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过关检测A卷(原卷板+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A卷(原卷板+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1 17:26:05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设计 有人认为设计要么和美有关,要么和技术有关。其实设计无处不在,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简单地把设计理解成美化,或者是简单的工具。从实践层面来理解,设计是教你做一系列合理而周密的谋划。设计也可以定义为人类塑造自身环境的能力。每一件人造物都是一件设计品,我们制作它、使用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而在造与用的过程中,我们感知了世界,并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所以说,设计又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创造活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是以独特多样的方式来展开设计、生产、工作和生活。
设计也是人类文明以及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它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以及审美趣味的载体。《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有时,地有气”就是对时间、地理、自然规律的一种客观认识。“材有美”讲的是取用有道,它又是一种审美观,要求工匠,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懂得发挥材料自身的特质与美感。“工有巧”中的“巧”指的是制造的精良、技巧和智慧,巧妙的设计,尤其是突出的创造,才能实践智慧。四者结合,方成上品。比如陶瓷、明式家具,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世界造物的经典,是我们东方造物哲学对自然、人、物三者和谐共生的系统性认知。在今天看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如果从科学的层面来认识设计,设计是一门年轻的学问。百年来,世界不断在更替、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设计的范式、设计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这源于设计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时代发展的快速回应。设计的根本任务是解决问题,如何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设计最核心的东西。艺科融合、随物赋形、以人为本是设计思维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因。
中国设计的提升应该面向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制造到创造,从装配到设计,服务民生、自主创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传播时代的审美,同时,要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基于中国的立场,对社会实际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从这个层面反思,设计始终包含着一种伦理和责任,我们现在面临诸多问题,设计都应在其中有所担当。
当下,设计面临着双重的挑战。第一,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所以理想和信仰是设计贡献社会的基础。第二,设计的本质具有前瞻性、应变性、整合性和引领性。比如说,设计可以平衡人与自然、自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土,以及更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现在很“热”,但其负面影响也有很多,设计作为一个平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设计要应对新环境、新技术、新挑战,设计学科要主动求变和引领,在解决方案中创造价值,这也是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文科的关键是思想的引领,设计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它创造价值,它始终的宗旨必须是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摘编自鲁晓波《艺科融合,重思何为设计》)
材料二 中国设计路在何方 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与冲击,以个体手工艺为基础的中国设计传统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与审美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又始终没有完全走完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设计文化及审美价值体系。这导致了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混乱。
中国设计的道路,取决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未来的判断、思考与选择。人文设计是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与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将“人文设计”确立为基本理念。尊崇人文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价值理念。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和灵感,这本是中国艺术与设计固有的传统,今天也同样是我们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语境的必由之路。
人文艺术始终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也是提升一个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最为关键的部分。设计教育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教会学生关于设计的技术,而是能否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使学生领悟到,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人文设计引导学生以更深的层次探索和理解设计的本质,以更具有穿越感的眼光和眼界去看待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设计需要以批判现实的态度和眼光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同时也要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这种传承不是引导人们以复古的方式回到过去,而是要将历史和传统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去。更为重要的是,设计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判断和引领。
总之,我们追求的是艺术与设计的自由与创造力,崇尚的是智慧、灵性与品质,设计之道,至善至美。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需要一种面对现实和过去的勇气,也更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中国需要怎样的设计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设计既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创造活动,方式独特多样,也是人类文明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以及审美趣味的载体。
B.陶瓷、明式家具是设计中的上品,融合了科学与艺术,是世界造物的经典,是东方造物哲学对自然、人、物三者和谐共生的系统性认知。
C.设计可以作为平衡人工智能发展很“热”和其负面影响之间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体现了设计的本质具有前瞻性、应变性、整合性等特点。
D.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混乱的原因是中国一直没有完全走完工业化道路,没有建立新的设计文化以及审美价值体系。
答案D
解析“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混乱的原因是中国一直没有完全走完工业化道路,没有建立新的设计文化以及审美价值体系”,原因归结片面,应该还包括受西方影响,中国设计传统和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与审美价值体系失去主导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设计既要传播时代的审美,又要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面对社会问题,要担当责任。
B.新文科建设倡导设计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要应对新环境、新技术、新挑战,要主动求变和引领。
C.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加以融合的人文设计追求,与艺科融合、随物赋形等设计思维概念基本吻合。
D.成功的设计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让学生领悟到对设计师来说,设计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答案B
解析“新文科建设倡导设计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要应对新环境、新技术、新挑战,要主动求变和引领”不正确,不包括“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设计理念的一项是(  )(3分)
A.制作先进、水平领先的天问一号
B.仪态万方、独具风韵的吉林雾凇
C.风景优美、钟灵毓秀的东岳泰山
D.思路清晰、布局周密的深海计划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对“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阐释,成功的设计必定是“天时”“地气”“美材”“巧工”四者的有机结合。四个选项中,B、C两项是自然景物,与“美材”“巧工”无关;D项是一个待实行或正在实行的计划,不具备物质实体,尚无法看出其与上述四者的关系。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参考答案:首先阐述了设计的内涵,并从实践层面和科学层面对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如何提升中国设计,认为设计要传播时代审美和中华文化,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最后指出设计面临双重挑战,提出需要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等意见,让设计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5.目前,为提升中国设计水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①正视并积极应对中国设计面临的挑战,充分考虑价值、利益、公平和设计的本质,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过去和现在的设计并提升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②正面呼应时代要求,服务民生,自主创新。③以“人文设计”为基本设计理念,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时代的审美,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④重视设计人才培养,提升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六 指 杨
王 荀
画家启凡与妻子金菊香走出武陵源景区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吃过晚饭,回到网上预订的农家乐酒店,意犹未尽的启凡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的诗句。
启凡这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一是想领略张家界集秀、幽、野、险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丰富创作素材;二是想走访画坛怪才六指杨。
启凡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旅游照片,窗外突然传来吵闹声,而且声音愈来愈高。
“你说,你的小孩把我的画弄毁了,怎么办 ”
“老板,小孩不懂事,她不是有意的。”
“那也不行!”
启凡实在坐不住了,趿上拖鞋,走出房间,来到一楼大厅。原来,老板刚画好一幅山水画,还没有落款,展放在大厅的地板上,被一个游客的女儿踩得模糊不堪。也许是小女孩对这幅画感到好奇,就直接跑过去,兴奋地在画上走来走去。本来老板用水墨就重,加上国画颜色未干,那幅画彻底被小女孩毁了,成为一张废纸。
“老板,我女儿雯雯,五岁,癌症,先天的,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医生说,雯雯最多有三个月的寿命。”游客目光呆滞,没有一点儿神采,他抱起雯雯,乞求老板原谅,“雯雯喜欢看山水,我东借西凑,带她来张家界游玩。”
“你说这些,跟我有啥关系 ”老板没有被游客的不幸打动,几乎是在吼,“我这是订单画,每幅两万元。好了,我同情你,赔偿一万元就行。”
“老板,”游客声音哽咽,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别说一万元,我现在连一千元也没有。”
“别在我这儿玩套路了。这种把戏,我见得多了。”老板恶狠狠地瞪了游客一眼。
“我不是骗子。”游客说着,从行李包中找出医院诊断证明,“老板,你看。”
“我不看!”老板转过身去,不屑一顾。
启凡接过诊断证明,仔细看了看,又递到游客的手中,心平气和地说:“老板,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不行!”老板毫不退让,“你能替他交钱,明早我就放他走。”
“这样吧,我给你画一幅山水画,弥补一下小女孩的过失。”启凡想到一种补救措施,但不知老板能否同意。
“你是画家 ”老板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启凡,“明早看过你画的东西再说。几个朋友约我喝茶,我现在出去一趟。”
翌晨,启凡和金菊香吃过早餐,在酒店门前散步,老板看到启凡,热情地迎了上去,紧紧地握住启凡的手,与昨晚简直判若两人。
“您就是国画大师启凡 您画的《武陵源风光》,真是一绝。这幅山水画笔墨大气流畅、立意独特,个性突现,能使人对景区产生无限的向往。”
启凡微笑着,没有作答。
“我是六指杨,久闻启凡大师大名,真是幸会啊!”
“你是六指杨 ”启凡吃惊地反问。
六指杨伸出右手,展示六个指头,笑容可掬地说:“我姓杨,原名杨玉印,因是六指,人们习惯叫我杨六指。后来觉得杨六指不顺口,就叫成六指杨了。”
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
“咱俩在这儿见面,真是缘分哪。”六指杨呵呵地笑着,脸上的皱纹乐开了花。
“我还没见过你画画哪。”
“现在就画给你看。”六指杨一边说,一边展开四尺斗方宣纸,把各种国画颜色挤到瓷盘边。六指杨先把手指放在水中,然后蘸着瓷盘边的颜料,又蘸了点水,像弹钢琴似的,手指在宣纸上快乐地上下游动,时而黑,时而黄,时而红,时而绿,时而白,时而紫,时而红黄并用,时而黑白相间,不到五分钟时间,一幅气韵生动、潇洒脱俗的牡丹图,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启凡面前。
落款时,六指杨仍然不用毛笔,右手大拇指甲蘸点墨汁,“国色天香”四个行草字跃然纸上,与国画牡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从没见过这种画法的启凡,心中暗暗称奇。六指杨名不虚传。
这时,那位游客背着行李,拉着女儿雯雯的手,从二楼走下来。六指杨主动迎上前去:“兄弟,对不起,昨晚我心情不好,让你受委屈了。你现在可以走了。”
“谢谢,谢谢!”游客紧紧地握着六指杨、启凡的手,含着泪千恩万谢而去。
六指杨热切地对启凡说:“先生准备住多久 我想好好跟先生学习一下。在我这里,一切免费,恳请先生多留几天。”
启凡笑了一下,说:“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我们马上退房,去下一个景点。”
(选自《2019中国年度作品 小小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启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后面一一实现——画了国画《武陵源风光》,也见识了六指杨的画技。
B.启凡情不自禁地吟诵李白的诗句,显示了他作为艺术家的修养与情怀,为故事的发展张本。
C.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既表达了自己做人的态度,也流露出其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
D.启凡领教了六指杨的神奇画技,目的已经达成,因为六指杨的人品让他失望,他谢绝了六指杨的挽留。
答案C
解析“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错误,从文中来看,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是针对老板对游客一事,与艺术创作的追求无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主要以言行揭示人物性格,文中写启凡劝酒店老板放人一马,六指杨为难游客、即兴作画等,都很传神。
B.小说写游客“游客目光呆滞,没有一点儿神采”这一细节,暗示他所说的小女孩患病的事并非杜撰。
C.六指杨对启凡画的《武陵源风光》赞叹不已,他换了一副面孔热情接待启凡,小说至此情节突转。
D.小说以寻找六指杨开端,以启凡拒绝六指杨的邀请为结局,情节简单,没有波澜。
答案D
解析“情节简单,没有波澜”说法不当。
8.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1)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
(2)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
参考答案:(1)一是明白了六指杨得名的缘由,二是明白了六指杨不过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画商。
(2)表面意思是说了解了六指杨独特的作画技法,实际上是对六指杨卑劣的人品表示厌恶,不屑与之为伍。
9.小说在刻画启凡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有自己的追求。他留恋武陵源的山水,也对拜访画坛怪才六指杨充满期待。②有怜悯之心。他同情弱者,愿为解他人之困而作画。③憎恶人性冷漠者。他虽佩服六指杨的画技,但不满其做派,也不屑与之交往。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B.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C.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D.择都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答案B
解析“木诎”是一个词,“木讷”的意思,不能分开,排除A、D两项;“言文刻深”是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任命将帅、郡守,把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作为凭证,符节多用铜或竹、木制成。
B.孝惠,是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带有褒贬评价性质的称号,文中的“悼惠王”也是谥号。
C.春秋,此处指年龄。文中“悼惠王富于春秋”,是说悼惠王正值年轻,与“春秋鼎盛”意思相同。
D.黄老,指上古的黄帝,也被称作黄老学说或黄老教派,黄老之术作为古代一种思想源流,始于战国,盛于西汉。
答案D
解析“黄老,指上古的黄帝”错误,“黄老”,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参能征善战,屡建功勋。曹参曾征讨陈豨的部将张春的军队,讨伐叛将黥布,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B.曹参集思广益,礼贤下士。曹参任齐丞相期间,向齐故诸儒问计,并且从胶西请来盖公,对其礼敬有加。
C.曹参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无论在齐任丞相还是在朝任相国,曹参都主张清静无为,百姓得以安宁,能够休养生息。
D.曹参体恤下属,不拘小节。曹参自己饮酒,也纵容官吏们饮酒喧嚣;别人有细小的过失,他总是隐瞒遮盖。
答案D
解析“曹参体恤下属,不拘小节”错误,“曹参自己饮酒,也纵容官吏们饮酒喧嚣”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不是“体恤下属,不拘小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2)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
参考答案:(1)随从官吏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并查究。曹参竟然反而取来美酒,摆好座席,痛饮起来,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相应和。
(2)等到韩信被消灭,那么位列侯爵而成就战功的,唯独曹参据有其名。
14.曹参为何会被萧何推荐做相国 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①忠于朝廷,值得信赖;②心胸坦荡,心无芥蒂;③有治世之策,宽以待民。
解析本题要求概括“曹参为何被萧何推荐做相国”,实际上考查的是分析曹参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相关事例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参考译文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项羽已死,天下平定,汉王做了皇帝。高帝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在高祖六年时,分封列侯的爵位,并与诸侯剖符为凭,世代相传而不断绝。曹参以齐国相国的身份攻打陈豨部将张春的军队,打败了敌军。黥布反叛,曹参跟从齐悼惠王率领军队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合攻黥布的军队,大败敌军。孝惠帝元年,废除了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把长者与读书人都召来,询问用来安抚百姓的办法,到来的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每个人说法都不一样,曹参不知如何决定。他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贵在清静无为,百姓就会自行安定,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讲了。曹参于是让出正厅,让盖公住。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我将要入朝当相国”。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起初贫贱的时候,和萧何关系很好;等到成为将相,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王朝的相国,做事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国官吏中挑选不善于文辞而又持重忠厚之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古奥峭拔,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赶走他们。曹参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有话想要说。这些人一到,曹参就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来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吏厌恶这件事,但对此无可奈何,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听到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吏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并查究。曹参竟然反而取来美酒,摆好座席,痛饮起来,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一味地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太史公说:相国曹参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如此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一起共事。等到韩信被消灭,那么位列侯爵而成就战功的,唯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主张清静无为,完全合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以后,曹参让他们休养生息,所以天下都称颂他的美德。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进  艇①
[唐]杜甫
南京②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③无谢④玉为缸。
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寓居草堂之时。②南京:指当时的成都。③瓷罂: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④无谢:不弱、不亚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南”两“北”各当句自对,“南”“北”又上下句互对,音韵和谐,自然流畅。
B.颔联紧扣诗题,描写诗人在晴朗的白日里,与老妻幼子乐游于清江之上,富有生活情趣。
C.颈联写浣花溪畔“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的美景,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
D.尾联写诗人与家人享用茶浆,虽用的是粗陋的瓷器,但诗人认为足以比得上玉制容器。
答案C
解析“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错误。颈联喻指孩儿欢戏、夫妻团圆。想到这里,杜甫内心深处的感情犹如潮水从心底奔涌而出,多年漂泊与流离的苦痛和如今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两种情感交杂在一起,最终化作颈联“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这两句。“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如双栖鸳鸯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象征着夫妻或两个相爱的恋人双宿双飞,永不离分。
16.明末清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公艰难入蜀,得携妻子,此不幸中之幸也,故形之于咏歌。”请分析诗人的“不幸”与“幸”在本诗中的表现。(6分)
参考答案:①“不幸”:“南京久客”一句写诗人长年颠沛漂泊,客居异乡;“北望伤神”句写诗人北望长安,感伤国势颓败、有志难酬。于家于国可谓不幸。②“幸”:诗歌后三联,写诗人挈子携妻,乘舟出游,虽粗茶淡浆,却也闲适安定。在漂泊流离中暂得一家团圆安稳,也是人生之幸。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节选)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          ,          。”
(3)姜夔《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          。”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答案(1)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上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吗 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甲]               。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你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地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吗 不,[乙]               ,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吗 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答案D
解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原文“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没有表现“你自己”与“迎春花”的相似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表达的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喻。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5分)
参考答案:①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②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③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解析从表达效果看,原句中“叮咚的”“呜呜噜噜的”“嘚嘚的”“仿佛一路轻地”,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使描写生动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凿石声、说话声、马蹄声的特点。从句式看,原句长短句结合,表情达意更加随性舒缓,符合人物恬然自适的心境。从语体角度看,原句“靠左边一点”“呜呜噜噜”“稍偏右边”,表述偏口语化,平白如话,更加亲切动人,与上下文语言风格协调一致。
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参考答案:[甲]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 [乙]你会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解析甲处,联系上下文“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吗 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可知此处是表达来不及舒身就入睡,可填写“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乙处,联系上下文“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吗 不”“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此处表达离开床去开窗,可填写“你会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新西兰库克海峡一角的北兄弟岛上,有一群类似蜥蜴的生物——楔齿蜥,它的雌性个体正在消失。20世纪90年代末,雄性已经占到62.4%。从那时起,①                        ,目前雄性比例已经超过70%。研究人员称,该物种性别比例失衡的诱因是②                        。地表温度决定了孵化出的楔齿蜥性别比例:温度较低时雌性个体更易孵化,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雄性胚胎孵化。当雄性比例达到85%时,北兄弟岛的楔齿蜥将会不可避免地跌入“灭绝旋涡”中。
对于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楔齿蜥以及许多其他物种来讲,将它们③                        ,即“辅助迁移”,似乎成为动物保护者拯救物种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说,当原有的栖息环境已不再适合生存,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物种可以主动迁移,利用自然廊道寻找新的栖息地。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参考答案:①情况不断恶化(雄性比例急剧增加) ②气候变化(地表温度的变化) ③迁移到其他适合生存的地方
22.仿照下面对“灭绝旋涡”解说的示例,在“时代洪流”“安全屏障”“交通枢纽”中任选一个话题,另写一段说明文字。(2分)
示例:灭绝旋涡
“旋涡”即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比喻某种使人难以摆脱的危险境地。“灭绝旋涡”说明某一个物种难以掌控自己的生存命运,如同被卷入了旋涡一样,濒临灭绝。
答案示例(1)时代洪流。“洪流”即巨大的水流,比喻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或发展趋势。“时代洪流”说明时代的发展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趋势,如同声势浩大的洪流一样,不可阻挡。
(2)安全屏障。“屏障”即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比喻起到屏蔽、保护作用的方法、措施等。“安全屏障”说明是对事物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方法措施,如同屏风一样,起遮挡、保护的作用。
(3)交通枢纽。“枢纽”指事物的重要关键;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交通枢纽”是指在交通网络中起到联结作用的节点,连接着交通网络中的各条支线,处于中心环节。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先生说:“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个弱者。”什么是弱德之美 叶嘉莹这样诠释:即使我处在艰难困苦之下,即使我处在重大不幸之下,即使我处在强大压力之下,我成了一个“弱者”,但我依然持守良知、正直、感恩,依然持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这就是弱德之美。
读完以上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第一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设计 有人认为设计要么和美有关,要么和技术有关。其实设计无处不在,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简单地把设计理解成美化,或者是简单的工具。从实践层面来理解,设计是教你做一系列合理而周密的谋划。设计也可以定义为人类塑造自身环境的能力。每一件人造物都是一件设计品,我们制作它、使用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而在造与用的过程中,我们感知了世界,并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所以说,设计又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创造活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是以独特多样的方式来展开设计、生产、工作和生活。
设计也是人类文明以及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它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以及审美趣味的载体。《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有时,地有气”就是对时间、地理、自然规律的一种客观认识。“材有美”讲的是取用有道,它又是一种审美观,要求工匠,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懂得发挥材料自身的特质与美感。“工有巧”中的“巧”指的是制造的精良、技巧和智慧,巧妙的设计,尤其是突出的创造,才能实践智慧。四者结合,方成上品。比如陶瓷、明式家具,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世界造物的经典,是我们东方造物哲学对自然、人、物三者和谐共生的系统性认知。在今天看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如果从科学的层面来认识设计,设计是一门年轻的学问。百年来,世界不断在更替、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设计的范式、设计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这源于设计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时代发展的快速回应。设计的根本任务是解决问题,如何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设计最核心的东西。艺科融合、随物赋形、以人为本是设计思维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因。
中国设计的提升应该面向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制造到创造,从装配到设计,服务民生、自主创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传播时代的审美,同时,要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基于中国的立场,对社会实际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从这个层面反思,设计始终包含着一种伦理和责任,我们现在面临诸多问题,设计都应在其中有所担当。
当下,设计面临着双重的挑战。第一,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所以理想和信仰是设计贡献社会的基础。第二,设计的本质具有前瞻性、应变性、整合性和引领性。比如说,设计可以平衡人与自然、自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土,以及更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现在很“热”,但其负面影响也有很多,设计作为一个平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设计要应对新环境、新技术、新挑战,设计学科要主动求变和引领,在解决方案中创造价值,这也是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文科的关键是思想的引领,设计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它创造价值,它始终的宗旨必须是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摘编自鲁晓波《艺科融合,重思何为设计》)
材料二 中国设计路在何方 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与冲击,以个体手工艺为基础的中国设计传统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与审美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又始终没有完全走完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设计文化及审美价值体系。这导致了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混乱。
中国设计的道路,取决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未来的判断、思考与选择。人文设计是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与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将“人文设计”确立为基本理念。尊崇人文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价值理念。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和灵感,这本是中国艺术与设计固有的传统,今天也同样是我们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语境的必由之路。
人文艺术始终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也是提升一个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最为关键的部分。设计教育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教会学生关于设计的技术,而是能否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使学生领悟到,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人文设计引导学生以更深的层次探索和理解设计的本质,以更具有穿越感的眼光和眼界去看待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设计需要以批判现实的态度和眼光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同时也要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这种传承不是引导人们以复古的方式回到过去,而是要将历史和传统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去。更为重要的是,设计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判断和引领。
总之,我们追求的是艺术与设计的自由与创造力,崇尚的是智慧、灵性与品质,设计之道,至善至美。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需要一种面对现实和过去的勇气,也更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中国需要怎样的设计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设计既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创造活动,方式独特多样,也是人类文明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以及审美趣味的载体。
B.陶瓷、明式家具是设计中的上品,融合了科学与艺术,是世界造物的经典,是东方造物哲学对自然、人、物三者和谐共生的系统性认知。
C.设计可以作为平衡人工智能发展很“热”和其负面影响之间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体现了设计的本质具有前瞻性、应变性、整合性等特点。
D.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混乱的原因是中国一直没有完全走完工业化道路,没有建立新的设计文化以及审美价值体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设计既要传播时代的审美,又要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面对社会问题,要担当责任。
B.新文科建设倡导设计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要应对新环境、新技术、新挑战,要主动求变和引领。
C.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加以融合的人文设计追求,与艺科融合、随物赋形等设计思维概念基本吻合。
D.成功的设计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让学生领悟到对设计师来说,设计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设计理念的一项是(  )(3分)
A.制作先进、水平领先的天问一号
B.仪态万方、独具风韵的吉林雾凇
C.风景优美、钟灵毓秀的东岳泰山
D.思路清晰、布局周密的深海计划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目前,为提升中国设计水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六 指 杨
王 荀
画家启凡与妻子金菊香走出武陵源景区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吃过晚饭,回到网上预订的农家乐酒店,意犹未尽的启凡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的诗句。
启凡这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一是想领略张家界集秀、幽、野、险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丰富创作素材;二是想走访画坛怪才六指杨。
启凡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旅游照片,窗外突然传来吵闹声,而且声音愈来愈高。
“你说,你的小孩把我的画弄毁了,怎么办 ”
“老板,小孩不懂事,她不是有意的。”
“那也不行!”
启凡实在坐不住了,趿上拖鞋,走出房间,来到一楼大厅。原来,老板刚画好一幅山水画,还没有落款,展放在大厅的地板上,被一个游客的女儿踩得模糊不堪。也许是小女孩对这幅画感到好奇,就直接跑过去,兴奋地在画上走来走去。本来老板用水墨就重,加上国画颜色未干,那幅画彻底被小女孩毁了,成为一张废纸。
“老板,我女儿雯雯,五岁,癌症,先天的,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医生说,雯雯最多有三个月的寿命。”游客目光呆滞,没有一点儿神采,他抱起雯雯,乞求老板原谅,“雯雯喜欢看山水,我东借西凑,带她来张家界游玩。”
“你说这些,跟我有啥关系 ”老板没有被游客的不幸打动,几乎是在吼,“我这是订单画,每幅两万元。好了,我同情你,赔偿一万元就行。”
“老板,”游客声音哽咽,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别说一万元,我现在连一千元也没有。”
“别在我这儿玩套路了。这种把戏,我见得多了。”老板恶狠狠地瞪了游客一眼。
“我不是骗子。”游客说着,从行李包中找出医院诊断证明,“老板,你看。”
“我不看!”老板转过身去,不屑一顾。
启凡接过诊断证明,仔细看了看,又递到游客的手中,心平气和地说:“老板,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不行!”老板毫不退让,“你能替他交钱,明早我就放他走。”
“这样吧,我给你画一幅山水画,弥补一下小女孩的过失。”启凡想到一种补救措施,但不知老板能否同意。
“你是画家 ”老板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启凡,“明早看过你画的东西再说。几个朋友约我喝茶,我现在出去一趟。”
翌晨,启凡和金菊香吃过早餐,在酒店门前散步,老板看到启凡,热情地迎了上去,紧紧地握住启凡的手,与昨晚简直判若两人。
“您就是国画大师启凡 您画的《武陵源风光》,真是一绝。这幅山水画笔墨大气流畅、立意独特,个性突现,能使人对景区产生无限的向往。”
启凡微笑着,没有作答。
“我是六指杨,久闻启凡大师大名,真是幸会啊!”
“你是六指杨 ”启凡吃惊地反问。
六指杨伸出右手,展示六个指头,笑容可掬地说:“我姓杨,原名杨玉印,因是六指,人们习惯叫我杨六指。后来觉得杨六指不顺口,就叫成六指杨了。”
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
“咱俩在这儿见面,真是缘分哪。”六指杨呵呵地笑着,脸上的皱纹乐开了花。
“我还没见过你画画哪。”
“现在就画给你看。”六指杨一边说,一边展开四尺斗方宣纸,把各种国画颜色挤到瓷盘边。六指杨先把手指放在水中,然后蘸着瓷盘边的颜料,又蘸了点水,像弹钢琴似的,手指在宣纸上快乐地上下游动,时而黑,时而黄,时而红,时而绿,时而白,时而紫,时而红黄并用,时而黑白相间,不到五分钟时间,一幅气韵生动、潇洒脱俗的牡丹图,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启凡面前。
落款时,六指杨仍然不用毛笔,右手大拇指甲蘸点墨汁,“国色天香”四个行草字跃然纸上,与国画牡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从没见过这种画法的启凡,心中暗暗称奇。六指杨名不虚传。
这时,那位游客背着行李,拉着女儿雯雯的手,从二楼走下来。六指杨主动迎上前去:“兄弟,对不起,昨晚我心情不好,让你受委屈了。你现在可以走了。”
“谢谢,谢谢!”游客紧紧地握着六指杨、启凡的手,含着泪千恩万谢而去。
六指杨热切地对启凡说:“先生准备住多久 我想好好跟先生学习一下。在我这里,一切免费,恳请先生多留几天。”
启凡笑了一下,说:“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我们马上退房,去下一个景点。”
(选自《2019中国年度作品 小小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启凡来张家界旅游有两个目的,后面一一实现——画了国画《武陵源风光》,也见识了六指杨的画技。
B.启凡情不自禁地吟诵李白的诗句,显示了他作为艺术家的修养与情怀,为故事的发展张本。
C.启凡说的“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既表达了自己做人的态度,也流露出其对艺术创作的可贵追求。
D.启凡领教了六指杨的神奇画技,目的已经达成,因为六指杨的人品让他失望,他谢绝了六指杨的挽留。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主要以言行揭示人物性格,文中写启凡劝酒店老板放人一马,六指杨为难游客、即兴作画等,都很传神。
B.小说写游客“游客目光呆滞,没有一点儿神采”这一细节,暗示他所说的小女孩患病的事并非杜撰。
C.六指杨对启凡画的《武陵源风光》赞叹不已,他换了一副面孔热情接待启凡,小说至此情节突转。
D.小说以寻找六指杨开端,以启凡拒绝六指杨的邀请为结局,情节简单,没有波澜。
8.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1)哦,启凡一下子全明白了。
(2)不必了,你的画技我已经领教了。
9.小说在刻画启凡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B.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C.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D.择都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任命将帅、郡守,把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作为凭证,符节多用铜或竹、木制成。
B.孝惠,是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带有褒贬评价性质的称号,文中的“悼惠王”也是谥号。
C.春秋,此处指年龄。文中“悼惠王富于春秋”,是说悼惠王正值年轻,与“春秋鼎盛”意思相同。
D.黄老,指上古的黄帝,也被称作黄老学说或黄老教派,黄老之术作为古代一种思想源流,始于战国,盛于西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参能征善战,屡建功勋。曹参曾征讨陈豨的部将张春的军队,讨伐叛将黥布,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B.曹参集思广益,礼贤下士。曹参任齐丞相期间,向齐故诸儒问计,并且从胶西请来盖公,对其礼敬有加。
C.曹参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无论在齐任丞相还是在朝任相国,曹参都主张清静无为,百姓得以安宁,能够休养生息。
D.曹参体恤下属,不拘小节。曹参自己饮酒,也纵容官吏们饮酒喧嚣;别人有细小的过失,他总是隐瞒遮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2)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
14.曹参为何会被萧何推荐做相国 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进  艇①
[唐]杜甫
南京②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③无谢④玉为缸。
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寓居草堂之时。②南京:指当时的成都。③瓷罂: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④无谢:不弱、不亚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南”两“北”各当句自对,“南”“北”又上下句互对,音韵和谐,自然流畅。
B.颔联紧扣诗题,描写诗人在晴朗的白日里,与老妻幼子乐游于清江之上,富有生活情趣。
C.颈联写浣花溪畔“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的美景,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
D.尾联写诗人与家人享用茶浆,虽用的是粗陋的瓷器,但诗人认为足以比得上玉制容器。
16.明末清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公艰难入蜀,得携妻子,此不幸中之幸也,故形之于咏歌。”请分析诗人的“不幸”与“幸”在本诗中的表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节选)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          ,          。”
(3)姜夔《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          。”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上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吗 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甲]               。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你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地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吗 不,[乙]               ,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吗 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5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新西兰库克海峡一角的北兄弟岛上,有一群类似蜥蜴的生物——楔齿蜥,它的雌性个体正在消失。20世纪90年代末,雄性已经占到62.4%。从那时起,①                        ,目前雄性比例已经超过70%。研究人员称,该物种性别比例失衡的诱因是②                        。地表温度决定了孵化出的楔齿蜥性别比例:温度较低时雌性个体更易孵化,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雄性胚胎孵化。当雄性比例达到85%时,北兄弟岛的楔齿蜥将会不可避免地跌入“灭绝旋涡”中。
对于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楔齿蜥以及许多其他物种来讲,将它们③                        ,即“辅助迁移”,似乎成为动物保护者拯救物种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说,当原有的栖息环境已不再适合生存,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物种可以主动迁移,利用自然廊道寻找新的栖息地。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22.仿照下面对“灭绝旋涡”解说的示例,在“时代洪流”“安全屏障”“交通枢纽”中任选一个话题,另写一段说明文字。(2分)
示例:灭绝旋涡
“旋涡”即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比喻某种使人难以摆脱的危险境地。“灭绝旋涡”说明某一个物种难以掌控自己的生存命运,如同被卷入了旋涡一样,濒临灭绝。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先生说:“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个弱者。”什么是弱德之美 叶嘉莹这样诠释:即使我处在艰难困苦之下,即使我处在重大不幸之下,即使我处在强大压力之下,我成了一个“弱者”,但我依然持守良知、正直、感恩,依然持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这就是弱德之美。
读完以上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