集,朝廷派崔彭率数万士兵镇守防备山东,又兼领慈州职事。炀帝因他清廉,赐予他绢帛五百匹。崔彭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他为大将军,谥号为肃。儿子崔宝德继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秦州杂诗(其一)①
[唐]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③。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注①此诗是诗人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时所作。②生事:生计。③鱼龙、鸟鼠: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④心折:心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赴秦之由,其中“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而“远游”交代了路途遥远,奔波不止。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山关的地势特征,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空旷宁静,以此衬托诗人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之情。
D.尾联“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即战事不断,在秦州停留是否安全。
答案C
解析“宁静”不准确,应为“寂寥”;“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之情”,以偏概全,不止远游。
16.有人评价诗中“悲”字乃一篇之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①穷困潦倒、全家生计无依之悲。“悲生事”“因人”,点明家境困苦,要投靠他人而生活。②投靠亲友,漂泊不定之悲。诗人居无定所,只得携家到秦州投奔从侄、朋友而远游。③途中山川险恶,举步维艰之悲。过陇山与险关,涉鱼龙河,过鸟鼠山,一路艰险万分。④战事不断,家国不宁之悲。一路西征,不停的战火,让诗人担心秦州也不是安宁之所。
解析在理解全诗内容基础上,结合注释①的写作背景加以理解。从首联“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可以看出家庭的穷困。从注释①可以看出投亲靠友的漂泊生活状态。从“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可以看出路途的艰辛。从尾联“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可以看出战争所带来的痛苦。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2)《氓》中通过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的语句是:“          ,          。”
(3)《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衰败。
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资料      ,剧目繁多,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民间戏班的剧目数量相当可观,观众任意点戏,艺人立马演出。传统戏剧的编演能力出神入化,其奥妙在于我国戏剧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直接催生了口头剧本的形成。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是他们还执行了剧目的舞台创作。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      的口头创作史。明清舞台本与口头文学      ,戏词中随处可见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      剧本中的文字符号,其口头性也非常明显。显而易见,一些传奇剧本可能直接录自演员的口头。以前,我们将文人的剧本创作史、戏曲文学史视为中国戏剧史的主流,大大低估了戏剧舞台表演、口头编创的历史地位。(      ),过于偏重文献、文学的戏剧观、戏剧史观无疑应该得到修正。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俯拾皆是 深厚 水乳交融 考查
B.俯拾皆是 深沉 浑然一体 考察
C.浩如烟海 深厚 水乳交融 考察
D.浩如烟海 深沉 浑然一体 考查
答案C
解析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语境中前文是“戏剧资料”,应用“浩如烟海”。深厚:(感情)浓厚;(基础)坚实。深沉:形容程度深;(声音)低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语境中后文是“口头创作史”,应用“深厚”。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语境中讲的是明清舞台本与口头文学关系紧密而并非不可分割,应用“水乳交融”。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语境中后文是“文字符号”,应用“考察”。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丰富了戏剧史
B.现在看来,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C.现在看来,口头剧本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更丰富了戏剧史
D.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还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答案B
解析“现在看来”照应前面的“以前”,应放在开头。“丰富了戏剧史”应紧接在“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之后,指出“口头剧本”对“中国戏剧史”的作用。最后是“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指出“口头剧本”在中国戏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对其进行修改。(5分)
参考答案: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还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解析通读画线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可知画横线句子的主语是“元代伶人”,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另外,“不只是……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执行……舞台创作”搭配不当。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这种生物制品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裂解疫苗的生产,是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它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①                    。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纯化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
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生的抗体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的作用,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②                    ,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③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答案示例①也可以是多糖疫苗 ②第1剂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 ③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解析第①处,根据前句“既”可知,前后的并列关系,用“又”“也”等词搭配;再根据下文“多糖疫苗”可知,此处应填“也可以是多糖疫苗”。第②处,根据“常需多次接种”“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可知,此处应填“第1剂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第③处,根据“因此”可知,此处是一个结论句,再根据“常需多次接种”“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可知,此处应填“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22.请提取文中关键信息,给“灭活疫苗”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3分)
答案示例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和灭活,再通过多次接种后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保护性免疫生物制品。
解析首先确定“灭活疫苗”的属概念,由“这种生物制品”可知,其属概念是“生物制品”。再筛选“灭活疫苗”的特点:结合“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概括出“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和灭活”,结合“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常需多次接种”“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概括出“通过多次接种后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保护性免疫”。最后根据下定义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在字数范围内表述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东北人要吃酸菜,陕西人要吃羊肉泡馍,江苏人要吃清炖狮子头。
某专栏作家说:我们吃东西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背后藏着很多因素。
某网友说:人无法直接进入壮年。童年家乡的一切都在血液里,这里面包括吃过的食物。
你对“乡味”背后藏着的因素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想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略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诗关于“大和小”的争论一再出现:新诗应该介入历史现实的“大”呢,还是独抒性灵的“小”
诗歌有宏大之美,也有细小之美。杜甫《登高》《江汉》《望岳》可谓宏大,《舟前小鹅儿》《客至》《见萤火》当属细小。诗可以微小、细小,但不能狭小、渺小;诗可以重大、宏大,但不能空大、疏大。诗无论大小,都要植根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之上。
正大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杜甫诗歌的主题与天下兴亡密切相关。写社稷安危的,天下大事的,皇帝大臣的,边关战事的,这些叙述不可谓不大,但又绝不超出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大,但“泪”“心”“家书”“白头”“不胜簪”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的小。杜诗不管走多远,看多广,探多深,最后都能回落到灵与肉。他那些隐逸的、非介入的抒写,小黄鹅、小萤火、蚂蚁、桃树、古柏、新松,不可谓不小,但它们与诗人的生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物中有人,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是他能以小见大的秘密。因此,诗的大小并不以题材论。并非写国家、写社会、写世界就大,也并非写个人、写身体、写日常生活就小。诗的大小关键还在思想境界。
(摘编自师力斌《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诗歌对
新诗的启示》)
材料二 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气”和“力”,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诗人所崇尚与延续。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低俗、粗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样的诗作缺乏“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诗人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应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应有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这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然而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虽然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但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浓厚的家国情怀,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吉狄马加《我,雪豹……》中对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正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的佳作,建构当代的诗歌风骨。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刘勰曾指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他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采”之间的密切关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作不讲究文辞、技巧,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风骨显然早已荡然无存。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新诗语言在不断的锤炼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三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变”是新诗的根本。一些论者认为,新诗的新,就在于它对旧诗的瓦解,就在于它的自由。新诗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新诗的“变”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是永远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拯衰起弊的前提。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以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纯净内向的李商隐,哀婉悲痛的李煜,愁思满怀的纳兰性德,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常常是和对家国兴衰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忧国恤民的诗作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在现代社会,尽管现实多变,艺术多姿,但这个“常”是难以违反的。诗之为诗,在审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常”。以为新诗没有艺术标准,无限自由,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说法。凡艺术皆有限制,皆有法则。就像歌德在《自由和艺术》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审美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从古朴典雅的《诗经》和汪洋恣肆的《离骚》开始,乐府诗、绝句、律诗、词曲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徐志摩在他的《翡冷翠的一夜》中加强了形式感和音乐性,闻一多认为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形式感和音乐感,这是评判优秀的新诗作品的基本标准。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摘编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诗歌之所以能以小见大,是由于他能将小的题材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
B.新诗重新建构“风骨”,要讲究文辞,重视“辞采”,在锤炼和打磨中形成诗歌语言应有的特质。
C.古代诗人虽然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创作时总把咏叹个人命运和关注家国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新诗创作不能脱离传统,而应继承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的诗歌创作实践给新诗创作以启示,诗歌的大小关键在于思想境界,不在于诗歌题材的大小。
B.如果诗人本身没有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其诗歌作品就会低俗、粗俗、媚俗,缺乏时代“风骨”。
C.现代社会现实多变,艺术多姿,诗人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传承古典诗歌中以家国为上的诗歌精神。
D.新诗创作不能无限自由,应有一定的限制和法则,要把注重格律,讲求形式感和音乐感作为基本标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继承都是批判性继承,继承都是为了发展,都是为了改变当今世界的诗歌格局和面貌。
B.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在肩,道义在胸,他的作品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与家国唇齿相依。
C.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立的,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往往正是靠节奏的跳跃顿挫这个外在形式来凸现的。
D.汉语之有平仄,是现实,也是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使我们的诗歌更加接近于音乐。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说明。(4分)
5.新诗创作对当代诗人提出了哪些要求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的秦腔记忆
陈忠实
①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也是穿过一个冬天开缝露絮的黑色棉袄棉裤,旱烟的气味弥漫不散;伏天的戏台前,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儿弥漫到村巷里。
②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可以断定是上学以前的事。我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
③记不得是哪一年哪一岁,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它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④后来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我看过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的戏,却总觉得不过瘾,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民间语言表达总是比我生动比我准确:“这是拿关中话唱京剧哩嘛!”还有“秦腔不姓秦了”的调侃。
⑤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回来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录音带,不仅我把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听了个够,我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累了需要歇缓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舒悦。久而久之,连我家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太都听出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今日咋还不放戏 ”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
⑥我在久居的日渐繁荣的城市里,有时在梦境,有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前会幻化出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在刚刚割罢麦子的麦茬地里,一个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儿吆牛翻耕土地的关中汉子,尽着嗓门儿吼着秦腔,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台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还有一幅幻象,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旁若无人地唱着戏,嗓门儿一会儿高了,一会儿低了,甚至拉起很难掌握的“彩腔”,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
⑦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选自《青年博览》2021年第14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写到村里人看戏的场景,说明了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秦地百姓看戏的热情都不会减退。
B.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感觉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形成了自己的戏曲欣赏倾向。
C.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后,多了点东西又缺失了点东西,因此让人觉得不过瘾。
D.文中写对秦腔名家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反映出作者与秦地百姓的真挚情意。
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作者儿时的记忆里,秦腔的粗犷豪迈、悲壮激昂、幽默诙谐,是那样的独具特色,受人欢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深深的怀念与赞美。
B.本文既有观众的侧面烘托,又有对道具、唱腔的正面描写,体现秦腔演出的热闹盛大场景和其自身的独特魅力。
C.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
D.作者将秦腔与秦人、黄土相联系,体现出秦腔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8.“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分)
9.文章第⑥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两个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匈奴中,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家经典“三礼”。《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家经典。
B.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他们追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他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他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他为大将军。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崔彭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他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他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匈奴国中后,他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2)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
14.崔彭得到帝王器重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事例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秦州杂诗(其一)①
[唐]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③。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注①此诗是诗人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时所作。②生事:生计。③鱼龙、鸟鼠: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④心折:心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赴秦之由,其中“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而“远游”交代了路途遥远,奔波不止。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山关的地势特征,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空旷宁静,以此衬托诗人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之情。
D.尾联“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即战事不断,在秦州停留是否安全。
16.有人评价诗中“悲”字乃一篇之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的内涵。(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2)《氓》中通过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的语句是:“          ,          。”
(3)《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衰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资料      ,剧目繁多,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民间戏班的剧目数量相当可观,观众任意点戏,艺人立马演出。传统戏剧的编演能力出神入化,其奥妙在于我国戏剧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直接催生了口头剧本的形成。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是他们还执行了剧目的舞台创作。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      的口头创作史。明清舞台本与口头文学      ,戏词中随处可见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      剧本中的文字符号,其口头性也非常明显。显而易见,一些传奇剧本可能直接录自演员的口头。以前,我们将文人的剧本创作史、戏曲文学史视为中国戏剧史的主流,大大低估了戏剧舞台表演、口头编创的历史地位。(      ),过于偏重文献、文学的戏剧观、戏剧史观无疑应该得到修正。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俯拾皆是 深厚 水乳交融 考查
B.俯拾皆是 深沉 浑然一体 考察
C.浩如烟海 深厚 水乳交融 考察
D.浩如烟海 深沉 浑然一体 考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丰富了戏剧史
B.现在看来,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C.现在看来,口头剧本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更丰富了戏剧史
D.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还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对其进行修改。(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这种生物制品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裂解疫苗的生产,是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它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①                    。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纯化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
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生的抗体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的作用,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②                    ,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③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22.请提取文中关键信息,给“灭活疫苗”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东北人要吃酸菜,陕西人要吃羊肉泡馍,江苏人要吃清炖狮子头。
某专栏作家说:我们吃东西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背后藏着很多因素。
某网友说:人无法直接进入壮年。童年家乡的一切都在血液里,这里面包括吃过的食物。
你对“乡味”背后藏着的因素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想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